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检查我国南海蛛形蟹科Latreillidae的标本时,发现仿蛛形蟹属Latreillopsis Hen-derson,1888中有两个雌性成体与所有已知种明显不同,确定为一新种,报道如下:四刺仿蛛形蟹Latreillopsis tetraspinosa,新种(图1—5) 正模:1,南海,1960,Ⅳ—Ⅴ;副模:1(抱卵),海南岛(新村),1955,Ⅻ,4。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头胸甲近长方形,表面较光滑,分区沟明显。额缘中部伸出呈刺形,斜弯向下方。背眼窝刺约当额刺长的1.4倍,斜指向上方,稍分离。肝区甚为肿胀,共具4刺,以背侧缘的第1刺最长,但短于额刺,腹侧面的第1刺次之,背侧缘的第2刺较短。腹侧面的第2刺短  相似文献   

2.
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是凯里生物群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吐卓虫属(Tuzoia)最为常见,化石标本达200多件.吐卓虫常见于全球早、中寒武世地层,地理分布广泛,在地层对比和古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数理统计和对比研究的方法,详细检测130多块双刺吐卓虫(Tuzoia bispinosa Yuan and Zhao,1999)化石标本,发现明显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3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文中探讨双刺吐卓虫的个体发育,确认先前建立的凯里生物群中Tuzoia的2个种:Tuzoia bispinose和T.magna,应为Tuzoia bispinose一种.  相似文献   

3.
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吐卓虫Tuzoia是一个形态丰富的属,广泛分布在北美、中国、澳大利亚和捷克的寒武系第二、三统中。文中报道了采自贵州剑河八郎"清虚洞组"的吐卓虫的2种:即Tuzoia jianheensis sp.nov.与T.bispinosa Yuan and Zhao,1999。新种的主要特征为中后刺、后腹刺细长,腹部边缘发育有锯齿状边缘刺,壳面网纹细密,不同于Tuzoia的其他种,有较强地域性。新种化石数量占优,占总数三分之二。T.bispinisa背缘发育有三角形或近三角形背刺,前后铰突发育,壳面的网纹以不规则六边形为主,网眼大。T.jianheensis sp.nov.与上覆凯里组的T.bispinosa对比研究,得出Tuzoia的壳长有变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姜胜巧 《昆虫学报》1990,33(4):455-456
宽缘萤叶甲Pseudosepharia Laboissi(?)re是萤叶甲亚科中的单模属,目前全世界仅知产于四川的Pseudosepharia dilatipennis(Fairmaire)一种。本属鞘翅强烈膨阔,侧缘近圆形,翅端平截,缘折甚宽;前足基节窝开放;后足胫节端部有一较长的刺,第1跗节颇长,长于其余三节之和。 作者在整理标本过程中发现一个新种,是借南开大学的标本。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开发队渔业组采自新疆一些水库、湖泊敞水带的浮游动物标本中,观察到6种枝角类为新疆的新纪录,其中内蒙古秀体溞(DiaphanosomamongolianumUéno,1938)系国人首次采获,现予一并报道。一、内蒙古秀体溞(DiaphanosomamongolianumUéno,1938)雌休特征:体长0.90—1.35毫米。透明无色。壳瓣侧视长卵形,背缘弧曲,后背角显著,腹缘比背缘较平直,中部有褶片,褶片后半部有羽状刚毛9—15根,褶片后的腹缘沿缘有刺20—34个,接着有更细小、排列更紧密的小刺,一直延伸到后缘,腹缘沿缘还有10—15根长刚毛相间于刺列之间。头部稍大而短,…  相似文献   

6.
三叶虫是寒武纪海洋中的常见动物,其受伤愈合现象的化石记录可以反映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竞争关系。中国华南寒武纪早期澄江化石生物群因保存软躯体构造化石而成为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古海洋生态群落的绝佳窗口,然而,澄江生物群中三叶虫受伤愈合现象的化石至今未见报道。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Eoredlichia intermedia Lu,1940)是澄江生物群的常见物种,也是我国寒武系第二个三叶虫化石带的标准带化石。在2 000余枚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标本中,发现两枚成体标本的头甲侧边缘、颊刺和胸甲肋节保存了不同程度的残缺。据此推测,Eoredlichia intermedia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曾受到碎壳型捕食动物的攻击或其他伤害而形成伤口。伤口部位边缘加厚且光滑,显示了明显的愈合痕迹。这些特征表明始莱德利基虫在受到非致死的伤害后,具备自身修复损伤的能力。这是迄今所知最为古老的,也是在澄江生物群中首次发现的三叶虫受伤并且愈合的标本,反映了寒武纪第二世第三期底栖生态系统中碎壳型捕食者和三叶虫猎物之间的军备竞赛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7.
黑带野螟属全世界已知4种,在中国都有分布,其中2种也分布在锡金和印度.记述了采自湖北和四川的1新种,凹缘黑带野螟Parbattia excavata Zhang,Li et Wang,sp.nov.(图1~3),新种与阿里黑带野螟Parbattia arisanaMunroe et Mutuura相似,其主要区别如下:新种体棕褐色,抱器瓣腹缘末端凹刻宽而深,抱器内突延伸到凹刻处的突起强烈骨化,长而弯;阿里黑带野螟体色大部分黑褐色,抱器瓣腹缘末端凹刻窄而浅,抱器内突延伸到凹刻处的突起中等骨化,短而直.本文还首次报道了中国新纪录种锯齿黑带野螟Parbattia serrata Munroe et Mutuura的雌性个体.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8.
黑带野螟属全世界已知4种,在中国都有分布,其中2种也分布在锡金和印度。记述了采自湖北和四川的l新种,凹缘黑带野螟Parbattia excavata Zhang,Li et Wang,sp.nov.(图l-3),新种与阿里黑带野螟Parbattia arisana Munros et Mutuura相似,其主要区别如下:新种体棕褐色,抱器瓣腹缘末端凹刻宽而深,抱器内突延伸到凹刻处的突起强烈骨化,长而弯;阿里黑带野螟体色大部分黑褐色,抱器瓣腹缘末端凹刻窄而浅,抱器内突延伸到凹刻处的突起中等骨化,短而直。本文还首次报道了中国新纪录种锯齿黑带野螟Parbattia serrata Munros et Mutuura的雌性个体。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9.
广西米虾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整理广西米虾属标本时发现一新种,兹描述如下。巴马米虾Caridina bamaensis,新种 体长12—18毫米。额角短,抵角膜后缘,上下缘均无齿。头胸甲为额角长的5—7倍,前侧角圆,无颊刺(图1,2)。第六腹节约为头胸甲长的0.34—0.43。尾节背面具5—6对活动刺;后端圆,具4对刺,外侧者稍粗;后缘正中背面有一三角形的突起(图3)。柄刺伸至第一触角柄第1节的末端附近。第三颚足伸至或稍超鳞片末端(图4)。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中三叠世安顺龙(爬行纲:海龙目)一新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中国的海龙类以前仅发现于法郎组瓦窑段,包括安顺龙和新铺龙两属。最近在法郎组竹杆坡段也发现了海龙化石(完整的骨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编号V 13782),被归入安顺龙属。标本产自贵州兴义乌沙,时代是中三叠世拉丁期。此标本小于黄果树安顺龙两个已知标本,但是根据以下特征判断应该是个成年个体:头骨相对较小,许多骨缝愈合,髓椎线(neurocentral suture)封闭,肱骨上各种结构已经显著分化,掌骨和跗骨骨化程度高。根据以下特征建立一新种,乌沙安顺龙(Anshunsaurus wushaensis sp.nov.):头骨相对较小(相对肩臼至髋臼长度);轭骨后突短,向后延伸不超过下颞孔之半;后背区的神经棘高度小于宽度,其背缘有垂向沟、脊;间锁骨十字形,前突基部宽;肱骨外髁沟明显,内髁很发育,在内腹侧有脊但无孔;第五掌骨比第四掌骨稍长;第四指失去一个指节;髂骨板向后背向展开;7个跗骨骨化。  相似文献   

11.
记述采自辽宁省草河口的缺缘跳小蜂属1新种:黑褐缺缘跳小蜂Cowperia subnigraLi,sp.nov.。本新种与其近缘种C.areolata(Walker,1872)的区别在于其额顶与头宽之比为1:2.53;单眼呈直角三角形排列;梗节长于第1索节;腹部卵圆形,尾须板约位于腹基部1/3处等特征。模式标本保存于东北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发现并记述产自辽宁东部本溪县铁刹山国家森林公园寄蝇科中国3新纪录种:红肛角刺寄蝇Acemya pyrrhocera(Villeneuve),茎何寄蝇Hemyda obscuripennis Meigen,条何寄蝇H.vittata(Meigen)和1新种;新种模式标本和其它研究标本均保存在沈阳师范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3.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动物的起源、演化和"寒武纪大爆发"一直是国际古生物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群与埃迪卡拉纪化石群和寒武纪早期澄江化石库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古生物学界研究的难题,其主要原因是寒武纪早期与小壳化石群伴生的宏体动、植物化石的缺乏。发现于峡东地区的寒武纪早期岩家河生物群填补了这一缺失环节,该生物群包含宏体动物、宏观藻类、小壳化石、球形化石(可能的胚胎化石)、微古植物和蓝菌类等化石,部分宏体化石显示了从埃迪卡拉纪向寒武纪过渡色彩。化石保存方式有碳质膜、黄铁矿化、磷酸盐化、硅化。因此对岩家河生物群生物多样性和埋藏学进行综合研究,将可提供纽芬兰世(梅树村期)碳酸盐台地—碳酸盐台地内部的局部凹陷盆地相的一个较完整的生物景观图,对探索"寒武纪大爆发主幕"前夕生物的辐射、演化模式及保存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两个新种,均属于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刺楔天牛属(Thermistis Pascoe)。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黄斑刺楔天牛Thermistis sulphureonotata,新种 体较长,底黑色,略带紫蓝色光泽,有硫黄色绒毛斑纹;唇基黑褐色;鞘翅缘角的尖刺呈红褐色。头部额区被硫黄色绒毛,触角第6至11节被灰黄色绒毛。前胸背板前端两侧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吉林和黑龙江省采到两种皿蛛科(Linyphiidae)蜘蛛,一种属于长指蛛属(Bathyphantes),一种属于齿刺蛛属(Bolyphantes),经研究确定为新种,现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相似文献   

16.
华北陆块普遍缺失寒武系纽芬兰统至第二统下部的地层,其西南缘较为广泛分布的辛集组是研究区内最早接受沉积的一套寒武纪地层,产出大量的小壳化石,时代为寒武纪第三期中晚期至第四期早期。辛集组的小壳化石中包括大量特征明显,具有锥状、内卷式、松旋壳体的软体动物化石。本文在华北西南缘陕西洛南县灵口地区新发现的梧桐沟剖面、焦村剖面和前人研究过的陇县柴家洼剖面寒武系辛集组中下部获取了数千枚化石标本,并从中选取了保存较为完好的32枚软体动物化石和6枚前人文献中报道的相关化石(Anabarellaaustralis Runnegar in Bengtson et al., 1990, Stenotheca transbaikalica Parkhaev, 2004, Anabarella drepanoida He et Pei, 1984,PelagiellaaduncaMissarzhevskyinRozanov&Missarzhevsky,1966,AuriculaspiraaduncaHeetPei,1984,Auriculaspiramadianensis Zhou et Xiao, 19...  相似文献   

17.
等刺虫(Isoxys)是寒武纪海洋中一类分布广泛的双瓣壳节肢动物,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西伯利亚及中国均有发现,但延续时间并不长,目前已经描述了16个已命名的种以及一些未定种化石。等刺虫在我国扬子地台云南滇东地区、贵州凯里、湖北长阳等地寒武系第二、第三统均有发现。文中报道的等刺虫发现于山东省临沂市刘庄镇馒头组顶部,没有保存软体部分,被命名为一个新种Isoxys shandongensis Wang and Huang sp.nov.。同时,对美国寒武系Spence页岩保存的未定名等刺虫软体部分特征进行修订,并进行形态比较。等刺虫的新发现对探讨这类常见的寒武纪节肢动物的演化、分布和多样性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等刺虫(Isoxys)是寒武纪海洋中一类分布广泛的双瓣壳节肢动物,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西伯利亚及中国均有发现,但延续时间并不长,目前已经描述了16个已命名的种以及一些未定种化石。等刺虫在我国扬子地台云南滇东地区、贵州凯里、湖北长阳等地寒武系第二、第三统均有发现。文中报道的等刺虫发现于山东省临沂市刘庄镇馒头组顶部,没有保存软体部分,被命名为一个新种Isoxys shandongensis Wang and Huang sp.nov.。同时,对美国寒武系Spence页岩保存的未定名等刺虫软体部分特征进行修订,并进行形态比较。等刺虫的新发现对探讨这类常见的寒武纪节肢动物的演化、分布和多样性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双瓣壳类节肢动物在全球寒武纪海洋中广泛分布,是寒武纪时期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生物群的重要组成类群和典型代表。它们的起源、演化及生态学研究是对早期后生动物演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描述了峡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第三阶水井沱组下段两种双瓣壳类节肢动物,Caudicaella bispinata (Cui and Huo,1990) comb.nov.和Sunella grandis Huo,1965。依据新建的Caudicaella属征,对孙氏虫科的鉴定特征进行了修订。首次研究了孙氏虫科两属种壳瓣的生长发育模式,揭示了壳瓣高长比的等速生长和C.bispinata基刺相对于壳长的异速生长关系。元素扫描分析研究表明,长阳地区天柱山村剖面化石为碳质压膜保存。功能形态学研究认为,C.bispinata是远洋浮游型生物,其广泛的古地理分布有望为寒武纪早期全球生物地层对比提供新的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省瑞丽市莫里热带雨林景区竹子上的东洋区梯顶飞虱属Arcofacies Muir 1新种,即莫里梯顶飞虱Arcofacies moliensis sp.nov.。文中提供了新种的鉴别特征图和中国现有种类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莫里梯顶飞虱,新种Arcofacies moliensis sp.nov.(图1~17)新种与悬竹梯顶飞虱Arcofaciesa mpelocalamus Chen,2007十分近缘,区别在于:额侧脊黄褐色,无白色带纹(后者额侧脊内侧镶有白色带纹);臀节刺突较短,侧面观仅伸达尾节后开口的1/3,后面观刺突斜指向两侧(后者臀节刺突较长,侧面观伸达尾节后开口的1/2,后面观刺突弯向腹面);尾节侧面观后缘凹入,后面观腹缘中央弧圆凹入,无突起(后者尾节侧面观后缘直,后面观腹缘中央具片状突起);阳基侧突端部分叉(后者阳基侧突端部不分叉);阳茎端向渐细,末端较尖(后者阳茎端1/3处明显缢缩,端部膨大,末端钝圆)。正模♂,云南省瑞丽市莫里热带雨林景区,竹子,2009-06-15。杨再华采,副模2♂♂,余同正模。词源:新种以模式标本产地云南莫里(Moli)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