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流变学及其临床检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子钧 《蛇志》2002,14(4):1-6
血液流变学是物理力学的分支科学——流变学与生物学和医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或跨学科。1 流变学的概念  流变学 (Rheologly)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流动和变形的科学 ,简称“流变学”。从宏观上来看 ,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流动的物体有液体和气体 ,因此 ,液体和气体又统称为“流体”,即具有流动性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变形的物体有固体 ,特别是其中的弹性体 ,它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 ,是我们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的。然而 ,从微观上来看 ,流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也是由构成流体的分子、原子或“微单元”在…  相似文献   

2.
大功率微波急性辐照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45GHz的连续微波对大白兔在体血液和人离体血液进行急性大剂量辐照,对辐照前和辐照后的血液粘度,粘弹性,血小板聚集性,红细胞脆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照后兔血的粘度和粘弹性值降低,人血的粘度在低切变率下降低,在较高的切变率下升高;兔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二相聚集的解聚率增大;红细胞的脆性增大。  相似文献   

3.
用2.45GHz的连续微波对大白兔在体血液和人离体血液进行急性大剂量辐照,对辐照前和辐照后的血液粘度,粘弹性,血小板聚集性,红细胞脆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照后兔血的粘度和粘弹性值降低,人血的粘度在低切变率下降低,在较高的切变率下升高;兔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二相聚集的解聚率增大;红细胞的脆性增大。  相似文献   

4.
高原低氧环境下红细胞增多和血液粘度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高原低氧环境下人体红细胞增多和血液粘度间的关系。方法:对进入高原不同时间人群进行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以及供氧指数等)检测和分析。结果:(1)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变形性随进住高原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2)血液粘度在进住高原的早期明显升高,后期恢复正常;(3)红细胞的聚焦性在进住高原的早期显著升高,后期则下降;(4)组织供氧指数在进住高原的早期明显降低。而后期恢复正常,结论: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人体血液粘度不随红细胞压积增高按比例升高。红细胞变形性增强和红细胞聚集性下降,可能抑制了红细胞压积增高所引起的血液粘度的过度升高,从而有助于维持组织的正常供氧。  相似文献   

5.
廖福龙 《蛇志》1991,3(2):35-42
流变学是随着本世纪廿年代对于油漆、粘状流体及印刷油墨的研究而诞生的,它是研究流体“流动”与“变形”现象的一门学科.有关生物流体的研究在五十年代多了起来,血液、淋巴液、滑液、唾液、宫颈液以及细胞内液等都是研究对象.美国学者 Copley 是生物流变学的开拓者.血液和血管一向是生物流变学界倍受重视的课题,文献多达生物流变学的2/3以上.这就无怪乎国际血液流变学学会是国际生物流变学学会的前身.血液流变学是一门实验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往往集生物学、医学与流交学问题于一身.从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来看,它又可分为宏观血液流变学与微观血液流变学两支.前者主要研究血液与血管的宏观流变现象,后者则从细胞与分子水平探讨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变形能力与微循环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蔚芬 《蛇志》2006,18(4):295-297
300年前,卢文-虎克(Leeuwcnhok)首先在镜下观察了心肌微循环,发现毛细血管和血液流动,并报道了红细胞在通过毛细血管时发生形态变化,但当时未引起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微循环和70年代血液流变学开始发展起来,医学界对红细胞变形性的重要性才逐渐有了了解。近年来,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研究,对于掌握微循环生理规律,认识血液流变学性质,探索生物血液流动的力学性能和临床应用都有重要意义。以下简单介绍有关红细胞变形能力在微循环中几个重要问题,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微管吸吮技术研究了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红细胞在吸进微管的变形过程,采用二维Kelivin模型拟合实验结果,定量地比较患者与正常人红细胞膜的粘弹性,并采用新定义的对数还原复粘度法运用Lowshear30等仪器对患者与正常人宏观血液流变学参量之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红细胞弹性系数((5.74±1.77)×10-3dyn/cm)略高于正常人((5.36±056)×10-3dyn/cm),而粘性系数((4.11±1.68)×10-4dyn·s/cm)明显高于正常((1.91±0.96)×10-4dyn·s/cm),全血粘度及对数还原粘弹性L1及L2在由低到高各剪切率下,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红细胞粘滞性增大,变形能力降低,这正是宏观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主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是造成患者脑硬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市售中国白兔与我院自繁培育的封闭群新西兰白兔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差异。方法采集新西兰白兔和中国白兔的血液样品,分别检测比较其WBV(高、中、低切变率)、PV、HCT、ESR等1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1)新西兰白兔与中国白兔不同性别间血液流变学特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新西兰白兔和中国白兔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低切Rls,还原粘度中切Rms,还原粘度高切Rhs及红细胞电泳指数RIE5个指标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9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实验兔的血液流变学特性与品种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哈慈五行针双极针法作用于大白兔经穴、体液8周后,由颈动脉取血,测试其血液流变学特征,并与对照组作比较;全血还原粘度五行针实验组为3.58,对照组为4.06。证明五行针对红细胞的聚集起到了解聚作用,增强了红细胞的流动性,即在五行针的磁场作用下,红细胞表面电荷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朝磁场和血液流动相垂直方向运动,红细胞的电泳速度加快,红细胞间相互排斥性增加,粘滞度下降,流动性提高。哈慈五行针对于临床改善血液的流变性、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具有实际意义。用于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哈慈五行针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哈慈五行针双极针法作用于大白兔经穴、体液8周后,由颈动脉取血,测试其血液流变学特征,并与对照组作比较,全血还原粘度五行针实验组为3.58,对照组为4.06。证明五行针对红细胞的聚集到了解聚作用,增强了红细胞的流动性,即在五行针的磁场作用下,红细胞表面电荷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朝磁场和血液流动相垂直方向运动,红细胞的电泳速度加快,红细胞间相互排斥性增加,粘滞度下降,流动性提高。哈慈五行针对于临床改善血液的流变性、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具有实际意义。用于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血液流变性研究,到目前为止,多集中于稳定流动条件下血液的表观粘度及其影响因素。由于血液已达到流变学平衡,用稳态处理方法及表观粘度无法得知和反映决定血液流变性特点的血液内部结构成份是否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实际上,人体血液流动是由心脏搏出的脉动流。血液在这种非平衡条件下的瞬时流动和周期流动中具有许多重要性质。近年来引起人们注意并研究得最多的是血液的触变性(thixotropy)和粘弹性。从单纯的流变学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微管吸吮技术研究了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红细胞在吸进微管的变形过程,采用二维Kelivin模型拟合实验结果,定量地比较患者与正常人红细胞膜的粘弹性,并采用新定义的对数还原复粘度法运用Lowshear30等仪器对患者与正常人宏观血液流变学参量之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红细胞弹性系数((5.74±1.77)×10-3dyn/cm)略高于正常人((5.36±056)×10-3dyn/cm),而粘性系数((4.11±1.68)×10-4dyn·s/cm)明显高于正常((1.91±0.96)×10-4dyn·s/cm),全血粘度及对数还原粘弹性L1及L2在由低到高各剪切率下,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红细胞粘滞性增大,变形能力降低,这正是宏观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主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是造成患者脑硬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功率的低强度He-Ne激光对正常人体红细胞流变学特性影响。以正常人体红细胞为研究对象,测量了低强度He-Ne激光在不同照射时间、不同功率条件下红细胞的变形、取向、膜流动性、膜的微粘度和渗透脆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照射后红细胞的变形性和膜流动性增强、渗透脆性下降。照射对红细胞流变学特性影响显著,其中激光能量为0.24 J、照射血样为2 mL时取得的照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鼠急性低氧性缺氧(AHH)后红细胞流变性与血液粘度的变化。方法:32只健康昆明小鼠均分为:对照组、AHH组(复制模型,分为5 min、8 min、11 min三个亚组),在相应时间点,快速颈部脱臼后,从心尖取血,检测各组小鼠血液粘度与红细胞流变性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5 min组各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全血相对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均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升高;低氧8 min组和低氧11 min组的群体细胞电泳时间显著延长、细胞电泳长度与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低氧8 min组的全血相对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高于、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低于低氧5 min组。结论:AHH可引起小鼠血液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5.
血液粘弹性测量的标准化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关于血液粘弹性测量的校正方案.一套关于平均切变率(或测头振动频率)、抗凝剂、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等因素对粘弹性测量值影响的实验证实了这一方案的可用性.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尽管红细胞压积的影响十分显著,仍然可以通过定义一个新的复数型的粘弹性参数L~(?)来消除这一影响.因此,该参数对建立血液粘弹性的人群正常值范围有实际意义,实验结果还显示、测量时用EDTA作抗凝剂为宜.  相似文献   

16.
血液流变学是一门研究血液流动与变型的新型学科,其范围包括血液流量、流速、流态、血液凝固性,血液中有形成分及血管变形性与弹性、微循环、微血管血液流变性等。它是心肌梗死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其突出表现是红细胞聚集症和高粘滞血症。血液流变学不但在心肌梗死疾病中的诊断,药物、介入等方面作为临床治疗与疗效的评估指标,而且对心肌梗死疾病的预后及对临床观察病情变化及疗效判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欣  黄文新 《生物磁学》2011,(16):3196-3198
血液流变学是一门研究血液流动与变型的新型学科,其范围包括血液流量、流速、流态、血液凝固性,血液中有形成分及血管变形性与弹性、微循环、微血管血液流变性等。它是心肌梗死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其突出表现是红细胞聚集症和高粘滞血症。血液流变学不但在心肌梗死疾病中的诊断,药物、介入等方面作为临床治疗与疗效的评估指标,而且对心肌梗死疾病的预后及对临床观察病情变化及疗效判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五羟色胺(5-HT,serotonin)和褪黑素(melatonin)对红细胞悬浮液粘度及红细胞形状的影响.建立五羟色胺温育的红细胞-血浆体系、红细胞-HEPES缓冲溶液体系及褪黑素温育的红细胞-血浆体系、红细胞-HEPES缓冲溶液体系;观察各体系中红细胞悬浮液粘度的改变及其形态变化.用正常的红细胞悬浮液作对照进行比较时发现,五羟色胺和褪黑素温育后的红细胞悬浮液粘度显著下降;五羟色胺温育后的红细胞形状呈梭形,而褪黑素温育后的红细胞形状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对血液粘度有直接影响.这对于揭示血瘀症的分子本质和人体在多种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鼠肝癌诱发过程中血粘度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异常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全面地反映肝癌发生发展整个过程的血液流变性的异常,本实验采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分六个相检测五个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结果表明红细胞变形能力随着肿瘤发展逐渐减低,血浆粘度随着诱癌时间延长 渐升高,到肿瘤晚期趋于平缓,而全血粘度先是升高,到诱癌20周以后反而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徐俊波  陈运贞 《蛇志》1991,3(2):21-24
本文观察了52例原发性高血压和24例正常人的红细胞、白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膜钙泵、钠泵活性,血粘度及血浆粘度,结果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组高、中切变率血粘度和钠泵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红细胞变形性和钙泵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红细胞变形性和钙泵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白细胞变形性、低切变率血粘度及血浆粘度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别.原发性高血压组红细胞变形性与年龄、平均动脉压、钙泵活性,高、中切变率血粘度相关.心痛定和川芎嗪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性显著改善,川芎嗪还能降低高切变率血粘度.结果提示:在高血压病中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粘度增高的分子水平机制主要是红细胞膜钙泵活性降低。基于微循环的改善,在扩大治疗例数后,心痛定和川芎嗪可能作为降压治疗的优选药与辅助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