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初设想的集落刺激因子(CSF)的各种用途,除了作为佐剂提高化学疗法的成功率以外,在临床试验中都得到了肯定.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至少有一种CSF,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促进高强度化学疗法,因而提高某些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临床试验的结果尚未公布,但是强剂量疗法与GM-CSF处理相结合这一途径已在试点研究中得到了试验,结果很多患者的肿瘤完全消退而且不再复发.多机构随机研究即将开始并在2~3个月后公布.同时,新墨西哥大学癌症中心主任James Neidhart正在积极研究CSF的这种用途,他总结出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2.
今年四月,Whitehead生物医学研究所(Boston,MA)的科学家发表的资料指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抑制癌变的强有力的免疫刺激因子。现在,Somatix Therapy公司(Alameda,CA)已提出一项试验新药物的申请,以期在最近几周内开始用GM-CSF进行基因治疗。 按照今年六月由重组DNA顾问委员会批准的试验方案,从Johns Hopkins肿瘤中心(Baltimore,MD)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取出的肿物将被送交Somatix,在那里,人GM-CSF基因将被导入肿瘤细胞。产生该因子的细胞将被照射以防止其分裂,然后移植到病人体内。人们希望重组DNA细胞能起到疫苗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链脲菌素对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产生的影响。方法:使用微生物代谢产物-链脲菌素作诱导剂,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株(BMol),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GM-CSF的含量结果:链脲菌素可使BMol产生GM-CSF明显增加。结论:微生物代谢产物-链脲菌素是一种很好的诱导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非复制型痘苗病毒天坛株为载体表达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并体外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构建含有小鼠GM-CSF的重组痘苗病毒质粒,与非复制型痘苗病毒进行同源重组,筛选表达小鼠GM-CSF的重组痘苗病毒rNTVGMCSFLacZ,对目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并在体外检测目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构建的重组病毒rNTVGMCSFLacZ中正确插入了小鼠GM-CSF基因,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其能正确表达GM-CSF,且在体外证明rNTVGMCSFLacZ表达的小鼠GM-CSF能分泌到细胞外,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构建了一株能分泌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小鼠GM-CSF的重组非复制型痘苗病毒。  相似文献   

5.
Immunex公司将两种蛋白: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3(IL-3)融合为一种分子,命名为PIXY-321,两种蛋白均用于促进遭受到辐射或化学治疗后骨髓损伤患者中的血小板和白血细胞生产.公司相信,新分子将大大有效于单个GM-CSF或IL-3.  相似文献   

6.
中外制药公司用动物实验证明,用该公司研制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减轻在治疗艾滋病时服用AZT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在札幌召开的日本癌学会上发表了这一结果.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白细胞数的恢复效果使开辟G-CSF的新用途更有希望.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已在日本开始.7月18  相似文献   

7.
将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修饰的细胞因子直接转移到肿瘤细胞膜上,是研究治疗性肿瘤疫苗的一种有潜力的新策略。克隆了小鼠GM-CSF基因,井通过将从衰变加速因子(DAF)来源的GPI修饰性信号序列与mGM—CSF、嵌合,获得了GPI修饰的mGM-CSF分子,构建并鉴定了GPI锚定修饰的真核表达裁体pCI/GPI-mGM-CSF,为进一步研究表面工程治疗性肿瘤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GM-CSFR)为靶向的白喉毒素(DT)与GM-CSF免疫毒素DT386-GMCSF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替代治疗途径,但该蛋白在E.coli中的表达量很低,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为探索造成其低表达的关键影响因素,对DT386-GMCSF中的GM-CSF进行了C端的截短表达,发现GM-CSF中L114编码序列可明显影响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突变体,发现保留1-123位氨基酸且将L114L115V116突变为G114V115T116的突变体DF123GVT的表达量高于DT386-GMCSF,且对来源于高表达GM-CSF受体的HL60细胞的肿瘤单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毒作用。DF123GVT突变体的获得为GM-CSFR靶向的免疫毒素的开发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在代谢工程改造的毕赤酵母菌中高效敲除靶标蛋白基因的方法。方法:构建敲除载体,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为靶基因,以尿嘧啶合成关键酶URA3基因为营养缺陷型筛选标记,第一步重组利用ura3正筛选获得敲除载体在酵母染色体中的定点整合,第二步通过5-氟乳清酸(5-FOA)筛选到表型为ura3-的克隆,ura3基因被剔除的同时,目的基因GM-CSF也随之丢失,实现第二次重组;利用基因组PCR和蛋白电泳进行鉴定。结果:通过两步基因同源重组,敲除了毕赤酵母GJK01的报告蛋白GM-CSF的编码基因388 bp,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已完全丢失,SDS-PAGE分析无GM-CSF表达。结论:仅通过2周时间的筛选、鉴定,在毕赤酵母GJK01中敲除了报告蛋白GM-CSF的编码基因,突变菌株的阳性率达到50%,最终建立了以URA3为筛选标记的两步基因同源重组敲除目的基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体内半衰期很短,治疗周期长、不能通过胃肠道屏障进行口服给药,病人必须接受频繁注射。为了减少其注射频率,延长蛋白作用时间,多年来,科学家们对长效GM-CSF的研发进行了多种尝试。这类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大类:GM-CSF的PEG化、脂质体包封及基于可降解高分子的缓释剂型。然而,这几类方法具有各自优势的同时,也都存在各种不足,如包封率低、对蛋白活性的保护不足、突释问题等。本文将对这三大类针对GM-CSF的长效制剂研究进展的报道,以及各类方法目前存在的主要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