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京地区与连云港地区森林植被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相似文献   

2.
南京紫金山现代植被表土孢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南京紫金山现代植被进行植被调查和表土孢粉分析。结合中国东部不同气候带下的几个地点表土孢粉分析,把孢粉百分含量、孢粉组合及孢粉优势种、标志种与植被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找出植被与孢粉之间的关系。为恢复古植被、古生态和古气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西霍山落叶阔叶林边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山西霍山暖温带森林植被片断化后不同地带不同群落边缘的边缘植被的调查,运用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D),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C),边缘效应强度指数(Z)和各层次各物种的重要值(IV),对霍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边缘效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表明:(1)在群落的各种边缘区,边缘具有增大物种多样性的作用.(2)距林道边缘10m左右,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一峰值,10m以后指数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缓,在距自然空地5~10m处是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地段,随后,随进入林内而逐渐减少并趋于平缓,在人工林的交错区内是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高峰段,随后进入林内逐渐减少。距灌木丛交错区10m以后物种多样性指数出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并趋于平缓.(3)连翘、羊胡子草等植物是群落的优势种,且大多呈连续分布。  相似文献   

4.
广西石炭岩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献溥  孙世洲 《植物研究》1997,17(3):235-273
石灰岩山地在广西占有相当大的面积,在亚热带范围形成一种独特的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常与砂页山地的常绿右林镶嵌分布。本文主要论述它的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6.
宁波北仑常绿阔叶林植被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常绿阔叶林的区系组成,生活型谱,叶的性质以及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成植被的热带属略占优势,区系组成极为分散,常绿建群种大多在Castanopsis,Cyclobalanopsis二个属中,植被性质主要表现为中亚絷带常绿阔叶林特征,并逐渐向北亚热带过渡,优势种群的结构表明,本区植被已接近常绿阔叶林演替的顶极阶段。  相似文献   

7.
摩天岭北坡森林植被垂直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摩天岭北坡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排序的方法,结合对群落生态外貌特点的分析,以及群落所处海拔高度,划分出森林植被垂直带如下:(1)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600m以下;(2)山地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600—2100m;(3)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2100—2900m;(4)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2900—3450m;(5)高山灌丛草甸带,海拔3450m以上。  相似文献   

8.
森林植被动态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1引言专业名词演替(sucesion)是JohnAdlum首先提出的,Dureau第一个真正地在生态学的意义上使用了演替[42],Thoreau给演替赋予了明确的定义[37]。Clements[71,72]和Gleason[84]则是第一批对演替过...  相似文献   

9.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辐射能量环境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孙雪峰  陈灵芝 《生态学报》1995,15(3):278-286
本文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辐射能量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文中对林、灌、草各层次的总、反、净、光台有效及吸收、透射等辐时因子的变化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在生长季(5─10日)期间,抵达林冠的太阳总辐射为3095.45MJ·m ̄(-2),抵达灌草层的为388.34MJ·m ̄(-2)。峰值出现在5月,谷值在8月。(2)生氏季内,抵达群落的太阳总辐射主要集中于5、6两月,占整个生长季的40.99%。(3)生长季内,林冠上方净辐射总值为1658.74MJ·m ̄(-2)。(4)林冠反射主要受入射光的光谱特性及群落发育状况共同影响,反射率的变化主要与群落发育状况相关;灌草层的反射及后射率主要受群落发育状况的影响。(5)整个生长季,林冠所接收的光台有效辐时为1308.3MJ·m ̄(-2),灌草层为194.21MJ·m ̄(-2)。(6)净辐射日进程受气候因素影响十分强烈。(7)群落内光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秦岭南极旬河流域森林植被生态种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秦岭南坡旬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森林植被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研究,以地形海拔高度,土壤PH值以及土训有机质含量作为森林环境梯度区分指标,运用主分量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等数学手段,在该流域内划分出9种不同生境(立地)类型,以此9种生境类型为基准,对比林下植物种在各类型样地中的出现与否及其盖度特征,经反复调整,筛选出31种具生境指示意义的种子植物,并由此建立起相对应的9个生态种组,最后简要介绍了各种组的生境特征指示范围,以期为生产经营工作中野外识别不同生境类型提供帮助,推动植被生态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陕北黄土高原侧柏疏林草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侧柏疏林草原是陕北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地带东部重要群落类型之一,现仅残存于东北部的神府地区,常见者有4个类型:①茭蒿-侧柏疏林草原;②白草-侧柏疏林草原;③茭蒿+长芒草-侧柏疏林草原;④细叶柴胡+长芒草-测柏疏林草原。根据群落中乔木的更新状况分析,今后在气候不发生明显波动的情况下,侧柏疏林草原仍为该森林草原地带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12.
暖温带山地森林的小气候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暖温带山地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油松林不同梯度的气温、湿度、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不同季节的分析结果表明:1.落叶阔叶林夜间始终存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第1梯度>第2梯度>第3梯度>第4梯度)的辐射逆温现象。油松林夜间林内气温观测值始终低于林冠以上值。2.在生长季的不同时期,人工油松林的林内气温(林地以上2m和4m)的日间波动程度和振幅都高于林冠以上(林冠顶以上0.5m和2.5m)。而在生长季中期,充分发育的落叶阔叶林林冠能够明显地缓减林内气温波动和振幅。3.两类林分各梯度的气温一般均在正午后2~3小时内达到高峰,而早晚较低,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4.落叶阔叶林林冠以上2.5m处的水汽压及相对湿度始终低于林地以上4m(林下灌木层以上2.5m)处的同期值,具有比油松林更强的增湿效应。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石灰岩山地森林蕨类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与老挝及缅甸接壤。根据调查,现已知西双版纳石灰岩山地森林中蕨类区系有蕨类植物127种(包括变种),隶属于24个科,54个属,在该蕨类区系中,最大的科分别是水龙骨科,凤尾蕨科,铁角蕨科,铁线蕨科及三叉蕨科;最大的属分别为凤尾蕨属,铁角蕨属,铁线蕨属,石韦属及毛蕨属,该地蕨区系具有东南亚热带的性质,其分布区类型的组成是,热带分布或主产热带的科占总科数的70%以上,热带分布的属占总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萌生现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森林树木受到人为或自然破坏以后,残留植物体的萌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据Kauffman〔1〕和Khan〔2〕等人在热带地区的研究,通过萌生形成的植株与通过种子萌发形成的植株相比,前者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而且通过其原有的强大根系,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资源,同时对环境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这些都构成了萌生植株在生长上的优势,使其在种群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由此可见,萌生过程在植被恢复和自然更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植被萌生的研究在国外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3~8〕,而在国内至今还未见到这方面的正式报道。…  相似文献   

15.
甘肃森林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相似文献   

16.
华北暖温带山地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茎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测定华北暖温带山地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树干茎流量及其元素含量,并比较了不同树种是的差异。通过82次孤立降雨的测量,得到了辽东栋、棘皮桦、五角枫、大叶白腊和蒙椴5种主要树种及整个林分茎流量S与降雨P的关系,经多种方程拟合,仍以直线方程为最佳。降雨水质分析的结果给出了N、P、K、Ca、Mg、Al、S元素各次测量的美元浓度及其变异系数,以及年输入量的估测值,茎流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5种乔木中,以棘皮桦的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维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4块不同年龄林分的生物量,并详细分析了热带次生林在演替初期阶段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随林龄而增加,5年生林分的总生物量为41.932t·hm-2,10年生林分的总生物量为52.116t·hm-2,14年生林分的总生物量为88.284t·hm-2,22年生林分的总生物量为113.743t·hm-2。林分生物量的层次分配比例以乔木层所占的比例最大,占4/5以上,随林龄而增加;灌木层增长到14年生林分后又下降,草本层随林龄而递减,层间植物则上升。生物量的器官分配比例以干材所占的比例最大,占1/2以上,随林龄而递增;而枝、根和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则随林龄而下降。并建立了4个林分主要优势种及乔木层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8.
南京灵谷寺森林50年来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揭示北亚热带森林次生演替规律,于2002年5月在定点样带上沿用前人的方法,对南京灵谷寺森林进行了群落调查。通过比较1951、1981、2002年的定点样带资料,对灵谷寺森林的物种组成、多度、频度、重要值、种群结构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50多年来,群落中立木株数相对基本稳定,但空间分布异质性逐渐增加,而林下苗木和灌木个体数波动幅度极大,由1951年的4 712株大幅上升至1981年的44 130株,到2002年又回落至7 372株。群落中物种数和建群种构成等都存在明显变化,物种数由1951年的75种下降到1981年的50种,2002年又上升为73种。物种多样性指数也存在波动,但目前尚未发现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历经50多年的次生演替,早期人工针叶林中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逐渐衰退,首先被阳性落叶阔叶树,如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等取代,之后又被相对耐荫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等树种所替代,一些常绿树种成功入侵,人工针叶林经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逐渐向地带性植被落叶 常绿阔叶混交林方向演替,其中立地条件较好地段的群落演替速度也较快。  相似文献   

19.
浙江武义森林植被区系的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鹏  陈立人 《植物研究》1997,17(2):146-152
提供了浙江武义的森林植被区系。该区系具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古老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温带-温亚热带成分占优势,地理成分与世界各地植物区系有广泛的联系。该区系有14个类型的成分,东亚成分、泛热带成分及东亚-北美间断成分具有较多的属,而地中海、西亚及中亚成分、温带亚洲成分及世界成分具有较少的属。  相似文献   

20.
丛建国 《蛛形学报》1998,7(2):153-157
对沂蒙山区落叶阔叶林4块样地调查,蜘蛛群落的组成计有15科、32属、94种,其群落的种—丰盛度关系适于用对数正态分布(Log normal distribution)模型描述。4块样地中,1~2个个体和大于80个个体的物种所占总种类数的比例是Ⅳ(44.4%)>Ⅱ(40.5%)>Ⅲ(38.4%)>Ⅰ(35.3%)。不同类群的相对丰盛度因地而异,Ⅰ、Ⅱ号样地优势种为日本盖蛛、长肢盖蛛。而Ⅲ、Ⅳ号样地则为横纹金蛛。多样性(以N_1表示)的高低顺序为Ⅰ(19.62)>Ⅲ(11.32)>Ⅱ(8.75)>Ⅳ(6.24),极丰盛种所包括的个体总数占总个体数量的比例在69.2%~95.5%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