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大wang雏鸟的生长、发育及其每日能量摄入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爱 《动物学研究》1984,5(4):369-367
大wang(Buteo hemilasius)是青藏高原上常见的一种居留性猛禽,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食物网络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关于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甚少。张坦心(1965)仅对大wang体的摄食量作过试验。但对雏鸟的生长发育及能量需求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由于大wang营巢地点的险峻,自然状态下生长资料的获得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作者于1980年6月将一窝(一卵二雏)wang雏从营巢地点移到科学院青海西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实验室中,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测定它们的生长、发育及其生长过程中每日能量摄入(DEI:Daily Energy Intake)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青海门源地区大(狂鸟)和雕鸮的食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02年的6~8月份,在青海门源地区收集了大(狂鸟)和雕鸮的吐弃块(pellets)和残留食物(food remains),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检鉴定、研究分析.大(狂鸟)食物中共有736个猎物,其中高原鼢鼠28只、高原鼠兔139只、甘肃鼠兔142只、田鼠科动物422只、雀形目鸟类4只、香鼬1只;各猎物对大(狂鸟)食物的生物量贡献率分别为14.26%、40.79%、17.39%、26.99%、0.22%、0.35%.雕鸮食物中共有330个猎物,其中高原鼢鼠17只、高原鼠兔77只、甘肃鼠兔44只、田鼠科动物183只、雀形目鸟类2只、红脚鹬2只、高原兔5只;各猎物对雕鸮食物的生物量贡献率分别为11.83%、30.87%、7.36%、16.00%、0.15%、0.62%、33.17%.雕鸮的食物生态位宽度与大(狂鸟)的食物生态位宽度相近,食物生态位高度重叠,但是它们捕食同种猎物的比例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4.
毛脚(狂鸟)越冬生态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至1996年连续6年在哈尔滨市郊进行了毛脚(狂鸟)冬季生态初步观察,并采集了18只标本.毛脚(狂鸟)为冬侯鸟,居留期为10月至次年4月初.多活动于农田、荒野、村落等开阔地带,活动生境内其它常见鸟类8种.以鼠类为主要食物,常见4种,偶见小鸟.依据采集标本,种群可分为3个年龄段,在形态上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5.
白琵鹭雏鸟的生长和恒温能力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和 1995年 4~ 6月在扎龙自然保护区 (4 7°2 9′N ,12 4°0 2′E)测定了 13只白琵鹭 (Platalealeucorodia)雏鸟的体重、体长、翅长、跗长和体温 ,以及环境温度。雏鸟生长符合逻辑斯谛模型 ,而 4~ 8日龄相对生长率最大。随着雏鸟日龄增大 ,体温稳步增加而且不随环境温度局部波动改变 ;冷暴露 2 5min后体温下降的幅度减小。孵出至 2 8日 ,雏鸟的体重与在巢内和冷暴露后的体温正相关 ,其体重和体长也与恒温指数正相关 ,雏鸟身体生长和恒温能力发育有某种同步关系 ,体现了晚成鸟的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内香鼬、艾虎和大(狂鸟)3种食肉类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的测定,依据同位素的质量平衡原理和IsoSource软件计算得到:小型哺乳类在香鼬、艾虎和大(狂鸟)食谱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26.8%、27.0%和29.2%;雀形目成鸟的分配比例为22.3%、47.7%和69.1%;雀形目幼鸟为50.9%、25.6%和1.70%.3种食肉类的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分布模式在二维空间上存在明显分割,由此说明,香鼬、艾虎和大(狂鸟)之间存在明显的食物资源分割现象,同时也反映了三者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内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8.
两窝7只发冠卷尾雏鸟,出壳日龄即移动其巢位,先垂直下降,后水平间歇位移,每次位移后,亲鸟即潜入新位巢育雏。 在人工饲养时,4—20日龄,雏鸟体重增长与日龄呈正线性回归相关;每天摄入能量与日龄负相关;静止代谢率与日龄正相关。在25℃条件下,27日龄的直肠温度恒定在41.20±0.90℃,此时,第2枚初级飞羽75毫米,开始试飞。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狂鸟)(Buteohemilasius)、长耳鸮(Asiootus)的血象、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正常值及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为其健康检测和保护提供参考资料,采用纽巴氏法、沙利氏比色法、离心法、瑞士染色等方法检测了大(狂鸟)和长耳鸮的血象,利用全自动血液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了两种鸟的19项血液生化指标,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对其血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狂鸟)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及凝血细胞数量均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在两种鸟类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理生化检测中,大(狂鸟)的谷草转氨酶、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长耳鸮,且大(狂鸟)的无机离子中的钠和氯离子浓度也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谷丙转氨酶和肌酐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尿酸和葡萄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狂鸟)和长耳鸮的血细胞形态相似。种属不同及生活习性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两种鸟类血液生理常值差别及显微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采样时的机体状况、营养状况及测试操作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棕背伯劳的雏鸟生长和出飞后行为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3-5月对南充地区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雏鸟的生长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对出飞之后的行为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棕背伯劳育雏期12~13d,观察21雏成活18只,成活率为85.7%。体重、体长和其他形态特征的生长都适用于Logistic方程拟合。出飞后笼养雏鸟的“理翅羽”和“一侧翅下展,同时同侧脚下伸”行为频率最高,分别为18.81%和11.88%。  相似文献   

11.
(歺又鱼)的性状、年龄与生长及性腺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歺又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为鲤科鮊亚科(歺又鱼)属鱼类。分布于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大小水系的水体上中层。1985—1989年在嘉陵江南充段支流共采标本350尾,进行了性状、年龄与生长及性腺发育的研究,结果如后。1 形态变异1.1 可数性状将体长60—186mm,体重3.0—77.0g的30尾标本可数性状与湖南、河南、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0月3日在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垟溪保护站(119.743 92°E,27.367 72°N,海拔600 m),发现5只大鹃(贝鸟)Coracina macei在针阔混交林的树冠层(高约13 m)活动。该鸟上半身灰色,腹部白色,中部尾羽灰色而外侧黑色,喙粗壮,可与我国分布的同属另一物种——暗灰鹃(贝鸟)C.melaschistos(尾羽黑色,喙细长)相区分。  相似文献   

13.
棉酚对棉铃虫生长及其寄生物齿唇姬蜂发育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北方棉区的主要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bner)及其内寄生蜂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chlorideae(Uchida)为试虫,研究了棉花重要抗虫次生性物质棉酚对棉铃虫生长和齿唇姬蜂发育的影响。0.1%的棉酚对棉铃虫幼虫有生长刺激作用,0.5%的棉酚则对棉铃虫幼虫生长有抑制作用。齿唇姬蜂成虫在寄生时对寄主大小有较严格的选择性,92%的被寄生幼虫体重小于18mg。0.1%的棉酚使寄主适合寄生期缩短10.75%;0.5%棉酚使寄主适合寄生期延长28.15%。棉酚对齿唇姬蜂发育有负效应。0.1%棉酚对寄主的生长刺激作用,不能使蜂成虫体重显著增加,但可显著延长蜂卵和幼虫期,缩短蛹期;高浓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导致蜂成虫体重显著减轻,蛹期缩短,蜂卵和幼虫期亦显著延长。据此,对棉花抗虫性与生物防治在害虫综合防治实践中应用的协调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大螯蜚( Grandidierella jap onica)生长发育的适温范围为 20~26℃。不同发育期耐受温度范围不同,刚孵化幼体温度下限为11℃,上限为32℃,以后随着幼体发育,其对低温的适应力逐渐增强。雄性个体对极限温度的忍耐力低于雌性。在耐受温度范围内,幼体的生长发育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加快。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大螯蜚实验室培养温度宜选择在20~26℃,用其进行的沉积物急性和慢性毒性生物检验的实验温度均宜选择在 20℃。  相似文献   

15.
万兴生  胡萃 《昆虫学报》1986,(4):371-376
菜粉蝶幼虫在一、二、三、四龄初期饲以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bGV),食量减少99.3—38.4%;四龄末或五龄初饲毒,食量反而比健虫高出36.3%和87.2%。幼虫感病后取食期的缩短或延长是食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幼虫病死前脱皮过程先被抑制,其结果往往使得死亡时所处的龄期明显延长。幼虫在四龄末饲毒后,由于五龄期延长,食量增加,其死亡前达到的最高体重平均为357.9毫克,远高于健虫化蛹前的最高体重。PbGV对菜粉蝶化蛹也有明显影响。幼虫在五龄前饲毒,一般不能化蛹。五龄第1—3天饲毒,化蛹率26.4—87.9%,第4天饲毒对化蛹无影响。本文结果对应用PbGv防治菜粉蝶幼虫危害以及对该病毒的大量增殖均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侧柏雌球果及其胚珠的发育(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7.
海南(开鸟)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启平  周放  袁志刚 《四川动物》2004,23(4):355-357,F003
通过染色体研究方法,首次报道了海南鳽的核型,其二倍体染色体数日为58,属异型性核型,雌性为58,ZW,雄性为58,ZZ。核型对比分析表明,海南鳽是一种较为特化的鸟类。  相似文献   

18.
白顶(即鸟)(Oenanthe hispanica pleschanka)俗名白秃秃,又称白朵朵等。1980年4—6月间,我们在太谷县凤凰山一带和阳曲县金家岗地区,对白顶(即鸟)的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报道如下: (一)配偶交尾 白顶鸱在清明节前后,由南方单独迁来本地,不久开始求偶配对。4月15日曾4次见到雄鸟独自站在灌丛上或田头地边高声婚鸣,抬头翘尾,搧动双翼。当发现雌鸟时,奋力飞到距雌鸟1—2米处,发出柔和的求偶声,逐渐向雌鸟靠拢。4月17日后,常见白  相似文献   

19.
<正> 据调查,在我市郊区寄生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蜂以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Ashmead为优势种。1976—1983年田间系统调查资料统计,8年平均,二代卵寄生率为5.59%±6.66%,三代卵寄生率为29.14%±15.52%,四代卵寄生率为22.41%±14.96%,对稻纵卷叶螟有一定的自然抑制作用。 为了保护利用稻纵卷叶螟的卵寄生蜂,有必要对寄生蜂的出蜂期给以预测。但是,初产一二天的稻纵卷叶螟卵(白色至淡黄色)难以区分  相似文献   

20.
关于鸟类主动脉球的研究,以往的工作是不多的。Palme(1934)曾经取黄鵐、金丝雀、松鸦与金翅雀各1—2只为材料来研究过这个问题。他在用铬酸钾固定、经铁苏木精染色的标本里观察到主动脉壁内有特殊的细胞岛,并认为是嗜铬体。Nonidez(1935)用Cajal与Ranson氏法研究了6只新孵出的雏鸡,发现它们的主动脉壁中层内有一些小型嗜铬体,由圆形或多角形的类上皮细胞组成,内有神经分枝。他认为,这种结构与颈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