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深入研究荒漠甲虫环境适应机制时所遇到的各发育阶段试虫材料短缺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饲养拟步甲科鳖甲族昆虫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 Kaszab的有效方法.将早春季节在野外采集的成虫饲养在2L的塑料烧杯中,收集卵.用玻璃培养皿孵育卵;用改装的盛有沙土的矿泉水瓶单只饲养3龄以上幼虫,以防止幼虫自相残杀.为保持幼虫饲养瓶内的适当湿度,在瓶子底部加入72mL的水,再装入800g沙子,借助毛细现象,形成渐变式含水基质,在最上层的干沙表面加麦麸以饲养幼虫.如需观察计数,可将预蛹、蛹和初孵成虫置于玻璃培养皿中培养.采用此方法饲养的光滑鳖甲可顺利完成生活史,其卵的孵化率为68.67%±2.45%,1~2龄幼虫的存活率为82.95%±7.72%,3~9龄幼虫的存活率为73.80%±4.95%;预蛹、蛹和幼嫩成虫的存活率分别为84.68%±2.35%、88.45%±2.75%和90.56%±4.20%.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光滑鳖甲的室内饲养,并可用于其他一些沙栖拟步甲科昆虫的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2.
王岩  刘小宁  马纪 《昆虫知识》2011,48(2):447-451
荒漠拟步甲科鳖甲族昆虫的幼虫具有相似的圆柱状体形,从形态上不易区别。以往对荒漠拟步甲幼虫的形态研究注重于上唇和足等部位的刚毛和小刺的特征,少有对头壳颜色的记载。通过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室内饲养的鳖甲族昆虫(鞘翅目:拟步甲科)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 Kaszab、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 borealis Kaszab和细颈露颚甲Colposcelis microderoides microderoides Reitter的大龄幼虫,发现它们的头壳色素区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可方便地用于区分这3种幼虫。同时,测量结果显示幼虫头壳宽与前胸背板宽之比在这3种幼虫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班氏跳小蜂个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是扶桑绵粉蚧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扶桑绵粉蚧雌成虫为寄主,系统观察了班氏跳小蜂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变化及相应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班氏跳小蜂有过寄生现象;个体发育可分为卵、4个幼虫期、蛹和成虫共4个阶段;在温度27 ±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L12∶D12条件下,班氏跳小蜂的生命周期为14.5 d,其中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4龄幼虫、预蛹和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5d、1d、1d、2d、2.5d、1d和5.5d;卵和幼虫主要通过卵柄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直至4龄幼虫后期.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室内饲养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传统人工饲料饲养技术的基础上 ,对棉铃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饲养器材和操作方法进行了简化和改进。将产于纱布上的卵经消毒晾干后 ,直接放于塑料保鲜袋中孵化。初孵幼虫用毛笔移入特制的带盖 1 0孔饲养盒 ,每孔 1头 ,孔径和高度为 2 5cm× 1 8cm ,接虫前每孔加人工饲料 4~ 5g ,接虫后加盖 ,直至化蛹。幼虫化蛹后用培养皿收集 ,直接放于成虫饲养笼中 ,任其羽化、交配和产卵。采用这一改进饲养技术 ,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等均有显著提高 ,棉铃虫的病害明显减少 ,同时节约饲养成本约 5 0 %。  相似文献   

5.
拟步甲科昆虫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 Kaszab和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 Kaszab分别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荒漠地区的广布种和特有种。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异,光滑鳖甲白天活动,且活动范围广,而小胸鳖甲喜阴避光夜晚活动,活动范围小,但在两者体内都发现有多拷贝的抗冻蛋白基因,并且抗冻蛋白基因在夏季也有表达。为了比较这两种昆虫的抗冻蛋白序列以及不同时期表达的抗冻蛋白序列的差异情况,本研究分别以光滑鳖甲和小胸鳖甲的过冬和夏季成虫为材料,根据已克隆的抗冻蛋白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扩增新的抗冻蛋白基因及其3'-非翻译区(3'-UTR)。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表达的抗冻蛋白在两种昆虫中都具有拟步甲科昆虫抗冻蛋白的特点,即含有不同数量的"TCTXSXXCXXAX"12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光滑鳖甲抗冻蛋白基因的变异性大于小胸鳖甲,并且在重复基序的保守位点都有突变现象。小胸鳖甲抗冻蛋白在C末端有较大变异。光滑鳖甲抗冻蛋白基因的3'-UTR区变异较大,而小胸鳖甲抗冻蛋白基因的3'-UTR区几乎没有变异。推测两种昆虫抗冻蛋白及抗冻蛋白基因3'-UTR的变异性可能与抗冻蛋白的表达调控以及昆虫对微环境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明确不同幼虫密度和不同温度条件对水芹叶象甲Hypera sp.未成熟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室内条件下对不同幼虫饲养密度和不同温度条件饲养的水芹叶象甲未成熟阶段(卵、幼虫、预蛹和蛹)的存活和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结果]幼虫密度对水芹叶象甲幼虫、预蛹和蛹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均具有显著影响.水芹叶象甲幼虫、预蛹和蛹在50头/盒的密度条件下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密度条件,且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其它密度条件.此外,各密度条件下的雌蛹重均显著重于雄蛹重,但性比(♀/♂)不受密度条件的影响.温度条件对水芹叶象甲卵、幼虫、预蛹和蛹的存活和生长发育亦均具有显著影响.27℃条件下的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其它温度条件,1龄幼虫在30℃条件下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它温度条件,而3龄幼虫在27℃条件下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它温度条件,但温度条件对2龄幼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水芹叶象甲各龄期幼虫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缩短.[结论]幼虫饲养密度和温度是影响水芹叶象甲种群变化的重要因子,这将为分析水芹叶象甲种群动态变化规律,以 及提高该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控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锈翅蚁蛉(脉翅目:蚁蛉科)的发育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娟  李子忠 《四川动物》2012,31(2):181-184,338
锈翅蚁蛉为全变态类昆虫,在贵州省一年发生1代,11月下旬开始越冬,各龄幼虫均可越冬,次年3月苏醒.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卵期13 d±0.56 d,幼虫期63.58 d±1.81d,蛹期26.35 d±1.14 d,成虫期20 d± 1.06 d.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详细描述了锈翅蚁蛉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幼虫的筑穴、捕食、蜕皮、化蛹、羽化以及成虫的捕食、交配等行为习性.  相似文献   

8.
黄曲条跳甲室内饲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饲养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的改进新方法,采用分隔式养虫笼饲养成虫和萝卜"凹"型孔饲养幼虫,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饲养,卵的成活率可达89.3%,1~3龄幼虫的存活率为65.0%~70.0%,蛹的存活率达80.0%,可以有效实现黄曲条跳甲的室内饲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明确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幼虫的耐饥力及饥饿幼虫复食后的发育、生殖力等生物学特性,为评估饥饿对黑水虻后续发育的影响并指导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日龄或不同体重黑水虻幼虫进行不同时长的饥饿处理,测定和分析其耐饥力与日龄、百头重的关系;对7日龄幼虫进行不同时长的饥饿处理后再复喂,测定不同饥饿时长对其预蛹出现时间、总预蛹率、预蛹重、成虫繁殖等的影响。【结果】黑水虻幼虫饥饿后的半数致死时间(LT50)与日龄成指数关系,与体重呈线性相关。7日龄幼虫的耐饥力较强,LT50超过了50 d,饥饿30 d时存活率仍然达到了95%。百头重小于0.5 g的个体,其LT50小于30 d;百头重在2~2.5 g的个体,其LT50在45~70 d。幼虫超过8日龄时或百头重超过4.5 g时,多数个体在饥饿5 d时就提前进入了后续发育阶段。7日龄幼虫饥饿40 d内复食,其预蛹率未受到影响,但预蛹重显著增加;短期饥饿(0~10 d)对其成虫产卵量无显著影响,长期饥饿(30~40 d)使其成虫产卵量显著下降;饥饿长达30 d以上时,卵孵化率也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明确了不同体重或不同日龄的黑水虻幼虫都具有一定的耐饥力;饥饿幼虫复食后预蛹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低含水量饲料对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27℃、RH 80%、光周期14L∶10D的饲养条件下,以含水量70%人工饲料饲养黑水虻为对照,比较饲料含水量降为30%和50%时黑水虻幼虫的存活率、幼虫体重、雌雄成虫体长、羽化率以及不同发育阶段持续时间等生物学参数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30%和50%含水量饲料饲养幼虫平均体重与对照幼虫相比显著降低(P<0.05),30%和50%含水量两个处理间体重亦有显著差异(P<0.05)。黑水虻幼虫不能在含水量30%的人工饲料中发育至预蛹,大部分幼虫至13 d时死亡。50%含水量饲料饲养幼虫比对照延迟5 d出现预蛹,滞后14 d结束预蛹,预蛹过程耗时18 d,比对照延长8 d;50%含水量饲料饲养雌雄虫比对照成虫体长显著缩短(P<0.05),雌雄成虫羽化时间亦比对照延后5 d,雌雄成虫羽化历期均为18 d,比对照增加5 d;50%含水量饲料饲养黑水虻自卵孵化至蛹全部羽化为成虫所需时间比对照延长10.67 d,所需时间为55.67 d,而对照仅需45.00 d;但是50%含水量饲料饲养幼虫存活率和成虫羽化率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含水量低于70%的人工饲料不利于黑水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昆虫病毒的经卵传递,对于昆虫种群中病毒病的自然发生和传播有着重要意义,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前人已有一些报道,作者在利用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防治赤松毛虫工作中,对赤松毛虫CPV经卵传递的现象进行了观察,报道如后。 材料和方法 CPV系中国林科院林科所提供。将CPV悬液浸湿松枝,室内晾干后饲喂6—7龄幼虫,室外选择虫口密度较大的林地,在幼虫6—7龄时用CPV悬液喷雾防治。分别收取室内和防治区松树上的虫蛹,单个置于灭菌玻璃容器中,成虫羽化后,检查蛹便有无多角体。解剖部分成虫观察肠道病变,检查中肠有无多角体,另部分成虫置养虫笼中产卵,幼虫孵化后,单个饲养于灭菌容器中,逐日检查记载子代病死虫数。用扫描电镜检查雌蛾外生殖器和卵的表面有无多角体。  相似文献   

12.
荒漠昆虫光滑鳖甲的耐寒性季节变化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延龙  候凤  马纪 《昆虫学报》2009,52(4):372-379
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 borealis生活于温差大的新疆荒漠环境, 为探讨其耐寒性及耐寒机制, 本研究测定了其3-9月份成虫在-10℃的耐寒性、过冷却点(SCP)、含水量、甘油含量和血淋巴热滞活性(thermal hysteresis activity, THA)以及冷驯化对增强光滑鳖甲成虫耐寒性的效果, 还测定了光滑鳖甲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SCP。结果表明: 光滑鳖甲成虫的耐寒性和SCP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3月初SCP为-12.5℃, 7月为-6℃, 9月底为-13.6℃。4℃冷驯化能够提高光滑鳖甲成虫在-10℃的存活率, 未驯化组在40 min的存活率为50%, 而驯化2 h的为70%, 驯化24 h的为90%。虫体含水量在夏季有显著降低, 3月、7月和9月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分别为10.8∶1,2.6∶1和5.4∶1。成虫甘油含量与SCP的回归方程为y=-0.6204x-5.681, R2=0.7714。成虫血淋巴THA与过冷却点的回归方程为y=-5.26x-1.713, R2=0.9049。血淋巴THA比甘油浓度更能影响过冷却点降低的程度。随着幼虫的发育, 其SCP逐渐降低。结果提示, 光滑鳖甲通过提高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加抗冻蛋白和甘油的含量使虫体保持较低的SCP, 因而具有较高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13.
金黄指突水虻Ptecticus aurifer Walker,是一种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资源昆虫.在15、33、35℃条件下,金黄指突水虻未能正常发育.在17、20、25、30℃下,卵、幼虫、预蛹、蛹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金黄指突水虻从卵到成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69.4、48.3、36.9、34.5 d.温度与各虫态发育历期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上述4种温度条件下,90%幼虫变成预蛹所用时间分别是27.5、20.8、16.8、15.3 d,预蛹个重分别为0.245、0.221、0.178、0.163 g.综合分析,饲养金黄指突水虻幼虫的最适温度为20 ~25℃.  相似文献   

14.
转Bt基因抗虫棉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转Bt抗虫棉苏抗103与GK—22对玉米螟抗性的研究结果显示:(1)用苏抗103嫩叶、簧,花、蕾饲曩第三代玉米螟幼虫,最终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达100%、95.83%、83.33%与100%。校正化蛹下降率分别达100%、92.31%、50.07%与100%,校正幼虫成蛾减退率分别达100%、90.92%、0%与100%。(2)人工饲料中加入5个不同浓度苏抗103嫩叶饲喂第二代幼虫,除0.4%浓度,幼虫校正死亡率与成蛹下降率均为100%,0.4%浓度的幼虫期延长20.68%,蛹重下降18.24%,蛹期延长19.79%。(3)人工饲料中加入5个浓度的苏抗103或GK22嫩叶分别饲喂第三代幼虫,苏抗103上幼虫校正死亡率较第二代有所下降,分别为3.04%、-16.68%、28.2%、33.33和75%。GK22上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13%、26.89%、45.69%、70.816%和68.09%。其幼虫校正死亡率及幼虫期、蛹期、成虫校正减退率均有随浓度增加而上升的趋势。较亲本棚,对蛹重、雌成虫寿命、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苏抗103与GK22影响棉田玉米螟幼虫与蛹的存活与生命力,进而影响其成虫繁殖力而表现出良好抗性。  相似文献   

15.
六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葱蝇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增明  薛明  王洪涛 《昆虫学报》2007,50(8):775-781
用灭蝇胺、氟铃脲等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对比药剂辛硫磷LC40-50浓度处理葱蝇1龄和3龄幼虫,观察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并且研究了葱蝇成虫取食药剂对其繁殖力的控制效应。结果表明:6种药剂中除虫酰肼外,其余都对葱蝇幼虫发育历期、化蛹率、成虫产卵前期、成虫寿命、产卵量有很大影响,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表现出显著不利性。其中灭蝇胺和氟铃脲处理1龄幼虫后,存活幼虫的历期和成虫产卵前期各延长3天,化蛹率降低26.7%~30.0%,成虫寿命缩短22.3~24.3天,产卵量降低35.5%~49.9%;处理3龄幼虫主要导致产生畸形蛹,且正常羽化的成虫寿命降低18.0~20.67天,产卵量降低45.7%~57.8%。成虫连续取食用牛奶稀释的2 000倍的药液,能导致产卵前期延长、产卵量减少、卵孵化率降低,幼虫死亡率极高,达95%以上。结果提示,利用成虫补充营养的特性,将灭蝇胺和氟铃脲等混入牛奶或糖水中诱集成虫取食,可有效降低成虫的繁殖力,有助于实现对葱蝇的无公害治理。  相似文献   

16.
蓖麻蚕个体发育中蜕皮甾类滴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eini)从卵期到成虫个体发育整个过程的蜕皮甾类(MH)水平.卵期在6天时有一个MH峰.一龄到四龄各龄均有一个MH峰,出现在停食前一天,导致幼虫蜕皮.五龄期有两个MF峰.第一个小峰出现在第三天,使进食的幼虫向预蛹转化;第二个高峰在上簇两天后,导致蛹表皮的形成.与其它鳞翅目昆虫一样,蛹期只有一个MH峰,发生在蛹期的前半段.成虫期血淋巴内MH含量很低.  相似文献   

17.
蔡立君  李军  花保祯 《昆虫知识》2006,43(5):681-683,F0004
2004~2005年,在陕西省南部米仓山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研究了秦岭蝎蛉Panorpa qinlingensis Chou et Ran的年生活史和生物学习性,通过饲养,成功获得卵、幼虫、蛹等虫态。结果表明,秦岭蝎蛉在米仓山1年发生2代,以预蛹在土室里越冬,5月中旬始见越冬代成虫,5月中旬末~6月上句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7月下旬~8月中句为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成虫在室内可存活35~60d。羽化近1周后开始交尾,交尾4~8d后开始产卵,单雌产卵量35~180粒,卵期5~9d;幼虫蝴型,共4龄。历期38~50d;蛹为强颚离蛹,蛹期8—18d。记述了主要生物学习性。  相似文献   

18.
2004~2005年,在陕西省南部米仓山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研究了秦岭蝎蛉Panorpa qinlingensisChouetRan的年生活史和生物学习性,通过饲养,成功获得卵、幼虫、蛹等虫态。结果表明,秦岭蝎蛉在米仓山1年发生2代,以预蛹在土室里越冬,5月中旬始见越冬代成虫,5月中旬末~6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7月下旬~8月中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成虫在室内可存活35~60 d。羽化近1周后开始交尾,交尾4~8 d后开始产卵,单雌产卵量35~180粒,卵期5~9 d;幼虫型,共4龄,历期38~50d;蛹为强颚离蛹,蛹期8~18 d。记述了主要生物学习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套简便、实用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常规人工饲养技术及饲养流程。1~3龄幼虫用养虫罐群体饲养,4龄至化蛹用24孔养虫盒单头饲养。成虫饲喂10%蜂蜜水,在成虫产卵笼中把卵产在脱脂纱布上。饲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成虫所处空间的湿度、卵和蛹表面的消毒,以及饲养器具和材料的消毒和灭菌、饲养环境光周期等技术要点。本文还对人工饲养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嘴壶夜蛾的形态、生活史及昼夜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波  胡武新  潘华  杜永均 《昆虫学报》2013,56(12):1440-1451
嘴壶夜蛾Oraesia emarginata (Fabricius)是危害水果果实的重要害虫之一, 其成虫和幼虫取食不同的寄主植物, 可以作为理想的嗅觉研究模式昆虫。为了全面地了解嘴壶夜蛾的形态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本实验通过室内饲喂和红外摄像机观察, 对嘴壶夜蛾各虫态的外部形态、 发育以及昼夜活动节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嘴壶夜蛾的各龄幼虫可以通过体色, 体表色斑的类型、 位置和数量, 以及腹足的数量进行区别。通过蛹的生殖孔和成虫触角能够很好地区别雌雄。在室内饲养条件下, 嘴壶夜蛾的寿命为53.18±1.70 d, 存活率为63.62%±2.15%, 其中幼虫的发育历期最长, 存活率最低, 卵的发育历期最短, 存活率最高, 雄成虫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雌成虫(P=0.008)。6龄幼虫的发育历期(5.29±0.15 d)显著长于其余各龄幼虫(P<0.001)。同一龄发育中期幼虫的体长和体重显著大于将蜕皮幼虫和刚蜕皮幼虫(P≤0.037); 第2-6龄刚蜕皮幼虫的体重和体长与前一龄发育中期幼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106)。幼虫在光期的孵化、 蜕皮和化蛹比例高于暗期, 而成虫在暗期的飞行、 产卵比例高于光期, 成虫的飞行随着暗期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少, 光期成虫的飞行主要在开灯之后1 h。成虫交配集中在暗期的第3-5 小时。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嘴壶夜蛾防治措施, 而且为嘴壶夜蛾作为嗅觉研究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