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白花克隆公牛犊在京降生一头黑白花核移植公犊,于1996年2月14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试验牛场降生。这头克隆公犊出生重为sz.skg。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朱裕鼎研究员主持,蒋世娥副研究员执行并指导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通力合作获得的一...  相似文献   

2.
《遗传》1979,(2)
我国牛胚胎移植研究工作已经开展。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203组与上海市牛奶公司第七牧场协作进行的奶牛胚胎移植试验,在我国首获成功,于1978年8月获得了胚胎移植后生下的公、母牛犊各一头。母犊初生重42公斤,公犊初生重40公斤。小久前,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牛胚胎移植经验交流会上,遗传所与上海市牛奶公司报告了他们合作取得的这项成果。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这两头生下几个月的胚移小牛和试验母牛,对牛胚胎移植试验的成功感到鼓舞,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开得及时、开得成功,对我国牛胚胎移植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参加会议的有北京、上海、广东、广西、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安徽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科研、教学及  相似文献   

3.
奶(黄)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体外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屠宰场获得150头淘汰黑白花奶牛和19头黄牛的卵巢,取得优、良级卵母细胞2060枚,采用两种培养液(A.B.)和三种不同试剂(Aa、Ba、Bb),对解冻牛精子获能(capacitation)。在38.5℃和相对湿度为100%的5%CO_2箱中进行成熟、受精、发育培养至196小时,其结果表明A液所获得的效果优于B液,但差异不显著;Aa试剂获能优于Bb,差异显著。共获得桑椹胚和囊胚58枚、非手术移植10头牛16次,三头妊娠,其中二头受体在妊娠二月半月后返情,外阴流血,确认为胚胎早期死亡,一头受体妊娠产犊,于1990年4月10日产公犊1头,体长87公分、身高78公分、体重29公斤、妊娠284天,正常分娩。(移植天为0天)。  相似文献   

4.
池沼公鱼移殖放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于1984—1986年进行了池沼公鱼移殖放流试验研究,移入水库的池沼公鱼已能自然产卵繁殖,形成了经济群体。本文论及了移殖放流的理论依据、移殖放流技术、移殖放流效果、移殖池沼公鱼的生态效益的分析和池沼公鱼的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5.
动物体脂沉积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且与其肉品质性状密切相关。新疆褐牛是我国著名的肉乳兼用培育品种,但与国外优良肉牛品种相比,其脂代谢相关肉品质性状的生长发育变化以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变化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相同饲养条件下安格斯肉牛和新疆褐牛3月龄公犊为对象,对其屠宰性状、不同脂肪组织形态测量指标、背最长肌和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SN)、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激素敏感脂酶(HSL)、脂蛋白脂酶(LPL)和瘦素(LEP)基因的m RNA及其蛋白表达以及血清中其激素水平进行了测定。以期为后续的品种比较研究提供早期生长发育变化基础。结果为:(1)安格斯公犊肉骨比极显著高于新疆褐牛(p0.01),而肋脂厚和眼肌面积显著小于新疆褐牛(p0.05)。(2)安格斯肉牛心周脂肪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细胞面积/单位面积脂肪细胞数量之比显著高于新疆褐牛(p0.05)。(3)在背最长肌和肾周脂肪中安格斯牛的FASN基因mRNA表达量均呈现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新疆褐牛的一致性变化;而在心周脂肪中则呈现安格斯公犊极显著高于新疆褐牛的相反变化(p0.01)。此外,在心周脂肪中安格斯牛的LEP和LPL基因的m RNA表达量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新疆褐牛,而在肾周脂肪中安格斯牛的LPL、HSL和FABP4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新疆褐牛(p0.01)。在心周脂肪组织和肾周脂肪中安格斯牛的LPL蛋白表达量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新疆褐牛;(4)安格斯公犊血清5种激素浓度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新疆褐牛。除LEP外,该结果与肾周脂肪中其余4种激素编码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三月龄新疆褐牛体脂沉积能力大于安格斯牛,而产肉率有低于安格斯牛的趋势。体脂代谢相关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品种间差异主要体现在背最长肌、肾周、心周脂肪等组织。  相似文献   

6.
英国惠普斯耐德獐的育幼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恩迪 《兽类学报》1998,18(3):173-183
1993年5-8月在英国惠普斯耐德野生动物园半自然条件下研究了獐()的单亲育幼行为。描述了母幼獐建立关系,母獐的探访和育幼行为,授幼行为,舔犊行为以及母幼间距离等。研究结果表明,母獐昼夜间仅探访幼兽4-5次。初生獐寻找乳头时往往寻错位置,找向母獐的前胸和颈区。在幼獐出生后的早期,哺乳行为的启动是由母獐启动的,但幼獐一周龄后即为启动者。平均哺乳时段为48.2±10.2s.母獐的舔犊行为常与哺乳同时发生,舔犊的位置最常见于幼獐的头部(62.7%),其次是肛殖区(13.9%),再是背部(8.4%),肋部(7.2%),胸部(5.6%)和颈部(2.1%)。此外,还讨论了母兽对不同性别的幼獐的投资的差异及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温度,盐度,碱度对池沼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勃 《生态学杂志》1992,11(2):18-21
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 Pallas)是亚冷水小型经济鱼类,栖居于淡水、河口咸淡水中。近年来国内池沼公鱼移植广泛展开,为探讨池沼公鱼对不同生态条件的生存适应能力和  相似文献   

8.
牦牛FSHR 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分析牦牛FSHR 基因5’端及第一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繁殖性状的关联性,为从遗传角度上解决牦牛产犊间隔过长的问题提供参考。以4 个种群的667 头牦牛为研究对象,应用PCR-SSCP 方法检测FSHR 基因的多态性,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雌性个体该基因多态性与产犊间隔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扩增片段共获得牦牛FSHR 基因940 bp 的序列,由5’端和第一外显子组成,与其它哺乳动物的对应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共发现9 处突变位点,其中一处位于开放阅读框内,但属于同义突变。不同种群间的产犊间隔差异显著(P <0. 05);FSHR 基因不同基因型对产犊间隔影响差异不显著(P > 0. 05),但AB、LL、LM、LN 及RT 基因型均有缩短牦牛产犊间隔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围产期中母牛、胎犊和新生犊的新陈代谢和激素调节有许多特点,研究这些问题对保证母牛和牛犊健康、预防围产期疾病、提高生产性能有重要意义,并可从比较医学角度为人类围产医学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动物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1993年5~8月在英国惠普斯耐德野生动物园半自然条件下研究了獐(Hydropotesinermis)的单亲育幼行为。描述了母幼獐建立关系,母獐的探访和育幼行为,授乳行为,舔犊行为以及母幼间距离等。研究结果表明,母獐昼夜间仅探访幼兽4~5次。初生獐寻找乳头时往往寻错位置,找向母獐的前胸和颈区。在幼獐出生后的早期,哺乳行为的启动是由母獐启动的,但幼獐一周龄后即为启动者。平均哺乳时段为48.2±10.2s。母獐的舔犊行为常与哺乳同时发生,舔犊的位置最常见于幼獐的头部(62.7%),其次是肛殖区(13.9%),再是背部(8.4%)、胁部(7.2%)、胸部(5.6%)和颈部(2.1%)。此外,还讨论了母兽对不同性别的幼獐的投资的差异及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复合乳酸菌制剂对犊牛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组成结构的影响并进行功能预测。方法 选取3头体重为(150±10) kg的安格斯犊牛散栏饲养,犊牛自由采食基础日粮。试验开始后,在基础日粮上灌喂15 mL复合乳酸菌制剂,每日两次,连续7 d。分别于试验期第0 d、第3 d和第7 d肛门采集基础牛粪便(第0 d:D0;第3 d:D3;第7 d:D7),采用16S rRNA测序对微生物进行多样性分析和功能预测。结果 从犊牛粪便样品中共获得优化序列258 156条,OTU聚类共获得1 409个OTU。通过α-多样性分析发现,与D0组相比,D3组犊牛粪便微生物Ace指数(F=6.541,P=0.031)和Chao1指数(F=10.898, P=0.010)显著升高,Shannon指数(F=0.277,P=0.767)和Simpson指数(F=0.097,P=0.909)无显著性变化。PCA分析发现,未饲喂复合乳酸菌制剂与饲喂乳酸菌制剂的犊牛粪便微生物组成存在显著差异(R=0.366,P=0.049)。在门水平上,粪便中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与D0组相比,D7组髌...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辅肌动蛋白1(α-actinin1)基因对母牛产犊数的影响,以鲁西单胎牛,鲁西双胎牛,南阳牛,晋南牛,荷斯坦牛,三河牛和延边牛为研究对象,以α-actinin1为影响产犊数的候选基因,分别扩增418 bp和505 bp 2个片段,采用直接测序,RFLP-RsaⅠ和RFLP-Apa Ⅰ方法检测α-actinin1基因的多态性,并将其与产犊数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在内含子15 第227 nt处的碱基发生G→A突变,和内含子10第3 124 nt处发生A→G突变,使其产生酶切多态.对2个酶切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χ2检验表明:在G227A位点,除了鲁西单胎牛外,其他群体都已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在A3 124G位点,除了鲁西双胎牛外,其余群体都已经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SAS 9.0的最小二乘拟和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A3 124G位点的AG基因型的产犊数的最小二乘均数极显著(P<0.01)高于基因型AA;而单倍型组合G G的产犊数的最小二乘均数显著高(P<0.01)于其它3种单倍型组合.α-actinin1基因有可能作为产犊数性状的候选分子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通报》2006,41(3):29-29
2月13日上午11点20分,在广西水牛研究所的一头杂交母水牛,通过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产下了雌性水牛双犊。据悉,这在世界尚属首例。据介绍,这两头性控试管水牛犊体重均为29kg。“姊妹花”出生经历了复杂、严密的科学设计:首先,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出良种摩拉水牛精液的X精子和Y精子;然后, 将X精子与本地母牛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生产性别控制的胚胎;最后将3枚雌性胚胎移植给一头受体母牛,经10月怀胎后生产出来。该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基金、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资金联合资助的水牛性别控制研究项目由卢克焕教授主持,广西水牛研究所和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共同参与完成。该项成果的关键技术是分离XY 精子技术。这意味着水牛生公生母完全可能人为控制。  相似文献   

14.
《生命科学》2006,18(4):396-396
据科学技术部网2006年7月25日报道,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我国生物反应器技术取得突破进展。 (1)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克隆水牛。广西大学经过3年的刻苦攻关,首次在国际上成功克隆了水牛,这是一个全新物种的克隆成功,对水牛的高效繁殖和转基因产业化有巨大的影响,研究结果有望在Nature发表相关论文。试验一共移植受体母牛18头,妊娠2头,于2004年11月19日经剖腹产获得1头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雌性水牛,另一头于2005年3月产犊。  相似文献   

15.
我县南赵布公社辛桥大队第五生产队,一匹栗毛5岁母马,于1976年4月28日产了双驹,一为公马驹,一为母骡驹。 该母马为高蒙杂交一代,自1972年产第一胎马驹后,由本大队种畜本交久配不孕。1975年4月22日开始发情,在县配种站直肠检查患卡他性子宫炎,用1%  相似文献   

16.
对大熊猫的粪长、粪径、"咬节"进行了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的因子分析,两个公因子可以表达表型相关的85 86%信息,遗传相关的99 100%信息.粪便3变量与第1公子的表型相关系数达到0.58~0.86,公因子方差达到0.75~0.90,与第1公子的遗传相关系数达到0.88~0.99,公因子方差达到0.98 0.99.2001年资料的表型相关系数,旋转前粪长与第1公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8089,旋转后下降为0.0154.旋转前咬节与第1公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5821,旋转后提高到0.9907,这个公因子反映的是咬节特征.从遗传相关系数看,旋转前和旋转后的结果一致,第1公因子反映粪长、粪径、咬节的作用,粪长作用最大.两个公因子再现遗传相关系数达到原相关系数的93-99%,再现表型相关系数为到原相关系数的52-82%.两年结果相同.表型相关系数是遗传相关和环境(误差)相关的2元回归,回归系数与遗传力大小有关,用遗传相关进行因子分析才能反映问题本质,遗传力大,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比较一致.遗传力小,表型相关与误差相关关系密切,坐标旋转后的因子荷载值会有很大变化.粪便3特征变量和变换后的第1主分量与大熊猫年龄都存在一定相关关系,拟合率仅达到总回归平方和的12-13%,有87-88%的平方和不能被粪便3特征说明,无法用粪便3特征(或变换后的综合性特征)去预测大熊猫年龄或年龄组.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获得牛犊雌性控制率达81.8%(Table1)。十头母牛产犊十一头:二雄,九雄,其中一头产异性双犊。于1.08-1.10蔗糖密度梯度之间,可以清楚地观察到Y精子能被荧光素染色(Table2);H-Y抗血清处理改变Y精子的荧光染爸,说明对Y精子有抑制作用(Table3)。制备有一定纯度和效价的H-Y抗血精IgG用以性别化处理精子;通过人工受精技术、使母牛得到受处理的精子而正常受胎。本试验结果对奶牛性别控制的前景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获得牛犊雌性控制率达81.8%(Table1)。十头母牛产犊十一头:二雄,九雌,其中一头产异性双犊。于1.08-1.10蔗糖密度梯度之间,可以清楚地观察到Y精子能被荧光素染色(Table2);H-Y抗血清处理能改变Y精子的荧光染色,说明对Y精子有抑制作用(Table3).制备有一定纯度和效价的H-Y抗血清IgG用以性别化处理精子;通过人工受精技术、使母牛得到受处理的精子而正常受胎.本试验结果对奶牛性别控制的前景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19.
两温度梯度多重PCR鉴别牛早期胚胎性别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稳定、可靠和快速的牛胚胎性别鉴定方法在生产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两温度梯度PCR方法对牛基因组、克隆胚胎、胚胎样品进行性别鉴别实验研究,建立了稳定、简便、快速的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别两温度梯度PCR方法,鉴定时间仅为57分钟。采用两温度梯度PCR方法对30枚奶牛胚胎进行了早期性别鉴别,并将鉴别的15枚胚胎(11枚为雌性,4枚为雄性)移植到同期处理的15头受体母牛体内。60天后妊娠检查,有7个受体成功受孕,5头受体怀孕晚期流产,流产犊牛全部为母犊。结果产下1公1母两头犊牛,流产个体与出生个体的性别与PCR鉴别结果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所研究员黄右军主持的“水牛胚胎体外生产与胚胎移植技术研究”日前通过专家鉴定。据悉 ,该研究成果创 4项世界第一 :世界最大的试管水牛群 (生产 2 2头全部成活 ) ;世界首例完全体外化冻胚试管水牛 ;世界第一例试管水牛双犊 ;世界首列利用先人工授精后胚胎移植生产的不同品种的水牛双犊。其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分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71.6%、5 2 .8%和 2 7.2 %。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 ,该研究成果建立的水牛体外受精胚胎生产技术安全、重复性好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了解 ,此项技术的研究成功 ,为开展水牛活体采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