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分析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74例患者分为心理应激组(n=37)与对照组(n=37),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灌肠联合微波的治疗方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心理应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应激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心理应激组治疗有效率为要远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特殊,采用科学、细致的心理应激对策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823例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3例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在在我院经胃镜、病理学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以及消化道溃疡的患者,使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有411例,实验组412例,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其总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82%,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的评分高,以p0.05为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值得于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胃炎患者的内科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2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给予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肉毒中毒患者救治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入院的30例临床确诊为肉毒中毒的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龄11~72岁。在救治过程中,除了及早应用肉毒抗毒素外,应做好以下护理工作:护理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呼吸护理及褥疮护理。结果:30例肉毒毒素中毒患者中,1例因病情危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均在1~4周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肉毒毒素中毒患者,除了及早应用肉毒抗毒素外,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救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肉毒中毒患者救治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入院的30例临床确诊为肉毒中毒的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龄11~72岁。在救治过程中,除了及早应用肉毒抗毒素外,应做好以下护理工作:护理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呼吸护理及褥疮护理。结果:30例肉毒毒素中毒患者中,1例因病情危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均在1~4周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肉毒毒素中毒患者,除了及早应用肉毒抗毒素外,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救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火英  王新珠  吴木娣 《蛇志》2006,18(4):326-327
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白血病患者11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0例患者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6岁,平均32岁。其中急性粒细胞性38例,慢性粒细胞性27例,急性淋巴细胞性35例,急性单核细胞性10例。2护理体会2·1心理护理白血病患者,住院后往往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9,(4)
目的对眼镜蛇咬伤急诊救治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被眼镜蛇咬伤患者47例,均给予急诊救治及护理,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1例患者中,痊愈出院41例,占87.23%;5例患者经抢救症状缓解后出院,占10.64%;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占2.13%。结论对眼镜蛇咬伤患者及时有效实施急诊救治和积极护理干预,对提高救治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蛇志》2020,(1)
目的总结30例眼镜王蛇咬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 2010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中眼镜王蛇咬伤患者3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药物护理及心理、饮食护理,严格落实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措施进行救护。结果 27例治愈出院,2例残疾,1例转外院治疗因合并症死亡。结论眼镜王蛇咬伤患者病情凶险,要加强病人的救治与护理,同时严格落实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及预防并发症等是提高临床治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病例是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小儿病毒性腹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特点。根据疾病痊愈情况分组,将128例痊愈患者作为实验组,72例未痊愈患者作为参照组,Logistic分析小儿病毒性腹泻患者疾病痊愈的危险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HAstV感染121例,占60.50%;HAD感染36例,占18.00%;HUCV感染15例,占7.50%;HRV感染10例,占5.00%;混合感染18例,占9.00%。HAstV类型病毒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以呼吸道症状、发热、呕吐为主;HAD类型病毒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呕吐为主;HUCV类型病毒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以呼吸道症状、发热为主;HRV类型病毒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呕吐为主;混合感染类型病毒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以呼吸道症状、发热、呕吐为主。年龄、中枢神经损害、心肌损害、近1 w是否接触过腹泻是小儿病毒性腹泻患者疾病痊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腹泻不同感染类型,临床症状各不相同。小儿病毒性腹泻患者预后与年龄、中枢神经损害、心肌损害、近1 w是否接触过腹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应当引起临床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内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心理应激和护理疏导方式。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中选出15例,其均进入重症冠心病监护病房内接受治疗,对这些患者的心理应激表现进行研究,同时记录采用护理疏导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心理变化情况。结果:15例患者治疗前抑郁评分为(18.61±3.72)分,治疗后为(8.47±1.08)分;治疗前焦虑评分为(30.22±9.17)分,治疗后为(10.18±1.26)分。患者治疗前后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疏导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使其能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接受治疗,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11.
黎素清 《蛇志》2006,18(1):34-35
毒鼠强是一种剧毒急性杀鼠剂,其化学名称为四亚甲基二砜四氨,为微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可经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近年来,农村常用来灭鼠。由于管理不善,易造成中毒事件发生。现将我科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对50例毒鼠强中毒患儿的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10岁。所有患儿均在服药后10~30m in出现症状,出现呕吐12例,抽搐30例,腹痛8例。其中心动过缓12例,精神异常5例,血液、尿液、胃内容物毒鼠强浓度测定均为阳性,心肌酶测定异常15例,肝、肾功能测定异常12例。1·2治疗方法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的明显,并且该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的评分也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马美英 《蛇志》2006,18(2):149-150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和它本身的色素上皮层分离。它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性、致盲性眼底疾病,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特别是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应争取早日手术治疗。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采用巩膜外冷凝外加压环扎术治疗视网膜脱离5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8岁。全部患者均行冷凝外加压环扎术。术后全部患者视网膜均达到解剖复位,且无感染发生。2护理2·1术前护理(1)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因视网膜脱离而视力减退,心理负担很重,既希望尽快手术,又对手术…  相似文献   

14.
本篇总结了35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感冒样症状的护理、消化道症状的护理。脱发的护理、白细胞减少的护理、出院指导等。使患者减少痛苦,坚持全程用药,促进康复。良好的护理干预和病人的依从性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邓上勤  罗美清 《蛇志》2013,25(1):66-67
西米替丁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消化道出血,也常用于应激性溃疡出血。其不良反应多见于腹泻、腹胀、乏力、头晕、头痛和皮疹等。我院2013年1月3日收治1例进食河虾后引起过敏的患者,在应用西米替丁治疗中出现过敏性休克,经及时抢救,无不良后果,现报告  相似文献   

16.
凌柳青  李永莲 《蛇志》2000,12(2):78-79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病症,如果治疗、护理不当,死亡率极高。现将我院1997年6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18例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中男性17例,女性1例,年龄34~64岁,平均51岁。入院时伴腹水11例,消化道出血7例。根据《内科护理学》(1987年,163页)分级:~级12例,~级6例,本组病例均为诊断明确的失代偿期肝硬化。诱因为摄入过多蛋白质食物,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放腹水,使用利尿剂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经积极治疗和细心护理,16例患者病情平稳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应用于卵巢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月行卵巢癌手术治疗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同伴教育,比较两组自我效能(SRAHP)、心理弹性(CD-RISC)及生活质量(QLQ-C30)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RAHP、CD-RISC及QLQ-C30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RAHP和CD-RISC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QLQ-C30症状领域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而QLQ-C30功能领域及总体生存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教育应用于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总结小儿慢性胃炎的消化道外表现。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8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经腹部胃区叩诊法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儿864例,建立随访卡片,分析和总结其消化道内及消化道外的临床表现。结果:864例患儿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依次为腹痛、恶心呕吐、便秘、上腹压痛。消化道外表现依次为头痛、刀枪刺、鼻出血、胸痛、多动抽动、手足搐搦。消化道外表现的发病率并不低于消化道表现,特别是头痛的发病率高达58.54%。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缓解得最快,其次是头痛、头晕、胸闷、胸痛,多动症状较晚缓解,腹部叩痛的消失时间最晚。结论:小儿慢性胃炎的胃肠道外表现广泛存在,且极易与脑炎、心肌炎误诊,值得关注。头痛、胸痛的产生原因可能与内脏-内脏之间的牵涉痛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检查中发生幽闭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疏导对策。方法:根据Marks的4条诊断幽闭恐惧症的标准,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磁共振室检查的102例出现不同程度幽闭恐惧症且MRI检查无法顺利完成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查找检查失败发生的原因,并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检查环境、家属陪同检查、优化扫描时间、程序以及口服镇静药物等方法保证检查的顺利完成。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检查中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102例发生幽闭恐惧症的患者通过心理疏导、改善检查环境、家属陪同检查、优化扫描时间、程序以及口服镇静药物等方法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第二次检查成功87例,第三次成功10例,5例患者放弃检查,有效率达95.1%,干预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脉搏、收缩压、舒张压等较干预前有明显的减轻;检查中不适症状:心悸、头晕、窒息感、压抑感等在干预后也明显减轻,各项指标的干预前后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护理可缓解MRI检查中幽闭恐惧症的不适症状,使多数患者顺利完成MRI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意义及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急诊出诊救治的12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例患者中,5例到达时已临床死亡,3例途中抢救无效死亡,7例有脑出血后遗症,112例康复出院.结论 识别脑出血早期症状,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及加强急救环节的紧密衔接是急性脑出血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