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前的研究裏,我們曾觀察到在輕度麻醉的貓或狗,以游離腸段或後肢的灌注管中,注射適當劑量的二硝基酚、對硝基酚、乙酰胆鹼等藥物,反射地引起血壓升高和呼吸的變化。但在部分實驗中,每當血壓一度升高後,跟着出現一段時間的血壓的波浪性变化。當切斷四條緩衝神經,消除它們的抑制影響而使中樞神經系統處於興奮性提高的情况下,跟着化学感受性反射的增强,這種血壓的波浪性變化也相應地加大;與這一情况相反,如果在頸動脈寶内加壓而引起中樞抑制時,這種波浪性變化即减弱或者消失。 為了進一步瞭解這種波浪性變化產生的主要部位,我們繼續做以下兩组實驗。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發生部分阻塞以致增加呼吸氣體流通的阻力時,對呼吸運動就要發生影響,首先反映在氣管内的壓力變化以及氣流速度的相應改變。1928年及以後,Fleisch先後在人體以及犬和羊等動物進行實驗觀察,記錄這些變化。從這些變化中,他得出結論,認為這時的呼吸運動發生了適應性反應。在切斷迷走神經之後,這種反應仍然存在,因此,他認為:這反應是呼吸肌本體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性反應。1935年Van Niekerk和Braak不同意這種意見,他們在割斷狗的兩側頸迷走神經、交感神經、頸脊髓第三至第七節神經背根以及在頸脊髓第七節以下横切脊髓之後,觀察到當增加呼吸道阻力時,氣管的内壓與氣流適應性變化仍然存在,故認為此反應由於呼吸肌的彈性滯性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3.
在硫賁妥鈉淺麻醉下,或在清醒狀態下,犬的頸動脈竇用靜脈囊法加壓時引起呼吸運動的多樣性变化,主要是呼吸加强反應,呼吸抑制反應極少出現。呼吸加强乃由於壓力感受性神經衝動所引起,並非由於血壓降低或頸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受到刺激所引起的副作用。在清醒動物,重覆的頸動脈竇壓力刺激還可引起癫痫性發作,說明此種內感受性衝動能在中樞引起廣泛的興奮擴散。當切除或阻斷兩側迷走神經幹後,反應形式在基本上無变化,但少數實驗中呼吸抑制反應比較易於出現。看來呼吸中樞對頸動脈竇壓力感受性衝動的反應形式在極大程度上决定於中樞的機能狀態,但血管運動中樞對頸動脈竇壓力刺激的反應却不易变化。因此我們認為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在調節血壓方面起巨大作用,而對呼吸機能則僅發生影響而無直接的調節意義。  相似文献   

4.
摘除一侧大腦半球的一部分,等待足够時日使發源於這一部分大腦皮層的胼胝體纖維變質,然後刺激暴露出來的胼胝體就可以得到純粹的逆行衝動傳向對側大腦皮層的胼胝體神經原。用單極引出,這種逆行衝動在大腦皮層引起的反應首先是一個簡單的正電位,然後是一個時程較長的負電位。這負電位可被番木龞鹼大大增加,並伴有錐體束放射。這些表明,胼胝體神經原在接受逆行刺激時能通過其側枝引起突觸後的活動。在用接連兩次逆行刺激時,隨着所用刺激是弱或強,第一個反應的負電位部分可以增大或減小。由胼胝體的逆行刺激和錐體束的逆行刺激在皮層所引起的兩個反應之間有相互影響,當後者在先時,前者的負電位部分減少。就局部施加於大腦皮層表面的普魯卡因溶液對於它們的藥效發展的快慢而言,胼胝體逆行刺激在皮層引起的反應與胼胝體的順行及逆行混合刺激所引起的反應的各組成部分有其特異的差別。用微電極逐步插入皮層不同深度處記錄得到的胼胝體逆行刺激所引起的反應表現有系統的變化。這些結果從有關組織學資料可以得出自然的解釋。  相似文献   

5.
(一)在電防禦性條件反射實驗中,身體一側一定部位建成触覺條件反射後,刺激該部位對稱點也能獲得條件反應。對稱點的條件反應並不十分穩固,經若干次試驗不伴隨强化後,對稱點即形成分化抑制。 (二)一側觸覺刺激條件反射建成後,在原來的陽性觸覺刺激的同时,加入触覺刺激部位對稱點的刺激作為條件抑制物形成條件抑制,即同時刺激相互對稱兩點時不伴隨强化,單獨刺激原先的陽性刺激點時伴隨强化。這樣可以形成條件抑制。 (三)在已切斷胼胝體的狗身上,身體一侧一定部位建成的触覺刺激條件反射仍能向對稱點傳遞。  相似文献   

6.
(一)本文報告了二個實驗:(1)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蟲尾蚴後,定期觀察其機體反應性改变的指標,並自感染後第21天起,分批解剖病兔,以10%氫氧化鉀溶液消化其肝臟法確定蟲卵進入病兔肝臟的日期及肝臟內蟲卵量與病兔機體反應變化的關係。(2)向健康家兔門靜脈內注射大量日本血吸蟲活蟲卵及死蟲卵後,觀察蟲卵對其機體反應的影響。本文實驗證明了血吸蟲蟲卵確能引起家兔機體反應的变化,並肯定了蟲卵為日本血吸蟲病病因学中的主要因素。 (二)家兔經日本血吸蟲尾蚴感染後第23天,其肝臟內開始沉積蟲卵,至感染後第32天,病兔之機體反應開始出現明顯變化,這些變化與其肝臟內血吸蟲蟲卵量有着一定關係,我們認為病兔機體反應的變化是由於病兔肝內的蟲卵在成熟過程中所分泌的化學物質的刺激而發生的。 (三)向健康家兔門靜脈內注射大量日本血吸蟲的活蟲卵後,可以引起与尾蚴感染32天後病兔相似的病理生理反應性的改變,而注射死蟲卵及生理鹽水對照者的此種反應就不明顯。 (四)家兔體內每個日本血吸蟲雌蟲每天所產的卵在家兔肝臟内可發現的數目為764—1097個。 (五)根據感染600條尾蚴的日本血吸蟲病兔血清与蟲卵抗原的補體結合試驗的結果,發現病兔在感染後第25天時,其血清對碎蟲卵浸液開始出現陽性,至感染後第35天,則全部呈陽性反應;而對蟲卵多醣則在感染後第35天才出現陽性,至感染後第49天,全部呈陽性反應。向健康家兔門靜脈內注射血吸蟲活蟲卵第10天後,其血清對蟲卵多醣出現陽性反應。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觀察在出生後發育時期中小兔大腦皮層自發電位的成熟過程和被激起的電位的出現與變化。初生的小兔,用番木龞鹼溶液直接塗在大腦皮層土郎能引起番木龞鹼波,但是在出生後一週左右大腦皮層才開始有連續的電位變化。在出生後的第三週末第四週初時小兔大腦皮層的自發電位的圖形已與從大免得到的相仿。在大腦皮層各種被激起的電位變化中,直接刺激大腦皮層所引起的負電位出現得最早。通過胼胝體所引起的電位變化以及刺激錐體束在大腦皮層引起的電位變化都在小兔出生後一週內出現,這兩種電位初出現時都缺少相當於在成年兔得到的相應的反应中,由於突觸後反應所引起的那些部分。兔在出生後的12天左右睜眼。在出生後10天左右用光線刺激眼睛已能在大腦皮層視區引起反應,使眼睛不見光或摘除眼睛對視區電位變化的成熟看不出有影響。  相似文献   

8.
引言 機體局部低温是醫學上最古老的止痛方法,至今仍不失其實用價值,而人工低温或低温麻醉亦素為一般學者所注意。James Currie(1798)最早對低溫作了實驗研究,以觀察機體處於冷水內時體溫的變動。和(1863)首創地在實驗條件下应用低温来增强機體對外傷性刺激和缺氧的耐受性,但他們的工作未為一般所重视。溯自1905年,Simpson和Herring業已指出人工低溫有减弱中樞  相似文献   

9.
生理學方面:在乙醯胆鹼的研究方面,正以之作為中樞神經系統活動時的化學指標,來觀察中樞抑制、间生態及外傷性休克等情况下,乙醯胆鹼含量的改變。實驗內分泌學方面仍在進行機體內激素不平衡与腫瘤生長的關係,以及激素對神經過程活動的影響等研究工作。另外也進行了組織胺對胃液分泌及血壓的反射性作用,神經體液對腎臟活動的調節,實驗性神經  相似文献   

10.
(一)本文報告常山鹼甲、乙、丙對於麻醉犬血壓、呼吸、聛腎容積、心收縮、在位小 腸與在位子宮的作用,並佐以它們對於離體心臟、小腸和子宮的作用觀察。三種常山鹼的藥理作用,在所用劑量時並無質的不同,亦無明顯的量的不同。和它們抗瘧作用的強弱懸殊,形成強烈的對此。 (二)對於麻醉犬,靜脈內注入2.5—10毫克/千克後,三種常山鹼都能降低血壓,呼吸無顯著變化。脾容積與腎容積多增加,心收縮則呈現振幅減小。 (三)離體兔心灌注時,從導管的側枝內注入0.2—2毫克常山鹼,能引起顯著的抑制,有時在抑制前可見輕微的興奮作用。對於離體蛙心,低濃度多產生興奮,高濃度則抑制之。 (四)對於麻醉犬的在位小腸,三種常山鹼在上述劑量時作用並不一致,有時興奮之,有時抑制之,對於子宮則多興奮之。 (五)對於離體兔腸與犬腸,常山鹼在所試劑量時,恆引起抑制。對於豚鼠空腸,則低濃度時抑制,高濃度時往往興奮之,或在短暫的抑制後繼以興奮。 (六)對於離體子宮的作用更為複雜,對家兔未孕子宮,一般作用不著,有時輕微興奮之,有時在興奮前略呈抑制。對於有孕子宮則均興奮之。豚鼠未孕子宮對常山鹼的效應一般不顯著。對大白鼠未孕子宮多抑制之,對其有孕子宮則多呈興奮作用。曾試常山鹼甲、乙於一猴的未孕子宫,均有興奮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可卡因、普魯卡因、氨甲酸乙酯、氯化膽鹼、依色林、TEPP及DFP在兩棲類神經所產生的傳導阻遏。上述各種傳導阻遏的特點,是或者根本沒有膜電位的降低与之相伴,或者膜電位的降低發生在傳導阻遏之後。但是在一定條件下,陽極電流對於這些傳導阻遏都有解除作用。陽極電流對上述由於可卡因、普魯卡因、氨甲酸乙酯及氯化膽鹼所產生傅導阻遏的解除效應,與神經原來的狀態有关。一般地說,凡試驗前的預先處理,有減低神經鉀含量的影響者,亦有使陽極電流的解除效應減弱的傾向。  相似文献   

12.
(一)靜脈注射腎上腺素對組織胺引起的貓胃分泌不論在急性或慢性實驗,通常是双相的,開頭抑制分泌,接着增加分泌,兩相大小相似,有時第二相還稍為大些。在一次注射0.02—0.1毫克腎上腺素之後,整個效應過程歷時約10—15分钟。若用較長的間隔如每10—30分鐘收集一次胃分泌,則此双相效應就會被掩蓋,因而得出腎上腺素對貓胃分泌無明顯效應或有增加分泌的效應的結論,如Baxter等人所得到的一樣。 (二)在急性實驗中,刺激大内臟神經對组織胺引起的貓胃分泌有顯著的抑制效應。与腎上腺素的效應不同,刺激大內臟神經的效應通常是單相的。我們在工作中经常得到馮德培所长的指导。谨致谢意.  相似文献   

13.
在前一報告中,馮和劉曾經證明兩棲類神經除極化的程度與其周圍溶液的鉀游子濃度有一定的關係,即在一相當大的濃度範圍內,前者與後者的對數成直線比例。在實驗條件下,如果神經纖維內的鉀濃度不變,此結果亦代表神經的膜電位與纖維內外鉀游子濃度的比率的對數成直綫比例。但當纖維外的鉀濃度增加時,纖維內的鉀濃度是否不變呢  相似文献   

14.
從生物化學方面講,維生素B_1是一種作用機制已經完全清楚的維生素,它是羧酶(carboxylase)和脫氫酶(dehydrogenase)的輔酶,在維生素B_1缺乏時,醣代謝就發生障礙,特別是腦組織中醣代謝的障礙,表現得最為嚴重,所以脚氣病的患者具有中樞神經系统和末梢神經的多發性炎症。 維生素B_1不僅在醣代謝中是不可缺少的,同時對其它生物化學變化,也很重要。近年來確定了B_1對胆鹼酯酶的活動具有特異性的抑制作用。在神經體液的傳遞中,維生素B_1也有其特殊的地位。從1938年起,人們開始知道了維住素B_1在神經兴奋化學機制中的作用,Minz於1938年就證明在神經兴奋時,有硫胺素的釋放,並且指  相似文献   

15.
大白鼠接受1100倫琴X綫全身照射。照射後1—8晝夜時靜脈內注入標記(I~(131)及S~(35)血漿蛋白。注入後5、15、30分鐘及30分鐘後到360分鐘每隔半小時取血,2或6小時後殺死動物取其內臟,製備血液及組織標本,测其放射性。藉以觀察標記血漿白血液排出之速度及其在體內各器官中之分佈。實驗結果發現,照射後標記血漿蛋白自循環血液中排出加速,这一加速尤以4—6晝夜時为著。此時,標記血漿蛋白注入後30—120分鐘间,對照鼠的半排出時達照射鼠的1.44—2.7倍。照射後標記血漿蛋白在各器官中之含量亦見增多,這一增多尤以肺、腸、心、胃等器官为主。作者認为這些变化表明,致死量X綫全身照射引起了大白鼠血管對標記血漿蛋白通透性的增高。  相似文献   

16.
極譜分析法是一種電化學分析方法。作極譜分析時,在電解池里放入要測定的物質,一邊是容易極化的滴汞電極或其它微型電極,另一邊是不極化的參照電極,當把電源接到二電極上使電流通過電解池時,隨着電壓的增加,電流也在增加。從電流隨電壓的變化得來的曲線,所謂極譜波,可以推测出要测定物質的性質和數量,同時作到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這種方法主要是用來分析可在電極上還原或氧化的有機物或無機物。  相似文献   

17.
應用移植卵巢到阉割小鼠的脾臟或胰臟的方法,可以造成內分泌素的不平衡,引起移植的卵巢發生腫瘤。在對這些腫瘤的生長進行初步的研究後,作者於1946年曾就敍利亞地鼠(Cricetus auratus)作同樣的實驗,但因移植到脾臟的卵巢多有粘連現象,而且實驗的時間較短,雖個別移植的卵巢有增大的表現,未見有腫瘤的發生。近年  相似文献   

18.
過去幾年在我們研究原肌球朊的過程里,經常注意到在粗製製劑中,有一在pH7時緩慢電泳的蛋白成份伴隨。這種蛋白質對热不穩定,其一般性質不類已知的肌肉蛋白。我們試驗了一系列的抽提與淨化的方法,企圖分離這種蛋白質,最後找到了一個簡便的製備步驟。其要點即將絞碎的肉末放紗布袋中,用自來水激流冲洗,去除水溶性肌  相似文献   

19.
(一)在慢性實驗中用備有小胃的狗,我們证明組織胺引起的胃分泌能反射地为皮膚電刺激及一些其他外界刺激所抑制。 (二)這抑制現象在除去胃的迷走神經支配相交或神經支配,並隔離腎上腺的神經聯系時,仍能出現。它似有某種可以反射地形成的抑制性體液變化為基礎。 (三)但在急性實驗中我們又證明大內臟神經和注射腎上腺素均能抑制組織胺引起的胃分泌,這指示在正常動物胃分泌的反射抑制仍可能通過交感神經-腎上腺系統而得實現。 (四)本文所述的胃分泌的反射抑制現象顯然包含複雜的神經-體液機制,並且是在高級神經中樞參加下產生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來中樞神經系統生理學重要發展之一,應推大腦邊緣葉(Limbic lobe)功能的研究。邊緣葉在大腦的發生學上較為古老,而大腦新皮層(Neocortex)在發生學上則屬後起。近年來研究這方面的學者們認為,邊緣葉舆內臟活動和情戚反應有密切聯系,而新皮層則主要控制着肌體機能和智慧活動。當然,邊緣葉和新皮層區,無論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