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们曾报道,大白鼠尾核头部前区和中心区的活动对针刺镇痛效应分别具有易化和压抑的作用。从胚胎和细胞筑构来看,伏核和尾核头部颇为相似;它们都接受源于中脑腹内侧被盖(Dahlstr(?)m 和 Fuxe 命名的 A_(10)区)的多巴胺能纤维的支配,并且都有脑啡肽能纤维终止。那么,伏核对针效是否也有影响呢?为此,我们研究了两侧电  相似文献   

2.
丘脑腹后外侧核的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形式主要为以下三种类型:痛兴奋神经元、痛抑制神经元和痛无关神经元。痛相关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可被吗啡类药物所抑制。电刺激尾核头部对痛相关神经元主要产生抑制作用,尾核头部背侧的作用强于腹侧,且受不同刺激参数的影响。本文就以上结果在镇痛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3H]-2脱氧葡萄糖定量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镇痛时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结构的葡萄糖代谢率变化。结果表明,痛刺激后,皮层躯体感觉Ⅰ,Ⅱ区、扣带回皮质、丘脑束旁核、丘脑中央中核、丘脑腹后核、尾核、外侧缰核、外侧隔核、中缝背核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等结等的葡萄糖代谢率均明显升高(P<0.05)。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后,中缝大核及延髓旁巨细胞网状外侧核的葡萄糖代谢率显著升高,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缝背核的葡萄糖代谢率亦有升高趋势。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可部份降低痛刺激引起的有关结构葡萄糖代谢率升高(如皮层躯体感觉Ⅰ、Ⅱ区、扣带回皮质、丘脑束旁核、丘脑中央中核、丘脑腹后核、外侧隔核及外侧缰核等)。上述结果提示,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镇痛时抑制了与痛感觉有关的结构,同时激活了与镇痛有关的结构。中缝大核、中缝背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及延髓旁巨细胞网状外侧核等结构是实现尾核镇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刺激兔尾核对扣带回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在52只家兔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尾核头部的刺激可以影响44%的扣带回前部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绝大部分表现为自发放电的抑制。刺激尾核头部同样可以抑制由于伤害性刺激而引起的扣带回神经元的放电反应。这种放电受抑制的程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和尾核的刺激强度及刺激频率成直线回归关系(γ=0.978及γ=0.886)。实验中观察了尾核不同区域的刺激对扣带回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效应。所得结果与最近有关尾核不同部位对痛觉具有不同影响的报道十分相近。文中讨论了尾核与扣带回前部这种联系在针刺镇痛过程中可能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经观察到刺激家兔尾核头背部,对丘脑束旁核痛单位放电活动有调制作用。本文进一步通过刺激大鼠尾核头部(Cd)不同区域对同一丘脑束旁核痛兴奋(PfPE)或痛抑制(PfPI)单位放电的影响,探讨Cd不同区域的镇痛作用,为临床人脑尾核内埋藏刺激电极,  相似文献   

6.
1.33只家兔进行尾核头部推挽灌流,测得 cAMP 的基础释放量为每分钟0.57±0.065×10_(-12)M。2.家兔电针后,在痛阈升高的同时尾核灌流液中 cAMP 含量降低。这二种作用均可被纳洛0.4毫克/公斤静脉注射所逆转。3.电针前2分钟,静脉注射 L-DOPA20毫克/公斤,使电针针效和尾核灌流液中 cAMP降低作用均减弱。4.电针前2分钟,静脉注射氟哌啶醇2毫克/公斤能加强电针镇痛,但1或2毫克/公斤的氟哌啶醇对家兔电针后尾核中 cAMP 降低作用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于家兔尾核头部分别注入γ-氨基丁酸(GABA)3mg/5μl、GABA 转氨酶的抑制剂氨氧乙酸(AOAA)10μg/5μl 及 GABA 受体阻断剂印防已毒素(Picrotoxin)0.5μg/5μl 后,可暂时抑制食物性条件反射的出现,但一般运动、摄食等机能无明显障碍。作为对照,在尾核头部注入生理盐水或士的宁不影响条件反射的出现,注射 Picrotoxin 等于内囊区及海马也不影响条件反射活动。实验结果表明,尾核头部 GABA 能突触传递与实现条件反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文昌鱼精子的超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oensis)的成熟精子由一个锥形的顶体,头部,颈(被核包裹)和尾部组成。尾可分为中段,主段和末段。微管对复合体为9+2。 文昌鱼精子的超显微结构与前人报道的线粒体由4—6个组成的不同。它由一个大的线粒体围绕尾主轴中段,而且精子属于对称性类型,可以见到核内管,中心粒和致密纤维,终环结构与隐窝位于尾中段与主段之间。本文并对文昌鱼在系统发生中的重要位置和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实验用猫,在氯醛糖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下,用方波电脉冲刺激隐神经,配合极化电流阻断技术分别引起隐神经A和C类纤维兴奋,在对侧大脑皮层SⅠ区和SⅡ区记录平均诱发电位(分别同称为A-SⅠEP、A-SⅡEP、C-SⅠEP、C-SⅡEP)。用双极同心圆电极刺激尾核头部不同部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刺激同侧尾核头部内侧浅表部位,才对C-SⅠEP,C-SⅡEP,A-SⅡEP有抑制作用,提示尾核头部对大脑皮层不同躯体感觉代表区有不同的调制作用,对SⅠ区C类纤维传入信息有独特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尾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损毁尾核后针刺的镇痛作用可明显减弱,刺激尾核可加强针刺的镇痛作用。针刺穴位可影响尾核神经元的电活动,并可抑制其伤害性反应,说明尾核可能参与针刺镇痛。针刺镇痛可以影响尾核内的OLS、ACh 和DA 等神经递质的代谢;而且,尾核内微量注射改变OLS 能、ACh 能和DA 能等神经元功能的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影响针刺镇痛作用,表明尾核内上述神经递质可能参与针刺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慢性实验已提示尾核镇痛可能与中央灰质内啡肽系统有关。为探讨这种机制,为临床上尾核内埋藏电极刺激治疗恶痛提供进一步实验分析的依据,本工作用多管微电极离子微电泳方法测定中央灰质神经元对羟戊甲吗啡等药物的敏感性,并观察刺激尾核对敏感神经元的影响。在55个家兔共记录了267个单位的自发放电。微电泳观察到对羟戊甲吗啡有反应的单位只表现为抑制一种类型,而对吗啡有反应的单位表现有抑制与兴奋两种类型。两种药物的抑制作用均可为微电泳纳洛酮所阻断或部分阻断。吗啡类药物敏感单位主要分布于导水管腹侧,(x~2=36.37,p<0.001)。另也用乙酰胆碱与5-羟色胺作了微电泳。以后观察了刺激尾核对这四种药物敏感单位的影响。刺激尾核的作用亦以抑制为主,且发生缓慢有后作用。部分单位对刺激尾核的抑制反应亦可为微电泳纳洛酮所阻断或部分阻断。比较刺激尾核与四种药物微电泳给药的作用后看到刺激尾核与吗啡类药物对中央灰质神经元的影响最为一致(x~2=26.48,p<0.001)。并观察到尾核头部前区(A(_4-4.5))比后区(A_(2-2.5))对中央灰质神经元影响为大(x~2=10.42,p<0.005)。表明尾核与中央灰质确有功能上的联系,提示中央灰质内啡肽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尾核镇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实验用猫,在氯醛糖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下,用方波电脉冲刺激隐神经,配合极化电流阻断技术分别引起隐神经A和C类纤维兴奋,在对侧大脑皮层SI区SII区记录平均诱发电位(分别简称为A-SIEP、A-SIIEP、C-SIEP、C-SIIEP)。用双级同心圆电极刺激尾核头部不同部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刺激同侧尾核头部内侧浅表部位,才对C-SIEP,C-SIIEP,A-SIIEP有抑制作用,提示尾核头部对大脑  相似文献   

13.
在清醒、肌肉制动状态下的大鼠,观察到单脉冲或重复脉冲刺激尾核头部的浅层(CaAS)对外侧缰核的痛兴奋神经元(LHPE)的自发放电和痛诱发放电都产生较强和有较长后作用的抑制作用。刺激隔区对 LHPE 也有抑制作用。CaAS 和隔区的作用可以在多数 LHPE 发生聚合,表现出较强的总和作用。这一结果提示,原属不同功能系统的结构在镇痛中有可能作为一个镇痛功能系统来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实验在75只家兔上进行。以玻璃微电极记录丘脑束旁核痛放电,以电脉冲(5次/s、0.2ms、8—10V)通过双极同心电极刺激尾核头部,结果表明刺激尾核对束旁核痛放电既产生抑制效应(34/38),也产生易化效应(4/38)。抑制有两种表现方式:1.改变诱发放电的型式,2.跟随着单个刺激脉冲出现对痛放电的短暂压抑。静脉注射纳洛酮或阿托品可以阻断尾核刺激所引起的第一种抑制效应,提示尾核内阿片肽能系统和胆碱能系统活动参与对束旁核痛觉信号活动的调制。本文也观察到尾核刺激可诱发束旁核神经元出现每分钟约6次的周期性锋形电位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乙酰胆碱(ACh)对大鼠尾核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探讨尾核在痛觉调制过程中与胆碱能系统的关系,为痛觉调节的中枢机制和镇痛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电生理学方法记录大鼠尾核内神经元放电,观察尾核内分别注入Ach、毛果芸香碱、阿托品、生理盐水等药物后痛反应神经元的放电表现,即痛兴奋神经元(PENs)的频率净增值(NIV)、潜伏期和痛抑制神经元(PINs)的NIV、抑制时程(ID)的改变。结果:大鼠尾核内注射ACh可以减少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尾核内痛相关神经元PENs的NIV,延长潜伏期,增加PINs的NIV,减少ID。尾核内注射毛果芸香碱后,产生和ACh类似的作用,而注射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后则表现相反的效应。结论:外源性ACh能够调节大鼠尾核痛反应神经元的电活动,具有减弱痛觉在大鼠尾核中的传递作用,表现出镇痛效应,且可能主要与毒蕈碱受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运用多管微电极离子微电泳技术,观察到电刺激家兔尾核头部能影响视前区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电刺激尾核对视前区羟戊甲吗啡敏感单位的抑制率比较高(P<0.02);微电泳纳洛酮能阻断电刺激尾核的抑制效应,但不能阻断兴奋效应,提示这种抑制效应与视前区内阿片肽的活动有关。但未能看到电刺激尾核的效应与微电泳去甲肾上腺素的效应之间的相关关系。 进一步的观察及统计分析表明,电针及电刺激尾核对视前区羟戊甲吗啡敏感单位的共同抑制率明显高于羟戊甲吗啡不敏感单位(P<0.05),提示视前区的一部分羟戊甲吗啡敏感神经元,可能是这两种刺激的共同作用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脚内核在电针镇痛及兴奋尾壳核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u GJ  Chen ZQ  Shi H 《生理学报》2002,54(1):55-59
用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的方法 ,探讨脚内核在电针镇痛及兴奋尾壳核镇痛中的作用。脚内核微量注射红藻氨酸 7d后 ,电针对辐射热引起的大鼠缩腿潜伏期无明显影响 ,电针或兴奋尾壳核对丘脑束旁核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亦无明显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电针或兴奋尾壳核产生的抑制作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脚内核微量注射生理盐水 7d后 ,电针可提高大鼠缩腿潜伏期 ,及电针或兴奋尾壳核对束旁核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作用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上述结果提示 ,脚内核在电针及兴奋尾壳核镇痛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节核棘尾虫无小核系虫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纤毛虫细胞具有大核和小核之分。多年来认为大核控制当代无性系细胞的全部代谢活动,小核只在有性生殖时起产生两性原核和受精的作用,从而更新无性系。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小核对当代无性系细胞的皮层形态及形态发生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此工作是在草履虫上(Ng等,1981,1984,1987)和贻贝棘尾虫上(史新柏等,1983,1990;Lu等,1989)完成的。但小核对大核的影响在任何纤毛虫上尚未见报道。笔者用所获得的新种多节核棘尾虫  相似文献   

19.
台湾东风螺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态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柯才焕  李复雪 《动物学报》1992,38(3):233-238
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表明,台湾东风螺(Babylonia formosae~**)精子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形态变化,主要有核逐步拉长、染色质浓缩、顶体形成、线粒体逐渐发达与融合以及中心粒演变为轴丝等过程。其中精细胞分化可分为6个时期。成熟精子的外形呈发丝状,由头部和尾鞭两大部分组成,头部包括顶体复合体和核,尾鞭可分为中段、主段和末段。精子的形态及功能与软体动物的系统发育有密切关系。本文还就台湾东风螺精子形成过程和形态与其它前鳃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染色、解剖、观察和绘图对山溪鲵头部肌肉做了详细描述.山溪鲵头部肌肉包括头侧肌肉、头腹肌肉、眼部肌肉及喉部肌肉.其肌肉组成与有尾类头部肌肉的一般构成基本一致.从第二鳃弓游离端内侧发出一细条状肌纤维,附着在三角骨外侧末端,此种情况在以前其他有尾类肌肉系统研究中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