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君国  杨波  高天敏 《病毒学报》2021,37(1):201-210
2019年12月在湖北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随后在国内和全球引起传播.目前,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出现感染病例,WHO将新型冠状病毒(简称为"新冠")引起的疫情暴发定义为全球大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我国经过前期的精准施策、科学防治,我国疫情已得到良好控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对治疗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全国90%以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就新冠肺炎的治疗作一综述,以期为新冠肺炎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后血清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本研究使用三种不同检测原理的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来自甘肃省33例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确诊病例的58份血清标本,分别进行了病毒特异性抗体(IgM、IgG和总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COVID-19发病后IgM、IgG和总抗体阳性率随发病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上升:发病早期3d以内,三种试剂盒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在13.6%~31.8%之间;发病4~7d时,阳性率在36.4%~45.5%之间;发病8~14d时,阳性率在55.6%~77.8%之间;而发病15d以上时,阳性率达到100%。此外,本研究使用三种试剂盒检测了健康人血清标本,检测特异性在99%~100%之间。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综上所述,三种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COVID-19疑似病例在核酸检测阴性时的辅助诊断;本研究初步获得的SARS-CoV-2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特征可为COVID-19血...  相似文献   

3.
在武汉发生的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人类冠状病毒病COVID-19,仅仅2个多月时间在我国及国际上70多个国家出现迅速传播,致病和死亡率高,人类生命受到了极大威胁。一些科学家火速投入研究,对SARS-CoV-2的来源和进化、形态特征和基因结构、感染和致病分子机制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科学防控COVID-19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上述研究的基础,文中对COVID-19病毒疫苗、抗体和抑制剂研发提出了设想,在研究防控COVID-19核心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章菲  王义兵  吴利东 《病毒学报》2021,37(2):422-427
2019年12月出现于湖北武汉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所致肺炎疫情,给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迄今为止,对2019年出现的SARS-CoV-2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目前关于SARS-CoV-2的病原学与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其流行病学以及该病毒引发的肺炎临床特点加以总结,有助于读者及时了解SARS-CoV-2最新的研究动态,并为今后开展治疗药物及疫苗研发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5.
世界范围内流行的SARS-CoV-2已造成大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生命健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实验室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传染源,尽早治愈患者对整个疫情防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实验室检测方法有病毒分离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CRISPR/Cas技术、测序技术、基因芯片和抗原抗体检测.本文就上述几种方法做一综述,为确诊COVID-19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核酸检测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筛查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主要手段,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实时荧光定量PCR被认为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的金标准,但其依赖荧光定量PCR仪且扩增检测时间较长,难以实现现场快速检测。因此许多基于核酸等温扩增的SARS-CoV-2检测方法相继诞生。等温扩增对仪器温控要求不高,通过与微流控芯片和可视化检测技术结合,可进一步简化操作、降低成本,为SARS-CoV-2现场快速筛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围绕已报道的SARS-CoV-2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原理、检测性能及优缺点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发展SARS-CoV-2现场快速检测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梁圣楠  刘漩  梅金红 《病毒学报》2020,(6):1171-117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该病毒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已经对人的身体健康、国家经济及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胸部CT及实验室检查,其中实验室检查中的实时荧光RT-PCR和基因组测序为诊断金标准。选择快速、高效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对提高疾病诊断率、治愈率,降低患病率、死亡率起关键作用。RT-PCR相较于基因组测序具有操作简单、周期短的优点,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尤为重要。本文就不同实时荧光RT-PCR法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选择更为高效的核酸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COVID-19不同临床标本核酸和抗体的结果变化特征及其与病程相关性。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的39例COVID-19患者的咽拭子、大小便标本用于RT-PCR核酸检测,血清用于IgM、IgG抗体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显示,COVID-19患者标本咽拭子及粪便核酸可检出阳性,发病15d后与发病初相比较咽拭子和粪便阳性病例明显减少,核酸检测Ct值升高明显;患者血清IgM、IgG抗体水平较健康者升高明显;咽拭子、粪便病毒核酸载量及IgM、IgG抗体水平与病程都高度相关(r=0.7387、r=0.5696;r=-0.546、r=0.6117,P<0.05)。本研究提示COVID-19患者咽拭子、粪便病毒核酸载量和IgM、IgG抗体水平结果差异明显,与病程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暴发流行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急需快速有效的现场诊断试剂。为探讨SARS-CoV-2病毒IgM/IgG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304例新冠肺炎临床诊断病例、114例SARS-CoV-2核酸检测阴性的正常人(138)及其他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例(64),采用胶体金法对采自上述病例的血浆或血清标本进行IgM和IgG抗体检测,并选取部分病例进行了全血和血浆或血清标本的检测同源性比较,进一步对304例临床诊断病例的病毒核酸、IgM/IgG抗体的时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04临床诊断病例中,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为105例,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和IgG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76.2%(80/105)和86.6%(91/105),IgM/IgG抗体阳性总体符合率为96.1%(101/105);核酸、抗体均为阴性者为73例;其余126例临床诊断病例中,IgM阳性率为69.2%(87/126),IgG阳性率为98.3%(125/126),IgM/IgG总体符合率为100%(126/126)。健康人...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全国各地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大力开展疾病救治和防疫工作。本文收集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预测疫情走向。传统SEIR模型中仅考虑病例和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病例具有传染性而潜伏者无传染性;事实上,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医院中隔离无法对外界易感人群造成感染,有研究表明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可能具有传染性。因此,本研究提出了改进的传染病传播模型—ISEIR,将患者分为未收治的发病患者(具有传染性)和已收治的确诊患者(不考虑传染性),并考虑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具有传染性;以历史数据动态拟合模型参数,来摆脱固定参数的局限性。在数据预处理中根据每日有效再生数的概率分布将2020年2月12至14日这三天的临床诊断数据进行预处理,摊入到前期数据中。疫情分成全国(湖北省外)和湖北省两大区域分别进行探讨,通过新模型ISEIR预测今后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并计算每日的有效再生数变化。结果显示,湖北省的有效再生数从3.108逐渐降低,20...  相似文献   

11.
对重庆大足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进行出院后病毒核酸随访,以明确复阳率及可检出病毒标本类型。对所有确诊患者进行定点隔离观察14d,之后再居家隔离4周,期间定期采集鼻咽拭子、口咽拭子、粪便、唾液和尿液5种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14人中共有6人复阳,3人为一过性复阳,另3人从出院到复阳时间间隔3~14d,持续12~18d后转阴,复阳患者未出现新临床症状且原有症状未加重,实验室检查和胸部CT平扫结果均无明显异常。其余8人截至隔离期结束均未复阳,未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无异常。复阳患者中有2人的唾液标本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我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复阳比例较高,且新发现复阳患者唾液标本中携带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否具有感染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21年5月11日,基于Pango命名法,依据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基因组变异变迁将其划分为1281种亚型或分支.而SARS-CoV-2刺突(spike,S)蛋白的变异直接影响病毒的生物学功能.2020年下半年至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发现SARS-CoV-2的S蛋白发生氨基酸突变,特别是受体结合区或单克隆抗体结合位点氨基酸突变引起病毒的传播力和致病力改变以及部分免疫逃逸等.世界卫生组织将重要变异株划分为"关切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VOC)"和"关注变异株(variant of interest,VOI)".其中,VOC 有4个,分别是 VOC 202012/01、501Y.V2﹑P.1 和 B.1.617;VOI 有6个,分别是 CAL.20C、P.2、B.1.526、B.1.525、B.1.616和P.3.一些氨基酸突变在多个VOC和VOI病毒株中交叉出现或同时出现,E484K/Q等重要氨基酸突变引起的部分免疫逃逸导致全球现有疫苗免疫效力下降,但现有新冠疫苗对VOC和VOI变异株仍然有效.本文通过对SARS-CoV-2变异株流行概况及S蛋白重要氨基酸突变特征进行归纳分析,为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防控和二代疫苗的研制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赵熠  赵旻  魏凤  周洪 《病毒学报》2021,37(1):52-63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尚无用于预防和治疗的药物。本文以全球人类冠状病毒的技术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利分析和文本挖掘的方法,分析了专利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分布特点,梳理了关键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以期为SARS-CoV-2检测技术、药物筛选、疫苗及抗体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郭建淑  张燕  孙学春  钟萍 《病毒学报》2020,(6):1165-1170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以来,中国已累计超过8万例患者。随着对其病毒结构和感染机制的深入研究,研究者们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2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受体。根据既往的研究,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的关键酶之一,与其同源物ACE在该系统中起协同调节作用,同时,其生理调节功能也广泛作用于心血管、肾脏、肝脏、肠道等。疫情暴发后,人们急于了解SARS-CoV-2的溯源、中间宿主、流行病学分析和治疗的靶点,ACE2身份的转变使其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ACE2在SARS-CoV-2和心血管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SARS-CoV-2的溯源、跨物种传播、流行病学分析以及抗病毒药物靶点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200多个国家蔓延,对世界公共卫生环境、民众生命健康安全与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为了解病毒传播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子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防控的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20年1月21日~2020年3月10日浙江省各县、市(区)的COVID-19疫情数据,按照病例数的变化情况将疫情时期分为迅速增长期、高位回落期、控制减少期和稳定期,发现省外输入病例主要确诊于迅速增长期和高位回落期,省内扩散病例主要确诊于控制减少期和稳定期。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总结了两种病例类型在浙江省各县、市(区)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在温州最为严重,其次是杭州、宁波和台州;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究了各因子的作用,发现社会经济因子和城市建设因子影响较大,自然环境因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冠状病毒频频引起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其中包括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目前对这些病毒引发的疾病并无特效的治疗药物。G-四链体(G-quadruplex,G4)是在DNA或RNA的鸟嘌呤富集区形成的非典型二级结构,可存在于人类和病毒基因组中,G-四链体的不同位置对病毒复制和感染等过程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针对七种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冠状病毒以及与SARS-CoV-2同源性较高的三种蝙蝠相关病毒,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潜在四链体形成序列(Potential quadruplex-forming sequences,PQS),结果发现,十种病毒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PQS基序,同时对SARS-CoV-2 G-四链体存在位置及形成潜力进行评估,并分析了不同变异株间G-四链体基序的保守性。本研究对SARS-CoV-2基因组中G-四链体进行初步预测与探讨,旨在为COVID-19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药物靶点,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39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90例健康人群血清样本中的抗体;后对确诊病例不同发病时间的血清样本和40例疑似病例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将抗体检测结果结合核酸检测结果、病例资料进行分析。SARSCoV-2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灵敏度为92.31%,特异性为100%;病人血清样本中的总抗体产生时间随时间推移而升高,中位检出时间为13d;1例确诊病例的抗体检测结果先于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40例疑似排除病例的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SARS-CoV-2总抗体检测可作为SARS-CoV-2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也可作为排除核酸检测阴性的疑似病例和疫情高发地区人群补充手段,减少非SARS-CoV-2感染患者的核酸检测次数。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目前在全球蔓延,给人的身体健康及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病毒核酸检验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确诊的金标准。本研究分别采集武汉江夏方舱医院67例确诊为COVID-19病例的鼻咽拭子与咽拭子标本送检,进行SARS-CoV-2核酸检验。其中28例患者鼻咽拭子病毒核酸呈阳性,13例患者咽拭子病毒核酸呈阳性,26例患者鼻咽拭子与咽拭子病毒核酸均为阴性。本研究结果提示,鼻咽拭子送检标本病毒核酸检验结果优于咽拭子标本(P<0.05)。  相似文献   

19.
20.
当前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一种高传染性肺炎,其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直接或间接接触、粪口传播或者冷链运输等途径在人群中进行传播,处在潜伏期或尚无明显症状的患者也具备传染他人的能力。SARS-CoV-2是一种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拥有线性RNA片段,每个病毒粒子直径为60~140 nm。与其他冠状病毒相似,SARS-CoV-2主要包括4种结构蛋白,即:刺突蛋白(S)、膜蛋白(M)、包膜蛋白(E)和核衣壳蛋白(N)。迄今为止,基于病毒结构基础和病原学特点开发出了多种检测SARS-CoV-2的方法,为疑似COVID-19患者的确诊和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简要介绍了SARS-CoV-2的病原学特征,并综述了核酸检测、免疫学检测和新型生物传感器等最新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COVID-19的早期诊断与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