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9年末在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此后两个月疫情进入暴发期。为了科学有效地对疫情发展趋势进行预判,本研究根据国家及各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官方数据建立了COVID-19确诊、死亡及治愈病例的Logistic分段模型。模型预计全国累计确诊病例将达到81 370~102 800人,累计死亡病例将达到3 177~3 960人,最终病死率约为3.9%。在现有的医疗条件和诊断标准下,预计到2020年5月上旬,全国确诊病例(除死亡外)将全部治愈出院。此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和预测COVID-19疫情的不同传播阶段和发展趋势,将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蛇志》2020,(2)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武汉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COVID-19)疫情,由于其传染性强、潜伏期长、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呼吸专科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科室之一,做好有效防控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重点从全员培训、医护人员管理、患者及陪护管理、环境清洁与消毒、重视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等多方面进行防控工作的对策拟定及落实,旨在避免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青岛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纳入青岛市自2020年1月21日至3月3日所有COVID-19确诊病例(n=60),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易感人群、传播模式、基本繁殖数、疫情进展及其与防控措施的相关性。结果 60例确诊患者包括27例输入性病例和33例本地感染病例。本地感染者以女性为主,占69.7%,显著高于输入性病例(37.0%)(χ~2=6.400,P=0.011)。本地共发生三代传播,发病例数逐代减少。青岛地区总病例R0值为1.49。本地一代、二代和三代的R0值分别为1.38、1.53、1.56。传播模式由家庭聚集性向密切接触转换。结论青岛地区本地传播病例女性易感,日新增病例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目前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应进一步做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加强对外来人员的隔离观察,防止出现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4.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200多个国家蔓延,对世界公共卫生环境、民众生命健康安全与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为了解病毒传播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子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防控的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20年1月21日~2020年3月10日浙江省各县、市(区)的COVID-19疫情数据,按照病例数的变化情况将疫情时期分为迅速增长期、高位回落期、控制减少期和稳定期,发现省外输入病例主要确诊于迅速增长期和高位回落期,省内扩散病例主要确诊于控制减少期和稳定期。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总结了两种病例类型在浙江省各县、市(区)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在温州最为严重,其次是杭州、宁波和台州;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究了各因子的作用,发现社会经济因子和城市建设因子影响较大,自然环境因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底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截止2020年4月30日,我国共确诊病例8万余,全球已确诊病例300余万,其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广泛,引起了国内外高度关注。重症患者可因"细胞因子风暴"在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病程中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要求加强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收到了积极效果。本文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COVID-19与干预细胞因子风暴密切相关的作用路径和潜在的机制靶点,有望对现有的诊疗方案中药临床应用做有益补充,发挥抗击疫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在全球仍呈现大流行趋势,该病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给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 SARS-CoV-2)核酸检测作为COVID-19确诊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截至2020年8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应急批准15个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其中10个试剂盒是以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为主要技术原理,其余试剂盒分别采用了不同于RT-qPCR的5种分子诊断技术。本文对上述检测试剂盒所使用的技术原理、反应时间、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为COVID-19及类似传染病的快速筛查、确诊、防控提供更多的方案思路。  相似文献   

7.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对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作用显著。2020年新年伊始,湖北省武汉市爆发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并迅速蔓延全国,国家高度重视,医务人员迅速行动,积极投入到这场与病毒作战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防控状态。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和新冠疫情防控的客观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概述,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和医院信息化建设探索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致力于探索出疫情防控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段晓健  王媛  王英 《病毒学报》2021,37(2):274-28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造成全球大流行,比较不同国家流行特征是了解该病流行规律的重要内容。为了推进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防止传染病跨境传播,并探讨COVID-19流行规律和不同国家传染病研究方法,本研究对中国和伊朗COVID-19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新闻媒体等提供的数据和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Pearson相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7月31日24时,中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8122例,占全球报告0.50%,位居28位;同期伊朗确诊304204例,占全球1.73%,位居全球第9位。2020年4月22日伊朗报告累计确诊病例数首次超过中国,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北京市、上海市、甘肃省、广东省分别报告有伊朗输入病例。COVID-19流行水平和严重程度伊朗高于中国:伊朗的发病率为371/10万、中国6.29/10万;伊朗的死亡率为20/10万、中国0.33/10万;伊朗的治愈率为86.63%、中国为92.18%;病死率两国水平接近;伊朗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1395例,中国404例。中国疫情出现拐点的时间较伊朗早,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出现下降用时25d(伊朗42d)、每日新增治愈超过新增确诊用时31d(伊朗49d)。伊朗疫情在5月后出现持续反弹,2020年6月4日确诊病例数达反弹峰值(3574例),超过前期的3186例,且在多数时间新增治愈人数低于新增确诊人数。中国和伊朗每日新增确诊、新增治愈病例数趋势形态不同,中国新增治愈病例数趋势图整体延后新增确诊病例,而伊朗新增治愈与新增确诊病例数几乎同步。相关分析显示武汉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在划分的两个阶段与预防控制措施得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0.53),而与当时武汉的气象因素平均气压(百帕)、平均2min风速(米/秒)、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百分率)、日照时数(时)无相关性;伊朗在疫情的第一阶段呈正相关,第二阶段为负相关。COVID-19在中国和伊朗的流行存在差异,对不同国家流行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COVID-19全球大流行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聚集性疫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技术方案的相关内容为依据,对一起聚集性疫情病例发病、就诊、接触方式及代际传播等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起聚集性疫情涉及6例确诊病例,波及人数为98人,感染率为5.10%(5/98),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5~72岁,临床表现为发热4例、乏力2例、干咳2例、咳痰1例、呼吸困难1例、呕吐1例、腹泻1例、肌肉酸痛1例,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5例,重型1例,从发病到诊断平均时间间隔5.3 d,从诊断到报告平均时间间隔1.2 h,本起疫情暴露场所为家庭,以近距离飞沫或密切接触为接触方式传播的,潜伏期中位数7 d(6 d~12 d)。指示病例为男性、51岁,二代病例共4例,三代病例1例。结论:本起聚集性疫情以家庭为暴露场所,且以近距离飞沫或密切接触为接触方式传播,通过加强疫情预警、监测,对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及对其密切接触者的严格筛查和管理,达到有效防控疫情发生、发展及防止蔓延。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截至2021年12月2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我国现有确诊病例2275例(其中重症病例1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4575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1486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目前,防治该疾病的手段主要有隔离、接种疫苗和环境消毒,对于患者,目前还有注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这一新措施,《现代生物医学进展》高度关注新冠肺炎防治,继去年以重拳抗击新冠作为封面之后,今年以注射治疗新冠肺炎为寓意,设计了该封面,期盼广大医务、科研工作者能够早日战胜新冠肺炎。  相似文献   

11.
2019年12月,武汉市发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随后被证实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2020年2月11日WHO将该疾病命名为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 2019)。此后,疫情蔓延至全国。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COVID-19。COVID-19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1~14d,多为3~7d,大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少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甚至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目前尚无针对该疾病的疫苗和特异性治疗药物。本文将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制、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对COVID-19进行综述,希望对疫情防控、药物和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中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该新病毒暂定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19-nCoV是继SARS冠状病毒(SARS-CoV)、MERS冠状病毒(MERS-CoV)之后发现的一种具有高传染性且可以引起重症呼吸道疾病的新型病毒,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本文结合临床治疗、体内外的研究对相关指南推荐的治疗药物及药物研发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2019-nCoV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20年4月中国阻断湖北省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后,中国国内报道了多起由境外输入导致的本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为分析引起聚集性疫情的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基因组特征,本研究对2020年4-11月份十起输入相关本土疫情首例病例的SARS-CoV-2全基因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系统阐述了相关SARS-CoV-2的全基因组和氨基酸变异特征。结果显示,与武汉参考株相比,十起本土聚集性疫情首例病例的SARS-CoV-2核苷酸突变中位数为10个(8个-26个),氨基酸突变的中位数为6个(4个-16个),且刺突(spike,S)蛋白只有D614G一个氨基酸发生突变。除分支位点外,10条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的65个核苷酸突变位点以及35个氨基酸突变仅出现1-2次,呈现随机性。全基因组分析表明,这十起本土疫情的首例病例基因组按照中国分型法可划分为4个型,按照Pangolin分型法可划分为7个型,与我国2020年1-3月份武汉流行的毒株属于不同基因型,不是本土SARS-CoV-2的持续传播。与2020年9-12月英国和南非变异株属于不同基因型,无相关性。本文系统分析了2020年由输入病毒导致的十起本土疫情首例病例的SARS-CoV-2核苷酸与氨基酸变异特征,为我国新冠防控策略的制定以及后续新冠疫情的溯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描述2021年1月广西1例本地新冠肺炎病例发现和感染的溯源过程,旨在为今后类似疫情溯源调查工作提供经验参考。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七版)》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的流行病学史、发病诊疗情况等,对病例、密接者标本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和胶体金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同时对重点场所环境采样进行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标本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发现本地病例A和印度尼西亚入境的无症状感染者C同属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2.3,共享25个核苷酸变异位点;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推测本次疫情的感染来源与印度尼西亚入境的无症状感染者密切相关,可能的传播途径为无症状感染者污染入住隔离酒店环境,本地病例在对酒店消毒作业中因防护不规范暴露于病毒污染环境而导致感染。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土疫情是我国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蔓延,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也将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2020年2月11日,WHO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该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mavirus 2,SARS-CoV-2)。截止2020年8月28日全球已累计确诊24356983人,累计死亡826791人。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虽然中国政府采取了最强有力的措施,社会各界一起抗击疫情,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目前COVID-19疫苗尚未上市,也无特效药物,COVID-19的全球快速蔓延势头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医学家们正在努力开发针对SARS-CoV-2和COVID-19的安全有效的预防疫苗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对于医生、医院和医疗系统都是一次极大的挑战。从不明肺炎到确诊为新冠病毒为病原的新冠肺炎COVID-19,如何确诊病原是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有效诊疗和预后的关键。本研究全面地梳理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临床分类,提出了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的关键点以及有效的预后管理,以期为临床医生以及医疗系统提供一个应对传染性极强、尚无疫苗可预防的新冠肺炎COVID-19。  相似文献   

17.
针对2019年底出现在我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上下拼尽全力积极抗疫。目前全国疫情在得到良好控制的同时,各大医疗机构为防控疫情纷纷暂停的各项高风险诊疗项目也陆续开诊。由此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等文件,结合相关国家规范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消化内镜、支气管镜及喉镜(软镜)诊疗的感染防控措施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相关建议以供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海南部分地区(省内)与省外非转移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异同。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6月-2017年6月经病理和影像学确诊的非转移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214例,筛选有效病例159例,将患者年龄、肿瘤位置、ScarffBloom and Richardson(SBR)分级、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53)、TNM分期、阳性/活检淋巴结数、lunimal分型、初潮年龄、绝经状态、生育子女数、体重指数、体表面积等数据按省内、省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省内患者确诊年龄明显早于省外(47.48±10.05 vs 51.33±10.03,p=0.02);②省内患者具有生育子女数较多(1.93±0.97 vs 1.38±0.64,p=0.00)和活检淋巴结数较多(20.67±9.56 vs 18.00±6.74,p=0.04)的特征;③省内患者绝经后体重指数(22.66±3.24 vs 25.56±3.67,p=0.00)和体表面积(1.60±0.12 vs1.68±0.16,p=0.00)较绝经前明显上升,而省外患者此现象不明显。结论:海南部分地区非转移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具有发病年龄早等特点,绝经后体质改变可能为该地区乳腺癌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君国  杨波  高天敏 《病毒学报》2021,37(1):201-210
2019年12月在湖北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随后在国内和全球引起传播.目前,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出现感染病例,WHO将新型冠状病毒(简称为"新冠")引起的疫情暴发定义为全球大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我国经过前期的精准施策、科学防治,我国疫情已得到良好控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对治疗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全国90%以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就新冠肺炎的治疗作一综述,以期为新冠肺炎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确诊的金标准,血清抗体检测是重要辅助手段。本文对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3例COVID-19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患者,回顾性分析在疾病初期确诊、治疗出院、转诊隔离全程诊疗过程中患者临床病例及其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结合患者体内新冠病毒核酸确诊到完全转阴时间变化,初步探讨COVID-19临床治愈出院患者核酸和抗体检测与疾病传染性因素的相关性,为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康复过程的病毒感染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