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慢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内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状况,用以指导临床正确治疗。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380例慢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PCR检测。结果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42.9%,其阳性标本的平均拷贝数为3.4×105copies/ml,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16.6%,其阳性标本的平均拷贝数为5.8×104copies/ml,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合并感染的阳性率为12.6%。结论PCR技术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的优点,是目前快速诊断慢性阴道炎患者Uu、Ct感染状况的可靠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女性生殖道炎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在女性生殖道炎症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致病作用和临床特征,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诊治的目的。方法:对妇科门诊683例初诊为女性急性或慢性生殖道炎症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M)培养和鉴定,及其所致生殖道炎症患者的临床特性、表现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683例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检测结果,确诊由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M)感染所致的生殖道炎症共计249例,占36.5%(249/683),沙眼衣原体感染者87例(12.7%),解脲支原体感染者205例(30.0%),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合并感染者43例(6.3%),淋球菌感染31例(4.5%),其中沙眼衣原体合并淋球菌感染者22例,解脲支原体合并淋球菌感染者5例。结论:在诊断女性生殖道炎症时,由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的生殖道炎症不容忽视,尽管由这两种病原体所致炎症在临床表现上不具有明显的特征,但特定的病原学检查能非常有效地做出早期诊断,结合特异的防治能使本病彻底治愈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结合临床分析医院性病门诊具有泌尿生殖道刺激症状及异常分泌物患者的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门诊283例患者标本作NG、CT、UU检测,其中UU、CT采用新型快速试剂盒检测;NG检测采用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可疑者再用培养法确证.结果 三种病原体总感染率为62.19%(176/283),单一感染占39.22%(111/283),混合感染占22.97%(65/283),混合感染中以CT+ UU感染(13.07%)为主;男、女感染率分别为59.65%和66.07%,患者年龄集中在21 ~40岁,以31 ~40岁组阳性病例数最多(35.34%);职业分布:病例数最多的是无业人员(45.58%),其次为工人、干部.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和淋病(GU)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64%和15.54%.结论 NGU和GU的的感染以性成熟期患者为主,NGU发病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耐药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同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415例疑似生殖道感染标本采用珠海迪尔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415例女性生殖道标本中,支原体感染209例,阳性率为50.4%(209/415),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Uu)感染141例,阳性率34.0%(141/415),单纯人型支原体(Mh)感染25例,阳性率6.0% (25/415),Uu和Mh混合感染43例,阳性率为10.4% (43/41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Uu、Uu+ Mh、Mh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四环素敏感性普遍较高,相反对红霉素、环丙沙星、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敏感性较差.结论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已婚育龄妇女应加强妇科检查,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临床医生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以降低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女性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检测,以了解女性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中UU/CT的混合感染状况,为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以外阴瘙痒及白带增多为主诉,拟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女性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先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检查,同时取宫颈管分泌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UU、CT.结果 在90例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患者中,UU阳性71例占78.89%,CT阳性14例占15.56%(其中11例同时存在UU阳性,占78.57%),均较对照组(分别为41.2%和7.2%)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女性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存在合并UU和(或)CT感染,有必要进行常规的检查,以便正确使用有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6月妇科住院经腹腔镜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并行患侧输卵管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腹腔镜下行妇科良性疾病输卵管或附件切除术者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宫颈管分泌物、输卵管组织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以及沙眼衣原体检测,并作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 输卵管妊娠组的宫颈分泌物及输卵管组织中解脲衣原体检出率(34.3%、30.2%)及沙眼衣原体的检出率(18.6%、16.2%)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分泌物及输卵管中解脲衣原体检出率(16.2%、6.9%)及沙眼衣原体的检出率(4.6%、2.3%),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9、4.074、7.679、4.962,Ps<0.05)。本研究22例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中,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敏感率均高于80%。结论 输卵管妊娠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密切关系,临床工作中应尽早筛查和诊断,并根据药敏试验进行预防及合理治疗用药,减少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探讨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三种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在宁夏泌尿生殖系感染者中的感染状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患者4 542例,其中男性3 561例,女性981例,应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上述病原体,并分析结果。3种病原体总感染率为26.51%(1 204/4 542),NG、CT、UU单一病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6.31%、15.21%和35.70%,男、女感染率分别为23.48%和37.51%,感染率有性别差异(P<0.01),NG、CT感染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UU感染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混合感染率为3.32%(151/4 542),男、女混合感染率分别为3.82%和153%,主要以CT+UU为主,NG+UU次之;从年龄分布来说,男性≤2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女性21~3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5年来NG、CT和UU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泌尿生殖系感染者中NG、CT、UU感染情况严重,男性易感NG和CT,女性易感UU,同时,混合感染也较常见,提示应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以防漏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状况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支原体分离培养药敏试剂盒检测2013年7月至2017年8月间7 899例在本院首次就诊的女性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样本,分析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7 899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样本中,支原体阳性1 913例,总阳性率为24.22%,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MH-UU+)1 772例,占支原体感染阳性构成比92.63%。民族中,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中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4.18%、22.85%、24.34%、27.94%、2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人型支原体(MH+UU-)感染对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MH-UU+与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MH+UU+)(P<0.05)。MH+UU+感染对司巴沙星的耐药率高于MH-UU+和MH+UU-感染(P<0.05)。结论 本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以MH-UU+感染为主,首选抗生素为交沙霉素,目前在这5个民族感染的支原体体外抗生素耐药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男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男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率及其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提供合理用药的参考依据。采用海泰生物的史原体分离鉴定试剂盒,取前列腺液或尿道分泌物,对1116份疑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男性患者进行了支原体检测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1116份男性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274株支原体,242株Uu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环雨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阿齐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壮观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5.1%、94.6%、17%、70.3%、31.1%、76%、77.7%、92.6%、83.5%、43.8%。30椿Uu+Mh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阿齐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壮观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70%、66.7%、20%、40.1%、26.8%、23.4%、23.4%、50%、23.3%、20%。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根据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了解本地区在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支原体后多重耐药株的产生情况,为临床针对性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培养法对女性生殖道炎患者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体外药敏试验及分析。结果可见,感染数量≥10~4 cfu/mL的支原体阳性率为52.9%(82/155);13种抗生素中,耐药种数构成比为6R>2R、4R、5R>3R>1R>8R>7R、10R>0R>9R、12R、13R;耐药率为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司帕沙星>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齐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体外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及减少多重耐药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yeoplasmaIST2支原体鉴定及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结果2135例患者总检出率为54.6%(1166/2135),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阳性1017例(47.6%);人型支原体(Mh)阳性32例(1.5%);Uu+Mh阳性117例(5.5%)。1166例患者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够感性依次为原始霉素(99.8%)、交沙霉素(99.6%)、强力霉素(96.3%)、四环素(94.4%)、克拉霉素(85.6%)、阿奇霉素(77.6%)、红霉素(75.6%)、氧氟沙星(28.4%)和环丙沙星(22.8%)。结论支原体(尤其是Uu)感染已成为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治疗支原体感染应选择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等敏感率高的药物及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药物,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发生与盆腔炎症的相关性,并为相应人群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5月诊治的盆腔炎患者280例及60名健康妇女进行了衣原体、支原体的培养,采用试剂盒进行检查,并进行药敏实验,分析比较两组生殖道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盆腔炎症组中衣原体感染的检出率为58.5%,支原体感染率为26.2%,衣原体合并支原体感染率为12.4%。健康妇女组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及衣原体合并衣原体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9.1%,6.2%和4.9%。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盆腔炎症患者组中,30岁人群中单纯衣原体感染和单纯支原体感染检出率分别为51.3%和26.4%,均要明显高于30岁以上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症与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有密切的相关性,盆腔炎的发病可能与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有关,针对临床上盆腔炎患者应密切关注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的第1血清型(UU1)、第3血清型(UU3)和第4血清型(UU4)对昆明小鼠下生殖道的致病性。方法:将10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雌二醇组、UU1组、UU3组和UU4组,每组20只;空白组和雌二醇组为对照组,UU1组、UU3组和UU4组为实验组;雌二醇组和实验组雌二醇化后1周,将UU1、UU3和UU4分别接种至UU1、UU3和UU4组小鼠泌尿生殖道,将液体培养基接种至空白组和雌激素组。2周后检测各组小鼠泌尿生殖道的IL-8、SIgA、TNF-α并取小鼠子宫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小鼠UU接种都获得成功。IL-8、SIgA、TNF-α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U4组和UU1组及UU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空白组和雌二醇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U1组和UU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病理显示:UU1、UU3和UU4组昆明小鼠子宫组织有炎细胞浸润,UU4组小鼠宫颈病变更明显。对照组小鼠子宫未见明显改变。结论:UU1、UU3和UU4可能导致昆明小鼠下生殖道产生病理反应;UU4可能短期致病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解脲脲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脲脲原体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的寄生菌之一,它可以引起男女泌尿生殖道感染,其中最严重的后果认为可导致男女不孕不育。支原体感染是否与男性和女性的不孕不育有关,其致病的主要机制是什么,探讨这些问题对于防治解脲脲原体感染,减少及避免不孕不育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解脲脲原体感染导致女性不孕和男性不育的机制进行了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乡地区1796例泌尿生殖道标本的支原体培养及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购自贝瑞特公司。同时检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并进行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数据统计采用χ^2检验。结果支原体培养1596例标本中,541例解脲脲原体(Uu)阳性,阳性率为33.9%;39例人型支原体(Mh)阳性,阳性率为2.4%;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均阳性76例,阳性率为4.8%。200例正常对照组27例阳性,阳性率为13.5%。药敏结果显示,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和美满霉素的抗菌活性较强。结论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Mh次之,正常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阳性率为13.5%。只有某些血清型感染且在达到一定浓度以上同时宿主处于多种病原体感染或免疫机制紊乱时,Uu才能致病。避免滥用抗生素引起生殖道菌群失调。临床上治疗Uu感染、Mh感染或Uu+Mh混合感染时,建议选用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和美满霉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IST2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对932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932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426例,总检出率45.7%,其中Uu阳性354例(37.9%),Mh阳性14例(1.5%),Uu+Mh阳性58例(6.2%);药敏结果表明,Uu与Mh对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四环素较为敏感,Uu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而Mh对克拉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出率较高,主要以Uu为主,Uu和Mh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Cervicitis is predominantly caused by Neisseria gonorrhoeae and Chlamydia trachomatis, which accounts for almost half of all the cases of cervicitis. The role of newer organisms like Mycoplasma genitalium and Ureaplasma sp. and association of bacterial load with cervicitis are also not well established. So the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frequency of these organisms and their load in association with cervicitis cases from north India. A case–control study involving 300 women was conducted using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from endocervical swabs for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sms and qua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load. Among 150 cervicitis cases, C. trachomatis, N. gonorrhoeae, M. genitalium and Ureaplasma parvum were detected in 5 (3·3%), 10 (6·6%), 37(24·6%) and 47 (31·3%) respectively. Old age (<0·001, chi-squared test) and irregular menstrual cycles (<0·001, chi-squared test)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ervicitis. M genitalium was the only organism to be associated significantly with cervicitis with regard to age (<0·031) and symptoms like discharge (P < 0·033, chi-squared test) and dysuria (P < 0·044, chi-squared test)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Our finding suggests that the bacterial load of these organisms is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ervicitis. However, we foun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of M. genitalium infection with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rvicitis 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