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菌肽的固相合成,分离纯化与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手工固相DCC/HOBt法合成CecropinB、Shival1、ABP3、WHD4种抗菌肽,各抗菌肽的C-端均为酰胺化,最终用HPLC分离纯化,这4种肽对大肠杆菌K12D31,野生型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及4种植物病原菌青枯菌,临床致病理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硝酸盐杆菌均有明显的杀伤或抑制作用,对白血病细胞K560,肺癌细胞A549也有杀伤作用,其中尤以WHD杀伤作用最为明显,并用对其它3种肽不能  相似文献   

2.
超微粒TiO2对U937细胞光杀伤效应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微粒TiO2经光催化氧化后对U937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证明了光激发TiO2能够损伤细胞内的DNA,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提出了一种杀伤癌细胞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4种低聚糖、8种中药及4种食品原料体外对双歧杆菌菌株A04的增殖作用。结果表明,大豆低聚糖的增殖效果最明显(P<0·01),其次是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果糖,水苏糖则几乎没有增殖效果,而且当改良MRS中低聚糖的浓度达到10%时,对其反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种中药在浓度为2%的时均有增殖效果,以Z3、Z1和Z2效果最显著(P<0·01),但其浓度不同对双歧杆菌菌株A04的增殖影响截然不同;本试验采用的4种食品原料对双歧杆菌均  相似文献   

4.
在体外培养瘤细胞的实验中,胰RNA提取物不仅对艾氏腹水癌细胞而且对其他瘤细胞(S180、P388、H22)也具有杀伤作用。在胰RNA提取物中,对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活性物质不是外源性凝集素样多糖类或能透过半透膜的低分子化合物,而是具有一定二级结构的低分子RNA。  相似文献   

5.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_Burman Design,PB) 法,对影响Bacillussp.fmbJ224产新型抗菌肽的17个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影响该菌发酵产新型抗菌肽的主要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NH4NO3、谷氨酸、CaCl2、MnSO4。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对其5个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在上述自变量分别为葡萄糖8.13g/L、NH4NO36.14g/L、谷氨酸4.2g/L、CaCl2 3.98mg/L、MnSO44.87mg/L时,新型抗菌肽的产量从1304.21μg/mL提高到了1487.58μg/mL。  相似文献   

6.
牛蛙两个新Temporins基因的克隆及其抗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emporins 是从蛙属中得到的一类羧基端酰胺化的疏水性抗菌肽,具有抗细菌、霉菌、酵母菌、原虫及病毒活性.为了研究牛蛙皮肤抗菌肽的多样性及其结构特点,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蛙属抗菌肽基因信号肽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牛蛙皮肤cDNA文库中克隆到两个新的temporins 家族抗菌肽,命名为 temporin-La (LLRHVVKILEKYLamide) 和 temporin-Lb (LFRHVVKIFEKYLamide).合成的 temporin-La 和 temporin-Lb肽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溶血性测定结果表明,temporin-La 浓度高至250 mg/L 时对兔红细胞仍无溶血活性,而 temporin-Lb 具有较弱的溶血活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 ≈ 230 μmol/L).通过透射电镜观察 temporin-La 和 temporin-Lb 处理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结构,发现它们都能直接地杀死细菌,但作用机制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去除供者骨髓中的T淋巴细胞可有效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用含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EC-CD)基因的高滴度逆转录病毒(1.5×105 CFU/ml)感染小鼠T淋巴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CD基因的T/ pCD2细胞.经PCR和RT-PCR方法检测证明CD基因已成功地导入T淋巴细胞中并有效表达.分别用不同浓度的5-FCyt作用于T/ pCD2及T淋巴细胞,光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细胞数目变化及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表明,5-FCyt浓度大于1 μmol/L时,即对T/ pCD2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而对正常T淋巴细胞基本无毒性,且T/ pCD2细胞在加入药物后生存时间(3~5 d)明显短于未转染的T淋巴细胞(大于14 d).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新型多组份生物微胶囊体系——SA/CS-CaCl2/PMCG微胶囊。考察了PMCG和SA/CS-CaCl2/PMCG微胶囊体系对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生长的影响,并用SA/CS-CaCl2/PMCG生物微胶囊进行了固定化培养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合成聚阳离子类似,PMCG组分对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在制胶囊过程中以及在用SA/CS-CaCl2/PMCG微胶囊对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培养过程中,都显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作为整个体系来说,该微胶囊可用于微生物细胞的固定化培养。    相似文献   

9.
应用RT-PCR技术从分泌抗人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HB8760中克隆了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用(Gly4Ser)3连接肽基因将VH、VL连接成ScFv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ScFv基因全长927bp,其中VH基因长360bp,编码120个氨基酸,VL基因长324bp,编码108个氨基酸。在大肠杆菌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表达了GST-ScFv融合蛋白,表达产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9%。凝血酶消化后的产物具有黑色素瘤细胞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10.
酪酪肽(peptide tyrosine tyrosine, PYY)是存在于机体肠道的肽类激素,有 PYY1-36和PYY3-36两种形式,后者可以降低个体食欲并减少食物摄入。分别通过人工合成基因和PCR定点突变的方法,得到PYY3-36衍生物PYY3-36-Gly37及PYY3-36的基因,然后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并进行诱导表达。通过亲和层析得到融合蛋白,经肠激酶酶切和二次亲和层析得到目的多肽。在昆明鼠体内检测二者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剂量为800μg/kg时PYY3-36及PYY3-36-Gly37均可抑制昆明鼠的摄食,且抑制作用可达9h,而PYY3-36-Gly37组的平均抑制率可达50%,明显高于PYY3-36。  相似文献   

11.
蒙书红  常蕾  柳峰松  徐平  张瑶 《微生物学报》2022,62(10):3768-3783
【目的】本研究以分枝菌酸小杆菌(Mycolicibacterium smegmatis)为研究对象,探索适于原核微生物理想的磷酸化富集方法。【方法】我们比较了二氧化钛(TiO2)、Fe3+-NTA和Ti4+螯合在磷酸酯修饰的固相微球(Ti4+-IMAC) 3种不同富集方法磷酸化肽段的富集效率,并用不同分辨率的质谱仪评估富集稳定性。【结果】Ti4+-IMAC富集效率最高,磷酸化位点数是TiO2或Fe3+-NTA方法的7倍以上;TiO2和Fe3+-NTA方法富集到的磷酸化位点数相差不大,与已报道的用TiO2方法富集的磷酸化位点数目接近。Ti4+-IMAC富集结果稳定性很好,高分辨率Lumos质谱仪鉴定到的磷酸化位点数是Velos的2.6倍。【结论】本研究较高效地实现了分枝菌酸小杆菌磷酸化事件的鉴定,共鉴定到2 280个磷酸化蛋白、10 880个磷酸化肽段及4 433个可信磷酸化位点,有望用于其他微生物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伤寒沙门菌质粒pRST98对人巨噬细胞THP-1自噬过程的影响,以携带伤寒沙门菌质粒pRST98的野生株ST6、消除pRST98的突变株ST6-ΔpRST98和将pRST98经接合转移的回补株ST6-c-pRST98为受试菌,与THP-1共培养建立感染模型,并加入自噬作用阻断剂氯喹(CQ)进行干预。首先测定CQ单独作用对细胞及细菌的影响,确定CQ最适浓度;在细菌和细胞共作用后的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B)和mRFP-GFP-LC3 质粒转染法检测细胞LC3Ⅱ蛋白、p62蛋白、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的变化。结果显示,30 μmol/L CQ对细胞自噬的阻断效果明显,且细胞存活率超过50%,对细菌也无明显影响。WB结果显示,用该浓度CQ干预后,ST6-ΔpRST98感染组细胞的LC3Ⅱ及p62表达量上升程度显著高于野生株ST6及回补株ST6-c-pRST98;CQ干预组3株受试菌感染细胞LC3点状结构数量均高于未加CQ组,且ST6-ΔpRST98感染细胞的点状结构数量明显增加。以上结果提示,伤寒沙门菌质粒pRST98在自噬前期发挥作用,早于溶酶体降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对原发性胆管色素结石患者的胆管胆汁中大肠杆菌的各个亚型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进行对比,进而探究导致色素结石形成的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方法:选取原发性胆管色素结石患者70例,术中无菌条件下抽取胆管胆汁行细菌培养,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胆汁中培养出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根据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与β-葡萄糖醛酸酶同底物4-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PG)反应的速率k呈正比,与反应体系的OD600值成反比,计算大肠杆菌各亚型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结果:共获得胆管胆汁标本70例,61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7.14%。共获得菌株73株,培养结果排名第1为大肠杆菌(34.25%),药敏试验敏感度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培南类、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前5位的药物分别是四环素、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对培养出的25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共获得13种大肠杆菌血清型,位列前3位分别为O30、O24、O79,而O24血清型大肠杆菌其时间-吸光度值曲线斜率k值明显高于其它血清型,结合其OD600值,可得出其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较高。结论:原发性胆管色素结石的患者胆管胆汁中最常见细菌为大肠杆菌,血清型以O30、O24、O79为主,其中O24型血清型大肠杆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H2O2诱发人成纤维细胞衰老样变化的基因表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0 μmol/L H2O2作用体外培养的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4次,使之出现不可逆的衰老表型.提取年轻细胞及H2O2处理早老细胞的mRNA,以荧光物Cy3标记年轻细胞cDNA,Cy5标记H2O2处理的细胞cDNA,并与点有4 096条人类基因的芯片杂交,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判断基因是否存在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有123种基因的表达变化较显著,这些基因参与细胞周期进程、细胞代谢及蛋白质修饰、细胞外基质及细胞骨架蛋白的形成和调节、炎症反应、调节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和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氢对培养心肌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氧化应激时产生大量的自由基,造成心肌细胞的损伤.过氧化氢(H2O2)是有机体氧化代谢产物,同时是一种活性氧.应用不同浓度的H2O2,分别于不同作用时间,动态观察其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从实验结果看到,低浓度的H2O2(<0.1 mmol/L)作用2 h,使心肌细胞产生早期的生物化学的改变,如MDA产生堆积和细胞周期时相改变(G1期细胞增加,G2期细胞减少),此时心肌酶基本无泄漏,心肌细胞的死亡率很低,HE形态学观察基本无改变;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1~5 mmol/L)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进一步诱导细胞损伤加剧,LDH释放和MDA积累明显升高,细胞死亡率也明显增加,已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可观察到其病理形态学的坏死性改变;当10 mmol/L H2O2作用时,细胞大量死亡,形态学可见细胞极度收缩、脱落,形成大面积的细胞脱失区.因此,H2O2作为一种活性氧自由基,依其浓度和作用时间不同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的损伤.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明显减少H2O2活性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佛波酯(TPA)是潜在促肿瘤剂,也是蛋白激酶PKC激活剂.TPA能在极低浓度下替代DG激活PKC,从而导致一系列细胞功能变化.应用100 nmol/L TPA作用于NIH3T3细胞,观察NIH3T3细胞的粘附变化,发现TPA可促进NIH3T3细胞与基质纤连蛋白的粘附,进一步研究Fn的主要受体α5β1整合蛋白在细胞表面含量,发现TPA作用24 h使α5及β1含量分别增加52.3%和51.6%.应用3H-甘露糖标记N-糖链和凝集素柱层析方法分析TPA作用后细胞N-糖链总量和组分比,结果均与对照组相仿,说明是通过增加细胞合成整合蛋白α5及β1亚基含量实现的.在TPA作用于细胞的同时,加入PKC抑制剂Sphingosine,发现α5、β1含量和细胞与Fn的粘附均回复至对照组水平,提示TPA增加α5β1整合蛋白合成而增加的细胞与Fn粘附作用,是由PKC介导完成的.此外还发现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也阻断TPA增加α5β1整合蛋白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取用2 μmol/L As2O3对NB4细胞株和APL体外干预及用0.16 mg·kg-1·天-1 As2O3静脉输注治疗干预前后的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基因, PCR扩增后直接测序, 干预前后的序列对比分析, 同时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凋亡率测定. 分析了As2O3在体内和体外作用对原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APL)和NB4细胞株的线粒体基因(mtDNA)非编码区D-loop的基因突变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研究发现, As2O3处理后mtDNA的D-loop区基因突变位点数目较处理前显著增多, mtDNA的D-loop区基因突变率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rNB4-As2O3=0.973818,rAPL-As2O3 =0.934703. 突变类型包括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 本实验仅是初步研究, 尚未发现As2O3对mtDNA的D-loop区稳定的突变位点和突变规律. 结果显示, As2O3体内外干预均能加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mtDNA的D-loop区基因突变, 并与其促凋亡作用呈正相关, mtDNA的D-loop区可能是砷剂治疗白血病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产蛋白酶菌株枯草杆菌N1025的产酶条件及酶性质的初步考察。在45℃培养,最适产酶时间为20小时,培养基以自然pH为好,CaCl2、MgSO4、FeCl3及CaCO3有促进产酶作用,尿素、(NH4)2SO4及NaNO3对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酪蛋白为底物,在45℃时,pH7—8酶活性较高;在52—55℃,出现pH 7及9两  相似文献   

19.
PKCγ过表达诱导C3H10T1/2细胞生长失控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DNA重组构建蛋白激酶Cγ(PKCγ)亚类的重组质粒并经基因转染技术和DNA印迹、蛋白质印迹与PKC活性分析,获得了过表达PKCγ的C3H10T1/2细胞——NCP4.NCP4细胞生长速率提高,流式细胞光度术检测表明,NCP4细胞G1期百分率下降,S期和G2+M期百分率升高,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血清依赖性明显下降,贴壁依赖性降低,在软琼脂中形成小集落,出现部分转化表型.进一步检测,首次观察到NCP4细胞中癌基因c-sis表达明显增强,这可能是NCP4细胞血清依赖性下降的分子机理之一.实验表明,在正常C3H10T1/2细胞中PKCγ的过表达可直接导致细胞增殖加速并可诱导出现部分转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C60对体外培养癌细胞的光致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用C60-磷脂酰胆碱与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融合后,以4 000 lx光强度激发C60(C60浓度20 mg/L)对HeLa细胞具有显著的光致杀伤作用.生化测定证实光激发C60导致膜蛋白巯基含量减少、膜脂过氧化、丙二醛含量增高,SDS-PAGE证明膜蛋白交联,荧光偏振显示膜流动性降低,电镜超微膜结构破坏,经MTT法检测,大部分细胞死亡.C60的强烈光致作用证实了Arbogast等认为光激发C60可产生单线态氧的观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