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孕穗期用4000ppm乙烯利处理诱导雄性不育时,穗部乙烯大量释放的时间集中在大约10天以内,形成高峰。乙烯熏气直接处理三天(1~100ppm,每天12小时),明显增加不育率,但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其它方面未见影响。AgNO_3(500ppm)预处理对乙烯利(乙烯)抑制小麦生长和杀雄等具有拮抗作用。对杀雄过程中乙烯利的运转、分解以及乙烯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乙烯利,GA3对采后番茄果实中乙烯,CaM含量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00ppm乙烯利或75ppm GA_3处理绿熟期采收的番茄果实,前者促进而后者减少乙烯释放速率;乙烯利处理的果实采后出现两个CaM高峰,而GA_3处理与对照都出现一个CaM高峰。  相似文献   

3.
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对番茄果实有明显的催熟作用。不管是在植株上喷洒处理,或采收后浸果处理均属有效。采收后浸果处理的浓度,可以从1000—4000ppm,浸果处理时药液温度(20℃及30℃)对催熟的效果影响不大。但在浸果后,要在较高的温度(22—25℃)下,才能获得预期的催熟效果。采收前植株喷洒乙烯利,浓度从500—2000ppm可以提早红熟6—8天,增加红熟果实的早期产量,但对总产量影响不大。这种对产量的一时的增加,主要是增加红熟果实数而不是单果重。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变异不大。而可滴定酸度则迅速降低。乙烯利处理对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只有少量的增加。西瓜在采收前用乙烯利喷果处理,浓度100—500ppm,可提早成熟5—7天,及增加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乙烯利处理对果肉各部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比不处理的有相应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油菜素内酯对水稻种子发芽及芽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菜素内酯(BR)浸种处理可使种子活力提高,(10°ppm)明显抑制胚根生长,(10~(-2)ppm)使胚根卷曲。在嫌气条件下,BR抑制芽鞘生长;在好气条件下,促进芽鞘生长。BR连续处理时,光照降低处理的效果。BB与乙烯利联合处理比单个处理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内源乙烯在河套蜜瓜成熟之前就已产生,其含量上升先于呼吸跃变。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显著增加与果实软化平行相关,并与内源乙烯变化趋势一致。乙烯利处理后,该酶活力与乙烯生成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用附加2ppm NAA 和0.5ppm 激动素或单附加高浓度(5—10ppm)激动素的 Miller 培养基,能诱导出两种形态不同的愈伤组织,前者松软如海绵,后者质硬成瘤状。只有瘤状愈伤组织在含高浓度激动素的Miller培养基中才能分化出芽,进而形成完整的植株。但改用 White 培养基,或以下胚轴为材料,都未获得再生植株。因此,认为植物产生愈伤组织和再分化为植株不仅与外源激素有关,而且因植物材料和营养条件而异。  相似文献   

7.
内源乙烯在河套蜜瓜成熟之前就已产生,其含量上升先于呼吸跃变。多聚半乳精醛酸酶活力显著增加与果实软化平行相关,并与内源乙烯变化趋势一致。乙烯利处理后,该酶活力与乙烯生成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我国长江流域种植春番茄,果实成熟多集中在六、七月份,影响市场均衡供应。采用催熟技术特别是应用乙烯利处理番茄的植株或果实,可使产品提前上市,这在生产上是可行的。我们于1977—1978年在本校及赭山公社,进行了影响乙烯利催熟番茄的因素的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荔枝果实在发育和采后的乙烯产生及其生理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荔枝果实在发育与成熟过程中呼吸作用和乙烯的产生不断下降。 成熟荔枝果皮的乙烯产生量约为果肉和种子的86倍。外源乙烯处理能提高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 在5℃下,荔枝果实的呼吸和乙烯产生受到强烈抑制,只有常温(25℃)下的1/10或更低,但进入常温后则很快上升,果实内部乙烯最高可达17.6 ppm。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Lavee和Bangerth两个激素信号调节花芽发端假说的内容和证据,并分析了这两个假说的优缺点。认为旺盛营养生长的梢尖或正在发育果实的种子产生的极性运输的生长素(IAA)可能是抑制果树花芽发端的信号。尚不能确定来自正在发育果实种子的赤霉素(GA)自身是抑制花芽发端的信号,还是参与调节花芽发端信号的产生。营养芽中高水平的细胞分裂素(CTK)促进花芽发端,可能与较弱的IAA信号有关。同时指出,激素信号调节花芽发端的机理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
激素信号在调节果树花芽发端假说的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Lavee和Bangerth两个激素信号调节花芽发端假说的内容和证据,并分析了这两个假说的优缺点。认为旺盛营养生长的梢尖或正在发育果实的种子产生的极性运输的生长素(IAA)可能是抑制果树花芽发端的信号。尚不能确定来自正在发育果实种子的赤霉素(GA)自身是抑制花芽发端的信号,还是参与调节花芽发端信号的产生。营养芽中高水平的细胞分裂素(CTK)促进花芽发端,可能与较弱的IAA信号有关。同时指出,激素信号调节花芽发端的机理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甜橙褐斑病与乙烯产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橙褐斑病在5℃较在2℃和7~9℃下发病更快,显示出中间温度效应的存在。低温可刺激甜橙果实内源乙烯的产生,外源乙烯处理可诱导和促进低温贮藏甜橙的褐斑病,除去乙烯则可减轻病害。 蒂部果皮是甜橙果实内源乙烯产生的主要部位,也是褐斑病的始发部位。甜橙果实在开始发病时,蒂部果皮中的乙烯浓度已达到20.6 ppm。  相似文献   

13.
瓠瓜(Lagenarla leucantha Rusby)品种“杭州长葫芦”的正常开花习性,是在主蔓上,每一叶腋开一朵雄花。但在幼苗期用乙烯利喷洒处理,可以促进多生雌花,少生雄花。但当乙烯利与GA_3混合使用时,显示GA_3有抵消乙烯利效应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大小,与GA_3的浓度有关。 不论在长光照、短光照或自然光照下,乙烯利处理都可以促进主蔓多生雌花,少生雄花。但对侧蔓的影响不大。而用GA_3处理,对主蔓的雌雄性别,几乎没有影响。但对侧蔓的雌花数有减少的趋势。 乙烯利喷洒处理时,瓠瓜植株的节数愈多,则连续着生雌花的节数(相当于花数),有减少的顷向。但由处理时植株的顶叶数起到开始着生雌花之间的节数,则不同处理时期之间,相差不大。 试验证明:雄花的花药长度只有在0.2~0.4毫米以下时,才能为乙烯利处理转变为雌花。当雄花发育到花药长度超过0.5毫米时,就不能为乙烯利转变为雌花。乙烯利处理,并不能诱导瓠瓜分化更多的雌花,而只是使原来的雄花芽转变成为雌花。  相似文献   

14.
在凤梨家族中,菠萝是我们所最为熟悉的种类,它的果实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人们普遍喜爱的水果之一。另外,你知道吗?除了食用,菠萝还可以通过水培的方法养植观赏,成为居室中一个自然而别致的小装饰呢!菠萝与许多水果有所不同,在其可食用的果实上部还生有一丛称为“冠芽”的器官,通常我们吃菠萝时都把它切下扔掉。其实,冠芽是菠萝的重要繁殖器官之一,如果我们把它插于清水中培养,只要条件适宜,它就会慢慢生根,生成一棵根、茎、叶齐全的新菠萝植株。具体方法是:切下冠芽,切时注意要多保留冠芽茎基部,但尽量不带果肉,以防水…  相似文献   

15.
179.溶磷脂酰乙醇胺促进果实成熟 据美国1992年专利记载,磷脂、尤其溶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otidylethonolamine,LPE)促进果实成熟和耐贮藏。LPE无论施用于收获前或收获后,都既促进果实内乙烯的产生,也降低呼吸作用,因而可以保持果实硬度更长时间。收获前用100ppm LPE处理苹果可降低果实呼吸作用率和增加乙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1ppm 2,4-D可诱导烟草叶片外植体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同时刺激产生乙烯,两者成正相关性;0.2ppm KT则直接诱导再分化产生不定芽,而对乙烯产生无明显影响。KT对2,4-D诱导脱分化和乙烯的产生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亚胺环已酮(CHI)对2,4-D诱导脱分化和乙烯产生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瓜及瓠瓜的性别表现与激素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瓜(Cucumis sativus L.)及瓠瓜(Lagenaria leucantha Rusby)幼苗期间,用乙烯利(150ppm)喷洒处理,可以明显地增加雌花的发生,减少雄花的发生;而用赤霉素处理可以增加雄花的发生,而减少雌花的发生。 瓠瓜的主蔓很少着生雌花,而只生雄花。经乙烯利处理后,可以连续十余节都着生雌花,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瓠瓜的开花习性。但对于侧蔓上的雌雄性别的影响很少。 乙烯利处理,可以大大增加黄瓜及瓠瓜的雌花数,但对于产量的影响,因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而不同。其中以早期产量增加较明显,而总产量不一定增加。 当乙烯利与赤霉素混合处理时,对性别表现的效果,要看赤霉素的浓度来决定。高浓度(1500ppm)的赤霉素可以抵消乙烯利对性别表现的作用,低浓度(50ppm),不能抵消乙烯利的这种作用。 乙烯利促进黄瓜多生雌花的效果有一定的持续时期。在处理后8,12,24小时后,再喷高浓度赤霉素会增加雄花数及降低雌花数,但48小时以后则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黄瓜幼苗经乙烯利处理后,会增加其茎端组织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而赤霉素处理,会抑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FV E是植物自主开花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主要通过抑制FLC的表达来调控花发育过程。本研究利用粉菠萝(Aechmea fasciata)茎尖组织转录组序列数据,通过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粉菠萝中FVE同源基因AfF-V E的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672 bp,开放阅读框为1404 bp,编码由46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该蛋白序列中含有6个保守的WD重复区域。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A fFV E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中FV E的同源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q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粉菠萝中A fFV E基因对外源乙烯的刺激产生了应答。在采用乙烯利灌心处理不同时间的过程中,发现A fFV E基因的转录水平均在处理后1 d时达到最大,推测AfFVE可能参与乙烯信号反应,该基因在粉菠萝自主开花途径中的调节作用可能受乙烯影响。  相似文献   

19.
1-MCP对香蕉果实货架期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香蕉果实经乙烯利处理后当天和1d分别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果实色泽转变、软化及淀粉降解均受到明显抑制,货架期延长5d以上;而乙烯利处理后贮放2d或3d再用1-MCP处理已失去对果实后熟的抑制作用。香蕉果实经1-MCP处理后在常温下贮藏11d完全恢复对乙烯敏感。  相似文献   

20.
植物名称:松罗铁兰(Tillandsia usneoides)又称观叶菠萝、细叶菠萝,凤梨科、铁兰属。材料类别:芽或无菌芽。培养条件:取植株顶芽进行常规表面灭菌,或者用试管内的无菌芽。均以MS基本培养基为主,于25℃恒温2000 lx光照(12小时)下培养。生长与分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