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植物系统学》,美国WalterS.Judd等编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等译,2012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定价人民币128元。全书120万字613页,彩色图版30幅。该书是2008年Sinauer Associates,Inc.出版的PLANT SYSTEMATICS:A PHYLOGENETIC APPROACH(第三版)中译本。原书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Walter S.Judd、缅因大学Christopher S.Campbell、圣路易斯密苏里大学Elizabeth A.Kellogg、圣路易斯密苏里大学和密苏里植物园Peter F.Steven和耶鲁大  相似文献   

2.
生物系统学与自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德成 《生物多样性》1997,5(2):132-134
生物系统学的知识是自然监测和保护的基础。随着自然保护观念由强调重点物种或代表性生态系统保护转向强调保护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生物系统学将在自然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系统学与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学家200多年的努力,地球上最多仅有1/10生物被命名.至今,系统学却被误认为已是古老学科,基础设施和人才走向没落。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被批准后:对系统学重要性有了重新认识.1994年国际上提出了“2000年系统学议程”。本文对“议程”提出的发现生物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及管理系统学知识等三大任务及每个任务的优先领域作了介绍.明确了系统学是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应把系统学研究提到应有高度加以支持。  相似文献   

4.
W .S .Judd等著的《植物系统学 :系统发育方法》(PlantSystematics:APhylogeneticApproach)一书将维管植物按照分支分类学研究结果分门别类进行了介绍。该书 1999年出版 ,全书共 8章。第 1章植物系统学 ,介绍植物系统学定义及其研究的重要性 ;第 2章生物系统学的方法与原则 ,解释如何根据系统学证据重建系统发育关系 ;第 3章有花植物的分类与系统 :历史背景 ,概述在系统发育历史背景下应如何看待分类群 ;第 4章分类学证据 :形态结构与生化性状 ;第 5章分子系统学 ,介绍植物系统学的主要证据 ,侧…  相似文献   

5.
《广西植物》2007,27(4):F0004-F0004
《广西植物》创刊于1981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级)。主要刊登植物学各学科具有创新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原始研究论文、综述和新成果简报等。主要栏目设置有: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民族植物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相似文献   

6.
DNA分析与基因组序列和植物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DNA杂交、RFLP分析、DNA的限制酶图谱分析等方面描述DNA分析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了DNA分析技术与植物系统学的关系及分子数据的分析方法。并以高等植物为对象,从核DNA、叶绿体DNA和线粒体DNA三方面对植物分子系统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植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植物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植物志(Flora)是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最为基础的植物典籍,它为物种的准确鉴定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证,为合理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科学依据,在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林奈命名法和林奈分类系统的生物分类系统已经存在250多年并仍然为广大生物学工作者使用,由此产生的国际动物、植物、细菌的命名法规亦执行了100年(1905年,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第1版产生),并在不断修订.随着分类方法的不断进步,林奈分类系统的一些缺陷逐渐显露,一种被称为生物谱系命名法规(PhyloCode)的新的命名法出现在人们眼前.这种基于系统发育系统学的命名法规一经问世就引起诸多争论,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命名法规,无论与传统的命名法规融合还是独立发展,对于已有的分类系统都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Riverside分校的迈克尔·克莱格MichaelClegg博士利用他的休假期到澳大利亚堪培拉CSIRO的一个实验室访问,并提出了一项研究计划,即利用叶绿体DNA的RFLP分析探讨现代和古代大麦栽培型之间的关系。与克莱格在同一个实验室作访问学者的杰拉德·佐拉斯基(GerardZurawski)也来自加州,他刚刚完成了对菠菜的rbcL基因测序,而下一个材料是豌豆。在非常偶然的一次谈话中,佐拉斯基向克莱格建议:“RFLP分析固然不错,但何不尝试比较一下大麦叶绿体基…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植物志:iFlor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随着分子生物学及计算机信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认知自然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现有电子植物志(eFlora)的基础上,融入新一代测序技术、DNA条形码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元素的新一代植物志(iFlora)应运而生。iFlora是通过系列关键技术的集成和攻关,构建便捷、准确识别植物和掌握相关数字化信息的新一代植物志(或智能装备),它将极大地促进植物分类学和系统发育、演化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有效地服务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公共教育等,并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iFlora的实施,将为培育和拓展物种识别圈(taxasphere)和生物文化圈(bioliterate world)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可能成为引领国际植物学发展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植物学理论中, 被子植物雌蕊的基本单位心皮被认为是变态的叶(即大孢子叶)通过纵向对折和内卷演化而来。该理论造成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近年来提出的一统理论认为被子植物的心皮由长胚珠的枝和包裹这个枝的叶共同组成, 从而弥合了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之间的鸿沟。最近, 当代植物学界两大权威人物Peter R. Crane和Peter K. Endress分别撰文, 发表了不同于传统理论的观点。Endress认为, 心皮由胚珠和叶性器官组成; 而Crane认为, 所有的胚珠都长在枝上。结合二者的结论, 不难得出“心皮实际上等同于一个长胚珠的枝加上一个叶”的论断。这在某种意义上等于认同了一统理论的观点。两位权威人物观点的转变预示着植物学理论将很快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该文向国内植物学同行通报这一最新动态, 以期让我国学者能够了解最新理论。  相似文献   

12.
分子系统学在生物保护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文 《生物多样性》1998,6(2):138-14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和发展。分子系统学方法可以很好地确定物种保护的基本单元——进化显著性单元,并可用于推测群体的发展状态,从而为物种的保护提供了一项新的具很强操作性的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3.
《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是世界植物学家处理植物名称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在每次的国际植物学大会之后都会做适当修订并予以颁布,新版《法规》一旦颁布就替代了前期各版《法规》。概要介绍了2018年6月26日正式出版的《深圳法规》与前一版《墨尔本法规》相比出现的主要变化,主要从结构上的变化、新增条款、相关条款的变化、术语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狭义干蘑属(蘑菇目)概要及新的系统学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狭义干蘑属(Xerulas.str.)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该属仅包括模式种干蘑(X.pudens)及其周围的几个种。属的特征是担子果金钱菌状,有假根;菌盖及菌柄表面干燥,被有黄色至褐色直立、披针形的刚毛;菌褶边缘无不育带;子实层有近梭形的小担子。这些特征可以将干蘑属的物种从干蘑属-小奥德蘑属复合群中分开。现知干蘑属包含六种,本文提供了这些种的检索表,并对各种进行了描述、图示或讨论。其中,硬毛干蘑(X.strigosa)是一新种,它与干蘑(X.pudens)和中华干蘑(X.sinopudens)相似,但与干蘑不同在于其担孢子较长,锁状联合稀少,侧生囊状体顶端壁薄;与中华干蘑的区别在于其侧生囊状体壁厚,顶端有头状至近头状膨大并覆盖有结晶,担孢子宽椭圆形至椭圆形。中华干蘑和小刺干蘑(X.setulosa)分别为我国和哥斯达黎加的新记录种。干蘑属虽然广布北半球,但未见东亚-美洲或欧亚广布的物种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15.
对狭义干蘑属( Xerula s . str .) 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 该属仅包括模式种干蘑( X. pudens) 及其周围的几个种。属的特征是担子果金钱菌状, 有假根; 菌盖及菌柄表面干燥, 被有黄色至褐色直立、披针形的刚毛; 菌褶边缘无不育带; 子实层有近梭形的小担子。这些特征可以将干蘑属的物种从干蘑属- 小奥德蘑属复合群中分开。现知干蘑属包含六种, 本文提供了这些种的检索表, 并对各种进行了描述、图示或讨论。其中, 硬毛干蘑( X. strigosa) 是一新种, 它与干蘑( X. pudens) 和中华干蘑( X. sinopudens) 相似, 但与干蘑不同在于其担孢子较长, 锁状联合稀少, 侧生囊状体顶端壁薄; 与中华干蘑的区别在于其侧生囊状体壁厚, 顶端有头状至近头状膨大并覆盖有结晶, 担孢子宽椭圆形至椭圆形。中华干蘑和小刺干蘑( X. setulosa) 分别为我国和哥斯达黎加的新记录种。干蘑属虽然广布北半球, 但未见东亚- 美洲或欧亚广布的物种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16.
任务1.用简约法重建6种植物的系统发生树。该任务包含4个部分。(25分)  相似文献   

17.
周志炎 《古生物学报》2007,46(4):387-393
根据2006年发表的新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的有关规则和条款,讨论我国古植物命名中一些值得重视的和存在的问题,着重在分类单元名称的合格发表、模式指定以及拉丁属、种名称构成和性别等几个方面.文中也介绍了新法规中对古植物形态分类单元(morphotaxa)定义的改变和相关规则的更动情况,以及有关在学位论文和电子版文档中发表分类单元名称等新规则.文后附有古植物命名的一些重要规则生效的日期和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18.
赵萌莉  林鹏 《生物多样性》2000,8(2):192-197
红树植物是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因适应海岸带和海涂的生长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性。红树林是海岸有重要价值的湿地。论述了红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适应多样性、物候多样性以及分子水平的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菌物系统》2008,27(2):I0001
中国科学院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是198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开放实验室之一,是我国唯一对真菌地衣进行全面的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实验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真菌地衣重要类群的分类、系统和进化生物学研究,揭示真菌地衣的物种起源与演化的基本规律,真菌与其它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机制;同时开展真菌地衣资源储备和建立资源评价体系,为人口与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等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许为斌 《广西植物》2020,40(10):1389-1392
苦苣苔科植物是个研究活跃的类群,近年来随着新类群的报道和分类系统的变动,在该科的分类学研究中,出现了不少学名的种加词的性和属名不一致或出现拼写错误的情况,虽然这些错误不影响该名称的合格发表,但还是有必要根据《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进行改正。该文就苦苣苔科植物中属名以-stigma结尾的学名、属名以-cheilos结尾的学名、根据属名词尾不容易判断出性别的学名、拼写错误的名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13个不符合法规的名称予以改正。此外,还就苦苣苔科植物学名的合格发表和规范使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