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们在小试验的基础上,对纤维素酶水解糠醛渣生产酵母进行了中间试验,其结果表明,糠醛渣经纤维素酶水解后的终产物是葡萄糖,酶解液的糖度可稳定在4%以上。用此水解糖作碳源培养酵母,产率可达50—60%(对投糖计),酵母菌蛋白质含量达40—50%,核酸提取量为酵母的4—6%。  相似文献   

2.
克鲁斯假丝酵母及其近似种的脉冲电泳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钳位均匀电场脉冲电泳(CHEF)系统分析了克鲁斯假丝酵母(Candida krusei),郎比可假丝酵母(C. lambica)和粗状假丝酵母(C. valiad)的模式菌株的电泳核型,发现这三种表型相似的假丝酵母却具有互不相同的染色体DNA分子带型,为其分类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鉴别依据。在常规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测定了AS 2.75(原定种名为(C. incospicua),AS2.1182(原定种名为 C. lambica)和AS 2.1772(未定种)等三株假丝酵母的G+C含量和脉冲电泳核型。通过对已报道的C. inconspicu的G+C含量及上述三种假丝酵母模式菌株的脉冲电泳核型的比较分析证明,AS 2.75和AS 2.1772为粗状假丝酵母(C. valida),AS 2.1182为克鲁斯假丝酵母(C. krusei)。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研究了康氏术霉AS.3.4290(白色突变株)纤维素酶产生和糠醛渣酶解的适宜条件。在稻草粉固体培养基上,纤维素酶产生的最适条件是:稻草粉细度为0.35厘米筛孔的筛下物;培养基含水量67%左右;pH 6.0—6.5;添加氪源是必要的,其中以磷酸氢二铵(4%)和硫酸铵(2%)为佳;培养温度28℃;时间为3天;葡萄糖在浓度低时,对纤维素酶产生有好处,而浓度过高时(大于6%),反而对酶形成有抑制作用。上述培养物直接用于糠醛渣的酶水解,其酶作用的最适条件是:pH5.0,温度50℃,作用时间48小时。葡萄糖和单宁对纤维素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18株酵母和2株白地霉中选得两株酵母它们能较好地利用稻草酶解液生产单细胞蛋白,其菌名和编号为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AS 1.374,假丝酵母(Candida sp.)Y002对这两株菌的生长条件进行了研究,在pH5.0、30—32℃、糖浓度1.5—2.0%、培养36h的条件下,SCP对糖的产率可达66.6%。  相似文献   

5.
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转化反式肉桂酸生产L-苯丙氨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探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的培养基成分、培养固定化及转化条件。实验表明最佳培养基成分(%):葡萄糖0 5,胰蛋白胨0.5,酵母膏0.5,磷酸二氢钾0.05,L-Phe0.05,pH.0,30℃,20L发酵罐中培养15~17h.最佳固定化条件为:用2.5%卡拉胶包埋18%的湿菌体。最佳转化条件为:1.0%反式肉桂酸,4mol/L铵离子,pH10.5,30℃。用卡拉胶固定化的深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可以将77.7%的反式肉桂酸转化为L-苯丙氪酸。  相似文献   

6.
木屑、稻草、糠醛渣被用来培养假丝酵母、酿酒酵母,以生产单细胞蛋白。我们以蔗髓酶解的糖液为碳源,在1000L罐通气搅拌培养酵母获得较高的产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降解三硝基甲苯的酵母和类酵母菌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受三硝基甲苯(TNT)严重污染的土壤和废水中分离筛选到17株可降解TNT的酵母菌和白地霉。其中6株为克鲁斯假丝酵母(Candidakrusei),4株为橡树假丝酵母(C.quercitrusa),一株为无名假丝酵母(C.famata),一株为伯杰汉逊酵母(Hansenulabeijerinckii),一株为亚膜汉逊酵母(H.subpelliculosa),4株为白地霉(Geotrichumcandidum)。对其中6株菌进行了降解TNT的条件实验,发现降解TNT的适宜pH为7,温度为37~40℃。在含75~80mg/LTNT的培养基中,40h内能降解TNT56~74mg/L,去除率达71%~93%。在培养基中加入0.01%~0.05%的葡萄糖作碳源,或加入0.01%~0.1%的酵母膏对6株菌降解TNT的能力略有促进作用。加入铵盐作为氮源则明显抑制这些菌对TNT的降解。  相似文献   

8.
一株新的石油脱蜡酵母——脱蜡球拟酵母及其发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土壤中分离到一株C1酵母,经鉴定属于球拟酵母(Torulopsis),但不同于该属内所描述的各个种。它不同化纤维二糖和L-阿戊糖,对石油一些馏份脱蜡效果好,定名为脱蜡球拟酵母(Torulopsis deparaffina n. sp.)。该菌对300--400℃馏份油(正烷烃含量为5.60%)发酵50小时,油凝点由+4.5℃降至—53℃发酵70小时降至一60℃;每公斤原料油(正烷烃含量为8.87%)可收获精制千酵母5.4.2克。  相似文献   

9.
果园土壤筛选出一株能利用液体石蜡生成柠檬酸的酵母菌,经鉴定为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 8—2。在该菌所产生总酸中约50%为柠檬酸。摇瓶及500升发酵罐试验证明,8—2菌在含10—12%液体石蜡、0.25—0.5%玉米浆及6%CaCO,作中和剂的培养基中,一般能生成7%以上的柠檬酸,最高可达10.72%。此种工艺可生产工业用柠檬酸。  相似文献   

10.
从自然标本中分离获得一高产甘油的菌株WL20025,仅发酵葡萄糖及微发酵蔗糖,能利用葡萄糖、蔗糖、乙醇生长,微利用甘油和柠檬酸,不利用肌醇、硝酸盐、赤藓醇、阿拉伯醇、甘露醇,与DBB显色反应为阴性,可在含500g/L葡萄糖或100mL/L醋酸的培养基中及40℃下生长,可在水活度为0890~0900的培养基中生长,出芽生殖,易形成“假丝酵母菌型”假菌丝,不进行有性生殖,线粒体DNA的分子量为20kb,是假丝酵母属的一个新种,定名为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olgenesis Zhuge[WTBZ] sp.nov.)。  相似文献   

11.
克鲁维酵母种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ueromyces lactis Y12—1)和脆壁克鲁维酵母(K.fragilis8554)是乳糖酶生产菌株。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了两菌株种问融合的研究。通过试验.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最佳条件为:对数期的细胞,2%的蜗牛酶.30℃酶解30分钟.原生质体形成率90%以上,再生率20%左右。原生质体融合由聚乙二醇(PEG)诱导。K.lactisY12-l不能旋酵菊糖;K.fragilis 8554不能同化D-松三糖和麦芽糖;利用二菌株自身的营养缺陷性质获得融合子。融合子既能发酵菊糖又能同化D-松三糖和麦芽糖;融合子的DNA含量约为二亲株之和;融合子的菌落形态与亲株相比有一定差别.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融合子的乳糖酶产量提高14一l6%;连续15次传代,融合子稳定。  相似文献   

12.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是一种可以利用多种非糖碳源代谢的微生物,在石油发酵、石油化工生产领域已得到长期应用[1]。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发展。通过代谢工程技术改变热带假丝酵母的代谢途径和流向.发展出能够把石油中的烃类物质发酵转化成各种重要化工原料、中间体的新型生产菌株,已普遍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的重视。另一方面,热带假丝酵母具有细胞生长密度高,分泌蛋白能力强等特点,可以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异源蛋白表达体系。建立稳定高效的热带假丝酵母载体一宿主系统是实现上述构想的前提和关键。迄今为止,在热带假丝酵母细胞内尚未发现能游离于染色体外自主复制的天然质粒存在。目前已有20余种热带假丝酵母基因被克隆和鉴定。大部分与热带假丝酵母的氧化代谢过程有关,其中5个过氧物酶体蛋白基因的结构和2个细胞色素P450系统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巳被阐明[2-5],与DNA复制过程有关的基因或功能序列均未见报道。本文研究和探索Candida属其他微生物基因元件在热带假酵母中的功能作用,选用热带假丝酵母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基因的启动子和侧翼调控序列[3],构建了一套新的热带假丝酵母载体一宿主系统,并成功地表达了小鼠CYPlAl基因。  相似文献   

13.
丙酸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北京丙酸杆菌(Propionibacrerium beijingense)不能利用无机氮。蛋白胨和酵母膏的种类对该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显著,其中以酵母膏最好,浓度以l一2%为宜。丙酸发酵最适温度为25一30℃,最适pH为6.5,葡萄糖浓度以1-2%为佳。使用下列发酵培养基(%):葡萄糖2.酵母膏2,CaCO3,1.5,丙酸产量为9.35g/L,对糖的产率达51.94%,丙酸对乙酸的比例近5:l。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酵母属间隔合菌体F27利用菊粉进行山梨醇发酵适宜条件的研究结果。其适用的发酵培养组成为(%);菊粉(以总糖计),10;酵母膏,2.5;葡萄糖,1.0;MnSO4,0.1。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5-6,接种量10%(V/V),温度35℃,该菌株经摇瓶发酵72h后,山梨醇产量可达4.87g/100mL。  相似文献   

15.
应用改良的Hungate技术,从湖南省常德市酒厂下水道的污泥中分离到一株产甲烷菌cc8l。该菌株细胞短杆状(0.6—0.8×1.5—2.0Fro),两端圆钝,具一根端生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芽孢,革兰氏阴性,通常单个存在,从不成链状a菌落很小,圆形,直径0.7—1mm,凸起,边缘完整,半透明,初为乳白色,后中央褐黄色。菌株只能利用H,/co,或甲酸盐作为碳源和能源,不能利用CH30H、CH,COONa、CHsNH,。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牛的瘤胃液、酵母膏、胰酶解酩蛋白均能刺激菌株的生长和产甲烷,但不需夕。.源辅酶M。生长温度25。一45℃,最适生长温度40℃。生长pH值在5.5—7.5,最适生长pH7.0左右,菌体倍增时间为Il12.5小时,根据形态和生理性状,cc8l菌株与活动甲烷微菌(Jdethanorobium mobile)很相似,确定为活动甲烷敢菌。  相似文献   

16.
用稀酸酸解泥炭制得泥炭提取液,以该提取液为基质进行了热带假丝酵母的深层培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热带假丝酵母在泥炭提取液中最适生长条件是:1:1稀释的泥炭提取液,添加1%蔗糖和1.5%的酵母抽提物,起始pH6.4,接种量1%,300ml摇瓶装液50ml,36℃250rpm旋转培养48小时。此条件下收获的细胞生物量比优化前提高2.6倍。  相似文献   

17.
多粘杆菌β-淀粉酶的产生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粘杆菌(Bacillus polymyxa) As1.546产β-淀粉酶的最适培养基成份(%)为:玉米粉4,豆饼粉2,酵母膏0.5,Na HPO4·12H2O 0.2,NaH2PO4·2H2O 0.03,MgSO4.7H2O 0.05,自然pH(7左右)。250毫升三角瓶装50毫升培养基,旋转式摇床(220转/分),温度为30a℃,培养时间为60小时,每毫升发酵液酶活力可达700单位。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6.5,水解可溶性淀粉生成麦芽糖可达96%。  相似文献   

18.
亚嗜盐链霉菌新种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离极端嗜盐细菌的过程中,在含25%NaGI的Gibbons[1]培养基上发现一个放线菌菌落A75,经两代转种之后便不再生长。此菌仅能在含5—8%NaCI的Gibbons培养基上较好地生长,当NaGl浓度高于18%时则完全不生长。经鉴定,此菌株属于链霉菌属中的白孢(Albosporus)类群[2],但它与本类群中的已知种差异明显。在不另外添加NaCl的其它供试培养基上,一般不产生气生菌丝体,对供试碳源均不利用。在5—8%NaGl的Gibbons培养基上孢子丝呈白色,常成圈,幼龄菌落形成同心圆,液体培养菌体呈团状。在普戈二氏基础培养基[3]中添加8% NaCl,除D-木糖和L-阿拉伯糖外,对多种碳源均可利用,但生长弱。经鉴定认为A75菌株是链霉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亚嗜盐链霉菌(Streptomyces subhalophilus n.sp.)。  相似文献   

19.
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B14以正烷烃为碳源可以形成柠檬酸和异柠檬酸。在正烷烃、(NH4)2SO4 过磷酸钙、玉米浆和NaCl等组成的培养基上,发酵4天,发酵液中柠檬酸含量达6.95%。用吡啶显色,总酸(以柠檬酸计)含量达13.78%。将异柠檬酸转化为柠檬酸,发酵液中柠檬酸含量上升到12—13%,柠檬酸占总酸的比例从40一50%提高到80—90%。原料转化率(产酸量与正烷烃量之比)按柠檬酸计达1I 2%,总醛转化率达132.5%,最高达184.1%。  相似文献   

20.
假丝酵母尿酸酶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出了一株产尿酸酶的产朊候丝酵母(Candida utilis)AS2.117。此菌株尿酸酶形成条件的研究表明:尿酸、黄嘌呤和鸟嘌呤对酶形成起诱导作用;玉米浆对菌株生长和酶形成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蔗糖、葡萄塘、D-甘露糖和果糖是酶形成的适合碳源;生物素对酶产生有促进作用;在含有玉米浆培养基中加入无机氮源对产酶无作用,添加有机氮略增加产酶量。尿酸酶形成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蔗糖;,玉米浆3,尿酸0.1,蛋白胨0.1,生物素0.05,KCI0.1,NaCl 0.1。最适pH为6.2。在250ml三角瓶中装30ml培养基为最适。在200r/min的旋转摇床上25℃振荡培养21h,在此条件下最终酶活力可达0.6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