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外源H2O2胁迫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蒜品种‘二水早’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H2O2胁迫对大蒜试管苗的玻璃化发生及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外源H2O2处理下,大蒜玻璃化试管苗百分率、组织含水量、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SOD和POD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随H2O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叶绿素含量则表现相反的趋势;在同一H2O2浓度下,大蒜玻璃化试管苗的组织含水量、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大蒜正常试管苗,叶绿素含量低于正常试管苗.研究发现,外源H2O2胁迫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甜瓜试管苗继代培养玻璃化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管苗玻璃化现象是甜瓜组织基因转化过程中试管苗继代培养过程中的一大障碍,采用在培养基中提高糖和琼脂的浓度,添加适当的钙离子,细胞分裂素6-BA含量不超过0.2mg/L,生长素IAA用量控制在0.5mg/L,适当的光,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克服甜瓜玻璃苗玻璃化现象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蓝莓试管苗玻璃化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与正常试管苗相比,蓝莓玻璃化苗的茎、叶显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叶片表皮细胞松散、不连续;气孔结构难以辨认;叶片增厚;缺少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变大,部分细胞解体;茎的维管组织发育不良;亚显微结构观察发现,玻璃化苗叶肉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壁变薄;部分细胞缺少细胞核及线粒体;叶绿体数目减少,类囊体解体,缺乏淀粉体。玻璃化试管苗的生理生化特性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玻璃化苗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O2- 产生速率、H2O2积累量、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活性氧清除酶系中POD活性显著升高,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PAL活性下降。蓝莓玻璃化苗的形态结构异常,水分及物质代谢紊乱,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表明玻璃化与氧化胁迫相关。  相似文献   

4.
玻璃化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类似水浸状的半透明化生理病变现象, 常见于植物组织培养。玻璃化现象是限制组培技术发展和组培苗商业化生产的三大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但是玻璃化的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以组培材料为对象研究玻璃化机制受多种人为因素的干扰, 而以非组织培养材料为研究对象, 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有助于从本质上揭示玻璃化发生的分子机制。该文综述了非组培苗因软木脂含量改变、表皮蜡质合成减少、细胞膜过氧化受损、离子或水分子跨膜运输受阻等导致植物玻璃化的机制, 以期为最终揭示植物玻璃化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外源ABA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发生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蒜品种‘二水早’试管苗为材料,从活性氧代谢的角度研究了外源ABA、H_2O_2和H_2O_2+ABA处理下的试管苗玻璃化率、活性氧积累与组织定位和抗氧化系统的响应特征,探讨ABA缓解试管苗玻璃化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1)外源H_2O_2处理可诱导大蒜试管苗玻璃化发生,外源ABA处理下玻璃化率最低,可以缓解H_2O_2诱导的玻璃化的发生。(2)试管苗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在H_2O_2处理下最高,在ABA处理下最低;在添加H_2O_2的培养基中同时添加ABA能显著减少因外源H_2O_2处理引起的O_2~产生和H_2O_2积累。(3)试管苗CAT、POD和APX活性在外源H_2O_2处理前期(0~8d)均上升并显著高于对照,但其CAT、APX活性在处理后期(8~16d)下降,其同期POD活性也增加缓慢;各抗氧化酶的活性在外源ABA与H_2O_2+ABA处理前期(0~8d)均呈直线上升趋势,而它们在H_2O_2+ABA处理后期(8~16d)均显著高于H_2O_2处理。(4)各处理试管苗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随处理时间先升高后降低,并以外源ABA处理下最高,外源H_2O_2处理下最低。(5)试管苗O_2~和H_2O_2产生部位主要在基部和叶尖,且外源ABA处理下组织中ROS的积累最少。(6)在ABA+H_2O_2处理下,大蒜试管苗内丙二醛含量和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和H_2O_2处理。研究发现,外源ABA处理可有效降低大蒜试管苗的内源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抑制活性氧在试管苗内的产生和运输,显著降低试管苗玻璃化率;外源ABA可通过增强大蒜试管苗抗氧化能力来抑制玻璃化发生。  相似文献   

6.
梨芽离体快繁过程中玻璃化苗的发生与氧自由基胁迫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优质梨“苹博1号”的芽离体快繁过程中发生的玻璃化苗与其它植物的玻璃化苗相似,试验对其氧自由基清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试管苗和玻璃轩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普遍随培养时间而呈升高趋势;但玻璃化苗的后两种酶活性低于正常苗,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显著低于正常值,丙二醛水平却显著高于正常苗,提示梨快繁过程中有氧自由基的胁迫,而且玻璃化苗发生了更严重的  相似文献   

7.
玻璃化与正常苹果试管苗的叶片和茎的显微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品种‘鲁加5号’试管苗为试材,其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扫描观察方法,比较玻璃化与正常试管苗叶片和茎的显微结构的结果表明:苹果玻璃化试管苗的叶片和茎的显微结构与正常试管苗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叶片厚度变大,表皮细胞密度极低;表皮细胞体积膨大,液泡化,栅栏组织厚度减小,海绵组织厚度增加;气孔器的长轴变化不明显,短轴变宽,气孔密度极高;茎的维管组织中有空洞和塌陷,导管管壁多皱褶,筛管中无淀粉粒积累。  相似文献   

8.
在网纹甜瓜继代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gNO3,测定试管苗糖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结果表明,玻璃苗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而蔗糖含量显著高于正常苗;抗氧化系统发生紊乱,O2产生速率降低,H2O2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木质素含量降低。加入30μmol·L^-1AgNO,使玻璃苗蔗糖合成酶、蔗糖转化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与正常苗差异不显著。说明适当浓度AgNO3有利于维持试管苗糖代谢正常进行,降低试管苗脂质过氧化程度,从而降低或抑制玻璃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大葱组织培养中玻璃苗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章丘大葱为试验材料,从形态组织学及生理生化等方面探讨了大葱试管苗玻璃化发生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玻璃苗形态组织结构与正常苗有很大差异,玻璃苗组织含水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降低。玻璃苗酯酶同工酶谱带与正常苗相比,增加了一条带,同时缺少了两条带;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表明,玻璃苗与正常苗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可见,当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植物生长需要时,植物体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将会受到影响,表达产物的差异可引起生理代谢功能上的紊乱,从而导致形态结构的畸型,进而产生玻璃化苗。  相似文献   

10.
植物离体培养中玻璃苗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管植物的玻璃化现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发生极为普遍,玻璃苗失去增殖和生根能力,在形态、解剖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都与正常苗有明显差别。很多因子影响玻璃苗发生,培养体系的水分状况不适如培养基水势高、培养容器相对湿度大时玻璃苗比率高;培养基 BA 浓度高时玻璃苗急剧增加;培养基中较高的氨态氮比例及  相似文献   

11.
李海刚  孔祥生 《生物学杂志》2010,27(5):35-37,42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品种、琼脂、6-BA、大量元素、蔗糖、光照等因素对牡丹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牡丹试管苗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玻璃化,增加培养基中琼脂浓度、降低细胞分裂素6-BA的浓度、降低大量元素的浓度和增加光照强度或采用自然光照均可以有效地降低试管苗玻璃化。  相似文献   

12.
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生理生化和机理探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生理生化和机理探讨梁海曼,周菊华(杭州大学生物系杭州310012)关键词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生理生化特点,机理PHYSIOLOGICAL,BIOCHEMICALCHARACTERISTICSANDMECHANISMEXPLORATI...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培养条件对薄荷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江苏东台产薄荷(M entha haplocalyxB riq.)的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培养基添加物和培养条件对薄荷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影响。结果显示,导致薄荷玻璃化苗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培养基中的6-BA、蔗糖和琼脂浓度以及培养温度和光照时间;当6-BA浓度为2 mg.L-1、蔗糖浓度为4%、琼脂浓度为0.70%、培养温度25℃、光照12 h.d-1(2 000 lx)时,薄荷试管苗的繁殖系数较高,玻璃化苗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玻璃化现象及其预防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玻璃化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本从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方面比较了玻璃化苗和正常植株的差异。围绕水势平衡、激素平衡和矿质元素平衡探讨了玻璃化发生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防止玻璃化发生的可能途径:改善光照,选用透气封口膜,降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等,并提出多学科的合作将是防止玻璃化发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试管开花植物名录(初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1946年罗士韦首次报道田野菟丝子在试管中开花以来,迄今有关试管开花植物的报道越来越多。这充分证明植物离体培养是研究植物分化、发育行之有效的手段。从种子苗、植物组织、甚至原生质体,都能在人工控制的试管培养中得到花芽分化。Tran Thanh Van等人创建的薄层细胞培养方法更是目  相似文献   

16.
香梨(PyrussinkiangensisYü)是新疆重要的经济果树,其试管苗微繁与一般梨属植物一样,容易玻璃化,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均较低,亟待解决(赵剑和杨文杰1998;王革献等2003;Kadota和Niimi2003)。为此,本文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培养基中以单位植株诱导形成侧芽的个数计算;展叶数以试管苗叶片完全展开、扁平为标志。得到如下结果:1.增殖方式1主要是通过提高腋芽的分化个数来增殖的,增殖效率较高,但玻璃化严重,以带侧芽茎段培养时的腋芽分化,虽然增殖效率相对较低,但玻璃苗率为0,茎尖枯死也不多,且试管苗展叶良好,即在保证一定增殖效率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7.
应用植物生长延缓剂粉锈宁于菜心离你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1—5μmol/L)的粉锈宁可以明显提高菜心茎尖继代培养时芽的繁殖系数.同时发现低浓度粉锈宁可降低试管苗的玻璃化程度,促进叶片数增加,改善试管苗生长状况,有利于壮苗培育.适当提高粉锈宁浓度还具有促进试管苗生根的作用.粉锈宁可作为一种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菜心离体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18.
白萼吊钟海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带节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白萼吊钟海棠(Fuchsia alba-coccineaHort.)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对外植体的灭菌方法以及在试管苗增殖和生根培养过程中不同浓度的激素配比进行了筛选,同时研究了抑制试管苗褐化和玻璃化的方法。结果表明,最适宜白萼吊钟海棠外植体灭菌的方法是用0.1%HgC l2处理4~6 m in;MS培养基中不加NH4NO3可完全消除试管苗玻璃化现象;MS培养基中加入1.0 g.L-1PVP,可基本抑制试管苗褐化;试管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含0.8 mg.L-16-BA、0.10 mg.L-1NAA和1.0 g.L-1PVP的MS培养基;试管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含0.1~0.2 mg.L-1NAA和1.0 g.L-1PVP的1/2 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索草莓玻璃化试管苗恢复措施。以‘丰香’草莓玻璃化试管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组合的活性炭、聚乙烯醇和钙离子(氯化钙),研究不同组合对草莓玻璃化试管苗恢复的影响,同时比较恢复后的正常试管苗与原来的玻璃化苗及正常苗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正交设计的9种处理间草莓玻璃化苗的恢复率差异显著,恢复率最高的是处理9(1 g/L活性炭+2 g/L聚乙烯醇+166 mg/L钙离子),恢复率为89.07%,其次是处理4(0.5 g/L活性炭+166mg/L钙离子),81.05%、处理8(1 g/L活性炭+1 g/L聚乙烯醇),73.87%。方差分析表明,活性炭、聚乙烯醇、钙离子浓度对草莓玻璃化苗恢复的影响都极为显著,影响大小依次是钙离子>活性炭>聚乙烯醇。恢复苗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与玻璃化苗差异显著,与正常苗差异不显著。结合各处理对玻璃化苗的恢复率、生理生化指标及增殖系数,综合考虑认为使草莓玻璃化试管苗恢复的最佳处理为处理9。  相似文献   

20.
培养条件对澳蜡花‘舞后’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澳蜡花‘舞后’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培养条件对其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2mg·L-16-BA、0.01mg·L-1IBA、4%蔗糖、0.8%琼脂并在以塑料封口膜为封口材料的三角瓶内培养时,试管苗的增殖系数较高,玻璃化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