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云龙  朱麟  李文鑫 《蛛形学报》2010,19(2):110-114
蝎目是蛛形动物中较早登陆且又比较原始的类群,在蛛形动物进化历程中占重要地位,是已知最古老的陆生节肢动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本文对海南岛蝎子的生态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热带地区蝎目动物的地理分布和物种丰富度等方面的内容;在实践上,拓宽了应用的领域,有利于对不同蝎目动物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同时也为保护这类古老的动物提供了依据.经调查,共发现蝎目动物2科3属3种,均为海南已有记录种类,其中钳蝎科2种,分别为等蝎属的斑等蝎和狼蝎属的细尖狼蝎;瘦尾蝎科1种,系链尾蝎属的澳链尾蝎.  相似文献   

2.
伪蝎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ter Weygoldt(1969)编写出版了伪蝎生物学,内容丰富翔实,包括外部形态、内部解剖学与生理学、运动与一般行为、生殖与发育、胚胎后发育和蜕皮、寿命与衰老、生态学以及进化与分类系统学等,并附有大量的精细插图.本书侧重的是伪蝎生物学,附带了极少的进化与分类系统,但与当前的进化研究与分类系统相比,内容已显陈旧(如当时世界伪蝎种数1500,现已知3385).本书自出版至今没有再版.我国对伪蝎目动物无论是生物学还是分类学均了解甚少.在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下,我国于今年已启动伪蝎目分类项目.为了促进我国伪蝎研究,引发对伪蝎的兴趣,我们翻译了本书.为体现近年世界对伪蝎的研究进展,我们增加了序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孕蝎饲养繁殖器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氏钳蝎(Buthsu martensi)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种群数量最多的一种传统的药用野生动物。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近年来有些地方在人工养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孕蝎产仔期间性喜安静场所,一般都需要单独饲养,避免惊扰。在其产仔之后还要及时补充水分和食物,否则母蝎会残食仔蝎。因此,解决母蝎孕期的饲养繁殖器具是人工养蝎一项急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我室在对马氏钳蝎开发利用的研究过程中,设计并制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方便的孕蝎饲养繁殖器具,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东亚钳蝎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是一种名贵的动物药材;有搜风、止疼、镇惊之功效。近几年来,由于荒山的开垦,农药的广泛使用,蝎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失去平衡;产量日趋下降;人工养蝎便提到日程上来。在人工饲养中首先碰到的就是食物问题。这问题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5.
蝎毒的采集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蝎毒是由蝎尾部毒腺分泌的一种成份复杂的有毒蛋白质。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蝎毒进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蝎毒中具有生物活性很高的蝎毒素,不但在生物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我国中医历来认为,全蝎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必不可少的良药,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蝎毒。可见,蝎毒是一种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动物毒素。我国蝎资源极为丰富,仅东亚钳蝎一个种类就分布在长江以北到辽宁铁岭以南的宽广区域。提取蝎毒,能更有效地利用这一宝贵的生物资源,必将成为我国广大产蝎区农民的新的经济来源。提取蝎毒主要有三种方…  相似文献   

6.
我国5种土壤伪蝎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大祥 《蛛形学报》1996,5(1):75-80
记述采自我国亚热带土壤的蛛形纲伪蝎目5种:土伪蝎科Chthoniidae的强壮暴伪蝎Tyrannochthonius robustus和北部湾拉伪蝎Lagynochthonius tonkinensis,木伪蝎科Neobisiidae的中国华肉伪蝎Chinocreagris chinensis、巨小肉伪蝎Microcreagirs gigas和东方小肉伪蝎M.orientalis.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亚钳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钳蝎又称马氏钳蝎(Buthus martensi),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蝎种。中药全蝎为名贵药材之一。全蝎的养殖和综合利用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蝎子养殖专业户,正从综合利用方面谋求新路。本文作者根据文献资料和实验研究报告,简单介绍我国东亚钳蝎的研究概况。 (一)全蝎的加工与蝎毒的提取 中药全蝎是活蝎制成干品,以干蝎配伍人药,因此,全蝎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加工方法和技术。要使干品得到符合《药典》的要求,首先除去蝎体上的泥沙,以每0.5公斤活蝎用盐量75克为宜,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生活着一种蛛形纲的动物,叫蝎子,又叫钳蝎。这种现代蝎子前面有两个大钳子,叫螯肢。还有四对附肢。尾部有个尾刺,能够向前弯曲。尾刺里面有毒腺,如果人们被它一刺,毒液进入人体,那是痛苦非凡的。蝎子是个见不得人的家伙。白天躲在碎石树皮底下睡大觉。一到夜晚,便精神十足,出来找东西吃,它喜欢吃昆虫、蜘蛛等动物。一般人因为它会刺人,都讨厌、害怕它。但我国河南等省一些地方却人工大养其蝎。为什么呢?原来,  相似文献   

9.
黑盾鞭蝎血细胞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樟福  李亚南 《蛛形学报》2000,9(2):126-128
应用显微镜与相差显微镜相结合技术,对柄腹亚钢Caulogastra、有鞭目Uropygi、鞭蝎料Thelyphonidae的黑盾鞭蝎Typopeltis niger血细胞进行分类研究,并与盲蛛(广腰亚纲、盲蛛目、长奇盲蛛科)比较,2种实验动物均具有原血细胞、浆细胞、颗粒细胞、类绛色细胞4种相同类型血细胞,但也存在不同类型囊细胞。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我国伪蝎目已有种类记述,归纳并列出10科34属73种(包括亚种)伪蝎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引证及其地理分布,以供今后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蝎子是一种重要的动物药材。近年来,由于生态的破坏,产量逐渐减少,因此成为药材市场上一味供不应求的中药。只有人工饲养才是较好的解决途径,然而由于蝎子的生活习性特殊,致使人工饲养尚未取得完全成功,目前仍不能提供商品。现将在试验中所取得的点滴经验,供中学搞课外养蝎活动的参考。种的来源和投放人工试养的蝎种,最好就近捕捉,这样对当地的生活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如当地没有,也可到外地找,但不可长途运输,也不能邮寄。采种的时间最好在阳历五月中旬到六月下旬,因为这个阶段容易捕捉,适龄母蝎能在当年繁殖。要挑选前腹部肥大、饱满,腹面为嫩灰色,体长4.8—5厘米  相似文献   

12.
蝎不同于蛇,所有的蝎都是有毒的。 蝎毒为蝎尾节的毒腺所分泌。当蝎毒通过尾刺被螫入动物或昆虫体内,致使生物体中毒,以致于死亡。尤其是非洲蝎,毒力较强,故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就有人研究了非洲蝎毒的提取方法及其毒的化学组成。到五十年代,取毒技术已渐趋成熟。方法主要有三:1.杀死蝎,切下并破碎尾节,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浸取有毒组份。2.用高频电流(6—15V)刺激腺体肌肉收缩获得毒液。3.用夹子夹住蝎尾,人工刺激头胸部,可获得蝎毒。  相似文献   

13.
蝎蛉科Panorpidae6种蝎蛉的雌性生殖系统间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卵巢管数目、受精囊包膜颜色、附腺大小、及各部分相互间位置。卵巢管为多滋式,每个卵巢所含卵巢管数目在长瓣蝎蛉Panorpa longihypovalva Hua et Cai和路氏新蝎蛉Neopanorpa lui Chou et Ran中为10根,在大蝎蛉P.magna Chou中为16根,在太白蝎蛉P.obtusa Cheng中为18根,在染翅蝎蛉P.tincta Navas中有28根,在长白山蝎蛉P.changbaishana nom.nov.中,一个卵巢一般由8根卵巢管组成,而另一个经常为10根,表明在同一个体中有不对称性。长白山蝎蛉的受精囊包膜为红色,而其它种类透明。大蝎蛉附腺在6种蝎蛉中最大,几乎与卵巢等粗。表明雌性生殖系统可用于蝎蛉科的种类鉴别,并简要讨论了长翅目Mecoptera的系统发育关系。此外,长白山蝎蛉Panorpa changbaishana Hua是为Panorpa choui Hua,1998所提订的新名。  相似文献   

14.
蝎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人工养蝎工作约始于五十年代末,我单位试养蝎亦已进行约有十年时间。由于蝎的养殖周期较长,以及饲养中困难较多,故至今尚未能大量投产。尽管如此,我们在蝎的饲养管理方面还是摸索到一些经验。鉴于近年来希望养蝎的人日渐增多,有必要把我们是如何建设饲养场和有关管理措施向大家作一汇报,以便共同努力,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希望通过人工养殖,使这一名贵药材的药源得到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15.
须脚目是一类体型微小、形态特殊、生活于土壤或洞穴中的蛛形动物,目前全世界仅记录109种,隶属于2科8属,包括2个化石记录种。由于对该类群系统学研究比较欠缺,其系统发育地位仍不明确。基于形态学的支序系统学分析大部分支持须脚目与四肺类(蜘蛛目+无鞭目+鞭蝎目+裂盾目)聚为一支,但也有研究支持须脚目与真螨类关系较近;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较少,其分析结果也存在分歧。目前中国须脚目动物仅有零星的报道,研究匮乏。现简要报道最近在广西发现的1种类须脚蝎属动物,分析须脚目已知科、属及其分布,比较世界各地区已知须脚目的物种数,列举须脚目研究学者及其研究区域,从经典分类学和系统发育两个方面对须脚目系统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同时给出了须脚目各科、属的中文学名翻译,以期推动中国须脚目动物系统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方法手册》(Handbook of Ethological Methods)一书系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Philip N.Lehner编著。美国Garland STPM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本书全面阐述了国外近年来在动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方法、内容、新技术及进展。书中从生态学的定义谈起,研究了鱼类、蜥蝎类、鸟类、犬类、猴类等10多种动物在野外的  相似文献   

17.
记述中国陕西中三叠统铜川组二叠蝎蛉科Permochoristidae Tillyard,1918 2新属及2新种:陕西蝎蛉属Shaanxichorista gen.nov.,何家坊陕西蝎蛉S.hejiafangensis sp.nov.和化石蝎蛉属Choristites gen.nov.,马廷生化石蝎蛉C.matinsoni sp.nov.,前一新属以其翅呈近三角形;Sc很长,伸达R端部,带3支脉;Rs与MA各自带2支;Rs MA主干明显短于MA;MP带5支,很早与Sc R MA汇合,之后与之分离,又与CuA汇合,形成一支合并脉M CuA;Pt不明显等特征与中蝎蛉属Mesochorista、秦蝎蛉属Qinochorista区别.后一新属以其翅呈近卵形;Sc、Rs很长,伸达R端部;Sc带6支脉;Rs与MA各自带2支;MA柄稍短于Rs MA主干;MA基部弯曲;MP带5支,基部弯曲,直接与CuA汇合,形成R MP CuA;Pt不明显等特征的脉序结构可与中蝎蛉属Mesocho-rista、里阿斯蝎蛉属Liassochorista明显区别.新属、种系陕西昆虫群(属中三叠世陕西生物群、也是陕西动物群的一个化石门类)铜川昆虫组合的新成员.时代相当于欧洲拉丁尼期(或阶)(Ladinian Stage).  相似文献   

18.
蝎蛉科与蚊蝎蛉科昆虫触角感器超微形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其感觉功能主要是通过其上的各类感器来实现的。本文以染翅蝎蛉Sinopanorpa tincta(Nav偄s)和中华蚊蝎蛉Bittacus sinensis Walker为代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蝎蛉科Panorpidae和蚊蝎蛉科Bittacidae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其超微结构,并简要讨论了各种感器的功能。结果显示:染翅蝎蛉触角上共发现7种感器,分别为短刺形感器、Bhm氏鬃毛、毛形感器、短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和微毛形感器。中华蚊蝎蛉触角上也发现7种感器,分别为Bhm氏鬃毛、芽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畸形毛感器、腔锥感器和钟形感器。蚊蝎蛉触角与蝎蛉的最大区别是着生有大量的腔锥感器,初步推测众多的腔锥感器可能与蚊蝎蛉对湿度的高度敏感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1996年7月河南省伏牛山昆虫考察中采到的蝎蛉科6种昆虫,其中蝎蛉属Pamor pa4种,即大蝎蛉Panor pa magna Chou,六刺蝎蛉P.sexspina Cheng,华山蝎蛉P.emarginata Cheng和伏牛山蝎蛉P.funiushana Hua et Chou,sp.n。新蝎蛉属Neo panor pa2种,即河南新蝎蛉Neopanor pa longiproce  相似文献   

20.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古巴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合作,在古巴发现了一些动植物新品种,共有数十个新物种,包括晰蝎、鱼类、植物和无脊椎动物。同时发现的还有猴和树獭的化石,这两种动物的新种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