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民族植物学认识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一定地区的人群与植物界(包括所有在经济上、文化上和其他方面有重要价值的植物)之间的全面关系, 同时也研究社会结构、行为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民族植物学在寻找新资源、探索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途径中已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民族植物学在我国的发展还相对滞后, 其中对民族植物学在理解上存在的误区是导致民族植物学不为更多人所了解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容易导致对民族植物学产生误解的6个方面(包括“民族植物学就是研究少数民族利用植物的科学”、“民族植物学仅仅是文献考证的一门学科”、“民族植物学无定量方法”等) 进行了初步分析, 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植物学, 参与到民族植物学研究中来。  相似文献   

2.
民族植物学认识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一定地区的人群与植物界(包括所有在经济上、文化上和其他方面有重要价值的植物)之间的全面关系,同时也研究社会结构、行为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民族植物学在寻找新资源、探索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途径中已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民族植物学在我国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其中对民族植物学在理解上存在的误区是导致民族植物学不为更多人所了解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容易导致对民族植物学产生误解的6个方面(包括"民族植物学就是研究少数民族利用植物的科学"、"民族植物学仅仅是文献考证的一门学科"、"民族植物学无定量方法"等)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植物学,参与到民族植物学研究中来.  相似文献   

3.
对民族植物学的学科发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民族植物学自1896年在美国诞生以来,经历了百年漫长的发展过程。民族植物学由早期的描述编目有用植物,已经发展到了实验性、技术性和定量性研究的新阶段;民族植物学的原理与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区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近代民族植物学的学科发展可归纳为3个特征:(1)研究方法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由记载编目和描述到实验性、技术性的定量研究和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发展;(2)研究途径的发展表现在由调查记录、访谈式的被动研究到参与式研究和取证分析;(3)研究地区已由局部区域性研究扩大到全球范围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从对原住民和少数民族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扩展到所有不同文化背景民族的民族植物学研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植物资源的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民族植物学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在过去20年里已从无到有,建立起了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内容、方法和途径,将民族植物学从基础描述性研究(调查、记载、编目),推进到应用研究,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发展和山区扶贫等方面取得了若干进展。当前,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和新的挑战,必须紧跟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投入西部大开发,加强学科建设,推进研究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把民族植物学由地区性研究推进到全国性研究,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植物学研究态势——生命科学研究态势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柳滨  江晓波  陈桦  沈钧 《生命科学》2003,15(1):60-62,F003
作者采用科学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比较方法等,通过对1993年至2002年9月的植物学论文文献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反映国内外著者、研究机构、国家等在植物分子细胞研究、植物与环境研究及药用植物研究三个方面的植物学文献产出能力和科学影响力状况,揭示国内外植物学研究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星学、周志炎、郭双兴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界的发展和演化》一书即将问世。编著者根据丰富的古植物学方面的化石证据,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界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书中综合了近二十年来古植物学、细胞学  相似文献   

6.
民族植物学研究二十年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在二十年问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民族植物学于1896年诞生于美国,1982年被引入中国,1987年我国第一个民族植物学研究室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立,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民族植物学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理论体系、内容、方法和途径,将民族植物学从基础描述性研究推进到了应用研究,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牛物多样性保护和农村区域发展协调发展等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若十进展.本文对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学的发展历史,取得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民族植物学的理论创新与发展,以及推进民族植物学在我国的发展等进行了回顾和简述,并提出我国民族植物学未来发展三个方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实习基地建设、创立以植物学实习为主的生物学综合实习,采用多样化的实习教学方式以及改革实习考核内容等4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程卓  张晴  龙春林 《生物多样性》2022,30(7):22372-9918
《生物多样性公约》《名古屋议定书》《植物科学深圳宣言》等指导性文件都强调要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在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民族植物学研究人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最主要学科领域, 近些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研究成果对于《植物科学深圳宣言》第六个优先领域目标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特别是《植物科学深圳宣言》发布后的民族植物学研究状况, 主要从认知、利用、保护、管理植物等方面进行概述, 以便全面了解近期民族植物学研究的发展状况, 保护传统知识和植物文化, 为生物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近期获得的民族植物学成果, 说明民族植物学研究可以解决当下的一些热点问题。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发现, 该学科能极大地促进传统知识、植物文化、生物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尤其在农家品种以及濒危语言的保护方面有着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植物学会定于今年11月在广州召开全国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第二届学术会议。会议内容以宣论学术论文、进行学术活动为主,并将讨论植被分类分区的基本理论问题、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的工作方法以及有关本学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包括支援农业、教学、定位站布局和科学名词编审等方面的问题,以便交流不同的学术观点,统一工作方  相似文献   

10.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27(6):702-702
《武汉植物学研究》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原始研究论文、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综述、研究快报、学术讨论、重要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相关学科,包括农、林、牧、医药、轻工、水产和环保等方面的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植物资源学”与“植物原料学”是新从经济植物学分出的两门分支学科。苏联学者认为,一般经济植物学的概念过于广泛,既包括农业植物学、森林植物学,也包括与人类有利害关系的很多方面的植物科学在内,所以把研究植物原料和植物资源的科学称为“自然经济植物学”,作为经济植物学中的一个独立学科,以示与一般的经济植物学有所区别。把自然经济植物学分成两个主要部分——植物原料学与植物资源学,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植物学会自1933年成立以来,走过了65年的光辉历程,特别是建国以来,中国植物学会团结广大植物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交流科研成果与教学经验,普及植物学基础知识,主办多种植物学学术期刊。培养植物学人才以及发展和加强我国同国际植物学界的联系和学...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植物学会是由植物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科普性、公益性法人社会团体,1933年10月5日成立于重庆北碚,发展至今共历14届76年。为了广泛团结和动员全国各地植物学工作者,共同推进全国植物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设植  相似文献   

14.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27(5):F0003-F0003
《武汉植物学研究》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原始研究论文,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综合评述(应结合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反映本学科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简报、学术讨论、重要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相关学科,包括农、林、牧、医药、轻工、水产和环保等方面的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2):174-174
《武汉植物学研究》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原始研究论文,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综合评述(应结合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反映本学科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简报、重要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相关学科,包括农、林、牧、医药、轻工、水产和环保等方面的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古植物学是研究地史时期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分布和进化关系的科学,它不仅是植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古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古植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植物化石,植物化石是确定陆相地层的地质年代、推断古气候、古地理的良好标志。古植物学资料对解决地层问题,尤其对研究晚古生代以来的含煤、含油地层特别重要。此外,植物界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方面的研究,完全依赖于古植物学。植物学家研究现代植物,以丰富的根、茎、叶、花、果、实为依据。而古植物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器官,根本无法与完善的现代植物材料相比,因此,最大  相似文献   

17.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27(2):232-232
《武汉植物学研究》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原始研究论文,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综合评述(应结合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反映本学科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简报、学术讨论、重要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相关学科,包括农、林、牧、医药、轻工、水产和环保等方面的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植物学报》2014,(5):640
中国植物学会是由植物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科普性、公益性法人社会团体,迄今已有81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我国植物学界历史最悠久、学科最齐全、专家最广泛、组织体系最完善、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望和影响的学术团体。为了广泛团结和动员全国各地植物学工作者,共同推进全国植物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设植物学界的高级专业人才队伍,根据《中国植物学会章程》,发展中国植物学会高级会员。我们诚挚地欢迎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申请加入中国植物学会,成为植物学会高级会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植物学会自1933年在立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的光辉历程。60年来,特别是建国以来,中国植物学会在团结广大植物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交流科研成果与教学经验以及普及植物学基础知识等方面都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中国植物学会的机构已发展较齐全,会员人数也由最初的近百人发展到万余人。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创造出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这对推动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促进四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庆祝中国植物学会成立60周年,将于1992年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大型的学术年会(暨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这是我会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回顾60年的历程,展望植物学的未来,使我们更加满怀信心的为迎接下一个世纪——生命科学的世纪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20.
《植物学报》是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是植物学研究单位、有关高等院校、与植物学有关的农、林、医药、环保、轻工等科技和教学人员发表研究成果的共同园地。1952年创刊,至今已有40年历史。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国植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支持下,及时报道了我国植物学以及与植物学有关的农、林、医药、环保等重要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为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