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无患子中两个新的大戟烷型三萜皂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无患子科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根中分离到两个新的大戟烷型三萜皂甙SapimukosideA(1)和SapimukosideB(2)。运用波谱和化学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为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阿拉伯吡喃糖基-(1→3)]-β-D-葡萄吡喃糖基-21,23R-epoxyl tirucall-7,24R-diene-3β,21-diol(1)和3-O-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基21,23R-epoxyl tirucall-7,24R-diene-3β,21-diol(2)。  相似文献   

2.
从龙舌兰(Agave americana)的发酵叶汁中分离到一个新甾体皂苷。结合波谱和化学方法,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为替告皂苷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3)-β-D-葡萄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3)-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半乳吡喃糖苷。  相似文献   

3.
滇重楼地上部分的配糖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滇重楼ParispolyphyllaSm.var.yunnanensis(Fr.)H-M,地上部分,分离出4个微量的配糖体,经光谱分析和化学降解证明其化学结构分别为25S-异钮替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甙(A),26-β-D-葡萄吡喃糖基-纽替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B),山奈酚-3-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甙(C),7-O-α-L-鼠李吡喃糖基-山奈酚-3-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糖甙(D)。  相似文献   

4.
茉莉花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药用植物茉莉花(Jasminum sambac(L.)Ait.)花蕾中分离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并与已知化合物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苄基-O-β-D-葡萄吡喃糖甙(1),苄基-O-β-D-木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甙(2),tetraol(3),molihuaoside D(4),sarnhcoside A(5),sambacoside E(6),芦丁(rutin)(7),山奈酚-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半乳吡喃糖甙(8),斛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半乳吡喃糖甙(9)。  相似文献   

5.
盾叶薯蓣地上部分的三个新甾体皂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Wright地上部分分离鉴定了四个甾体皂甙,经鉴定甙A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甙B为24α-羟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甙C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基;甙D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3)]-β-D-葡萄吡喃糖甙。前三者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盾叶皂甙A_1、A_2、A_3(zingiberoside A_1、A_2、A_3),其中盾叶皂甙A_2的甙元为一新甾体皂甙元,命名为盾叶皂甙元(zingiberogenin)。  相似文献   

6.
从滇皂角GleditsiadelavayiFranch荚果的水溶性部分分离到一个含有 8个糖基的三萜皂苷。运用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为 :3-O - β -D -吡喃木糖基 (1→ 2 ) -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1→ 6 ) - β -D -葡萄吡喃糖基 - 2 8-O - β -D -吡喃木糖基 (1→ 3) - β -D -吡喃木糖基 (1→4 ) -α -L -鼠李吡喃糖基 (1→ 2 ) - [α -L -鼠李吡喃糖基 (1→ 6 ) ]- β -D -葡萄吡喃糖基刺囊酸 (GS C′)。应用 2DNMR谱 ,包括TOCSY ,1H 1HCOSY ,HMQC ,HMQC TOCSY ,HMBC和ROESY谱 ,全归属了其氢和碳的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7.
从重楼属植物五指莲Paris axialis H.Li.根茎中分离到三个甾体皂甙,经化学降解,质谱,核磁共振谱分析,证明其中两个甙为新的化合物,即偏诺皂甙元-3-O-β-D-葡萄吡喃糖基(1→3)[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Ⅰ)和24α-羟基偏诺皂甙元-3-O-β-D-葡萄吡喃糖基(1→3)][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Ⅲ);另一个鉴定为薯芋皂甙元-3-O-β-D-葡萄吡喃糖基(1→3)[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Ⅱ)。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花蕾中的新三萜皂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金银花 (LonicerajaponicaThunb .)花蕾中分离得六个化合物 (A—F) ,据化学降解和波谱数据 ,推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其中F为一新化合物 ,命名为新常春皂甙F ,其化学结构为 :3-氧 - β -D -葡萄吡喃糖基 (1→ 4 ) - β -D -葡萄吡喃糖基 (1→ 3) -α -L -鼠李吡喃糖基 (1→ 2 )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 -常春皂甙元 - 2 8-氧 - β -D -葡萄吡喃糖基 (1→ 6 ) -β -D -葡萄吡喃糖基酯 (F)。其它五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 :常春皂甙元 - 3-氧 -α -L -鼠李吡喃糖基 (1→ 2 ) -α -L -阿拉伯吡喃糖甙 (A) ,3-氧 -α -L -鼠李吡喃糖基 (1→ 2 ) -α-L -阿拉伯吡喃糖基 -常春皂甙元 - 2 8-氧 - β -D -吡喃木糖基 (1→ 6 ) - β -D -葡萄吡喃糖基酯 (B) ,3-氧 -α -L -鼠李吡喃糖基 (1→ 2 ) -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 -常春皂甙元 -2 8-氧 - β -D -葡萄吡喃糖基 (1→ 6 ) - β -D -葡萄吡喃糖基酯 (C) ,3-氧 -α -L -鼠李吡喃糖基 (1→ 2 ) -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 -常春皂甙元 - 2 8-氧 -α -L -鼠李吡喃糖基 (1→2 ) [β -D -吡喃木糖基 (1→ 6 ) ]- β -D -葡萄吡喃糖基酯 (D) ,3-氧 - β -D -葡萄吡喃糖基 (1→ 3) -α -L -鼠李吡喃糖基 (1→ 2 )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 -常春皂甙元 - 2 8-氧 - β-D -葡萄吡  相似文献   

9.
滇重楼地上部分的甾体皂甙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从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 var. yunnanensis (Fr.) H-M.地上部分分离得到3个甾体皂甙,经光谱测定和化学降解证明其化学结构分别为:偏诺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A);孕甾-5,16-二烯-3β-醇-20-酮,3β-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B);孕甾-5,16-二烯-3β-醇-20-酮,3β-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C)。甙A、B和C在滇重楼根中尚未发现,甙C系首次从重楼属植物中获得,而甙A具有止血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重楼排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报春花科植物重楼排草(L.Paridiformis Frach)的全株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应用各种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希克拉敏A-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3β-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α-羟基-13β,28-环氧-齐墩果烷(2)、异鼠李素-3-O-[β-D-吡喃鼠李糖基-(1→)β-D-吡喃阿拉伯糖苷](3)、槲皮素-3-O-[β-D-吡喃鼠李基-(1→4)-β-D-吡喃阿拉伯糖苷](4)、β-香树素(5)、β-香树素乙酸酯(6)、三十二烷醇(7)。其中1、2、3、4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