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3种方法提取苍术挥发油。平板法涂布研究了3种苍术挥发油对3种细菌和4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滤纸片固相扩散法研究了苍术挥发油对供试菌体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苍术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青霉、黑曲霉、黄曲霉的MIC分别为:水蒸气蒸馏法为5.00、150.00、150.00、5.00、5.00、5.00、20.00 mL/L;索氏提取法的为10.00、150.00、200.00、20.00、5.00、60.00、40.00 mL/L;微波萃取法的为10.00、150.00、150.00、20.00、20.00、20.00、20.00 mL/L。3种苍术挥发油对供试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相当强的抑菌活性,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抑菌实验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苍术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青霉、黑曲霉、黄曲霉的抑菌圈直径都比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苍术挥发油对同一种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和抑菌效果不相同,同一种方法提取的苍术挥发油对不同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和抑菌效果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山胡椒挥发油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胡椒中挥发油最佳提取方法和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微波萃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三种方法提取干山胡椒果实中的挥发油,研究山胡椒挥发油对7种细菌、4种霉菌、2种酵母的抑菌活性及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山胡椒挥发油为淡黄色液体,提取率为10.0%;微波萃取法提取的山胡椒挥发油为黄褐色液体,提取率为11.6%;超临界CO2萃取的山胡椒挥发油为亮黄色液体,提取率为14.7%。山胡椒挥发油经固相和气相扩散,对细菌、酵母有较强的抑菌能力,对霉菌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对所有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2%。结论:提取干山胡椒果实中的挥发油的最好方法是超临界CO2萃取法。山胡椒挥发油有较强的抑菌能力,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2%。  相似文献   

3.
红豆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红豆树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物活性,本研究首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豆树叶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合DPPH和ABTS法及抑菌圈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红豆树叶挥发油中共检测出化合物36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0.50%;挥发油主要成分为1,4-二十烷二烯(25.72%)、1,19-二十烷二烯(10.85%)、2,6-二叔丁基对甲酚(10.14%)、邻苯二甲酸正丁基异丁基酯(9.75%)、(Z,Z)-6,9-二十烷二烯(7.60%)、(E,E)-α-金合欢烯(7.51%)、叶醇(4.74%)和2-异丙烯基-5-甲基-6-庚烯-1-醇(4.04%)。红豆树叶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半数有效量(ED50)分别为0.27、0.14 mg/mL,且抗氧化活性与挥发油浓度呈量效相关。红豆树叶挥发油浓度为7.1 mg/mL时,其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圈分别为11.29、9.88、10.85和11.03 mm。本研究为红豆树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糙苏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糙苏甲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对糙苏的丙酮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相应的MIC和MBC值.结果:两种提取物对所选取的8种菌株均具有抑菌效果,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高于甲醇提取物.巨大芽孢杆菌是对提取物最敏感的细菌.结论:糙苏提取物作为天然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综合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乐东拟单性木兰花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GS-MS技术分析了乐东拟单性木兰花部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共鉴定了57种成分的化学结构与相对含量,占总含量地85.59%。其中,β- 蒎烯(12.85%)、D-柠檬烯(7.78%)、石竹烯(4.89%)、十氢-4a-甲基-1-亚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4.70%)为主要成分。此外,醇类中α-杜松醇(3.61%)、1氢-[1,3]环戊并[1,2]环戊并[1,2]环丙并-苯(3.52%)、倍半萜含氧衍生物石竹烯氧化物(3.33%)和α-蒎烯(3.22%)也占有较大比例。体外对4种供试病原菌的抑菌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抑制或杀灭能力。  相似文献   

6.
闽产前胡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闽产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根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共鉴定了38种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77.97%。其中,β-水茴香萜(9.52%),α-没药醇(8.44%),β-蒎烯(5.22%)为主要成分。此外,倍半萜及其氧化物如石竹烯(2.62%)。长叶烯(2.36%)及Z-9-十五烯醇(3.72%)含量也较多,对4种供试病原菌的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军发油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弗氏志贺氏菌有一定的抑制或杀灭能力。  相似文献   

7.
天竺桂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蒸馏法提取天竺桂(CinnamomumjaponicumSibe)挥发油,并用GC-MS分析化学成分,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天竺桂挥发油中分离出27种化学成分,以冰片为主要成分,占26.03%;抑菌实验中,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石荠苧精油的GC-MS分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荠芋(Mosla scabra(Thunb.)C.Y.Wu et H.W.Li]精油,得油率为1.2%。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该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检测到125个峰,共鉴定出其中67个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5.25%。其中,(R)侧柏酮(26.11%)、(M)侧柏酮(13.66%)、石竹烯(8.89%)、桉叶油素(7.99%)、(R)-α-石竹烯(6.45%)、芹菜脑(5.43%)和β-荜澄茄油烯(4.51%)为主要成分。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精油对7种供试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Roenbach)、普通变形杆菌(Proteasv ulgarisHauser)、甘薯青枯假单胞菌(Ralstonia soanacearum E.F.Smith)、大肠杆菌(Esckrichia coli Castellani et Chalmers)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Meyer et Gottheil)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ohn)和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 Schroeter)的MIC为1%。  相似文献   

9.
5种常见中草药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板打孔法对五倍子、金银花、大青叶、穿心莲、蒲公英这5种常见中草药进行抑菌试验,并测定其MIC(最低抑菌浓度)及抑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5种中草药提取液对Bacillussubtilis抑菌效果普遍较好,五倍子、金银花、大青叶对Escherichiacoli抑菌效果较好;五倍子提取液药效时间较长,而其他中草药抑菌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研究18种辛香料对五种食源性病原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肠炎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辛香料以60℃蒸馏水浸提。研究各种辛香料的最低抑菌浓度(80~5 mg/mL)以及经100℃处理15 m in和121℃处理15 m in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大部分辛香料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尤其是丁香和桂皮对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 mg/mL。经热处理部分香料失去了抑制作用,如八角,茴香,五香粉,海南白和黑胡椒,但大多数香料保持抑菌效果。这些结果表明,香料可抑制感染海产品的病原菌,同时在加工香料的过程中应该避免高温处理。  相似文献   

11.
采用试管稀释法和管碟法分别研究了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根状茎和茎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6种细菌和13种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金荞麦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细菌的抑菌效果表明:各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芽孢杆菌、卡拉双球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但是对5406放线菌只有根乙醇提取物和茎叶水提取物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真菌的抑菌效果表明:各种提取物对鞭毛菌、白色念珠菌、松赤枯病菌、玉米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玉米弯胞杆菌、小麦赤霉病菌、绿色木霉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金荞麦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试管稀释法和管碟法分别研究了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根状茎和茎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6种细菌和13种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金荞麦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细菌的抑菌效果表明:各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芽孢杆菌、卡拉双球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但是对5406放线菌只有根乙醇提取物和茎叶水提取物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真菌的抑菌效果表明:各种提取物对鞭毛菌、白色念珠菌、松赤枯病菌、玉米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玉米弯胞杆菌、小麦赤霉病菌、绿色木霉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三种药物牙膏对四种口腔常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药物牙膏对口腔中的常驻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健康人长期使用药物牙膏,可能造成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失衡。  相似文献   

14.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细辛挥发油,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其对5种马铃薯干腐病致病菌镰刀菌的抑菌效果,优化提取方法,并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北细辛挥发油对5种供试镰刀菌抑制作用显著,且抑菌活性与挥发油浓度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方法提取的4组挥发油共鉴定出51种成分,其中18种组分相同,均以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为主,两者总含量达50%以上。地下部分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分,且超声辅助浸提法提取率更高。因此,北细辛挥发油可进一步开发为植物源农药,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萼翅藤枝叶挥发油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萼翅藤枝叶挥发油由GC/MS检测.树叶挥发油的52种成分中,氧化石竹烯(13.79%)、棕榈酸(11.91%)和β-石竹烯(10.45%)是主要成分.同时,树枝挥发油中的10种成分占总量的99.99%,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为棕榈酸(59.18%),亚油酸(12.70%)和邻苯二甲酸丁辛酯(8.21%).用滤纸扩散法,分别测定了枝、叶挥发油对8种微生物的抑制效果.枝、叶挥发油均具有很强的抗菌效果,并且抗细菌活性优于抗真菌活性.叶挥发油比枝挥发油具有更广谱的抑菌效果,且对所试的大多数菌株都具有更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张铁焕  吴玉霞  奠佐红  左国营 《广西植物》2020,40(12):1712-1720
为考察19种中药材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活性,该文将中药粗粉用80%乙醇浸泡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制备成浸膏,采用琼脂打孔法测定提取物抑菌圈,通过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MFC)。结果表明:所筛选的19种中药材乙醇提取物对不同的菌株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4种中药材乙醇提取物抗SA、EC、PA和CA的抑菌圈范围在8~27 mm之间,其中地锦草、四块瓦、三颗针、马尾黄连和土大黄的提取物抗SA、EC的抑菌圈范围在10.3~26.6 mm之间。马尾黄连、孜然、地锦草、广西莪术、穿心莲、益母草、吴茱萸、土大黄、叶上花、土连翘、凤尾草和三颗针的醇提物对MRSA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均具有显著的抗微生物活性,其MIC/MBC值在391~6 250μg·m L-1之间;地锦草、三颗针抗MRSA的最低MIC值分别为391、781μg·m L-1,抗PA耐药菌的最低MIC值均为1 562.5μg·m L-1;马尾黄连、孜然和三颗针的醇提物对白色念珠菌耐药菌有中等抑制作用,杀菌效果不明显。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美国库拉索芦荟、日本木立芦荟和中华芦荟汁液的抑菌作用。方法:测定三种芦荟叶片提取物对一系列供试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对比121℃热处理30min前后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三种芦荟提取物对供试细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4%;对供试菌真菌的黑曲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为0.2%。热处理后抑菌效应没有明显的下降。结论:芦荟叶提取物的抑菌作用随浓度的增加和抑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热处理不会影响其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野豌豆不同提取物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野豌豆茎叶、花、种子及豆荚4个部位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连续倍比稀释法,观察野豌豆植株不同部位不同提取物对各供试菌种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野豌豆各部位对供试菌种的最佳活性物质提取部位是花,其次是茎叶和子。3种提取方法中,最佳的提取方法是酸水提取法,其次是去离子水提取法。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以一株类芽孢杆菌BD3526为研究对象,采用丙酮浸提菌体得到抑菌活性粗品,通过Sephadex LH-20对样品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粗品对藤黄微球菌CGMCC1.1848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5 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GMCC1.879和单增李斯特菌CGMCC1.9136的MIC为25 mg/m L;Sephadex LH-20纯化样品对藤黄微球CGMCC1.1848的MIC为1 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GMCC1.879和单增李斯特菌CGMCC1.9136的MIC为2 mg/m L。样品经链霉蛋白酶处理后,活性基本消失。经加热、酸碱、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蛋白酶K处理后,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因此,类芽孢杆菌BD3526产生的是一种细菌素类的抑菌物质,该抑菌物质在食品和医疗行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茅苍术挥发油对三种内生真菌及七种外源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宇  戴传超  陈晏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1):2778-2784
为了研究宿主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对内生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以药用植物茅苍术及其内生真菌为材料,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茅苍术挥发油,应用滤纸片扩散法和平板涂布法研究茅苍术挥发油对茅苍术内生真菌及其他外源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 挥发油对3种内生真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酵母、水霉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对根霉、犁头霉抑菌作用不明显;对绿色木霉、黑曲霉的产孢具有抑制作用;对疫霉生长无抑制作用.在高浓度挥发油胁迫下,内生真菌菌丝分支增多,分支间距离变短,气生菌丝生长受到抑制.两种内生真菌对挥发油具有代谢转化能力,降低了其主要成分的含量.表明茅苍术挥发油对内生真菌生长具有限制作用,但内生真菌能够通过自身分解代谢适应茅苍术挥发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