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比较反式和顺式肉桂醛对肉源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致腐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平板计数测定两种肉桂醛对隆德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晶紫法、珠涡流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福林法等检测亚抑菌浓度肉桂醛处理下隆德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运动性和胞外酶活性变化。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肉桂醛对隆德假单胞菌粘附lapA、鞭毛fliC、蛋白酶aprX和脂肪酶lip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反式和顺式肉桂醛对隆德假单胞菌的MIC分别为200μg/mL和225μg/mL,1/8 MIC、1/4MIC、1/2MIC亚抑菌浓度肉桂醛显著降低隆德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结晶紫和粘附性,其中1/2MIC反式和顺式肉桂醛处理下被膜分别减少60.27%和52.05%,菌体粘附降低56.35%和61.10%。亚抑菌浓度肉桂醛显著减少被膜厚度,反式肉桂醛还能显著杀灭被膜菌。且肉桂醛能显著抑制菌体的泳动性,反式肉桂醛对生物被膜和泳动性的抑制效果更强。肉桂醛还能抑制隆德假单胞菌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其中1/2MIC反式和顺式肉桂醛处理下菌体蛋白酶分别减少61.90%和76.19%,脂肪酶降低40.17%和47.01%。且发现肉桂醛显著降低lapA、fliC、aprX和lip表达量,其中1/2MIC反式和顺式肉桂醛分别降低4个基因表达量至对照组的0.05–0.16和0.02–0.12倍。【结论】两种亚抑菌浓度肉桂醛异构体显著抑制隆德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致腐性,其中反式肉桂醛对生物被膜抑制较强,而顺式肉桂醛更有效地降低致腐酶活性,其与肉桂醛下调相应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绒毛香茶菜叶精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1种化合物,主要含有脂肪族烯烃、醇类、酯类、脂肪族烷烃、芳香烃等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约占精油总组分的92.94%,含量最高的单一化合物为柠檬烯,占总量的36.86%。利用平板涂布法测定了该精油对四种供试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该精油对阪崎肠杆菌没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都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MIC和MBC分别为1μL/m L和5μL/m L。  相似文献   

3.
薄荷精油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微  吴楠  付玉杰  祖元刚 《植物研究》2007,27(5):626-62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薄荷精油的成分,在鉴定出的21种成分中,异佛尔酮(41.22%)、β-石竹烯(10.01%)、斯巴醇(2.89%)、β-蒎烯(1.45%)和桉树脑(1.13%)为主要成分。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薄荷精油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及变形杆菌出现最大的抑菌环。MIC实验中,薄荷精油的浓度范围为5.00%~0.039%。在所选的8种菌种中,变形杆菌的MIC及MBC值最低,分别为0.625%及1.25%。结果充分证明,薄荷精油对于所选的8种病原菌都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在食品及制药工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江西迷迭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抑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迷迭香精油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和还原力来研究迷迭香精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测定抑菌圈大小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来研究迷迭香精油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从迷迭香精油中鉴定出40种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9.46%,其主要化学成分有α-蒎烯(39.05%)和1,8-桉叶素(16.86%),其次是莰烯(4.22%)、D-柠檬烯(3.87%)、龙脑(3.74%)、β-石竹烯(3.11%)等,α-蒎烯的含量高于国内其他产地;迷迭香精油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还原力的半数清除率IC50值分别为76.42、51.40和49.15μL/mL;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4.40±0.66、11.41±0.19、11.70±0.27 mm,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0、10.00、10.00μL/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结果表明迷迭香精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和生物膜的影响,为临床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连续稀释法测定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敏感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XTT法检测其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50%细胞活性的浓度(SMIC50),镜下观察对生物膜形态的影响。结果白念珠菌对薰衣草精油高度敏感,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MIC为12.5μL/mL,MBC为25μL/mL;对生物膜的SMIC50是100μL/mL,对白念珠菌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薰衣草精油在体外对白念珠菌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侧柏叶精油,通过GC和GC-MS分析精油的组成。从侧柏叶精油中鉴定出29种成分,主要为单萜和倍半萜,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有:8-丙氧基-柏木烷(15.41%)、松油烯-4-醇(12.98%)、α-蒎烯(9.85%)、桧烯(9.92%)和3-蒈烯(6.77%)。侧柏叶精油具有广谱的抗细菌活性,对供试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在0.1 mg/mL和1.0 mg/mL之间,最低抑菌浓度(MIC)在0.063 mg/mL和0.90 mg/mL之间,半抑制浓度(IC50)在0.044 mg/mL和0.763 mg/mL之间。侧柏叶精油能有效抑制菲啰嗪与Fe2+的螯合(IC50值为0.409mg/mL)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的氧化(IC50值为0.526 m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芦荟对根管内感染的5种厌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取感染根管内的常见优势菌: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链球菌(Streptococcus)及中间普雷沃菌(Pseudomonas,P.i)的菌株,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不同浓度芦荟制剂对上述菌株的抑菌效果。设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为常规使用的根管治疗的封闭材料—氢氧化钙。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芦荟制剂的抑菌环大小。结果:不同浓度芦荟制剂均能明显抑制5种实验菌株生长,5种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不同,芦荟制剂对上述5种细菌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与氢氧化钙抑菌效果无显著差异;甲基红染色发现,不同MIC浓度的芦荟制剂使大肠杆菌变为淡红色,而使其他4种菌株均呈黄色;不同MIC浓度的芦荟制剂使5种菌株均产生抑菌环。结论:芦荟制剂抑菌效果较明显,可能作为根管内封药物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玫瑰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蒸汽同步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玫瑰精油的化学组成,共鉴定出其中14个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5.25%。香茅醇为玫瑰精油的主要成分,相对含量为90.37%。体外抑菌实验表明,玫瑰精油除对黑曲霉没有抗菌活性外,对其它7种供试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63%(v/v),对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125%(v/v),而对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抗菌活性相对较弱,MIC为0.5%(v/v)。抑菌直径结果也表明了玫瑰精油除对黑曲霉、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弱外,对其它6种菌株的抑菌直径都大于8.5 mm。考察了玫瑰精油对3种敏感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白色念珠菌(真菌)的杀菌动态过程,为玫瑰精油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香薷精油(Elsholtzia ciliata essential oil,ECEO)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与抗菌活性。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薷精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香薷精油的成分进行分析;采用DPPH法和β-胡萝卜素漂白法评价香薷精油的抗氧化能力;测定香薷精油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及对由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感染引起小鼠肺炎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薷精油的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79.17%)和4-异丙基-3-甲基苯酚(12.35%)等,其对DPPH清除能力和β-胡萝卜素抑制率的IC 50分别为2.05μg/mL和6.93μg/mL。香薷精油对敏感菌和耐药菌均有抑制效果,可有效改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小鼠肺炎,并预防和延缓耐左氧氟沙星的铜绿假单胞菌重复感染引起的小鼠肺炎的发生。以上结果表明,香薷精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菌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脱油油樟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油樟叶提取挥发油后的残渣的乙醇浸膏和乙醇浸膏的石油醚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正丁醇萃取相和水萃取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三种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抑菌曲线.结果显示,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为正丁醇萃取相(MIC、MBC:7.813、15.625 mg/...  相似文献   

11.
细菌分泌的胞外多糖在生物被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测定白花丹素对大肠埃希菌10389菌株(E.coli 10389)藻酸盐合成的影响及其对rse A和rpo E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探讨白花丹素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白花丹素能抑制E.coli 10389生物被膜的形成,其抑杀E.coli 10389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分别为16和64μg/mL。白花丹素对成熟BF内的细菌也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其抑杀E.coli 10389成熟BF内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4和128μg/mL。白花丹素能够抑制E.coli 10389藻酸盐的合成,其中1/2MIC的白花丹素作用E.coli 10389 24 h后,与对照组比,藻酸盐的合成量降低了34.83%(P0.01)。白花丹素可显著影响E.coli 10389 rse A和rpo 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其中1/2MIC的白花丹素作用E.coli 10389 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rse A的表达量上调了17.43%,rpo E的表达量降低了12.8%(P0.05)。结果表明,白花丹素能够抑制E.coli 10389 BF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通过影响rse A和rpo E的基因表达量,进而抑制藻酸盐的合成来抑制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背景】随着耐药微生物种类的增多和耐药性增强,抗耐药微生物新药的发现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生姜精油是纯天然植物精油,是天然抗菌材料的优选。【目的】分析生姜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生姜精油对常见条件致病菌抗菌活性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抗菌机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生姜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利用牛津杯法、最小抑菌浓度法(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法(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生长曲线绘制法研究生姜精油的抗菌活性和抗菌动力学特征,并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生姜精油对细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生姜精油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姜烯(22.014%)、β-倍半水芹烯(11.276%)、α-法呢烯(8.222%)、α-姜黄烯(6.854%)、姜酮(5.610%)、姜辣二酮(5.192%)、6-姜烯酚(4.670%)、桧烯(3.393%)和β-红没药烯(3.080%)等萜类物质。生姜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2.3μg/mL和4.6μg/mL;对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9.2μg/mL,MBC均为18.4μg/mL;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8.4μg/m L和36.8μg/mL。生长曲线结果显示,生姜精油能延长细菌的生长停滞期、抑制细菌的生长速率。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生姜精油能引起细菌细胞膜破损,致使胞内物质渗漏。【结论】生姜精油富含萜类化合物,具有中度的抗菌活性,能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引起菌体损伤和死亡。本文有望更好地为有害微生物的防控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中药活性成分的体外抗曲霉菌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中药活性成分肉桂醛和柠檬醛对常见深部条件致病性真菌黄曲霉、烟曲霉的抗菌活性,为建立中药抗曲霉菌药敏试验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提出的标准,用微量液基稀释法分别测定肉桂醛和柠檬醛对黄曲霉、烟曲霉的抗菌活性。肉桂醛对黄曲霉、烟曲霉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0.100μg/mL,0.050μg/mL,柠檬醛对黄曲霉、烟曲霉的MIC分别为:2.600μg/mL、0.650μg/mL。中药活性成分肉桂醛和柠檬醛具有高效抗曲霉作用。该研究可为制定中药抗曲霉作用评价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背景】芽孢杆菌是豆制品的重要腐败菌,在气液界面形成生物膜,对产品生产带来持续污染。【目的】探讨藤椒精油(Zanthoxylum armatum DC.essential oil,ZA-EO)对腐败解淀粉芽孢杆菌DY1a菌体及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藤椒精油主要成分与相对含量,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藤椒精油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分析精油对腐败菌胞外蛋白酶活性、腐败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及成熟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采用扫描电镜结合三维光学显微镜分析生物被膜形貌结构变化,测定生物被膜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多糖与蛋白质含量变化;并通过细菌运动能力、细胞黏附及自聚集能力、细胞表面疏水性和Zeta电位来初步探讨藤椒精油对生物被膜的抑制机理。【结果】藤椒精...  相似文献   

15.
冯璐  栾雨时  范永强 《植物研究》2007,27(4):509-512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研究了银杏外种皮3种不同提取物对病原菌(Cylindroc ladium col-hounii)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这些提取物的MIC/MBC。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天数内,抑菌效果(最小抑菌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银杏外种皮乙醇提取物(37.4%)、石油醚提取物(23.7%)和新鲜外种皮汁液(18.4%)。当提取物的浓度提升到一定程度时,三者的抑菌率均可达到100%;三种提取物的MIC/MBC分别为:86.25/86.25,172.5/276,293.25/345mg·mL-1。可见银杏外种皮具有明显抑制该病原菌生长的作用,且抑菌成分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这为进一步研究该抑菌成分乃至生物农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消毒剂对大黄鱼中致病性弧菌的抑菌效果。采用纸片扩散法比较了聚维酮碘(PVP-I)、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和过氧化氢(H2O2)对溶藻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效果,再以肉汤稀释法测定了三种消毒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及MBC/MIC比值,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抑菌效果相对较优的H2O2、PHMB对溶藻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混菌的杀菌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H2O2(3%)对两种弧菌具有最大的抑菌圈直径(19~21mm),PHMB(30mg/mL)次之(约为15mm),PVP-I(10%)的抑菌效果最弱(小于10mm)。3种消毒剂的MIC值由小到大依次为PHMB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酸马奶提取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代谢产生的抗菌复合物K.marxianus p H 2.0和K.marxianus p H 8.0(简称为K2和K8)对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8的抑菌效果和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方法】乙酸乙酯萃取法制备K2和K8,牛津杯法测定其对E.coli O8的抑菌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机酸的组成,试剂盒测定其毒素蛋白浓度,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E.coli O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酶标比浊法测定其对E.coli O8生长曲线的影响,微生物粘附法测定其对E.coli O8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邻硝基苯β-D-半乳吡喃糖苷(ONPG)法测定其对E.coli O8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结果】乙酸乙酯萃取法获得抗菌复合物溶液,其中p H 2.0水相与p H 8.0水相抑菌圈最大,冻干得K2和K8,主要组分为丙酸等有机酸和毒素蛋白。K2和K8对E.coli O8的MIC分别为0.025 g/m L和0.100 g/m L,MBC分别为0.100 g/m L和0.200 g/m L。K2和K8能影响E.coli O8的生长曲线,增加E.coli O8的疏水性和渗透性,且K2优于K8。【结论】酸马奶提取K.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K2和K8能抑制致病性E.coli O8生长,影响其细胞表面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太行菊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太行菊乙醇提取液抑菌效果好于水提液。其中,80%乙醇提取液抑菌效果最显著,对S.aureus和E.coli的MIC分别为25 mg/m L和50 mg/m L,S.aureus对提取物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9.
以浸膏得率、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黄芩等三味中药有效物质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优选出黄芩等三味中药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黄连粗粉80%乙醇浓度(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黄芩粗粉55%乙醇浓度(10倍量),95℃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虎杖粗粉60%乙醇浓度(5倍量),95℃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在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下,黄连、黄芩和虎杖三种提取物浸膏对无乳链球菌的MIC值分别为26.04、5.20、15.60 mg/m L,MBC值分别为26.04、6.50、31.25 mg/m L。此提取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100 种中草药水提物体外抑杀无乳链球菌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te)对罗非鱼产业以及人类健康有重要威胁, 为了减少抗生素抑杀无乳链球菌用量, 试验了100 种中草药水提物体外抑杀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药效。结果表明, 黄连、大黄、黄柏、乌梅、五倍子、防己、公丁香、天花粉、白头翁、鱼腥草和苏木水提药原液有明显抑菌效果, 但将这些中药水提药液的pH 值调至中性后, 大部分中草药抑菌效果显著下降 (p<0.01), 甚至消失, 仅黄连、公丁香、五倍子和防己药液在调节pH 值后还有显著抑菌效果。采用二倍梯度稀释法测定pH 值调至中性后仍有抑菌作用的4 种中草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发现黄连的MIC 和MBC 值分别为3.125 mg·mL–1 和6.250 mg·mL–1, 效果最好; 五倍子的MIC 和MBC值均为6.250 mg·mL–1, 效果其次; 防己的MIC 和MBC 值均为25.000 mg·mL–1; 公丁香的MIC 和MBC 分别为50.000 mg·mL–1和100.000 mg·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