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鲈鱼生长激素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葡聚糖凝胶G-100过滤和反相高儿液相色谱纯化两步法,首镒从鲈鱼脑垂体中分离出鲈鱼生长激素,通过SDS-聚丙烯凝胶电泳测得鲈鱼非还原性的和还原性的生长激素分子量分别为19.2和20.7kD;等电聚焦证实鲈鱼生长激素等电点为7.15。Western免疫印迹反应证实,鲈鱼生长激素具有与大麻哈鱼生长激素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交叉反应的特性,而与大麻哈鱼催乳素和生长催乳素抗体无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崖门鲈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学铮  刘少明 《生态学报》1989,9(3):230-234
本文依据1983年6月至1986年1月对290尾鲈鱼年龄和生长的调查资料,阐明鲈鱼鳞片年轮特征并计算出鲈鱼体长与鳞长、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研究表明:3龄以前属幼鱼阶段,体长和体重的相对增长率较大,生长指标较高,3龄以后进入成鱼生长阶段。其生长适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位于3.05龄。因此以3龄、体重3.5公斤左右的鲈鱼作为商品鱼加以捕捞,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3.
水库网箱中加州鲈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峡库区一水库内利用诱食剂引诱小型鱼类,为网箱中的加州鲈鱼提供天然饵料,以观测加州鲈鱼的生长情况。通过剪鳍标记方法,把三口网箱中的加州鲈鱼分为六个平行组和一个对照组,平行组的加州鲈鱼掠食被诱食剂引诱进入网箱的小型鱼类,而对照组的则摄食投喂足够数量的小型鱼类。结果表明:(1)平行组和对照组间加州鲈鱼的生长差异不显着;(2)加州鲈鱼的生长是逐渐增大的,生长速率时快时慢,并且呈日趋减缓态势:(3)实验结束时的体重比实验前平均增加了494.1%,平均日增重7.4%;(4)加州鲈鱼的体重与生长时间呈线性关系,生长方程为:W=8.7655+0.7900D(n=81,p=0.0000,r=0.8555);(5)加州鲈鱼的生长质量是不断变化的,似乎遵循瘦-肥-瘦循环生长规律;(6)加州鲈鱼的体长与体重呈幂指数关系,其回归方程为:W=0.00857L3.3335(P=0.0000,r=0.9905).    相似文献   

4.
刘悦  张其中  崔淼 《生态科学》2013,32(2):218-223
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扩增到鲈鱼 (Lateolabrax japonicus) 免疫球蛋白M (Immunoglobulin M,IgM) 重链 (Heavy chain,H) 基因全长cDNA序列。鲈鱼IgM cDNA全长为1 901 bp,开放阅读框包含1 749 bp,编码582个氨基酸。根据鲈鱼IgM和其他硬骨鱼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IgM、IgZ和IgD分别聚为一枝,其中IgM与IgZ分支的进化关系较近,而与IgD分支的进化关系较远。RT-PCR检测IgM在鲈鱼各组织器官的表达情况,其中在头肾及脾脏中表达量最高,心脏、肌肉及脑中几乎不表达。利用已获得的鲈鱼IgM cDNA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30-IgM,并在M15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了分子量为63kD的重组蛋白His-IgM,Western-blotting显示鲈鱼IgM重组蛋白能与鼠源抗6×His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说明已经获得了基因工程表达IgM重链蛋白。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方法扩增四尾松江鲈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Cytb)基因序列,全序列长度为1 141 bp,并建立了松江鲈鱼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对该物种进行种质鉴定。分析Cytb基因序列基本特征显示,Cytb基因在第3位密码子表现出明显的反G偏倚,显示出脊椎动物Cytb基因的共同特性。第2位密码子嘧啶的含量远高于嘌呤的含量,有5个位点发生转换,0个位点发生颠换。选取杜父鱼科(Cottidae)的10种鱼类,与松江鲈鱼进行序列分析,构建发育系统树并分析遗传距离,与鲈鱼的亲缘关系最远。以松江鲈鱼Cytb基因序列为靶基因,利用PRIMER EXPRESS2.0软件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检测松江鲈鱼的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限为3.20×102拷贝/反应。  相似文献   

6.
Qian YX  Song JJ 《动物学研究》2011,32(3):277-284
甜菜碱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BHMT,EC2.1.1.5)催化甜菜碱的甲基转移给高半胱氨酸(Hcy),而分别生成二甲基甘氨酸和蛋氨酸。利用RT-PCR和SMART RACE的方法从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肝脏中克隆了BHMT全长cDNA。该序列全长1461bp,5'端非翻译区72bp,3'端非翻译区183bp,开放阅读框1206bp,可编码一个由40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4.32kD,等电点为7.21。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BHMT具有较高的保守性,鲈鱼BHMT与人、小鼠等9个物种的同源性为77%~93%,其中与黄鲈(Percaflavescens)同源性最高,为93%。用RT-PCR分析BHMT基因在10个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只有在肝、肠和肾中有较高的表达。RT-PCR和定量PCR表明,鲈鱼从盐度25的海水转入盐度12的海水后,肝、肠和肾BHMT基因表达量有增加,而将鲈鱼从盐度为25的海水转入盐度为29的海水后,肝、肠和肾的BHMT基因表达则减少。腹腔注射甜菜碱可增加鲈鱼BHMT基因在肝、肠和肾三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这些结果表明,甜菜碱可诱导鲈鱼BHMT...  相似文献   

7.
锌转运蛋白(zinc transporters,Zn T)在细胞锌的储藏,释放和分布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运用RT-PCR和SMART RACE方法从鲈鱼肝脏克隆得到了鲈鱼Zn T基因全长c DNA序列。结果显示,鲈鱼Zn T全长为1747 bp,包括5’非翻译区84 bp,3’非翻译区490 bp,开放阅读框1173 bp,可编码39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有6次跨膜结构,N端和C端均位于细胞膜内侧,第IV和第V跨膜区之间的环富含组氨酸。鲈鱼Zn T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生物的Zn T7序列有高度的相似性:斑马鱼,85.6%;大西洋鲑,85.4%;红鳍东方鲀,84.3%;人,75.1%;小鼠,73.8%。聚类分析显示鲈鱼Zn T首先与其它鱼类和人Zn T7成一簇,再与鱼的其他类别Zn T聚合,说明分离到的鲈鱼Zn T为Zn T7。  相似文献   

8.
复合乳酸菌对冷藏海鲈鱼块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合乳酸菌对冷藏海鲈鱼块的保鲜效果。【方法】以冷藏海鲈鱼块为对象,筛选出3株能够明显抑制其优势腐败菌(草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ens)生长的单一乳酸菌,同时也筛选出对其优势腐败菌具有最显著抑制效果的一组复合乳酸菌,再将该复合乳酸菌接种到海鲈鱼块上,在4°C冷藏过程中,通过感官评定、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测定和优势腐败菌的计数来评价复合乳酸菌对冷藏海鲈鱼块的保鲜效果。【结果】单一乳酸菌(干酪乳杆菌LC1、植物乳杆菌LP1和乳酸菌L3)对2株冷藏海鲈鱼优势腐败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复合乳酸菌(干酪乳杆菌LC1+植物乳杆菌LP1+乳酸菌L3)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在4°C冷藏过程中,复合乳酸菌能使冷藏海鲈鱼块发生感官变化延缓6 d、使TVB-N值的升高延缓2 d,同时显著抑制优势腐败菌的生长。【结论】复合乳酸菌对冷藏海鲈鱼块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能有效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9.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Cuvier et Valenciennes)为我国近岸的咸淡水鱼类,常栖息于河口。肉质鲜嫩,年产量在1,000吨上下,是我国的经济鱼类之一。 我国有关鲈鱼的吸虫研究,秦素美(1933)在青岛发现双冠冕吸虫Stephanostomum bicoronatum(Stossich,1883)Fuhrmann,1928;林秀敏(1963)在闽江淡水鲈鱼发现海鲫冠冕吸虫Stephanostomum ditrematis(Yamaguti,1939)Manter,1947与等肠属的未定种Isocoelium sP:唐仲璋、唐崇惕(1963)在福州发现冠扇盘牛首吸虫Rhipidocotyle cornatum Tang et Tang,1963。在海产鲈鱼体内,未发现这些种类。在日本报道以鲈鱼为宿主的有Opecoelus lateolabracis Yamaguti,1958;Isocodium mediolecithale Ozaki,1927;  相似文献   

10.
“松江鲈鱼”是我国四大名鱼之一(其他是黄河的鲤鱼,松花江的鲑鱼和兴凯湖的白鱼我国自古以来,一直在养殖着的,也有四大名鱼,叫“青鱼、鲩、鲢、鳙”),亦名“四鳃鲈”(因鳃盖上有四条鲜红的颜色).三国演义里,左慈对曹操道:“……天下鲈鱼只两鳃,惟松江鲈鱼有四鳃…….”南宋有一位诗  相似文献   

11.
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初始体重为(6.26 ± 0.10)g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 Cuvier)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PY)和非淀粉多糖酶(WX和VP)(WX为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的复合酶制剂,VP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制剂)对鲈鱼生长、体组成以及胃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含36.1%鱼粉和18.0%复合蛋白(豆粕:肉骨粉:花生粕:菜籽粕 = 4:3:2:1并添加赖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以模拟鱼粉必需氨基酸含量)的饲料为基础饲料(Diet 1),分别向每千克基础饲料中添加200 mg PY (Diet 2)和400 mg VP + 800 mg WX (Diet 3),配制出3种等氮(粗蛋白43%)等能(20 kJ/g)的实验饲料。实验在1.5 m× 1.5 m × 2.0 m的浮式海水网箱中进行,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60尾鲈鱼。 每天饱食投喂2次(06:00和18:00)。实验期间水温为27.5-29.5 ℃, 盐度为25‰-28‰,溶解氧大于7 mg / L。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外源酶对鲈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92%-95%),但却显著提高了鲈鱼的增重百分率(从859.3%提高到947.2%和905.2%)和特定生长率(从4.0提高到4.2和4.1) (p<0.01)。与基础饲料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鲈鱼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以及身体总能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鲈鱼鱼体水分、粗脂肪含量以及身体总能也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鱼体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后,鲈鱼胃和肠道消化酶均有上升趋势。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鲈鱼胃和肠道中的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是显著提高了其胃和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从0.74 U / mg提高到1.02 U / mg和1.09 U / mg提高到1.71 U / mg)(p<0.01)。而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鲈鱼胃和肠道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其胃和肠道中淀粉酶的活性(分别从0.05 U / mg提高到0.16 U / mg和0.12 U / mg提高到0.21 U / mg)(p<0.01)。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1月,在毕节地区织金县采样时,于乌江上游裸结河段采到鲈鱼2尾,经鉴定为加州鲈鱼(Micropterus salmoides)。标本保存于毕节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acyl-CoA-binding protein,ACBP)对长链脂酰基辅酶A(long-chainfatty acyl-CoA esters,LCACoA)有很高的亲和力,因而对LCACoA在细胞内的运输和利用过程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RACE技术从鲈鱼肝脏中克隆了Acbp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cDNA 679 bp,5'端和3'端的非翻译区分别为83 bp和326 bp,开放阅读框为270 bp。推测编码89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5.44,分子量为10.14 kDa。鲈鱼Acbp与青鳉鱼、银鳕鱼、大西洋鲑和人的同源性分别为87%、84%、78%和68%。用RT-PCR和实时定量PCR检测鲈鱼肌肉、心脏、眼、大脑、消化道、肾脏、脂肪组织、脾脏、鳃和肝脏等10种组织的Acbp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肾脏和肝脏的表达量高,肌肉、眼睛和大脑中表达低。定量PCR检测表明鲈鱼肝脏Acbp的表达在饥饿时明显下降,胰岛素上调其表达,葡萄糖对其表达则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鲈鱼hepcidin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和克隆了鲈鱼hepcidin(LjFishep)的编码阅读框。该编码阅读框由26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由86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蛋白。遗传进化分析表明,LjFishep与条石鲷和河鲈hepcidin的亲缘关系最近。将去除LjFishep信号肽的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实现了LjFishep在大肠杆菌的表达。可溶性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大部分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部分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非变性电泳可见可溶性蛋白存在单体和多聚体组分。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的鲈鱼hepcidin重组表达蛋白(rLjFishep),利用?KTAFPLC(快速蛋白分离纯化系统)进行逐级分离,非变性电泳可见单一rLjFishep可溶性蛋白单体。体外生物学活性分析显示可溶性rLjFishep蛋白单体具有抑制鲈鱼哈维氏弧菌繁殖的能力。这为进一步研究鲈鱼Hepcidin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松江鲈鱼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松江鲈鱼(Trachidernus fasciatus Heckel)又名四鳃鲈,隶属于鲈形目杜父鱼亚目杜父鱼科。1974年Abe曾对松江鲈鱼进行过细胞学观察,但由于捕到的幼鱼性腺未成熟,故在报导核型时未指明性别。我们于今年一月上旬用性成熟松江鲈鱼三雌一雄(采自上海松江县)进行核型分析,发现染色体数2n=40与Abe的报导一致,但臂数NF=60与Abe的报导NF=64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船舶噪声对鲈鱼和大黄鱼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模拟船舶噪声对养殖鲈鱼、大黄鱼血液中皮质醇分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噪声刺激鲈鱼和大黄鱼后,鱼类血液中皮质醇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后逐渐恢复原有水平或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鲈鱼血液中皮质醇水平在155dB的胁迫条件下于刺激1h左右达峰值,为112.23ng/mL,大黄鱼血液皮质醇水平峰值出现在刺激后20min-1h,值为17.18ng/mL。鲈鱼血液中皮质醇水平(CL155,CL138)受重复噪声刺激后随时间(T)回归方程:CL155=33.507e0.2425T(r=0.8939,P0.01);CL138=36.187e0.1862T(r=0.8002,P0.01),大黄鱼血液中皮质醇水平(CH155,CH138)受间歇噪声刺激后随时间(T)回归方程为:CH155=3.1208e0.2535T(r=0.8833,P0.01);CH138=2.8369e0.1706T(r=0.8064,P0.01)。鲈鱼(CL)、大黄鱼(CH)血液中皮质醇水平与噪声源强(S)的回归方程为:CL=33.05154e0.2461S,r=0.9563;CH=3.9706e0.2401S,r=0.9114。  相似文献   

17.
牙鲆、鲈鱼和真鲷的四个永生性细胞系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牙鲆、鲈鱼和真鲷的四个永生性细胞系建立童裳亮李宏**苗宏志(青岛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青岛266003)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和真鲷(Pagrosomusmajor)是我国沿海广为养殖的优良鱼种。近几年来,由于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密度提高,病害不断发生。为了给这些鱼的病毒性传染病和立克次氏体病的检疫和研究提供宿主细胞...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成体皮肤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松江鲈鱼体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薄不一,但基本结构相似。皮肤由表皮和真皮层构成。松江鲈鱼的皮肤裸露无鳞,表皮层较薄,由约4~8层细胞构成,主要由复层上皮细胞和黏液细胞及基底细胞组成。表层细胞呈扁平、多边形, 细胞之间主要靠桥粒紧密连接,连接处形成增厚的边缘嵴状突起。表皮细胞游离面向内凹陷,表面形成指纹状微嵴。黏液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散布在上皮细胞之间。黏液细胞内的黏原颗粒具有椭圆颗粒状、均匀致密的块状和疏松丝状3种不同形态。真皮通过基膜与表皮相连,由稀疏层和致密层构成。真皮结缔组织在腹部较厚而在其他部位较薄。表皮与真皮连接处有色素层,头部、背部、尾柄和体侧皮肤色素细胞分布多,色素层明显,而腹部和颏部皮肤缺少色素。松江鲈鱼黄河群体真皮层中有角质棘状突起,而滦河群体则无。头部、体侧和尾柄处皮肤上还分布有侧线孔和表面神经丘等感觉器官。  相似文献   

19.
松江鲈鱼皮肤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成体皮肤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松江鲈鱼体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薄不一,但基本结构相似。皮肤由表皮和真皮层构成。松江鲈鱼的皮肤裸露无鳞,表皮层较薄,由约4~8层细胞构成,主要由复层上皮细胞和黏液细胞及基底细胞组成。表层细胞呈扁平、多边形,细胞之间主要靠桥粒紧密连接,连接处形成增厚的边缘嵴状突起。表皮细胞游离面向内凹陷,表面形成指纹状微嵴。黏液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散布在上皮细胞之间。黏液细胞内的黏原颗粒具有椭圆颗粒状、均匀致密的块状和疏松丝状3种不同形态。真皮通过基膜与表皮相连,由稀疏层和致密层构成。真皮结缔组织在腹部较厚而在其他部位较薄。表皮与真皮连接处有色素层,头部、背部、尾柄和体侧皮肤色素细胞分布多,色素层明显,而腹部和颏部皮肤缺少色素。松江鲈鱼黄河群体真皮层中有角质棘状突起,而滦河群体则无。头部、体侧和尾柄处皮肤上还分布有侧线孔和表面神经丘等感觉器官。  相似文献   

20.
鲈鱼胚胎的玻璃化冷冻保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胚胎进行了玻璃化冷冻保存研究,筛选出了浓度较低、玻璃化程度较稳定的5种玻璃化液,冷冻时形成玻璃化的概率在48.1%~100%,在35~43℃的水浴中解冻时保持玻璃化的概率在44.4%~63.0%;玻璃化液VSD2在解冻时保持玻璃化的概率最高。对鲈鱼神经胚、20对肌节胚、尾芽胚、心跳胚、出膜前胚在玻璃化液VSD2中的适应能力及适合于玻璃化冷冻的胚胎时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时期胚胎对玻璃化液的耐受能力不同,鲈鱼神经胚耐受能力最低,心跳胚耐受能力最强,出膜前期胚次之,心跳胚和出膜前胚适合于进行玻璃化冷冻。对0.5mol/L蔗糖的洗脱时间进行了选择,结果显示,洗脱10~20min效果较好。利用玻璃化程度较好的VSD2对鲈鱼不同时期胚胎进行超低温(-196℃)冷冻,获得了2.1%~27.9%的透明胚。将鲈鱼心跳胚冷冻解冻后获2粒复活胚,培养至出膜期,成活42~50h;出膜前期胚在冷冻解冻后有1粒胚复活,并且孵化出鱼苗[动物学报49(6):843~850,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