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蔺雪胆中的新三萜皂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采自四川汉源县的古蔺雪胆(Hemsleya penxianensis var.gulinensiks)中分到9个三萜皂苷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和光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7个为已知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28-O-β-D-比喃葡萄糖苷(1),3-O-β-D-吡喃葡萄糖醛基齐墩果酸苷(3),3-O-β-D-吡喃葡萄糖醛基—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3-O-β-D-吡喃葡萄糖醛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5),3-O-α-L-阿拉伯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醛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6),3—O—(6′—丁酯)—β-D-吡喃葡萄糖醛基—齐墩果酸—28-O-α-L-阿拉伯糖苷(7),3-O-(6′-丁酯)—β—D吡喃葡萄糖醛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8)。两个新化合物,即雪胆皂苷A(2)和雪胆皂苷B(9)。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银莲花属植物小花草玉梅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并结合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是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2)、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3)和3-O-β-D-吡喃核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4)。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银莲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2-4为首次从小花草玉梅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油菜蜂花粉煮沸灭酶,减压蒸干,用80%乙醇提取,经AB-8大孔树脂、MCI柱和ODS反相柱层析柱分离,得到4个皂苷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方法、1H NMR、13C NMR等手段鉴定他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3,22-二羟基,3-O-β-D-葡萄糖-齐墩果烷(1)、3,22-二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1→6)]-齐墩果烷(2)、3,22-二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1→6)]-齐墩果酸(3)和3-O-β-D-葡萄糖-谷甾醇苷(4)。其中,皂苷1~3在油菜蜂花粉中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4.
屏边三七根茎中的两个新的齐墩果酸皂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屏边三七(Panax stipuleanatus Tsai et Feng)根茎中分离到二个齐墩果烷型新皂甙,命名为屏边三七甙(stipuleanoside)R_1和R_2,其化学结构经光谱分析和化学降解反应,分别确定为齐墩果酸-3-O-β-D-葡萄吡喃糖基(1→3)[α-L-阿拉伯呋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醛酸甙(1)和齐墩果酸[28-O-β-D-葡萄吡喃糖基]-3-O-β-D-葡萄吡喃糖基(1→3)[α-L-阿拉伯呋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醛酸甙(3)。  相似文献   

5.
丁愉  刘丹  赵璠  汤海峰  赵美 《生物磁学》2011,(8):1569-1572
目的:研究银莲花属植物小花草玉梅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并结合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是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2)、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3)和3-O-β-D-吡喃核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4)。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银莲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2-4为首次从小花草玉梅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孔树脂、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柱从琐琐葡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技术及理化手段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异槲皮苷(2)、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钠盐(3)、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乙酯苷(4)、没食子酸(5)、单咖啡酰酒石酸(6)。其中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黄毛楤木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毛楤木(Aralia decaisneana Hance)根皮分得3种皂甙(Ad-Ⅰ、Ad-Ⅱ、Ad-Ⅲ)和1种由 Ad-Ⅲ水解得到的次级甙(Ad-Ⅳ),经光谱(IR、FAB-MS、~1H-NMR、~(13)C-NMR)和化学分析(酸、碱水解法),分别鉴定为楤木皂甙 A、3-O-[α-L-阿拉伯呋哺糖-(1→4)-β-D-葡萄吡喃糖醛酸]-齐墩果酸甙、3-O-[β-D-半乳吡喃糖-(1→4)-β-D-半乳吡喃糖-(1→3)-β-D-葡萄吡喃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葡萄吡喃糖甙、3-O-[-β-D-半乳吡喃糖-(1→4)-β-D-半乳吡喃糖-(1→3)-β-D-葡萄吡喃糖醛酸]-齐墩果酸甙。前两种皂甙系首次从该植物分得,后两种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研究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水提果渣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罗汉果果渣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得到了26个化合物,并结合MS、NMR等波谱学手段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6′-乙酯(2)、(3α)-3,29-dihydroxy-7-oxomultiflor-8-ene-3,29-diyl dibenzoate(3)、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二醇(4)、isomultiflorenol(5)、curcasinlignan B(6)、urolignoside(7)、diospyrosin(8)、楝叶吴萸素B(9)、4′-羟基苯基乙基香草酸酯(10)、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11)、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12)、山柰苷(1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α-L-鼠李糖苷(14)、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7-O-β-D-木糖苷(1→2)-O-α-L-鼠李糖苷(15)、sagittatin A(16)、葫芦烷-5,24-二烯-3β-醇(17)、balsaminol E(18)、大豆脑苷I(19)、β-谷甾醇(20)、β-胡萝卜苷(21)、胆甾-5-烯-3β,7α-二醇(22)、2 E-4-羟基-壬烯酸(23)、香兰素(24)、对羟基苯乙醇(25)、β-hydroxypropiovanillone(26)。化合物2、6~11为首次在葫芦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14~16、18、19、22~26为首次从罗汉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初步研究了化合物1~26的体外抗炎活性,化合物4、5、7、13、19和21能抑制TNF-α生成,化合物13和21能同时抑制IL-1β、IL-6的生成,化合物7、19、22能抑制IL-1β的生成,化合物5能抑制IL-6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藏紫菀来源之一——缘毛紫菀(Aster souliei Franch.)的头状花序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以及制备型液相等方法分离化学物,并采用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缘毛紫菀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黄酮类的槲皮素(1)、芹菜素(2)、山柰酚(3)、柚皮素(4)、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6);植物甾醇类的β-谷甾醇(7)、β-胡萝卜苷(8)、α-菠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4、9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算盘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牡荆素(1)、β-D-吡喃半乳糖-(3→3)-O-β-D-吡喃半乳糖(2)、丁香脂素(3)、(Z)-3-已烯-D-吡喃葡萄糖(4)、(E)-2-已烯-D-吡喃葡萄糖(5)、4-O-乙基没食子酸(6)、没食子酸(7)、胡萝卜苷(8)、β-谷甾醇(9).  相似文献   

11.
连钱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连钱草(Glechoma longituba)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齐敦果酸(2)、熊果酸(3)、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4)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5)、胡萝卜苷(6),3,6-二甲氧基-6″,6″-二甲基苯并吡喃-(7,8,2″,3″)-黄酮(7)、芫花素(8)、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甙(10)。其中化合物2,4~8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从梧桐科火绳属桂火绳中提取分离到22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为:羽扇豆醇(1),白桦脂酸(2),齐墩果酸(3),丁香脂素(4),(+)-异落叶松树脂醇(5),东莨菪内酯(6),对羟基肉桂酸(7),二十七碳酸单甘油酯(8),2-十八烯酸单甘油酯(9),sitoindosideⅡ(10),儿茶素(11),表儿茶素(12),表儿茶素3-O-β-D-吡喃木糖甙(13),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甙(14),5,7,4'-三羟基异黄酮(15),4'-O-methylgallocatechin(16),反式-二氢槲皮素-3-O-α-阿拉伯糖甙(17),顺式-二氢槲皮素-3-O-α-阿拉伯糖甙(18),反式-二氢槲皮素-3-O-β-吡喃葡萄糖甙(19),3,5,7,3',5'-五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20),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6→1)-α-L-吡喃鼠李糖甙(21),以及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6→1)-β-D-吡喃葡萄糖甙(22),这些化学成分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13.
从广东冬青(Ilex kwangtungensis)的叶中分离得到四个三萜皂甙和三个三萜成分,通过光谱解析及化学方法,三个三萜成分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熊果酸(2)和常春藤皂甙元(3);四个三萜皂甙成分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甙(4)、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5)、齐墩果酸3-O-β-D-  相似文献   

14.
金花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ODS柱色谱法、反复重结晶等方法对金花茶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金花茶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15.
Two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ls of Hemsleya penxianensis var. gulinensis together with seven known saponins oleanol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ide (1), oleanolic acid 3-O-β-D-glucuropyranoside(3), 3-O-β-D-glucuropyranosyl-oleanolic acid-28-O-α-L-arabinopyranoside(4).  相似文献   

16.
从无柄新乌檀乙醇浸膏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7个已知配糖体化合物,经波谱分析为:喹诺酸-3-O-β-D-葡萄吡喃糖基(28→1)-β-D-葡萄吡喃糖酯(1),齐墩果酸-(28→1)-β-D-葡萄吡喃糖酯(2),熊果酸-(28→1)-β-D-葡萄吡喃糖酯(3),喹诺酸-3-O-β-D-葡萄吡喃糖基-(1→3)-6-去氧-β-葡萄吡喃糖苷(4),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28-O-β-D-葡萄吡喃糖酯(5),番木鳖甙(6),7-甲氧基-龙胆苦甙(7)。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野桂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野桂花(Osmanthus yunnanensis)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方法及与已知品对照的手段鉴定它们为:E-阿魏酸二十烷基酯(1)、β-谷甾醇(2)、羽扇豆醇(3)、齐墩果酸(4)、7-oxo-β—sitosterol(5)、乙酰齐墩果酸(6)、(6'-O-palmitoyl)-sitosterol-3-O-β—D—glucoside(7)、rotundioic acid(8)、地榆糖甙II(9)、3β-hydroxy-27-p-(E)-eoumaroyloxyolean-12-en-28-oicacid(10)、3β—laydroxy-27-p-(Z)-coumaroyloxy-olean-12-en-28-oicacid(11)、hycandinic acid ester(12)、绿原酸丁酯(13)、4,5-二咖啡酰奎尼酸丁酯(14)、28-O-β-D—glueopyranosyl rottmdioic acid(16)以及三个半萜类化合物:4,5-dihydroxyprenyl caffeate(15)、4-(6-O-caffeoyl -β-D—glucopyranosyloxy)-5-hydroxyprenyl caffeate(17)、4-β-D—glucopyranosyloxy5-hydroxyprenyl caffeate(18)。  相似文献   

18.
利用硅胶、凝胶等色谱技术从连钱草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熊果酸(2)、咖啡酸(3)、迷迭香酸(4)、迷迭香酸甲酯(5)、间羟基苯甲酸(6)、原儿茶醛(7)、芹菜素(8)、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木犀草素(10).其中,化合物4-7为首次从连钱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圆果雪胆中的皂甙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圆果雪胆(Hemsleya amabilis)的块茎中分离到10个化合物,其中3个雪胆皂甙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它们的结构通过光谱和化学的方法鉴定为齐墩果酸-3-O-α-吡喃阿拉伯糖(1→3)-β-葡萄糖醛酸甙,28-O-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3-O-α-吡喃阿拉伯糖(1→3)-β-D-葡萄糖醛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α-吡喃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