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剑闻  戎隆富 《生命科学》1998,10(3):119-121
AIDS基因治疗研究的最新成就令人欢欣鼓舞,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抗HIV基因和载体的选择。HIV自身特性决定它在AIDS基因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优点,以HIV为骨架重新构建而成的HIV载体在体内具有靶向CD4+细胞和转导非分裂状态的细胞(尤其是CD34+造血干细胞)的能力;表明HIV载体在AIDS基因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AIDS发病机理来阐述用于其治疗的HIV载体的构建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从人类分离到AIDS病毒(HIV)以来已有九年了,HIV感染机体,导致CD_4+T细胞的死亡为AIDS的发病机理为大家所公认,可是1991年开始有关AIDS的发生机理研究领域里出现了新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结果将影响今后AIDS的机理研究,特别是HIV疫苗的研制。争论的起点是由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的Peter Duesberg挑起的,他认为HIV根本不是AIDS的病因,AIDS的机理是由机体产生抗T淋巴细胞的抗体,从而引起T细胞的损伤、清除,因而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该论点的主要依据为HIV感染的T细胞仅为1/100,000,不可能引起大量T细胞的死亡,尽管大多数学者不同意此论点,但有些实验结果却令人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3.
Allelix Biopharmaceuticals公司已得到加拿大政府许可,用ALX40—4C药物进行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感染的人类临床治疗试验。公司计划在93年10月开始对志愿者进行药物安全性和耐性试验。 4C作用机理是阻止HIV利用其遗传信息产生新的病毒粒子。药物的专性靶体是两种病毒组分(转活化子蛋白Tat和RNA结构TAR)间的关键的相互作用。这与当前市场或临床试验中的任一新HIV药物机  相似文献   

4.
HIV-1辅受体及针对辅受体的艾滋病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虽然近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明显提高了AIDS的临床疗效,但由于HIV的高度变异性、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价格昂贵等因素,多种新的抗HIV药物的开发研究仍有增无减[1].HIV-1辅受体的发现不仅有助于理解HIV-1感染靶细胞的发病机理,而且为抗HIV治疗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HIV-1辅受体及其抑制剂已成为目前抗HIV-1治疗研究的热点,现将有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危险性极高的慢性传染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能够阻断正在进行的病毒复制而不能清除潜伏的病毒,目前尚无有效根治AIDS方法。免疫细胞在HIV/AIDS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十分复杂的作用。细胞治疗是通过筛选表达抗HIV基因型的细胞或转染抗HIV基因、受体基因等方法获得抗HIV免疫细胞,并在体外进行扩增,将其转输给HIV/AIDS患者。细胞疗法与HAART等疗法有协同作用,促进HIV/AIDS的治疗。本文综述抗HIV-CAR T细胞、aTCR T细胞、负载HIV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等在HIV/AIDS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  相似文献   

6.
microRNA(miRNA)对调控基因表达有着重要作用,病毒与宿主在miRNA水平存在着复杂的"对话"。研究显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能编码病毒miRNA(vmiRNA),通过维持病毒潜伏、保护感染细胞免于凋亡或外力刺激下的细胞死亡等方式,在HIV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宿主miRNA则参与到了抗HIV的防御性机制中,但也面临HIV调控相应宿主miRNA、编码RNA沉默抑制物等多种阻力。深入研究HIV与宿主间miRNA水平上的动态相互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HIV的致病机理,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是一种由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引起的机会性真菌感染性疾病。尽管近些年来,随着CM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的重大进展,患者整体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呈升高趋势,在我国尤为明显。虽然CM常发生在有免疫缺陷的人群如HIV患者,但HIV阴性的人群患病率却逐年升高,且二者的治疗方案不尽相同。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HIV阳性与HIV阴性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疗的新进展,旨在对HIV阳性和HIV阴性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具有抗HIV-1活性的大环多胺类化合物与RNA的识别作用,以及其对cos-7细胞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抗HIV-1的作用机理。实验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观察化合物与RNA的识别作用。通过流式细胞计数法探讨其对cos-7细胞凋亡的影响。运用计算机分子模型,从理论上Docking计算化合物与TAR RNA结合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大环多胺类化合物MP-1、MP-2和MP-3不仅具有断裂RNA的作用,并可抑制Tat-RNA的相互作用,还可影响cos-7细胞亚二倍体的含量;理论化学计算数据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这一结果提示合物的抗HIV-1活性可能通过作用于病毒基因组RNA而发挥作用,是多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基本病毒感染模型,本文引入了一个包含免疫项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模型.该模型有一个病毒清除平衡点和一个持续带毒平衡点.证明如果病毒感染的基本再生数R1,则病毒清除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该结果说明若一个HIV感染者其R1,则即使被感染大量的HIV最终仍然能自愈.基于该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抗HIV感染治疗模型.本文定理暗指若抗HIV感染治疗时,患者的R1则迟早患者体内的HIV可以清除.反之数值的仿真模拟表明患者R1时,患者体内的HIV不能被彻底清除.患者的依从性是抗HIV感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HIV-1gp41N端融合肽诱导膜融合的机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化学方法合成的代表HIV-1gp41N末端的23肽(HIV  相似文献   

11.
<正>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带领团队,在疟疾和艾滋病相互关系研究中,发现疟疾感染有利于艾滋病病毒储存库的清除。相关成果于12月9日发表在《逆转录病毒学》杂志上。据介绍,陈小平等建立了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和疟原虫共感染的恒河猴模型,模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疟原虫的共感染。基于该动物模型,研究团队发现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前提下,疟疾感染有利于HIV储存库的清除,并初步阐述了其机理。  相似文献   

12.
Anderson  KB  徐静 《微生物与感染》2005,28(4):47-48
高效抗反转录治疗(HAART)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但对于同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患者,其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评价。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CV的比例很高,为10%~40%,主要是因为HIV与HCV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如吸毒或接受不洁血制品。HCV有较长的潜伏期,所以HIV患者在接受HAART的早期可能没有考虑到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基因工程靶向融合蛋白XE-TNFαm2。其中,XE为HIV/SIV辅助受体CXCR4的第二胞外域;TNFαm2是经突变改型的TNFα,其毒副作用已降低18倍,己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己有的研究表明XE-TNFαm2的功能之一是杀灭受HIV/SIV感染的细胞、但不杀伤未受HIV/SIV感染的正常细胞。探讨XE-TNFαm2可否引起细胞的凋亡, 以阐明其杀伤细胞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XE-TNFαm2只能引起受HIV/SIV感染细胞的凋亡,但不能引起未受HIV/SIV感染的正常细胞的凋亡。这一结果表明XE-TNFαm2是一种可特异杀灭受HIV/SIV感染细胞的准确靶向融合蛋白,其毒副作用己最小化。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们认为AIDS疫苗能否预防AIDS的临床实验应尽早开始,不必等到它们的作用机理完全搞清楚,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已将此作为一项政策,认为制止AIDS全球性大流行比对HIV的基础研究更为重要。 NIH疫苗研究所所长Wayne Koff上周在AIDS研究会议上发言指出,我们可以用一部份力量去认识HIV,但同时更要看到AIDS在流行。基础研究应放在HIV致病成份的研究,建立一系列不同遗传背景的病毒株及研究HIV怎样通过粘膜引起感染的机理。我们可以利用许多这样的资料,但目标不是了解病毒,而是消除它。同时他相信希望疫苗能阻止HIV在体内  相似文献   

15.
虽然目前HIV/AIDS治疗试图控制疾病,但任何治疗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根除病毒。遗憾的是,由于HIV在静息CD4+T细胞建立病毒潜伏储存库,所以该病毒的根除非常具有挑战性。最近,Carter等人发现HIV能感染造血干细胞(HSCs),因此,HIV的储存库比之前想象的更加持久更加稳固。  相似文献   

16.
研制了基因工程靶向融合蛋白XE-TNFαm2.其中,XE为HIV/SIV辅助受体CXCR4的第二胞外域;TNFαm2是经突变改型的TNFα,其毒副作用已降低18倍,已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已有的研究表明XE-TNFαm2的功能之一是杀灭受HIV/SIV感染的细胞、但不杀伤未受HIV/SIV感染的正常细胞.探讨XE-TNFαm2可否引起细胞的凋亡,以阐明其杀伤细胞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XE-TNFαm2只能引起受HIV/SIV感染细胞的凋亡,但不能引起未受HIV/SIV感染的正常细胞的凋亡.这一结果表明XE-TNFαm2是一种可特异杀灭受HIV/SIV感染细胞的准确靶向融合蛋白,其毒副作用己最小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体液中HIV和T细胞数量变化的分析,帮助学生厘清HIV与免疫缺陷的关系,逐步揭开HIV的致病机理。教学过程采用分析资料、层层设问、思考讨论和归纳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通过分析讨论获得新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已在全球蔓延并且出现了耐药性,急需开发新的高效、低毒的抗艾滋病药物和新的治疗策略。衣壳蛋白(CA)在HIV病毒颗粒的组装、成熟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单体主要由N端区域(NTD)和C端区域(CTD)组成。近年来HIV衣壳蛋白的空间精细结构得到了解析。本文总结了HIV衣壳蛋白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下的空间结构特征,分别介绍了CA的NTD-NTD、NTD-CTD和CTD-CTD界面处的结构特征。本文也分析了基于HIV CA结构的AIDS治疗方法,并结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阐述了以CA为靶点的AIDS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马宁  赵砚  康续  潘珊 《病毒学报》2021,37(1):153-158
由于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共感染非常普遍,但是关于合并感染的程度,两种病毒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前后,HCV合并感染对HIV患者免疫细胞恢复的影响仍不明确。为了通过分析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以了解辽宁省HIV/HCV共感染者ART后免疫恢复的情况,本研究从辽宁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中筛选符合要求的HIV感染者和HIV/HCV共感染者,收集感染者基本人口学资料及HCV抗体检测结果、HIV/HCV共感染途径等资料。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绘制生存分析函数图。结果显示,本研究共纳入HIV感染者12742人,HIV/HCV共感染者340人。HIV感染者和HIV/HCV共感染者的不同人口学特征均差异显著(P<0.001)。HIV感染和HIV/HCV共感染者ART治疗后CD4+细胞数和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数比ART前显著下降(P<0.05)。HIV/HCV共感染者随着ART时长,CD4+T淋巴细胞数恢复情况始终显著低于HIV感染者(P<0.05)。生存分析曲线表明,HCV/HIV共感染者从艾滋病诊断开始随着ART的治疗CD4+细胞恢复情况显著低于HIV感染者,Log-Rank检验统计量为4.483(P=0.034)。本研究揭示,HCV感染对ART患者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恢复有影响。ART后HIV/HCV共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改善低于HIV单一感染者,并且单一感染患者对ART的反应比合并感染患者更好。因此,建议在启动ART之前,对每个感染HIV的患者进行HCV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20.
Tat蛋白在HIV的转录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它能反式激活HIV的转录,促进HIV长末端重复序列(HIV LTR)的转录和延长.Tat蛋白是去乙酰化酶SIRT1的一种重要底物.Tat的乙酰化与非乙酰化状态在激活转录过程中受高度精密调控.如果Tat乙酰化状态在转录过程中受到干扰,随后其促使的HIV转录也将受到干扰.近来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在Tat蛋白介导的反式激活HIV转录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SIRT1能对乙酰化的Tat进行去乙酰化,使其能在促使HIV转录的过程中循环利用.同时Tat与SIRT1的结合也会使核转录因子NF-κB的p65亚基处于超乙酰化状态,致使病毒基因组表达.研究SIRT1与Tat的相互关系为治疗HIV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