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大锐 《化石》2002,(3):15-17
翼龙 ,是恐龙的近亲 ,也是中生代末期绝灭的最神秘动物之一 ,对此 ,《化石》杂志曾有连续报道。最近的古生物学发现与研究 ,又揭露出翼龙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亿万年前的天空并不寂寞!庞大的家族悠久的演化史早在1784年 ,欧洲的自然学家考斯摩(CosimoCollini)在欧洲大陆第一次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翼龙化石。当时他无法将其归入任何一类动物门类中去。直到1801年 ,世界著名的解剖学家 ,法国人居维叶才将其命名为“会飞的爬行动物” ,并定名为Pterodactylus,意为“有指的翼”。它们是恐龙的近亲。一晃20…  相似文献   

2.
吕君昌 《化石》1995,(1):28-28
翼龙是冷血动物吗?吕君昌翼龙是在大约2.2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开始适应于空中生活,比鸟类早了约7千万年,具有1.4亿年制空权的飞行爬行动物,它控制空中的时间大约是鸟类的两倍,与同时代的陆地霸王-恐龙类同时绝灭于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末。它的前肢特化为翼...  相似文献   

3.
吕君昌  汪筱林 《化石》2000,(2):22-23
翼龙类是一类独特的飞行爬行动物。它们产生于晚三叠世末(距今约2 25亿年) ,并且开始适应于空中生活 ,是地球历史上最早克服地球吸引力的脊椎动物(后来的飞行脊椎动物如鸟类和蝙蝠类 ,它们的产生都比翼龙类要晚得多) ,在地球上生活了将近1 6亿年 ,最后 ,与其同时代的其它爬行动物如恐龙类、鱼龙类等同时绝灭于0 65亿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目前绝大多数的翼龙类发现于海相或者是边缘海相的地层中 ,并且多数可能与海岸或海洋环境有着内在的联系 ,比如世界上著名的化石产地———德国的索伦霍芬、巴西的桑塔纳等 ,而真正在陆相沉积中…  相似文献   

4.
吕君昌  李春生 《化石》1999,(1):9-11
翼龙类以何为食?目前知道的大多数翼龙都生活在水边,如海洋,岛屿和湖泊,以水生生物为食。它们可能居住在中生代的湖边及海岸边。从其齿列上判断,他们当中的一些可能是非常特殊的食客。象侏罗纪的Ctenochas-ma,中国的环河翼龙等,它们长的颌上长有大量的...  相似文献   

5.
吕君昌  李春平 《化石》1999,(3):13-14
翼龙会游泳吗?既然许多证据证明翼龙类是生活在湖边和海岸边,那么,它们是不是象鸭子一样会游泳呢?答案是肯定的。西利(SeeleyH.G)是第一个提出翼龙会游泳的人,在德国佐伦霍芬(Solnhofen)的一些标本上,可以看到保存在长趾之间蹼的印痕。这些印...  相似文献   

6.
7.
浙江临海晚白垩世一翼龙新属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记述了发现于浙江临海晚白垩世一翼龙新属种,命名为临海浙江翼龙Zhejiango-pterus linhaiensis gen.et sp.nov.。其形态特征与美国堪萨斯州上白垩统Santonian阶产出的Nyctosaurus相接近,本将其归于夜翼龙科Nyctosauridae,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8.
9.
热河生物群的翼龙都发现于义县组和九佛堂组。金刚山层位于义县组上部,已经报道的翼龙包括最早发现的两件翼龙胚胎,两件古翼手龙超科的标本,以及一件存疑的金刚山义县翼龙。对这一层位发现的一件前肢标本进行了描述,并确定其属于无齿翼龙超科。对现存于本溪地质博物馆的金刚山义县翼龙的正型标本进行了观察,并修订其鉴定特征。无齿翼龙超科成员具有独有的特征组合为:牙齿垂直于咬合面,呈三角形且唇舌向扁,前两对更长更细;第二翼指骨长度约为第一翼指骨的93%。在热河生物群中,古翼手龙超科的标本主要发现于义县组,而古神翼龙超科主要发现于九佛堂组。包括这件新标本和金刚山义县翼龙在内的无齿翼龙超科在九佛堂组发现的略多于义县组,这与之前认为的翼龙分布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浙江临海晚白垩世一翼龙新属种,命名为临海浙江翼龙Zhejiango-pteruslinhaiensisgen.etsp.nov。其形态特征与美国堪萨斯州上白垩统Santonian阶产出的Nyctosaurus相接近,本文将其归于夜翼龙科Nyctosauridae,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11.
吕群昌 《化石》2000,(1):15-16
上几期我们谈了翼龙类的起源、适应空中飞行的骨骼构造特征、生活习性、生理功能等,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最后一个问题,即翼龙类的绝灭问题。任何一个生命体都要经过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翼龙类也不例外。在白垩纪的末期(6500万年前),翼龙类与它们同时代的陆地霸王———恐龙类以及水中霸王———鱼龙类、蛇颈龙类以及沧龙类等同时在地球上绝灭了。在地球的历史上,虽然发生过多次明显的大的生物绝灭事件,但是,惟独在中生代与新生代之交的生物绝灭事件最为引人注目,因为在这次事件中,当时曾经横行一世的陆地霸王———恐龙类…  相似文献   

12.
曲丽君 《化石》2006,(4):27-29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发现并命名了超过130种的翼龙化石,在我国也发现了20多种翼龙化石。翼龙家族的成员虽然千姿百态,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比较原始的喙嘴龙类和相对进步的翼手龙类。喙嘴龙类嘴里长满了长而尖的牙齿,脖子短、尾巴长,掌骨短;而翼手龙类正好相反,牙齿退化减  相似文献   

13.
这里首先谈谈翼龙中一块非常特殊的骨———飞指骨(又称翼状骨、翼小骨)的形态和功能。翼龙类是绝灭的一组双孔爬行动物,它们演化出强有力的振翅飞翔的运动模式,这种复杂的模式对于它们的形态、神经和生理功能有着深远的影响。翼龙类的翼由前后肢支撑和控制的复杂的多层翼膜组成。在前肢中,大小臂和第四指形成一基本的翼棒,构成飞行翼的前缘。手上除了3个正常发育的指的末端长有强有力的、弯曲的爪子,指向翼前方的手指,以及4个指节均极度加长,占整个翼棒的60%或者更多的第四指外,还有一块非常有意义的骨,这块骨呈圆棒状,称…  相似文献   

14.
1975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与墨西哥交界处的大湾国立公园,德克萨斯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劳森在晚白垩世地层发现了一些巨大的翼龙翅骨残片。之后,劳森经过4年的连续工作,挖掘出大量破碎的化石,确认这是三只同种翼龙的骨骼碎片。在研究这些化石时,这位古生物学家灵光一现,想起了墨西哥原住土著,哥阿兹特克人与托尔特克人崇奉的重要神祗——风神科沙寇克阿特(Quetzalcoatl),一位长着羽毛的蛇神,于是将其命名为  相似文献   

15.
张氏格格翼龙正型标本(IVPPV 11981)是产自辽西北票四合屯义县组下部的一件保存不完整的梳颌翼龙类化石材料。本文记述的新材料IVPP V 11972与正型标本产出于同一地点的相同层位,具有正型标本的3个独有特征,即泪骨前突位于鼻骨之上,额骨前部和侧部边缘处有广泛蚀痕以及颈椎具有高的神经脊且背部有瘤状膨胀,据此将其归入张氏格格翼龙。通过对新材料V 11972和进一步修理的正型标本的形态观察,对张氏格格翼龙的特征进行了补充,增加一个属征:鼻骨背腹向具有两个小孔。这一特征在正型标本中同样被观察到,但在其他翼龙中都没有出现,仅在飞龙中观察到一个孔和一个凹陷。同时补充了张氏格格翼龙的椎体和肩带等的一些特征,如背椎没有完全愈合,荐椎数量为3~4枚,尾椎约9枚;肱骨三角嵴不是十分发育,三角嵴颈及其与肩胛乌喙骨相关联的关节窝不发育;具有前端呈扇形的前耻骨,耻骨闭孔有小骨片覆盖等。依据格格翼龙新的特征,将其与我国发现的归于梳颌翼龙科(Ctenochasmatidae)的华夏翼龙(Cathaypterus)、环河翼龙(Huanhepterus)及鸢翼龙(Elanodactylus)进行了对比。依据齿槽处的纵向沟、牙齿分布密度以及吻端的长度比例等,认为格格翼龙和华夏翼龙有一定区别,但亲缘关系较近,同属梳颌翼龙亚科(Ctenochasmaniae),并建议将华夏翼龙的鼻眶前孔较小的属征修订为其吻端较长。格格翼龙的个体远小于环河翼龙,依据牙齿数量和排列的差异推测它们的捕食方式和食物类型存在明显的区别,应不属于同一亚科。新材料与鸢翼龙的明显区别主要在肱骨上,前者肱骨的肩胛骨关节窝不发育,而后者的这一结构明显。由于鸢翼龙没有保存头骨,它的分类位置不是十分确定,同时鸢翼龙具有许多梳颌翼龙类所不具有的特征,如第一翼指骨短于第二和第三翼指骨,掌骨较短等。  相似文献   

16.
天山哈密翼龙化石围岩风化机理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密翼龙及其3D蛋与胚胎化石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然而,这些化石在离开原始埋藏环境之后,就会出现粉化剥落等严重自然风化现象。本文拟利用XRF等多种方法对代表性化石的赋存围岩样品进行分析检测,以探讨其风化破碎机理。分析表明,化石围岩为含泥砾的砂岩,含有蒙脱石等黏土类矿物,胶结物为钙质和盐类,且围岩中含有大量的Cl-、NO3-、Na+和Mg2+等可溶盐。因此,本文指出围岩产生风化的主要机制是当湿度发生变化时,盐胶结溶解,同时围岩中的可溶盐溶解重结晶产生的巨大结晶压力,以及蒙脱石等矿物吸水膨胀产生巨大的挤压力,促使围岩在巨大内部应力等综合作用下逐渐粉化脱落,最终导致围岩彻底破碎。基于以上认识,也给出了化石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记中国辽宁西部九佛堂组发现的中国翼龙一新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发现于辽宁省西部下白垩统九佛堂组的—小型翼手龙类骨架,建立一新种:谷氏中国翼龙Sinopterus gui sp.nov.。它的吻端直而尖锐,其下颌发育—明显的脊突。肱骨的三角脊发育,其末端没有扩展,呈四边形。翼掌骨的长度稍微短于飞行指第一指节的长度。股骨与胫骨之比率小,乌喙骨短于肩胛骨,联合背椎只有椎体相互愈合。虽然它与董氏中国翼龙相似,但是存在明显区别,比如个体较小,而大多数背椎椎体相互愈合等。谷氏中国翼龙是目前在辽西及其周边地区所发现最小的没有牙齿的翼手龙类。  相似文献   

18.
《化石》2014,(3):4-6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领导的新疆哈密科考队与哈密合作,通过近十年的野外考察,在哈密地区发现一新的白垩纪翼龙动物群。这一翼龙化石分布区不但是世界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处三维保存的翼龙蛋和雌雄个体共生的翼龙化石遗址。6月5日在线出版的国际著名刊物《现代生物学》刊发了该项成果,印刷版将以封面文章报道这一重大发现。汪筱林和他的研究团队详细研究了哈密下白垩统地层中发现的约40个同一属种的雌  相似文献   

19.
王朝更迭——辽西发现多样化翼龙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立达 《生命世界》2005,(11):14-17
与它们的恐龙亲戚一样,翼龙是演化史上最为成功的物种之一。从2.15亿年前的三叠世出现后,其后的1.6亿年间翼龙家族繁衍兴盛,直到白垩世末期才告灭绝。自从200多年前德国发现翼手龙以来,全世界被正式描述过的翼龙已有近200种之多,五大洲都发现了它们的踪迹。对于这样的一个大家庭,动物分类学家一般都把它们分成两类,即喙嘴龙类(Rhamphorhynchoidea)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简称:古脊椎所)标本馆最近收到来自柏林自然史博物馆(Museum fur Naturkunde Berlin)的交换藏品,一件始祖鸟(柏林标本)和两件翼龙(Rhamphorhynchus gemmingi和Pterodactylus kochi)模型。现已将新增交换标本整理入库,热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