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木槿属植物染色体倍性与花粉粒、叶片气孔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木槿属植物裂瓣槿(Hibiscus schizopetalus (Masters).Hook.f.)、木芙蓉(H.mutabilis L.)和扶桑(H.rosa-sinensis L.)及扶桑的3个栽培变种重虹中玫槿(H.rosa-sinensis L.cv.Double Rainbow)、橙黄中玫槿(H.rosa-sinensis L.cv.Flavo-plenus)、洋红中玫槿(H.rosa-sinensis L.cv.Carminatus)的气孔器长度、宽度和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以及花粉粒大小。结果表明,气孔器长度、宽度和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以及花粉粒大小均与染色体数目和倍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作为鉴定木槿属植物倍性的参考指标。扶桑及其3个栽培变种的花粉粒大小都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探讨了这种现象与木槿属植物多倍体起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槿属几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其倍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进行染色体制片,分析了木槿属(Hibiscus)植物裂瓣槿(H.schizopetalus(Masters)Hook.f.),木芙蓉(H.mutabilis L.)以及扶桑(H.rosa-sinensis L.)4个栽培变种的染色体数目。结果表明,裂瓣槿染色体数目为2n=42,裂瓣槿,扶桑,重虹中玫槿,洋红中玫槿之间存在倍性关系,其染色体基数为x=21,通过对植物形态特征以及染色体数目的观察分析,推测红色中玫槿可能为洋红中玫槿和裂瓣槿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木槿属几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其倍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进行染色体制片分析了木槿属Hibiscus植物裂瓣槿H. schizopetalus (Masters) Hook. f.)、木芙蓉H. mutabilis L.以及扶桑H. rosa sinensis L. 4个栽培变种的染色体数目.结果表明裂瓣槿染色体数目为2n=42木芙蓉2n=92扶桑2n=84重虹中玫槿2n=105; 橙黄中玫槿2n=138; 洋红中玫槿2n=147.裂瓣槿、扶桑、重虹中玫槿、洋红中玫槿之间存在倍性关系,其染色体基数为x=21.通过对植物形态特征以及染色体数目的观察分析推测红色中玫槿可能为洋红中玫槿和裂瓣槿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4.
兰花蕉属植物染色体新计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道了国产兰花蕉属植物2种1变种的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其中兰花蕉及其变种长萼兰花蕉为2n=54,为六倍体;海南兰花蕉为2n=18,为二倍体。分析了世界范围内兰花蕉属植物染色体数及其倍性的地理学关系。  相似文献   

5.
半夏属的染色体数目、倍性与珠芽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通过对半夏属Pinellia 5个种10个群体的染色体计数和珠芽数量统计,首次报道了5个染色体数目,同时发现珠芽的发生与染色体基数及多倍化程度有关:x=13的类群无珠芽,而x=9的有珠芽;在有珠芽的半夏P.ternata(Thunb.)Breit.中,平均每叶珠芽数随倍性的提高而增大。半夏是一个多倍体复合种,起源于无珠芽、染色体基数为x=7~9的二倍体祖先,可能是在该属的早期进化中由鹞落坪半夏P.yaoluopingensis X.H.Guo et X.L.Liu的x=13经非整倍性跌落而成,在发生上比鹞落坪半夏进化。  相似文献   

6.
国产金石斛属植物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产于我国的兰科金石斛属植物9种1变种,其中有4个新种和1新变种。  相似文献   

7.
8.
海南石斛属和金石斛属植物多糖及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斛(Dendrobium Sw.sp.)为贵重的中药之一,国内外学者在其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1].  相似文献   

9.
山茶属17个种的核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研究了山茶属的9个组17个种的细胞核形态结构,它们的间期核和分裂前期染色体的构形均为球形前染色体形和中间形。体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构形,即核型分别为:红山茶组:1.贵州红山茶2n=90=62m(2sat)+22sm+6st。2.南山茶2n=30=23m(4sat)+5sm+2st,3.木果红山茶2n=60=32m(1sat)+24sm(2sat)+4st;茶组;4.大理茶2n=30=23m+7sm  相似文献   

10.
河南石斛属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河南产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发现有6种。本文论述了石斛属植物的生态环境特点、生物学特性及其繁殖的方法。同时根据本省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开发利用石斛属植物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染色体倍数与杂种优势之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江 《遗传》1999,21(4):45-47
杂种优势是植物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提高栽培作物产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目前,除少数栽培作物外,大部分作物都已成功地利用了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2.
染色体倍数与杂种优势之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种优势是植物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提高栽培作物产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目前,除少数栽培作物外,大部分作物都已成功地利用了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的利用基本上集中在二倍体,在生产上大面积利用的以收获种子为目的的多倍体并不多,如小麦(异源六倍体)、大豆(异源四倍体)、花生(异源四倍体)等。其原因除制种较困难外,关键是杂种优势多不及二倍体,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完整的理论对此进行系统解释,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供同行参考。1 内源优势与外源优势笔者认为,多倍体作物杂种优势不强与其染色体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江爱明  曹俊  蔡高磊 《西北植物学报》2016,36(10):1977-1983
为研究秦巴山区石斛属亲缘关系,利用5条ISSR引物对秦巴地区石斛属植物12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曲茎石斛(D.flexicaule Z. H. Tsi)和细叶石斛(D.hancockii Rolfe)分别聚为三支,在分子水平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揭示三者是独立物种。(2)金钗石斛种下6个居群可明显分为2支,LJ、MT、YP和WF遗传一致度较近聚为一支;YJ和PT遗传高度一致,遗传距离最近聚在一起。(3)金钗石斛种下居群间Neis总基因多样性(Ht)为0.388,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934,显示金钗石斛居群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揭示了秦巴山区石斛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从分子水平上为其鉴定提供了依据,并为金钗石斛的资源利用和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健  王美娜  赵美丽  李鹤娟  胡玥  陈建兵 《广西植物》2021,41(10):1730-1745
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植物中的第二大属,很多石斛属植物是传统的名贵药用植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石斛属植物抗肿瘤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文对石斛属植物的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以及抗肿瘤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石斛属植物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有多糖、生物碱、菲类、联苄类、芴酮类化合物等,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调控或阻滞癌细胞周期、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改变信号通路传导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加强对石斛属植物抗癌方面的深入研究,挖掘更多的石斛属药用资源及其特征成分,深入解析它们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为开发石斛属植物抗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为合理、有效地利用石斛属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夏科  赵志国  吴巧芬  蒋庆鸿  仇硕 《广西植物》2021,41(7):1104-1111
为了解几种石斛属植物鲜花挥发性成分,该文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结合GC-MS技术分析了7种石斛(含2个品种)花朵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1)从7种石斛(含2个品种)中共鉴定出52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萜烯类、酯类、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烷烃类、醇类和酮类等7类,其中萜烯类总相对含量最高,为83.25...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17号染色体不同倍体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78例(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8例(良性组),采用原位荧光杂交检测所有患者的病灶组织染色体不同倍体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17号染色体的多倍体率为85.9 %,显著高于良性组(3.8 %,P<0.05)。不同年龄、性别、发病位置、病理类型乳腺癌患者的17号染色体多倍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ER阳性、PR阳性患者的17号染色体多倍体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17号染色体多倍体率与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ER阳性、PR阳性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ER阳性、PR阳性都为17号染色体多倍体的主要危险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多伴随有17号染色体多倍体,与其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ER阳性、PR阳性等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4种石斛属植物花朵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石斛属植物花朵中的挥发性成分,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结合GC-MS 技术测定了鼓槌石斛、罗河石斛、细叶石斛和密花石斛盛花期的花朵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 从4 种石斛属植物花朵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7 种, 包括酯类、萜烯类、醇类、烷类、醛类、酮类、醌类、芳香族和含氮化合物。4 种石斛花朵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差异明显。鼓槌石斛和细叶石斛的主要香气成分是3-蒈烯, 相对含量分别为84.606% 和71.251%。罗河石斛挥发性成分中水杨酸甲酯相对含量最高(57.449%), 其次为D-柠檬烯(22.416%)。密花石斛花朵主要挥发性成分是2-亚甲基-4,8,8-三甲基-4-乙烯基-双环[5.2.0]壬烷(82.013%), 其次为α-法尼烯(4.699%)。这些对于香型石斛兰品种的培育和兰花精油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Cranial sutures are complex morphological structures. Four Cebus species (C. albifrons, C. apella, C. capucinus, C. olivaceus) are used here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sagittal suture complexity is enhanced in animals that eat materially challenging foods. These primates are ideal for such comparative studies because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some are known to exhibit differences in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foods they ingest and masticate. Specifically, Cebus apella is notable among members of this genus for ingesting food items of high toughness as well as consistently demonstrating a relatively robust cranial morphology.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C. apella demonstrates significantly more robust mandibular and temporal fossa morphology. Also, C. apella possesses sagittal sutures that are more complex than congenerics. These data are used t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cranial suture complexity is increased in response to consuming diets with more obdurate material properties. On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hypothesis is that, compared to non-apelloids, total strain in the apelloid cranial suture connective tissue environment is elevated due to increased jaw muscle activity by increases in either force magnitudes or the number of chewing events. It is argued that greater masticatory function enhances the growth and modeling of cranial suture interdigitation. These data show that cranial suture complexity is one more hard tissue feature from the skull that might be used to inform hypotheses of dietary functional morphology.  相似文献   

19.
不同石斛兰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莹  王雁  李振坚  田敏 《广西植物》2011,31(3):422-425
利用GC/MS技术分析了四种石斛兰Dendrobium Nora Tokunaga、Dendrobium Green Lantern、Dendrobium Spider Lily和Dendrobium Little Green Apples花朵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四种石斛兰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Den...  相似文献   

20.
杨树染色中心数目及其与倍性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哲引3号杨'(Populuspseudo-simonii×P.nigra var.1ica)×'北京杨'(P.Xbeijingensis)杂种二倍体,以及该杂交组合经秋水仙碱诱导胚囊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三倍体为材料,对其细胞间期核染色中心数目及其与倍性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群体植株幼叶细胞间期核属于复杂染色中心型,杨属植物的进化等级属于分化较旺盛阶段;同倍性植株间期核内染色中心数目存在动态变化,其中大部分细胞核处于代谢的中间状态,只有少量细胞处于极端的活跃状态,染色中心数目变化呈近似正态分布;染色中心数目与植株的倍性水平间存在正相关.通过对间期核内染色中心数目计数可以初步判断植株倍性水平,从而为杨树多倍体鉴定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