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瓢虫和草蛉对小麦挥发物组分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 EAG)和嗅觉测定技术,比较分析了4种捕食性天敌昆虫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和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对麦蚜取食诱导小麦挥发物的行为和电生理反应,揭示了瓢虫及草蛉类天敌昆虫的嗅觉反应特点。4种捕食性天敌昆虫对麦蚜取食诱导挥发物都有较高的EAG反应值,七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对6-甲基-5_庚烯-2-酮、6-甲基-5-庚烯-2-醇的反应值较大;中华通草蛉和大草蛉对6-甲基-5-庚烯-2-醇和水杨酸甲酯的反应值较大,七星瓢虫对6-甲基-5-庚烯-2-醇的反应值最大,为0.96±0.18 mV;4种天敌昆虫对苯甲醛的EAG反应值较低,对反-2-己烯醛无反应。“Y”型管嗅觉测定结果表明,4种天敌昆虫对2-莰烯、6-甲基-5-庚烯-2-酮、6-甲基-5-庚烯-2-醇和水杨酸甲酯具有正趋性。说明4种多食性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对麦蚜取食诱导挥发物各组分的嗅觉与行为反应各具特点;寄主麦蚜生境中的嗅觉线索在这4种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寄主定位和生境选择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几类杀虫剂对灰飞虱的相对毒力及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浸苗法测定了6类11种杀虫剂对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3龄若虫的毒力,并分析比较了江苏句容、通州、楚州、大丰、南京和苏州以及安徽庐江等7地灰飞虱种群对10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对云南种群而言,在所测杀虫剂中,以乙酰甲胺磷为标准药剂,氟虫腈的相对毒力最高;噻嗪酮、阿维菌素和噻虫嗪次之;高效氯氰菊酯、IPP(硝基亚甲基类化合物)、毒死蜱、敌敌畏和三唑磷间毒力处于同一数量级,低于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吡虫啉的相对毒力最低。与云南种群相比,2007年采自苏、皖7个不同地区的灰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产生了极高水平的抗性,其抗性倍数均超过200倍;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中高水平的抗性,其抗性倍数为7.8~108.8;安徽庐江灰飞虱种群对三唑磷产生了7.7倍的抗性,对毒死蜱产生了12.0倍的抗性,江苏楚州、南京、大丰和句容灰飞虱种群对毒死蜱产生了5.7~12.6倍的抗性; 所有灰飞虱种群对敌敌畏仍然敏感,对氟虫腈、阿维菌素和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和IPP等也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3.
20种杀虫剂对柑橘矢尖蚧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Kuwana)是危害柑橘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筛选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替代物,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20种杀虫剂原药对柑橘矢尖蚧1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柑橘矢尖蚧的毒力大小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硝虫硫磷>噻嗪酮>杀扑磷>吡虫啉>乙酰甲胺磷>毒死蜱>喹硫磷>亚胺硫磷>稻丰散>敌百虫>残杀威>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甲氧虫酰肼>苯氧威>高效氯氰菊酯>石硫合剂>矿物油。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茶树害虫黑刺粉虱天敌的调查结果,共发现天敌昆虫27种,其中捕食性天敌19种,寄生性天敌8种;捕食性蜘蛛9种;寄生性真菌7种.  相似文献   

5.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458-465
本文研究了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e ex Spreng田常用化学农药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敌敌畏、三唑酮、菌核净、多菌灵在田间推荐使用浓度及高一倍浓度条件下对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和Hindica LN2线虫存活及感染力的影响,测定了农药与昆虫病原线虫施用间隔时间对线虫感染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三唑酮、菌核净和多菌灵对Hbacteriophora H06和Hindica LN2的存活及感染力无显著影响,可与这两种线虫共同使用;敌敌畏对两种线虫有显著致死作用,应严禁使用;辛硫磷、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对Hbacteriophora H06的存活无显著影响,对Hindica LN2具有一定的致死作用,但影响这两种线虫的感染力,这三种农药分别施用10 d、10 d、20 d后则对线虫感染力没有影响,可施用线虫。  相似文献   

6.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473-477
调查发现我国雷州半岛菠萝洁粉蚧Dysmicoccus brevipes的天敌有4科8种,其中香港角毛瓢虫Horniolus hisamatsui Miyatake、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及一种瘿蚊Aphidoletes sp是优势天敌。香港角毛瓢虫Hhisamatsui、细毛小瓢虫Scymnus (Pullus) syoitii Sasaji为广东新记录种。香港角毛瓢虫Hhisamatsui捕食菠萝洁粉蚧的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随着龄次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猎物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增长率就随猎物密度的增大逐渐减缓,即捕食量与猎物密度为逆密度制约关系,呈负加速曲线,以Holling(1959)圆盘方程进行模拟的结果是属于Holling-Ⅱ型。香港角毛瓢虫1龄、2龄、3龄、4龄幼虫和成虫对菠萝洁粉蚧2 龄若虫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153头/天、2611头/天、6173头/天、7042头/天、7407头/天。  相似文献   

7.
四种杀虫剂对棉蚜药效试验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 ,室内测定了 4种杀虫剂对越冬寄主木槿上棉蚜的毒力 ,这几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良好 ,其毒力 (LC50 )为阿维菌素 >吡虫啉 >甲氰菊酯 >氰戊菊酯。建议在棉蚜的越冬寄主上集中防治  相似文献   

8.
<正> 由严静君等编著,1989年5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16开本300页。 该书介绍我国林木害虫的常见天敌昆虫132种,其中寄生性天敌昆虫73种,捕食性昆虫59种。内容包括天敌昆虫的寄主、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饲养繁殖及利用方法等。书中有形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昆虫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通过季节性观察,系统地研究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昆虫类群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已知的森林昆虫26目131科1162属1960种,其中森林害虫11目105科881种、重要森林害虫638种;森林昆虫群落中植食性昆虫类群总数所占比重最大,天敌昆虫群落中以捕食性类群总数所占比重最大.植食类群、寄生性类群和捕食类群全年的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884、0.830和0.806.各类群问季节变动系数的大小顺序为捕食类群>寄生性类群>植食类群.  相似文献   

10.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重点防控对象,也是我国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现阶段美国白蛾在我国的种群密度持续增加和扩散,缺乏有效天敌的控制应该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美国白蛾的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种类.捕食性天敌主要包括昆虫、蜘蛛、两栖类和鸟类,整理出国外报道的捕食性天敌名录119种,国内捕食性天敌名录29种;寄生性天敌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蝇类,整理出国外报道的寄生性天敌名录47种,国内寄生性天敌名录53种.本文回顾了我国在美国白蛾天敌利用方面取得的阶段成果,并针对将来天敌复合体的应用和原产地天敌的引进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5种杀虫剂对滇东白背飞虱种群的毒性及其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持续有效防控白背飞虱,研究云南东部白背飞虱种群对常用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室内稻茎浸渍法测定白背飞虱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同期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5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种群的防治效果。【结果】与敏感种群比较,噻虫嗪、噻嗪酮、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对滇东白背飞虱种群的LC_(50)分别为0.208、0.459、0.608、3.108、1.256 mg·L~(-1),抗性倍数分别为2.2、10.4、5.6、6.5、5.3倍;白背飞虱对噻虫嗪无抗性,对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为低水平抗性,对噻嗪酮为中等水平抗性;5种杀虫剂药后1、5和10 d对白背飞虱种群的田间防控效果均有显著差异。除了吡蚜酮外,其他药剂的防效均在80%以上,其中以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持续期较长,药后10 d仍在90%以上;噻虫嗪和吡虫啉药后1和5 d的防效达90%以上;吡蚜酮药效在供试药剂中防效最低,在64.88%~77.82%之间。【结论】滇东师宗白背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均为低水平抗性,对噻虫嗪无抗性,田间防控效果以吡虫啉和噻嗪酮为最好。建议滇东稻区可以使用吡虫啉和噻嗪酮药剂防控白背飞虱,注意控制吡蚜酮的使用次数与用量。  相似文献   

12.
土壤来源的五个苏云金芽孢杆菌新亚种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土壤中分离的大量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中鉴定出H42、H43、H56、H60及H62等5种新H血清型,并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生化反应、晶体蛋白质成分及毒力特性等项检测鉴定,鉴定了5个苏云金芽孢杆菌新亚种: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jinghongiensis (H42), B.thuringiensis subsp. guiyangiensis (H43),B.thuringiensis subsp. rongseni(H56),B.thuringiensis subsp. pingluonsis(H60)及B.thuringiensis subsp. zhaodongensis(H62) 。毒力生物测定证明5个新亚种的代表菌株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幼虫均无毒力。H42、H43、H56、H60对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斑须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及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亦均无毒;H62对埃及伊蚊无毒,但对尖音库蚊与斑须按蚊有低毒。  相似文献   

13.
稻田周围杂草地生境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1年5--9月,对福建省古田县中稻田边杂草地生境的节肢动物群落,开展了系统调查,共采集到节肢动物2纲14目112科343种(或类)。其中,天敌184种(包括71种捕食性蜘蛛,31种捕食性昆虫和82种寄生性天敌),害虫52种;中性昆虫107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夏至草Lagopsis supine药用价值高及花期长,且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等地区。果园种植夏至草可以增加天敌昆虫对靶标害虫的防控效果,但具体增效控害机理尚未明确。通过研究夏至草花对天敌昆虫的存活时间以及捕食(寄生)能力影响,以明确夏至草对天敌昆虫作用的生态作用机制。【方法】本文选取果园生态系统中常见的捕食性天敌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和寄生性天敌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室内分别设置5朵和20朵夏至草花处理,以未用夏至草花为对照,分析不同数量的夏至草花朵对两种天敌昆虫成虫寿命、产卵量以及捕食和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20朵夏至草花处理可以显著延长东亚小花蝽成虫的寿命(t=2.79,df=66.063,P=0.001),并显著提高产卵量(F_(2,14)=5.14,P=0.024),但对东亚小花蝽捕食量无显著影响(t=1.28,df=5.554,P=0.155);5朵和20朵夏至草花处理的松毛虫赤眼蜂成虫存活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31,df=68.052,P=0.014;t=4.09,df=57.667,P=0.006)。同时,20朵夏至草花处理还可以显著提高松毛虫赤眼蜂的寄生量(F2,14=4.69,P=0.03),平均寄生量为59.4粒/雌。【结论】果园种植夏至草涵养天敌昆虫,延长天敌昆虫成虫寿命增加捕食和寄生时间,提升捕食性天敌产卵量和寄生性天敌的寄生能力,促进了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麦-油菜邻作对麦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昆虫群落生态学的群落特性分析方法,于2008年和2009年在河北省邯郸市调查了小麦与油菜邻作对麦田蚜虫及主要天敌群落的构成、丰富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与油菜田间昆虫群落的组成相似,主要田间害虫为蚜虫,其捕食性天敌包括瓢虫类、草蛉类、蜘蛛类和食蚜蝇,寄生性天敌为蚜茧蜂;两年间田间昆虫群落的组成有一定的变化,但均表现为邻近油菜的麦田蚜虫丰富度最低,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丰富度最高;邻近油菜的麦田昆虫群落、麦蚜亚群落、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高,远离油菜的稳定性低.该模式可以有效保护和利用天敌,增强田间自然天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环境昆虫学报》2014,(6):959-964
采用管测药膜法测定了16种农田常用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和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成蜂的急性毒性;参考各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对玉米螟赤眼蜂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并比较了两种寄生蜂对不同农药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在供试杀虫剂中,毒死蜱、丁硫克百威、辛硫磷、噻虫嗪和呋虫胺对玉米螟赤眼蜂为极高风险性药剂;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阿维菌素为高风险性药剂;氯虫苯甲酰胺为中等风险性药剂;哒螨灵和吡蚜酮为低风险性药剂。杀菌剂苯醚甲环唑为高风险性药剂。除草剂百草枯和2,4-D丁酯为极高风险性药剂,二甲戊灵和乙草胺为中等风险性药剂。16种药剂对玉米螟赤眼蜂和丽蚜小蜂的毒性比较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2,4-D丁酯、吡虫啉、百草枯、苯醚甲环唑、毒死蜱、噻虫嗪和乙草胺对玉米螟赤眼蜂的毒性高于对丽蚜小蜂的毒性;而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呋虫胺、吡蚜酮、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二甲戊灵和哒螨灵对丽蚜小蜂的毒性高于对玉米螟赤眼蜂的毒性,表明两种寄生蜂对相同药剂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7.
全书分二卷。第一卷:寄生性天敌;第二卷:病原微生物。论述了昆虫与寄生性天敌和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一卷:寄生性天敌(V.1Parasites)。共14章,364页。分1.昆虫寄生性天敌发育的模式;2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在寄生性天敌和寄主相互关系中蛋白质和肽所起的作用;3.昆虫内寄生性天敌和寄主相互关系中激素的作用;4.昆虫寄生性天敌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繁殖干扰;5.昆虫寄生性天敌和病原微生物对寄主行为的影响;6.寄生新陈代谢的变化对奇生性天敌营养的影响;7.畸形细…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多食性害虫,对我国多个省市区的农作物和观赏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在杀伤天敌的同时使烟粉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防治越来越困难;相较于化学防治,在不同地区筛选有效的天敌对烟粉虱进行生物防治是对烟粉虱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方法。我国报道的捕食性天敌共计26科109种,寄生性天敌共计2科59种。烟粉虱防治过程中由于单一的防治效果不理想,联合多个天敌资源的利用是增加对烟粉虱的生物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烟粉虱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种类系统全面的整理,同时对烟粉虱优势种天敌中的单种或者多种组合利用后对烟粉虱的的控害潜能进行综述,以期为烟粉虱天敌昆虫种类的筛选和实现高效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麦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时序动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目测法和网捕法 ,通过对小麦整个生长季节内昆虫群落的系统调查 ,共查得昆虫11目 2 3科 36种 ,其中捕食性昆虫有 4目 5科 12种、寄生性昆虫有 2目 3科 4种、植食性昆虫有 5目 12科 15种、粪食性等其他类昆虫有 1目 3科 5种。在捕食性天敌昆虫中 ,瓢虫的种类和数量最多 ,其次为草蛉和食蚜蝇 ;在寄生性天敌昆虫中 ,蚜茧蜂为优势种 ,其次为寄蝇 ;在植食性昆虫中 ,麦长管蚜为绝对的优势种 ,其次为赤须盲蝽、灰飞虱和麦蓟马。天敌昆虫对害虫具有明显的跟随现象 ,不能有效地控制麦长管蚜的发生与危害。依据昆虫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结合小麦生育期 ,采用最优分割法将麦田昆虫群落动态划分为 5个阶段 ,并指出不同阶段昆虫群落特点及相应的害虫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昆明地区糠片盾蚧的天敌昆虫种类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玫  陈国华  杨本立 《昆虫知识》2004,41(2):161-163
于 2 0 0 1~ 2 0 0 2年在昆明和曲靖对危害桃、苹果和梨树上糠片盾蚧的天敌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糠片盾蚧寄生性天敌昆虫有 7种 ,隶属于膜翅目小蜂总科的跳小蜂科和蚜小蜂科 ,其中 ,桑盾蚧黄蚜小蜂Aphytisproclia (Walker)是糠片盾蚧的主要寄生蜂 ,其数量占寄生蜂总数的 79 7%;捕食性天敌昆虫有 3种 ,隶属于鞘翅目、瓢虫科 ,其中 ,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bijugusMulsant为糠片盾蚧的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