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8例小儿亚急性重症肝炎合并胆道周围感染进行了临床分析。其结果,8例胆道周围感染的B型超声图像均有特征性显示,其中以壁厚、呈双边征,胆囊水肿显示率最高;8例胆道周围感染中,血象仅有1例在正常范围内,余均超过正常范围,白细胞升高者占87.5%,8例血象75%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认为,(1)胆道周围感染与肝脏病变互为因果。感染是小儿重型病毒性肝炎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2)继发感染在重症肝炎时易被忽视,感染灶不易被发现,临床表现多不典型。B超图像特征性显示,对胆道周围感染的诊断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报道的TTV全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PCR-微孔板杂交法,检测81例正常人群、92例职业献血员123例甲-庚型肝炎、32例非甲-庚型肝炎、48型发性肝癌患者的TTV DNA。结果表明TTV在以上五种人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4.3%、21.1%、28.1%、52.0%,前者与后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TV合并HBV二重感染重叠感染的54.0%,这揭示不同人群均存在TTV感染,正常人群和职业献血员存在健康携带状态,甲-庚型肝炎和非甲-庚肝炎病人为高危人群,TTV可与各型肝炎存在重叠感染,TTV除经血传播外,存在其它传播途径,TTV感染与ALT及TBIL的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壶腹周围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重T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对63例患者行MRCP检查,图像经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3DMIP)后处理。结果63例患者中,3例为正常,60例发现不同程度病变,其中肿瘤患者36例(9例肝门区原发性胆管细胞癌、2例肝门转移癌、5例原发性肝癌、4例肝外胆管癌、5例壶腹癌、8例胰头癌、3例十二指肠癌),灵敏度为93.2%;结石患者16例(6例胆总管结石、6例胆囊结石、4例肝总管结石),灵敏度为89.5%;炎症患者8例(3例胆管炎、3例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憩室合并感染),灵敏度为83.2%。均与病理或临床诊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CP可准确显示胆管梗阻部位,明确病变性质,对非梗阻性胆胰疾病,MRCP可显示病变与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但不能脱离MRI平扫和增强,是后者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4.
5.
重症肝炎(简称重肝)常并发院内感染,且对其预后有重要影响。我院自2001年-2004年共收治68例重症肝炎患者,其中39例发生院内感染,现作一回顾性调查分析。旨在加强对医院内感染的防治,提高护理质量,为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①资料和方法:病例与调查方法,全部病例系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治疗的重肝患者68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7例。年龄19—72岁,诊断均符合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所调查的重肝遂项查阅,列表登记。②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凡入院时经临床体检,血象及腹水等检查无感染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所列标准,凡在入院48小时之后发生感染者为医院感染。其结果见正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感染的临床类型及其高危因素,为提高糖尿病合并感染的预防和临床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检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感染类型及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8例糖尿病患者中,61人次合并感染,感染率为34.3%。其中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发生率为42.9%,明显高于男性的感染发生率(26.6%);年龄≥60岁者合并感染率(57.9%)明显高于〈60岁者(33.8%)和〈50岁者(21.2%);空腹血糖≥11.1mmol/L者合并感染率(48.1%)明显高于空腹血糖〈11.1mmol/L者(28.2%)。感染部位以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软组织为主,分别占感染的36.1%、24.6%和18.0%。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及血糖的升高,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对糖尿病早期诊断,有效控制血糖是预防和减少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与COX-2的关系,为临床防治重症肝炎提供新的治疗理论和方法。方法:用FH643A-γ测量仪检测50例肝病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血清中PGs代谢产物TXB2、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中TXB2和6-keto-PGFlet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并且随着病情的好转,T/6-K比值明显下降,但肝病患者各组间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TXB2、6-keto—PGF1α的水平和T/6-K比值不仅对揭示肝病发生发展过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且对监测病情转归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治疗的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常规剂量组)和C组(大剂量组),每组各34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10万单位加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每8h1次,连用7d;C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40万单位加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每8h1次,连用7d。分别测定和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1天、治疗第4天、治疗第7天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及治疗期间3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T2.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B组的PaO2水平在第7天较A组升高,C组的PaO2水平在第1、4、7天较A组均有升高,在第1、4天较B组亦有升高(P〈0.05);B、C两组PaCO:水平在第4天较A组均有升高(P〈0.05);B组的PaO2/FiO2水平在第7天较A组升高,C组的PaO/FiO2水平在第4、7天较A、B两组均有升高(P〈0.05)。B组的TNF—α水平在第7天较A组降低,C组的TNF-α水平在第4、7天较A组降低,在第4天较B组降低(P〈0.05);B组的IL-6水平在第7天较A组降低,C组的IL-6水平在第4、7天较A、B组均降低(P〈0.05)。各组ARDS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挫伤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肝炎病毒与EB病毒重叠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肝炎病毒(HV)与EB病毒(EBV)重叠感染的状况和后果,我们用免疫酶法对15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了EBVIgA抗体检测。结果发现,急性肝炎、慢性轻度肝炎、慢性中度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VGA-Ig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4.0%、30.0%、53.3%、63.3%、40.0%和72.7%,与健康人(5.3%)比较,有非常显著升高(P<0.01);原发性肝癌又较急性肝炎和慢性轻度肝炎高,并有非常显著意义差异(P<0.01)。HBV和HAV+HBV感染者比较,前者又较后者低(P<0.01)。重叠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均为“肝炎型”,未见咽炎、腺热、胃肠、肺炎、肾炎、神经等类型。重叠感染者的CD+3及CD+4T细胞下降,CD+8T细胞及IgG,IgM升高,与健康人比较差异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果提示:HV感染,不仅因免疫失调易感EBV,又可因重叠感染而进一步使免疫功能失调;对病毒性肝炎的处理应强调免疫调节治疗。  相似文献   

10.
姚辉  郭晓钟  李宏宇  邵晓冬  崔忠敏  李学彦 《生物磁学》2013,(27):5282-5284,5229
目的:分析我院急性胰腺炎(AP)的主要病因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796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病因及治疗效果,对其病因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1796例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2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1274例。胆源性AP1025例,高脂血症性AP209例,酒精性AP200例。高脂血疰性AP中,SAP占49.8%,高于胆道疾病及酒精因素引起的SAP的比例(P〈0.05)。33例患者死亡,总病死率1.8%。结论:胆道疾病、酒精、高脂血症是我国AP主要病因,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AP的病死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儿童中毒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宪才  缪英年  吴志光 《蛇志》2009,21(1):21-22
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中毒的原因.以寻求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急诊科诊治的150例儿童意外伤害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儿童为意外中毒,其中药物中毒(过量)35例,占58.3%;1~3岁20例,占33.3%;城市儿童药物中毒(过量)26例,占43.3%,乡村儿童药物中毒(过量)9例,占25.8%.灭害药及农药中毒8例.占13.3%。结论儿童意外中毒以药物中毒为首要因素,家中的意外中毒发生率明显高于户外;1~3岁小儿是意外中毒发生的主要年龄,与这一年龄段的小儿发育特点有关,儿童意外中毒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70例重症肌无力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序号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照组仅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明显缓解时间(6.55±1.35)d以及总住院天数(17.15±3.65)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肌无力症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SEN病毒中国株的流行病学及基因序列,采集肝炎患者(甲-戊型)、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ALT升高的婴幼儿、尿毒症患者、静脉毒瘾者和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标本,用巢式PCR检测SEN病毒,结果他们的检出率依次为13.3%、20.5%、4.8%、5.8%、5.7%和0。PCR获得了两 不同长度阳性片段。选取5份阳性PCR产物进行纯化、连接及转化,获取重组克隆,命名为pGCEM-SENVL(1、2、3)、pGEM-SENVS(1、2),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与SEN病毒(AX025667)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7.7%、76.1%、88.2%、72.7%和78.8%。首次发现我国存在SEN病毒散发感染,并存在不同于SEN病毒(AX025667)的中国变异株,而且有同一患者存在两种变异株的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分析2018-2022年佛山地区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为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集的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病例1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一般资料、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时间分布特征、临床特征、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结果:186例小儿沙门氏菌感染患儿年龄分布,1~3岁构成比最高,占37.63%,>6岁构成比最低,占1.61%。2018年发病33例,2019年发病19例,2020年发病39例,2021年发病44例,2022年发病51例,沙门氏菌感染病例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一年四季均有沙门氏菌感染病例,夏秋两季发病率最高,分别占43.55%、30.11%。发热、腹泻、解粘液便为主要症状,分别占90.32%、74.73%和63.98%。血清型B群最高,为118例,占63.44%。通过对分离出的191株沙门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只有3株(1.57%)对所检测抗菌药物均不耐药,耐3类或3类以上的多重耐药沙门氏菌有157株(82.20%),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替坦耐药率均为100%。不同年份沙门氏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年来佛山地区小儿沙门氏菌感染呈上升趋势,1~3岁儿童是主要群体,夏季和秋季是发病的高峰季节,主要血清型是B群,儿童感染后以发热、腹泻、解粘液便为主要症状,沙门氏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颅内出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颅内出血的患者,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出的374例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1.8%,革兰阳性球菌占4.0%,真菌占14.2%。分离率较高的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5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73.3%。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妥布霉素、多粘菌素B有较好的敏感性;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NICU颅内出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控制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以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1例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综合治疗,即切开引流、全身支持治疗、抗感染、预防并发症等;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引流伤口痊愈,各项实验室检查皆显示正常;3例患者死亡,1例为老年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并发多脏器衰竭,2例死于败血症、呼吸衰竭、纵膈感染。结论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产生β-内酰胺酶情况及其药敏特点。方法分析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临床感染有关的病原学资料。结果共811例住院患者,有71例发生医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75%;60岁以上老年人51例,占71.8%;基础疾病以脑梗塞为主,有40例(占56.3%)。主要引起肺部感染(49例,69.0%)和尿路感染(20例,28.2%)。共检出10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0株(9.71%),肠杆菌科42株(40.78%),非发酵菌41株(39.80%),真菌10株(9.71%)。其中较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3.3%)、铜绿假单胞菌(20.4%)、鲍曼不动杆菌(12.6%)、肺炎克雷伯菌(9.71%)、金黄色葡萄球菌(8.7%)、白色念珠菌(6.8%)。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占40.9%,AmpC酶占14.5%,金属酶占2.4%。结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成为神经内科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性不断增强,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异常子宫出血1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在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4例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作B超及宫腔镜检查,宫腔内切除物或刮出物均送病理检查。结果:124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84例(67.7%),合并宫颈息肉1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6例(12.9%),其中单纯性增生12例,复杂性增生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0.8%);子宫粘膜下肌瘤12例(9.7%);子宫内膜样腺癌6例(4.8%);子宫内膜炎3例(2.4%);胚物残留2例(1.6%)。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8,IL-12的表达水平及hs-CRP、IgG和血清补体(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PP患儿50例,分为重症组、轻症组。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MPP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IL-8、IL-12的水平,用血浆蛋白分析仪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Ig和C含量。结果:在急性期和恢复期MPP患儿血清IL-1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IL-8含量在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L-12明显低于轻症组,而血清中IL-8较轻症组高(P均〈0.01)。急性期MPP患儿血清IgM,IgG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而IgA明显降低(P〈0.05)。急性期MPP患儿hs-CRP、C3、C4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1、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gM,IgG与轻症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IgA与轻症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中hs-CRP、C3、C4与轻症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检测相关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对判定MPP患儿的病情和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且确诊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天内),根据有无血清心肌酶学升高分为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急性脑梗死组A组(43例),血清心肌酶学正常的急性脑梗死组B组(97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两组病人血清心肌酶学(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和血压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31%)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均增高,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病后1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后4、8、10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高血压、糖尿病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脂及纤维蛋白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