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北部鼠害一向严重,1967年在天山北麓,1970年在伊犁地区的小家鼠大发生,其数量之高,损失之大,为国内其他地区所无。同时,其草原及沙区的鼠害也很猖獗。故其啮齿动物的系统调查是很迫切的。马勇等同志承担了此项任务,于1974-1980年作了较深入的调查,写出了《新疆北部地区啮齿动物的分类和分布》一书。这样的工作总结目前尚不多见,其出版在我国四化建设中定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新疆北部地区啮齿动物(GLIRES)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北部地区(以下称北疆)地处蒙新、哈萨克与泰加林区3大动物地理区的交界地带,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动物区系丰富,种类繁多。然而,有关北疆啮齿动物(Glires,包括兔形目和啮齿目)的分类工作很少,甚至许多种类均未鉴定到亚种。 19世纪末期与本世纪初期,少数俄、美学者曾先后在我国新疆进行过采集工作,其中捕获啮齿动物最多的是D.Carruthers,后来由Thomas(1912)整理发表。解放后,中国科学院组织进行了1958-1960年新疆科考工作,其鸟兽部分由钱燕文、张洁、汪松等(1965)写成专著《新疆南部的鸟兽》,北疆部分未专门总结。  相似文献   

3.
新疆北部地区啮齿动物的分类与分布一书由科学出版社于1987年10月出版,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勇、王逢桂、金善科、李思华四位同志。全书249页,其中图版4幅,计40万字。售价布脊精装本5.90元,平装本4.40元。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古称西域,地处亚洲的中部,虽然气候干旱,但地形复杂,历史上是欧亚两洲东西交通的要道。全疆地域辽阔,面积约有165万平方公里,而新疆北部是以准噶尔  相似文献   

4.
将新疆北部62种啮齿动物在新疆北部6个动物地理省中有或无分布作为二元状态,用联合系数来表征啮齿动物地理省间啮齿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以类平均法进行聚类。聚类结果表明啮齿类在新疆北部各动物地理省的分布主要受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还探讨了分布聚类与动物地理省区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将新疆北部 62种啮齿动物在新疆北部 6个动物地理省中有或无分布作为二元状态 ,用联合系数来表征啮齿动物地理省间啮齿类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 ,以类平均法进行聚类。聚类结果表明啮齿类在新疆北部各动物地理省的分布主要受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还探讨了分布聚类与动物地理省区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啮齿动物是当前种类最多和分布最广的哺乳动物,也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自然宿主之一。新疆作为我国畜牧业大省,啮齿动物种类繁多,鼠害不仅严重破坏该地区牧场,其携带的病毒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掌握新疆啮齿动物携带未知病毒的种类,为防范啮齿动物源人兽共患病提供参考依据。对采集自新疆阿克苏市的12只乌拉尔田鼠的心、肝、脾、肺、肾等脏器进行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根据其结果对细环病毒进行了PCR检测和全基因分析。从6只(50%)乌拉尔田鼠的不同脏器中检测到了细环病毒,包括两个基因型(A1和A2),全长为2 220~2 232nt,编码四个开放阅读框。遗传分析发现该病毒开放阅读框1与英国啮齿动物细环病毒1型同源性最高,为80%,而与其它已知指环病毒同源性低于42.3%。依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新种判断标准,本研究发现的病毒和啮齿动物细环病毒1型同为该病毒科的一个新种,且属于不同的两个亚种,本研究为了解细环病毒自然多样性和进化动态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额济纳旗和肃北马鬃山北部边境地区啮齿动物调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1979—1980年作者等人对内蒙古额济纳旗及肃北马鬃山北部边境地区的啮齿动物进行了调查。调查地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归属古北界,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其生态地理动物群为温带荒漠、半荒漠动物群。共发现啮齿动物14种,其中沙鼠亚科和跳鼠科的种类构成该地区啮齿动物区系的主体。子午沙鼠为当地的优势种,其它为常见种,它们分布广、数量多。另外,三趾心颅跳鼠、肥尾心颅眺鼠和短耳沙鼠等数量少、分布范围窄,为当地特有种。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根据1973—1980年在新疆北部平原和山地所获得的蜱类标本,并检视和查阅了有关单位收藏的标本和分布资料*,对新疆北部地区的蜱类的区系及垂直分布规律作了初步分析:一、区系新疆北部地区蜱种类十分丰富。我们共采获21种,加上以往文献记载的种类共27种(表1)。而全国已知蜱类共80余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3。本区蜱的种类及其区系组成在山地与盆地有显著差异。盆地多为荒漠或荒漠草原的代表种,以中亚种占明显优势。其中亚洲璃眼蜱是典型代表。山地多为森林或森林草原的代表种,以泛古北种占优势,其中全沟硬蜱为代表种。由于地质构造、地理位…  相似文献   

9.
1993年8月底和9月初,在新疆东部边界地带进行了啮齿动物区系调查,调查区域为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与甘肃省交界处。共捕获啮齿动物15种,分别隶属于2目4科13属。调查结果对于新疆东部啮齿动物的区系组成和地理区划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仓鼠亚科小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仓鼠亚科是我国北部最常见的啮齿动物类群之一,数量多而经济关系甚大,为农田和草原的主要害鼠种类。古北界现在种类共 5属11( 1?)种(Ellerman,1941;Ellerman和Morrison-Scott,1951)。我国境内仓鼠亚科的分类和分布,主要曾由Thomas(1917),Argyropulo(1933),Allen(1940),Ellerman(1941),Ellerman和Morrison-Scott(1951)等作过较系统的研究。在我国各地区的兽类调查报告——《东北兽类调查报告》、《青海甘肃兽类调查报告》、《新疆南部的鸟兽》中,也涉及到一部分种和亚种的分类。综合这些文献的报导,国内共有3属10( 2?)种,其中主要分布在西北高原的仓鼠(C.lama,C.alticola,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半荒漠与荒漠区的啮齿动物群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武晓东  付和平 《动物学报》2005,51(6):961-972
内蒙古广阔的半荒漠与荒漠区属于典型的大陆干旱区和极干旱区,东西界线基本与气候湿润系数0.2-0.05相吻合,包括了内蒙古境内的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典型荒漠的各类草地。1988-1993年和1998-2003年,在约380000km2范围内,根据地带性植被分布及其地形、地貌、土壤的特征,野外设置317个调查样地,采用铗日法调查啮齿动物群落的分布特征,共布放有效铗日157702个,捕获啮齿动物37种,选用其中的23种主要啮齿动物构成“样方-种多度(捕获率)”原始数据矩阵(23×317),应用快速聚类方法对该区域内啮齿动物群落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应用ArcView3.2软件,将啮齿动物的捕获量信息在1999-2000年TM卫星影像图上进行叠加,结果表明该地区啮齿动物地带性群落可分为9个。GIS技术分析得出的该区域内啮齿动物地带性群落分布图,很好地将植被的信息和生境中主要啮齿动物分布的信息同时合成反映出来,明确了啮齿动物地带性群落分布的区域和特征,可为区域性啮齿动物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1960年,1962—1964年,利用铗线法和搬动谷物堆等方法,对吉林省中部平原地区的啮齿动物进行了数量统计。在此基础上,又参考了1977—1978年所获野外资料和其它有关报道,对这个地区啮齿动物的地理分布规律进行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地区,面积辽阔,有16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强;地形复杂,正如一个"疆"字,左侧代表新疆5600多公里长的陆地边境线,右侧表示新疆的地理格局,三横代表北部的阿尔泰山脉,中间的天山山脉和南部的昆仑山脉,两个田字代表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和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分别位于三大山脉之间.由于新疆...  相似文献   

14.
北塔山地区褐斑鼠兔的生活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斑鼠兔(Ochotona pallasi)又称帕氏鼠兔,在我国分布于内蒙古和新疆。其有关生物学资料,国内尚无专门的报道。我们于1975年6月、1976年7—8月,在新疆北部北塔山地区,对褐斑鼠兔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和了解,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疆奥陶世笔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笔石,过去发现的不多。仅在新疆东部兴地以南的却尔却克山脉发现过少许中奥陶世的笔石。这些笔石经布尔曼描述计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啮齿动物地理分布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再学 《四川动物》1996,15(3):119-120
贵州省啮齿动物地理分布的聚类分析杨再学贵州省余庆县农业局植保站564400作者用聚类分析法对贵州省啮齿动物的地理分布作了分析,表明黔北和黔中的啮齿动物区系更加相似;黔东和黔南的啮齿动物区系较相似,而与其它地区的啮齿动物区系存在一定的差异。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7.
沙蟒是爬行纲蟒科的代表物种之一,分布于温带沙漠绿洲的边缘地带。在我国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地区,是营穴居、卵胎生的特殊小型无毒蛇类。主要以啮齿动物和蜥蜴为食,具有特殊生态习性,应加以很好地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8.
啮齿动物对草原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就新疆北塔山奇台县地区,褐斑鼠兔(帕氏鼠兔)Ochotona pallasi对草场的破坏作用及防冶后牧草生长状况、植被组成的演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北部地区动物地理区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北部地区的动物地理区划,至今没人专门做过。在郑作新、张荣祖(1959)提出的我国最早的全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正确地把准噶尔盆地动物区系划归古北界中亚亚界蒙新区的西部荒漠亚区,并指出它同东部草原区系有明显区别,也与天山区系很不相同,把后者单独划为天山山地亚区。同时,根据阿尔泰区系与东北大兴安岭动物区系相似,而把它附在东北亚界东北区的大兴安岭亚区。张荣祖、赵肯堂(1978)对全国区划做了修改,但有关新疆北部的区划部分全无更动。  相似文献   

20.
地下啮齿动物栖息环境及其生存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啮齿动物一般生活在黑暗、低氧、高二氧化碳、高湿的环境中,这种独特的栖息环境以及地下啮齿动物与之相适应的形态、行为等特征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地下啮齿动物长期营地下生活,增加了对其栖息环境和生存策略的研究难度,相关的文献报道较少。为全面了解当前地下啮齿动物栖息环境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地下啮齿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策略方面的研究,旨在为今后探索地下啮齿动物生存环境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控制地下啮齿动物危害及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