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鼠肝和肝癌BERH-2 DNA的EcoR Ⅰ,BamH Ⅰ,HindⅢ和Pst Ⅰ,以及EcoR Ⅰ分别与BamH Ⅰ或HindⅢ或Pst Ⅰ组合双酶合切的电泳图谱间无明显差异;双向凝胶电泳重复顺序图谱也近似。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大鼠肝癌BERH-2 DNA在凝胶电泳上,除去显示EB荧光主带外,还有呈现阶梯大小的片段。最小片段为270bp,两电泳相邻片段间的长度差约为160bp,并且能与标记的核RNA起杂交反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DNA:DNA杂交技术,用NAH7质粒的全部EcoR Ⅰ片段或ECOR Ⅰ A片段作为~(32)P标记的DNA探针,研究了萘降解质粒ND1.860和NAH7之间的DNA同源性。在ND1.860的9个HindⅢ片段中,5个与NAH7有同源性,其中3个与NAH7的编码萘降解途径的EcoR Ⅰ A片段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3.
本室采用国产[α-~(35)S]dATP制备DNA探针,用于检测真核单拷贝基因并初步获得了满意结果。本文还叙述了~(35)S取代~(32)P中标记DNA探针和Southern吸印杂交时,适宜的反应条件,优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测定基因5′端位置是研究基因转录调控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将蓖麻蚕18S rRNA基因DNA的5′端用~(32)P标记,然后与18S rRNA杂交,再用S1核酸酶水解掉非杂交区的DNA和RNA。分析放射自显影的结果,测出18S rRNA基因5′端的位置。在18S rRNA基因的BglⅡ_2位点向EcoRⅠ,方向延伸约220bp处,从这一结果,可知道蓖麻蚕rRNA基因的转录方向是5′EcoRⅠ_2→BglⅡ_23′。  相似文献   

5.
采用DNase消化法从大鼠肝染色质分离得到富有转录活性的DNA(sDNA)。s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在0.5—6Kb范围内背景有一片荧光,小于1Kb范围内,出现明显区带。sDNA为探针与大鼠正常肝核RNA杂交百分数(29.5%),为以总核DNA为探针杂交百分数(8.2%)的3.6倍,并高于sDNA与大鼠肝癌核RNA杂交百分数(16.4%).  相似文献   

6.
本文克隆了大鼠肝和肝癌BERH-2 DNA的分子大小约为5kb的BamHI片段(Bam5族重复顺序)。从筛选出的克隆中取一个来自肝癌细胞基因组DNA的克隆片段H5 B-1和来自肝细胞基因组DNA克隆片段L5 B-4做进一步分析研究。采用RNA点杂交法对L5 B-4DNA片段的转录产物在细胞核、质间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L5 B-4 DNA片段转录产物在肝癌细胞的总核RNA,poly A~ 核RNA和poly A~-核RNA中的相对量,比正常肝细胞的相应RNA组分低;在肝癌细胞的总胞质RNA和多聚核蛋白体RNA中的相对量,则比正常肝细胞的相应RNA组分高;其转录产物在poly A~ 核RNA中的相对含量高于其他细胞RNA组分,几乎不存在于rRNA中。当用大鼠肝和肝癌总RNA进行RNA点杂交比较时其转录产物在肝癌细胞中的相对含量则高于正常肝。结果提示,L5 B-4 DNA片段的转录产物从细胞核向细胞质内转运,肝癌细胞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以H5 B-1 DNA片段代替L5 B-4 DNA片段进行RNA点杂交,得近似的杂交放射自显影图谱。  相似文献   

7.
 采用PXY104(含化学合成的HIV-env26肽基因4重串联体结构)为材料。温和裂解法提取质粒DNA,制备电泳纯化,Hind Ⅲ和EcoR Ⅰ酶解,低融点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HIV-DNA片段作为核酸探针;用[α-~(32)P]dATP通过缺口移位法标记,比放射性为4.05—6.69×10~7cpm/μgDNA通过分子杂交能测出lPg的靶DNA,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可用该探针检测与之互补的核酸分子。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HLAⅡ类抗原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outhern DNA分析法,对正常人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病人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研究。HLA抗原与IDDM相关,我们用HLA-DQβcDNA探针和EcoR Ⅰ、BamH Ⅰ内切酶,测得EcoR Ⅰ 2.2kb片段与正常人DR2抗原相关联(r=0.78,P=1×10~(-6),与IDDM DR2抗原无关联;此片段在DR2的正常组和IDDM组中的频率有显著差异(P=0.02)。EcoR Ⅰ 3.0kb和BamH Ⅰ 3.3kb片段在IDDM组中的频率均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其频率有显著差异(P=3.2×10~(-3)和P=1.8×10~(-3),这二片段的差异还未见报道。DNA的RFLP研究提示,IDDM病人中可能是由于基因片段的缺失或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导致经酶切后与探针杂交的结果与正常者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已能对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进行测定。作者用~(125)Ⅰ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HBV的DNA聚合酶,并同32P标记法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125)Ⅰ标记法的准确性,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HBV健康携带者8例,慢性肝炎89例,肝硬变11例,肝癌2例共计110例作为受检对象。所有患者HBsAg均阳性,HBeAg阳性83例,抗HBe抗体阳性17例。 HBy-DNA测定步骤是首先使DNA2条链中的1条变性,然后加入~(125)Ⅰ标记HBV-DNA,使其和血清中的1条DNA链杂交。反应液进行柱层析后,将洗出液用r-计数器检测并定量。 结果:HBV-DNA量和HBV-DNA  相似文献   

10.
我们曾用固相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比较喂二乙基亚硝胺的大鼠肝细胞核RNA和细胞质RNA,观察到与DNA重复顺序互补的细胞核RNA有变化。随后,用预饱和竞争抑制实验证实,与DNA重复顺序互补的正常大鼠肝细胞核RNA多于移植性大鼠肝癌细胞核RNA。以标记的正常大鼠肝DNA单一顺序为探针,其与正常大鼠肝细胞核RNA饱和杂交百分数低于移植性大鼠肝癌细胞核RNA。本文则观察到喂二乙基亚硝胺不同时间的大鼠肝细胞核RNA与正常大鼠肝DNA单一顺序互补杂交百分数逐步增加;而与正常大鼠肝DNA中度重复顺序互补杂交百分数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11.
吴泽民   《广西植物》1988,(3):237-238
<正> 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叶柄较长,长5—10厘米,顶生小叶柄长2厘米,顶生小叶先端长尾尖,基部心形,花梗较短,长1.5—3厘米,子房微具腺毛。  相似文献   

12.
丘华兴  陈秀香   《广西植物》1992,12(3):209-214
<正> 广西的大戟科植物种类众多。作者对广西中草药原植物研究过程,将已采集的标本及华南植物所标本室(SCBI)和广东、广西主要标本室(均有注明)收藏的广西及其邻近地区的大戟科标本进行整理;现报道(一)、三宝木属植物摘记;有5种和3个新变种,其中广西产5种、1变种。(二)、广西白大凤属植物;1种。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乳菇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东北地区乳菇属(Lactarius)的29种,其中包括新种2个,长白乳菇(L.chanbainensis Y.Wang et Xie sp.nov.)温泉乳菇(L.wenquanensis Y.Wang et Xie sp.nov.);国内新记录种5个:茶绿乳菇[L.necator(Pers.ex Fr.)Farst.],条纹乳菇[L.oculatus(Peck)Burl.],变红乳菇[L.acris(Bolt.ex Fr.)Gray],复生乳菇(L.repraesentaneus Britz.)和点柄乳菇(L.maculatus Burl.)。新种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以及形态、显微构造图;国内新记录种有汉文描述。  相似文献   

14.
中心体是动物和低等植物中构成有丝分裂器的重要结构和功能元件,是间期细胞质微管和分裂期纺锤体微管的组织中心。本文报道一种从蛙精子中分离中心体的简便方法:通过匀浆将精子尾部与头部脱离,用蔗糖离心去除脱落的尾部和杂质颗粒,从而得到纯化的精子头部。用含EGTA的低渗液使精核膨大,再以超声破碎,离心得到中心体的粗制品,以重复超声和离心去除染色质和中心体外围的线粒体,得到纯度较高的精子中心体。电镜观察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分离所得的中心体由一对中心粒和其外周物质组成。  相似文献   

15.
徐天禄  陈谦海 《植物研究》1994,14(4):349-352
本文报道了卫矛科一新种及二新变种,即茶色卫矛Euonymus theacolus,带叶大果卫矛E.myrianthus var.tenuis,狭叶霜叶南蛇藤Celastrus glaumphyllus var.angustus.  相似文献   

16.
继续报道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4个种;豪氏旋体藻Audouinella howei;矮生旋体藻A.humilis;斑点旋体藻A.macula;细枝旋体藻A.tenuissima。  相似文献   

17.
山西轮藻属新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采自山西省的轮藻属植物2个新种,运城轮藻Chara yunchengensis,拟灰色轮藻C.pseudocanescens和3个中国新记录,阿尔泰轮藻C.altaica,豪威轮藻C.howeana,味美轮藻簇毛变种C.delicatula var.barbata  相似文献   

18.
杨昌友  黄俊华 《植物研究》2001,21(2):186-186
发表新疆葱属———一新变种 :哈马河葱  相似文献   

19.
张本能  欧善华   《广西植物》1985,(3):175-176
<正> 百山祖八角 新变种 Illicium jiadifengpi B. N. Chang var. baishanenze B. N, Chang et S. H.Ou, var. nov. A typo recedit segmentis perianthii 5—10 crassioribus, carnosulis, triangulis, ovato-triangttlis ad ellipticis, 4—11 mm longis, 4—7 mm latis. Zhejiang: Qingyuan Xian, baishanzu, alt, 1100 m, M. H. Wu 7601, baishanzu, alt, 1500m, M. H. Wu 7724(Typus in Herb. Inst. Bot. Guangxi conservatur)  相似文献   

20.
林秉南  王苏文   《广西植物》1994,14(3):209-210
中国黄荆属一新种林秉南,王苏文(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化公司,222047)(连云港海滨公园,222042)关键词黄荆属,单叶黄荆ANEWSPECIESOFVITEXFROMCHINA¥LinBingnan(LianyungangEconomi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