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凡纳对虾淡化养殖虾池微型浮游生物群落及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 0 0 2年 8月 15~ 10月 8日 ,对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凡纳对虾淡化养殖虾池进行调查 ,虾池平均养殖面积为 0 .37±0 .11hm2 ,水深 136± 8cm,虾苗放养密度 131± 37× 10 4尾 / hm2 ;调查期间虾池水温 2 4 .3~ 33.6℃ ,p H值 7.1~ 9.6 ,早期养殖盐度 2‰~ 3‰ ,中后期为 0 ,透明度中后期稳定在 2 0 cm左右。鉴定浮游植物 4 8属 96种 ,其中绿藻 4 5种 ,硅藻和裸藻各 9种 ,隐藻 2种 ,甲藻 4种。优势种有 10种 ,多为蓝藻 ,如螺旋藻 (Spirulina sp.)、弯形尖头藻 (Raphidiopsis curvata)、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假鱼腥藻 (Pseudoanabaena sp.)、针状蓝纤维藻 (Dactylococcopsis acicularis)及水华微囊藻 (Microcystisaeruginosa)等 ,优势种的优势度突出。常见种有 30种 ,主要是绿藻、硅藻、隐藻 ,少见种有 5 7种。优势种和常见种多为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或耐污性的种类。虾池原生动物有 2 9种 ,其中肉足虫 3种 ,纤毛虫 2 6种 ,优势种为毛板壳虫 (Colepshirtus)、卵形前管虫 (Prorodon ovum)和旋急游虫 (Strombidium spiralis) ,主要是以藻类为食的 A类群 ,常见种有膜袋虫 (Cyclidium sp.)、小单环栉毛虫 (Didinium balbianitnanum)、瓶口虫 (L agynophrya acuminate)、圆筒状拟铃壳虫 (Tintinnopsis c  相似文献   

2.
养殖水体浮游细菌群落与对虾健康状态息息相关.本研究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手段比较了凡纳滨对虾病害发生前后病害趋向塘与健康塘的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及关键类群互作关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对虾发病前,病害趋向养殖水体浮游细菌群落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健康养殖水体,且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伴随疾病爆发,病害趋向养殖水体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离散程度显著增大,群落稳定性较差;发病前,病害趋向塘养殖水体中绿弯菌门、δ-变形菌纲和Saccharibacteria平均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健康水体,而拟杆菌门显著低于健康水体;部分病害指示OTU隶属于弧菌科及黄杆菌科,隶属于红杆菌科的OTU1是发病前健康塘的健康指示OTU.网络分析表明,大多数与OTU1存在相互作用的指示OTUs属于黄杆菌科,说明黄杆菌科在对虾养殖水体浮游细菌群落中扮演重要角色.鉴于以上结果,对虾发病可能与多种浮游细菌群落相关,当出现“生态位机会”时,条件致病菌快速繁殖进而导致对虾发病,而保持和恢复细菌群落平衡可以成为预防对虾发病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养殖对虾的纤毛虫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毛虫原是养殖水体正常的生态种群,关于纤毛虫与对虾(Penaeus)的生态关系,早有过报道。七十年代初,随着对虾养殖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兴起,纤毛虫对养殖对虾的危害才逐渐地引起人们的注意。1973年,美国学者Johnson和Overstreet分别报道在池养的白对虾(Penaeus setiferus)和褐对虾(P. aztecus)体表发现大量聚缩虫(Zoothamnium sp.)附着,指出当溶解氧水平降到3—2.6ppm时,对虾死亡率很高。在这以后,美国著名无脊椎动物病理学家Lightner(1975a,1975b)继续报道他在其他对虾,例如桃红对虾(P. duorarum),蓝对虾(P.stylirostris)等发现的纤毛虫病,并对病理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水下LED 光照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的影响, 从2013 年5 月到12 月对架设水下LED 光源和未加光源的养殖池塘进行水质和浮游植物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 在有水下LED(LED 组)和未装光源(对照组)的养殖池塘内温度、碱度、pH、透明度、总悬浮物、溶解氧、硅酸盐和磷酸盐变化趋势均相似。养殖前期LED 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相似。在养殖中期LED 组的叶绿素a 含量高于对照组, 说明水下LED 有助于提高微藻生物量的积累。同时养殖中期LED 组的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对照组, 说明水下LED 光照有助于提高浮游植物群落稳定性。而在养殖后期LED 组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低于对照组, 说明水下LED 光照有助于水质的稳定。养殖周期内LED 组和对照组优势种变化趋势体现为前期蓝藻-绿藻-硅藻, 中期蓝藻-绿藻(少量)和后期蓝藻-绿藻。  相似文献   

5.
蝇蛆蛋白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4种实验饲料(ABCD)并进行了8周饲养试验来评定添加蝇蛆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实用饲料D作为对照组,ABC是在D的基础上,分别以5%,10%和15%的蝇蛆粉替代鱼粉.养殖试验结束后,分别计算体长、全长和背甲宽等生长性能.实验结果显示,AB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C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蝇蛆蛋白粉对凡纳滨对虾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可用适量的蝇蛆蛋白粉替代对虾配合饲料中的部分鱼粉.  相似文献   

6.
目的:抗菌肽分子在无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抗菌作用;为了不断完善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系统的抗菌机制,作者以凡纳对虾的对虾素基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方法:以凡纳对虾的对虾素基因———penaeidin 4抗菌肽基因(Lva-pen 4)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了基因克隆、氨基酸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关系分析以及分子结构初步预测等研究内容。结果:Lva-pen 4的cDNA序列全长624bp,开放阅读框包括204bp,演绎67个氨基酸残基;在Lva-pen 4分子一级结构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一个对虾素结构域,其中包括8个保守存在的半胱氨酸残基和6个脯氨酸残基。结论:根据分子结构的分析结果,推测Lva-pen 4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反应相关基因,在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凡纳滨对虾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电镜研究凡纳滨对虾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全过程。结果表明 :凡纳滨对虾卵黄的发生是双源性的。卵黄发生早、中期是内源性卵黄大量合成的阶段 ,卵黄发生中、后期则以外源性卵黄的合成为主。内源性卵黄主要由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器等多种胞器活跃参与形成。其中数量众多的囊泡状粗面内质网是形成内源性卵黄粒的最主要的细胞器 ;部分线粒体参与卵黄粒的合成并自身最终演变为卵黄粒 ;丰富的游离核糖体合成了大量致密的蛋白质颗粒并在卵质中直接聚集融合成无膜的卵黄粒 ;溶酶体通过吞噬、消化内含物来形成卵黄粒和脂滴 ,且方式多样 ;高尔基器不直接参与形成卵黄粒。外源性卵黄主要通过卵质膜的微吞饮活动从卵周隙或卵泡细胞中摄取外源物质来形成  相似文献   

8.
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7月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对虾养殖厂凡纳滨对虾大面积暴发红体病。主要表现为全身发红,活动减弱,食欲减退,壳变硬,死亡率高等。本研究从患红体病的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中分离到三株优势菌,经回归感染证实其中一株为引发本次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的病原菌,编号为0107。对该菌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判定为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海水和淡化水养殖凡纳滨对虾饲料蛋白需求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生长、饲料利用和体成分等指标综合评价饲料蛋白质含量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海水养殖环境下,饲料蛋白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蛋白效率和虾体粗蛋白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摄食饲料蛋白含量38%的海养凡纳滨对虾有较高的存活率、增重率以及最高的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随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虾体粗蛋白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升高而增加,而蛋白含量38%和41%实验组饵料系数和虾体粗蛋白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淡化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提高,而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在饲料蛋白含量35%实验组最高,饵料系数随蛋白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蛋白含量35%实验组饵料系数显著小于其他实验组。海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高于淡水养殖的对虾。对虾虾体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随盐度升高而升高,而虾体水分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索抗菌肽分子的作用机制,我们以凡纳对虾具有单个WAP结构域的抗菌肽基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分析。方法:通过cDNA全长序列的扩增,以及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分析、系统进化树的分析以及分子结构的初步预测,我们对凡纳对虾SWD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Lv-SWD的cDNA序列全长为434bp,编码92个氨基酸;Lv-SWD存在由24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信号肽序列,以及由8个保守存在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WAP结构域和一段富含脯氨酸的结构基序。结论:通过这些分子结构的研究,以及与其他SWD分子的比较,作者推测Lv-SWD分子是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抗菌肽分子,它在凡纳对虾的先天免疫系统中应该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KK-42对凡纳滨对虾物质储备相关酶类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12.
鲤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实验用稀释滴种的定量方法,对淡水养殖地中健康鲤肠道内的10种菌群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到鲤肠菌群的一些生理值。结果表明鲤肠道中需氧、兼性厌氧优势菌是气单胞菌和酵母菌,厌氧优势菌是拟杆菌。对不同时间、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养殖池中鲤肠道菌群的测定结果比较表明: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差异显著(p<0.05),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需氧芽胞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该8种菌群在鲤肠道中的菌数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属于肠道正常菌群。  相似文献   

13.
酵母葡聚糖是水产养殖中使用最广泛的免疫增强剂之一,但其不溶解性不利于其免疫增强作用的发挥。为了增加酵母葡聚糖的溶解性,研究共制备了8种酵母葡聚糖衍生物,即4种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葡聚糖和磺乙基葡聚糖。将葡聚糖和其8种衍生物分别按照5、25和100 g/mL的浓度分别添加到原代培养凡纳滨对虾血细胞的培养液中。以空白血细胞作为对照。孵育6h、12h和24h后分别取样,测定血细胞的酚氧化酶和呼吸暴发活力。结果表明,在6h时,所有葡聚糖衍生物处理组的酚氧化酶活力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下的未衍生葡聚糖处理组(P0.05)。而25 g/mL酵母葡聚糖衍生物处理组的呼吸暴发活力显著高于同浓度未经衍生葡聚糖处理组(P0.05)。在12h时,所有酵母葡聚糖衍生物处理组的酚氧化酶和呼吸暴发活力均显著高于未衍生葡聚糖处理组(P0.05)。在6h和12h时,同浓度各葡聚糖衍生物处理组的血细胞酚氧化酶和呼吸暴发活力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羧甲基葡聚糖和磺乙基葡聚糖均比未衍生葡聚糖具有更强的免疫促进作用,而且这种免疫促进作用在两种衍生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另一方面,酵母葡聚糖衍生物的免疫促进作用与其使用浓度有关,而与其取代度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内SOD、POD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肝脏、肌肉、心脏、复眼和鳃等5种组织的SOD和POD酶的细胞化学定位进行了研究,并与感染病毒的凡纳滨对虾体内5种组织中SOD和POD的细胞化学定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健康对虾体内,SOD酶阳性反应颗粒主要定位于肌肉、心脏、肝脏和鳃等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膜、细胞质中,以及肝细胞的脂滴周围;POD酶主要定位于心脏、鳃和肝脏组织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内,肝细胞中脂滴周围也有POD的阳性反应颗粒。感染病毒后,各组织细胞表现出明显的病理性结构变化,大量的髓样小体出现,脂滴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各组织中SOD和POD酶的细胞化学定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心脏、鳃、肌肉组织细胞胞质中的SOD阳性颗粒消失,肝细胞中的SOD阳性颗粒明显减少,在心脏和鳃的线粒体基质内也出现SOD阳性颗粒;POD仍主要定位在过氧化物酶体中,但心脏中的过氧化物酶体解体而有许多呈阳性反应的小颗粒分布在细胞质中。结果表明SOD和POD在凡纳滨对虾防御氧的毒性损伤以及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程海螺旋藻玻璃温室-半封闭跑道式循环培养池中的细菌、真菌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细菌总数通常为10^4-10^7个/mL,并且随培养时间呈一定规律性波动;养殖藻的报废与细胞总数有一定关系,与藻种抗逆性关系更大;在鉴定,优势菌为奈瑟氏球菌属(Neisseria)、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拟青霉属(Paecilomyces)、曲霉属(Aspergillus)、束丝菌属(Ozonium)等;少数菌株能明显抑制或促进螺旋藻生长,主要是通过其代谢物对藻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耐寒性状的分子基础, 克隆鉴定了凡纳滨对虾DEAD-box RNA解旋酶的同源基因。根据差减文库中筛选到的一个低温上调表达的DEAD-box RNA解旋酶基因片段, 通过RACE PCR扩增获得两条高度相似的cDNA全长序列, 两条cDNA均为1430 bp, 包含139 bp 5'UTR、79 bp 3'UTR和1212 bp 开放阅读框, 编码403个氨基酸残基。Blast比对结果显示, 两条cDNA与其他物种的DDX5相似性最高, 推测为凡纳滨对虾DDX5基因的两个变异体, 分别命名为LvDDX5variant A (LvDDX5A)和LvDDX5variant B (LvDDX5B), 在系统进化树中, LvDDX5A和LvDDX5B聚为最近的一支, 并与虾类DDX5、文昌鱼DDX、贝类的DDX5距离较近。Real-time PCR分析结果显示, LvDDX5A和LvDDX5B都呈多组织遍在表达, 在精巢、鳃、肠、肌肉和卵巢中,LvDDX5B表达量高于LvDDX5A, 而在肝胰腺中LvDDX5A表达量高于LvDDX5B。在低温胁迫对虾肝胰腺和心中, LvDDX5A呈上调表达而LvDDX5B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进一步对LvDDX5A在不同低温条件胁迫对虾的肝胰腺中表达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LvDDX5A在18℃、15℃、13℃和11℃低温胁迫36h均被诱导表达,并随着15℃和13℃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模式, 在48h达到峰值, LvDDX5A的低温诱导表达模式暗示其可能是在凡纳滨对虾低温适应中发挥作用的剪接体。  相似文献   

17.
综合养鱼高产池塘的溶氧变化周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1979—1984年对主养鲢、鳙、非鲫,主养青、草鱼,主养青鱼3种养殖结构类型高产鱼池溶氧变化周期的系统研究,揭示了高产养鱼池塘溶氧的昼夜、垂直、水平变化及季节变化周期,分析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扩散作用在高产养鱼池塘溶氧动力学上的地位和作用。对高产养鱼池塘的溶氧收入、支出及平衡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在主要饲养季节,测得晴到多云天、晴天的溶氧来源分别为:浮游植物光合产氧占86.0和95.3%,大气扩散溶入占14.0和4.7%;氧的消耗分别为:“水呼吸”消耗氧占72.0和72.0%,鱼类呼吸消耗氧占22.0和13.1%,淤泥中生物呼吸消耗氧占2.9、5.5%,扩散逸出占3.1、8.8%。文中还对溶氧变化周期与养鱼池塘管理的环境控制、结构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原核重组表达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溶菌酶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经变性和复性处理后活性仍较差。研究将凡纳滨对虾溶菌酶基因(Lvlyz基因)克隆至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 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细胞, 经组氨酸营养缺陷培养基筛选和PCR检测获得转化子。对其进行连续甲醇诱导表达, 利用SDS-PAGE和C端携带的6×His标签,对发酵液上清进行Western blot检测, 结果表明19.3 kD左右的条带即是重组表达的溶菌酶蛋白。用溶壁微球菌平板抑菌法鉴定表达产物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研究首次利用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实现对虾溶菌酶基因的可溶性表达, 并且表达产物的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子筛层析、Tricine-SDS-PAGE、Western-blotting、凝集实验、抑菌实验和Edman N端测序等方法探索血蓝蛋白酶解多肽的凝集和抑菌活性。结果发现, 血蓝蛋白经胰蛋白酶酶解后可产生分子量约为6—70 kD的7条多肽, 该酶解混合物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具有显著的凝集活性, 与未酶解的血蓝蛋白相比, 其凝集活性可提高4—16倍。在此基础之上, 进一步分离纯化该7条多肽, 发现多肽-3对副溶血弧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 且具有较好的浓度依赖性。在浓度为75 μg/mL时, 其抑菌率为(93.76±1.60)%,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P<0.01)。进一步研究显示该多肽位于血蓝蛋白N端α-螺旋区域。由此推测, 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在体外经胰蛋白酶酶解后可产生具有凝集、抑菌等免疫活性的多肽, 这对研究血蓝蛋白的降解机制及其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Information o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planktonic dinoflagellates is reported in the coral reef‐mangrove ecosystem at Pelican Cays, Belize. Six sites examined included: Cat Cay, Douglas Cay, Elbow Cay, Fisherman's Cay, Lagoon Cay and Manatee Cay. A spectacular and rich dinoflagellate taxa including oceanic, coastal and offshore species are illustrated. The presence of oceanic species in the studied cays is an unexpected observation since dinolfagellate assemblages are virtually enclosed within ponds bordered by coral ridges that limits water exchange with the open ocean except during storm events. I am also report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noflagellate associations among the studied cays. Dominant taxa included 16 Proroperidinium species, 11 Gonyaulax species, and ten Ceratium species. Only six planktonic species were harmful. Bloom forming species included Ceratium furca and Gonyaulax polygramma. A much more diverse authotrophic and heterotrophic dinoflagellate population characterizes the Pelican Cays than previously suspected. Some species are reported the first time: Protoperidinium belizeanum sp. nov., P. pyrum Balech, P. steidingerae Balech, P. depressum (Bailey) Balech, and P. divergens (Ehrenberg) Balech.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Belizean coral reef‐mangrove ecosystem is a delicate and species‐rich environment, and as such, should be protected and p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