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鄂北高贵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贵山地区143科504属954种种子植物的统计分析,显示了该植物区系成分的丰富性,南北植物融合性,温带成分的主体性和原始,孑遗植物以及珍稀濒危植物的集中性,说明该植物区系在华东植物区系向华中植物区系过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在对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花萼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特性,并同周边6个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区内有野生种子植物144科、810属、2 386种。有11个科的分布区类型,占中国范围内科分布区类型的73.33%;有15个属的分布区类型,占中国范围内属分布区类型的100.00%。(2)大科及大属的优势明显,种子植物区系较为古老,特有属比较丰富。(3)从科级水平上看,热带成分占60.71%,温带成分占38.39%;从属级水平上看,热带成分占38.32%,温带成分占56.34%。体现了该区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4)与周边地区相比,花萼山与大巴山相似性最大,与伏牛山、青木川和小陇山相似性较小,其特有现象更明显,热带性质更明显。(5)花萼山的区系组成比大巴山、阴条岭和伏牛山简单,与五里坡和小陇山接近,比青木川复杂。 相似文献
6.
赣西北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赣西北约有种子植物1693种,归157科,740属,比较分析其属,种的区系成分,得出赣西北以温带区系成分占优势,同时受到热带区系成分的影响。在诸多温带区系成分中,东亚分布型属数和东亚分布型种数均占较高百分率,与该地区地处东亚核心地带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山西五台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五台山有种子植物865种,隶属于392属92科,其中裸子植物3科,6属,7种,被子植物89科,386属,858种(双子叶植物76科,294属,699种,单子叶植物13科,92属,159种)。五台山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温带色彩。突出特征是温带成分占绝优势,达255属,占总属数的73.48%(其中北温带成分156属,占总属数的为44.96%),在植物区系的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五台 相似文献
8.
台州市种子植物丰富,据统计有野生种子植物150科、784属、1892种(含种下分类群),其中裸子植物6科、12属、16种,被子植物144科、772属、1876种。优势科明显,其中10种以上的科有45个,含526属、1453种,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67.09%、76.80%。本区系历史悠久,起源古老,小属和极小属共707个,占总属数的90.18%。科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最多,其次是世界分布,第3是温带分布。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4类,以温带性成分为主,也兼有相当比例的热带性成分,具有亚热带特性。地理成分复杂,与世界各地联系广泛。该地区有中国特有属14属,列为国家首批保护的珍稀植物20种。 相似文献
9.
云南高原地区是一个十分自然的植物区系地区,其种子植物区系约有5545种,隶属于1491属和 249科中,基本上是亚热带性质。本地区水平及垂直替代现象明显,地理联系广泛,但与中国-喜马拉雅亚区不同区系地区联系密切,显然是中国-喜马拉雅区系成分的发源地。根据特有种丰富程度以及一些自然地理特征,云南高原地区在区系上可以划分为3个小区:滇中高原小区、澜沧红河中游小区和滇东南小区,它们之间在许多方面有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由于不同地史背景。 相似文献
10.
晋东南山地有野生种子植物974种,隶属于456属125科,其中裸子植物7科11属15种,被子植物118科445属959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04科396属833种,单子叶植物14科,49属126种)。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属250属,占总属数的60.98%)。种子植物种的区系成分中,中国特有种占绝对优势,共有383种,占总种数的39.32%,它们是构成晋东南山地森林植被和灌丛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1.
秦岭南坡中段有种子植物152科,815属,2184种,对该地区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地区种子植物种类丰富,共有裸子植物5科,15属,30种,单子叶植物23科,169属,390种;双子叶植物124科,631属,1764种。(2)属的地理分布类型种类多,有15个分布类型及19个变型,其中温带成分占64.17%,具一定的优势。但同时表现亚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点。(3)本地区植物古老、残遗、原始成分多,反映了该地区植物区系古老的性质。(4)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41属。国家级保护植物32种,分析结果认为本地区是秦岭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13.
小陇山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陇山位于秦岭的西端,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有种子植物150科805属2400多种。100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蔷薇科、禾本科、蝶形花科,50~100种的有毛莨科、百合科、伞形科、莎草科、唇形科、忍冬科等,这些科属大多为温带性质。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15个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表明了与世界各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程度。温带分布的类型占绝对优势,由于小陇山地理位置特殊,决定了其成为多种地理成分的汇集地,区系中单种科、少种科属及古特有属相对丰富,孓遗植物和珍稀植物较多,说明了该区系的古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 对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及其自北向南5条中型山脉之间的区系过渡性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1)该区域内野生种子植物有179科1,107属4,314种; 区系表征科主要以亚热带山地为现代分布中心。科的区系组成为: 单型科25科, 寡种科61科, 单型属465属, 寡种属432属, 呈现出区系特征上的孑遗性, 也显示出本地区系成分与典型热带成分及典型温带成分间存在密切交流。(2)科的地理成分共分为10个类型, 以热带性成分占明显优势, 热带性科83科及温带性科40科分别占非世界性科总数的67.48%和32.52%; 属的地理成分包括15个分布区类型, 以温带成分占优势, 温带性属534属及热带性属484属分别占非世界性属总数的52.46%和47.54%。属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北温带分布、东亚分布为主, 体现出本地区与古热带植物区系及温带第三纪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3)罗霄山脉5条山脉间区系组成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分异特征, 自北向南热带属与温带属比值逐渐增大, 北段幕阜山脉温带性成分明显占优势, 与华中区系关联密切, 而南段万洋山脉、诸广山脉热带性属较占优势, 分布有丰富的华南区系成分。罗霄山脉地区是重要的区系交流通道, 历史时期的气候波动是本地区现代区系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黄土高原在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北地区黄土高原植物亚地区,是东西、南北旱生、中生和水生植物交汇和聚集区域。计有种子植物147科864属3224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3属41种,被子植物140科851属3183种,具有中国特有属32个,黄土高原地区特有属4个,特有种164个。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为: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在全国植物区系上占有重要地位;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原始类群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以温带成分占优势;与周边地区区系的联系广泛,是多种成分汇集和过渡的地区;特有性程度相对低,稀有濒危植物丰富。 相似文献
16.
17.
18.
该研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标准,在色季拉山设置样方63套,每套样方中设1个10 m×10 m的乔木样方,1个5 m×5 m的灌木藤本样方和4个2 m×2 m的草本样方,调查记录海拔、经纬度、坡度、坡向等地理信息以及样地内每个物种的高度、盖度、株数等生物学信息,分析该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地理成分以及相对应的药用植物功效。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有药用种子植物91科335属625种(含变种),分别占西藏种子植物科、属、种的55.49%,29.26%和11.80%。分布区类型多样,科的分布区分为7个分布区及5个亚型,热带科25个(占非世界分布科数的49.02%),温带科26个(占非世界分布科数的50.98%)。属的分布区分为13个分布区及13个亚型,热带属52个(占总属数的15.52%),温带属236个(占总属数的70.45%)。种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成分为主,在625种药用种子植物中,温带种429个,占总种数的68.64%,在该区占优势。此外,该区药用植物的古老成分缺乏。特有成分很低,无中国特有科分布,中国特有属1个,中国特有种176个(其中西藏特有种21个)。色季拉山药用种子植物资源丰富,区系分布类型多样,起源于热带—亚热带成分,现以温带性质为主,说明该区处于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地带。从各药用植物的区系分布类型来看,所含药用植物具有较多样的药用功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