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an和鱇[鱼良]白鱼分别是抚仙湖的外来鱼类和土著鱼类。本实验比较研究了水体营养状态对二者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鱼养殖在低、中、高三种营养状态的水体中。其中低营养状态水体组又是每一种鱼中、高营养水体组的对照。水体营养状态对can和鱇[鱼良]白鱼摄食率、生长速度、饵料转化效率、蛋白贮积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营养状态水体组实验鱼的体蛋白、脂肪、灰分和能量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富营养化对两种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效率、蛋白贮积率和能量贮积率的种间差异值均随着水体营养状态的提高而加大。与对照组相比,较高营养状态水体中can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效率、蛋白贮积率和能量贮积率的增加率低于鱇[鱼良]白鱼,或者降低率高于鱇[鱼良]白鱼。实验结果说明,高营养状态对can生长性能的负面影响较大;对于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外来鱼类在生长性能方面不一定比土著鱼类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设计了营养相近、不同动植物蛋白比的四种膨化饲料(饲料1,1.5∶1;饲料2,3∶1;饲料3,5∶1;饲料4,7∶1),研究了动植物蛋白比对中华鳖稚鳖摄食、生长、饲料利用能力和营养组成的影响。饲料1组稚鳖的摄食率显著高于饲料2—4组。饲料1—4组稚鳖的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影响。饲料1组稚鳖的干物质和脂类消化率、饲料转化效率、蛋白贮积率和能量贮积率显著低于饲料2—4组。饲料1组稚鳖体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饲料4组。稚鳖的上述指标在饲料2—4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鳖膨化饲料动植物蛋白比对中华鳖稚鳖生长特性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动植物蛋白比为3∶1。  相似文献   

3.
东太湖四角菱(Trapa quadrispinosa)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宽意  张强  刘正文 《生态学报》2009,29(7):3947-3951
通过室外受控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沉积物类型及不同水体营养水平条件下东太湖四角菱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沉积物类型对菱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在营养相对丰富的湖泥中,菱的相对生长率、同化根与吸收根的生物量以及株高增长率分别为相对贫瘠的岸泥的4.3、2.4、7.3、2.5倍,菱盘直径增长率在湖泥中为16.5%,在岸泥中则为负增长(-13.2%).水体营养盐浓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菱的生长,而且营养盐浓度(尤其是磷)升高对菱生长的促进作用在岸泥中要比在湖泥中显著得多.探讨了沉积物类型与水体营养水平对菱生长的作用机理,并认为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及湖泊沼泽化所造成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在沉积物中的大量积累是东太湖菱种群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酶解技术水解太平洋鳕鱼肉, 制备不同分子量组分的两种水解鱼蛋白产品(Fish protein hydrolysate,FPH-A 和FPH-B)。在牙鲆幼鱼高植物蛋白饲料配方中, 以水解鱼蛋白产物1.2%和3.7%两个梯度替代饲料中的鱼粉蛋白, 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了为期60d 的生长实验。研究了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水解鱼蛋白对肉食性鱼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3.7%的水解鱼蛋白显著促进了牙鲆幼鱼的生长, 特别是添加了富含低分子量组分的水解蛋白产品(FPH-A)后实验鱼的特定生长率最高。各实验处理组牙鲆摄食率没有显著差异。摄食添加3.7% FPH-A 的牙鲆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鱼粉组。添加水解鱼蛋白显著提高了牙鲆幼鱼的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摄食3.7% FPH-A 实验鱼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最高,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实验表明, 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低分子量组分的水解鱼蛋白可显著提高牙鲆幼鱼的生长和饲料蛋白利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探讨洱海土著鱼类春鲤(Cyprinus longipectoralis)(初始体重0.55 g)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量。实验采用3×3双因子设计,蛋白水平为33%、39%和45%,脂肪水平为5%、8%和11%,共9组等能饲料。实验在水温为(28±2)℃的室内微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56d。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蛋白水平的提高,摄食率显著降低(P<0.05),饲料效率、能量沉积率、鱼体水分和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沉积率、鱼体灰分含量和能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随着脂肪水平的提高,特定生长率、蛋白沉积率和鱼体蛋白含量显著下降,鱼体脂肪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摄食率、饲料效率、能量沉积率、鱼体水分和灰分含量以及能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出,当饲料中蛋脂比为7.30时,春鲤有最大的特定生长率。研究结果表明,春鲤饲料中适宜的蛋白和脂肪水平分别为33%—34%和4%—5%。  相似文献   

6.
亚热带水体营养状态定量评价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相关加权营养状态指数法对H水库营养状态进行连续的数值化分级评价,准确反映了该水库的营养状态发展阶段和富营养化发展过程,克服了固定参数值评价湖泊、水库营养状态的局限性和重叠现象。根据湖泊外力函数(主要是外来性营养盐浓度或负荷)与湖内营养状态响应间的定量关系及OECD国际合作组织研究成果,提出了H水库营养盐输入负荷与库中磷浓度响应关系数学模型,确定了在水体功能改变后,其磷允许负荷量及控制标准,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7.
黑鲪的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室内流水模拟实验法测定了黑鲪的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及其温度、摄食水平、体重和饵料生物种类的影响.黑鲪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增大而减速增长;而特定生长率随温度升高或生态转换效率随温度和摄食水平增大均呈倒U 型变化趋势; 实验条件下的最大和最佳生长温度分别为16 .3 ℃和15 .8 ℃,维持摄食量和最佳摄食量分别为黑鱼君 体重的0 .79 % 和4 .10 % .黑鱼君的特定生长率和生态转换效率却随体重增长均呈减速降低趋势.摄食小型鱼类饵料,有利于加速黑鱼君生长速度,但对其生态转换效率却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日粮水平对中华鳖稚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1年12月购买当年繁殖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稚鳖(28.66-53.37g),在30℃水温下进行摄食-生长实验(实验时间为56d),设饥饿、1%、2%、4%和饱食5个日粮水平,研究了摄食水平对中华鳖稚鳖生长和转化效率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摄食水平对中华鳖稚鳖的特定生长率和转化效率均有显著影响。稚鳖的湿重、干重、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增加,摄食率(RL)-干物质特定生长率(SGRd)的关系模型可表示为:SGRa=-0.0832RL^2 1.0795RL-1.8779(n=25,r^2=0.906.F=105.46);当摄食率为6.97%、6.49%、6.08%和6.34%时,稚鳖湿重、干重、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分别达到最大值。1%组的各项转化效率均显著低于2%和4%组,干重和能量转化效率显著低于饱食组;2%组的干重和能量转化效率显著高于4%和饱食组。  相似文献   

9.
珠江水系是中国遭受外来水生动物入侵最严重的水域之一,分布有许多种外来鱼类,然而这些外来鱼类对本地鱼类资源的影响尚缺乏有效的评估。比较功能反应被认为是量化外来物种生态影响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采用控制实验对外来鱼类革胡子鲶(Clarias gariepinus)和本地鲶(Silurus asotus)的功能反应进行了比较。实验以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幼鱼为饵料,按照1、2、4、8、16和32条的饵料密度进行投喂,设置3个重复组,研究了革胡子鲶和鲶的功能反应类型,建立了功能反应的曲线,并拟合了功能反应的参数;同时分析了革胡子鲶和鲶的食物转化效率并比较了二者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革胡子鲶和鲶的功能反应类型均为Type II型。与鲶相比,革胡子鲶具有更高的单位资源消耗率即更强的袭击率(P0.05),而两种鱼对猎物的处理时间则无显著区别(P=0.272);革胡子鲶的食物转化效率显著低于鲶(P0.05),为鲶的0.57倍,两种鱼的相对生长率则无显著差异(P=0.762)。本研究为系统评估革胡子鲶的生态影响提供基础,同时为量化其他外来鱼类的资源消耗率及潜在的生态影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星康吉鳗摄食生态及食物网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于崂山湾人工鱼礁区地笼网和延绳钓捕获的279尾星康吉鳗样本,从胃含物组成、食性类型、摄食等级、营养生态位和营养级等方面对其摄食生态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海区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斑头鱼、褐菖鲉、花鲈等9种鱼类的胃含物分析结果,构建人工鱼礁区鱼类关键种的简化食物网模型.食性研究结果表明:星康吉鳗共摄食7类30余种饵料,虾类是其最主要的饵料类群,其次为鱼类和头足类,大泷六线鱼、方氏云鳚、鹰爪虾、玉筋鱼和日本鼓虾等是其优势饵料.星康吉鳗的饵料生物组成随肛长和季节发生显著变化.四季均以鱼类和虾类为主,春季胃含物中包括头足类,秋季包括头足类和蟹类,冬季亦有蟹类出现.肛长≤120 mm的星康吉鳗主要摄食鱼卵和鹰爪虾,120~130 mm肛长组主要摄食玉筋鱼和日本鼓虾,肛长>130 mm的星康吉鳗主要摄食大泷六线鱼和方氏云鳚.其摄食强度也随季节和肛长而变化,空胃率的季节性差异显著,平均胃饱满系数的季节性差异不显著,不同肛长组的空胃率和平均胃饱满系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人工鱼礁区简化食物网结构显示:鱼类关键种的营养级均在3级以上,星康吉鳗的营养级为4.636,处于海区食物网的最顶端.虾类、蟹类、端足类和软体动物等是鱼类关键种的主要饵料,甲壳类、方氏云鳚、大泷六线鱼和玉筋鱼是高营养级鱼类花鲈和星康吉鳗的主要饵料.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5.
16.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7.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8.
19.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