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地区玉米生长发育特征及其对热量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条件下,以3个玉米品种(丹玉39、原单29和龙单13)为试验材料,设置早、中、晚3个播种期,分析了2007-2008年不同播期3个玉米品种关键生育阶段特征及其对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从播种到出苗所需天数依次为早播(平均值为13 d)>中播(平均值为11 d)>晚播(平均值为8 d);出苗阶段平均气温在18 ℃左右时的出苗速率最快,气温偏高或偏低都会降低出苗速率.3个玉米品种在苗期营养阶段生育期天数的差异不大且受温度影响较小;从穗期阶段开始,晚熟品种龙单13的生长速率提高,成熟天数明显缩短;3个品种在穗期和花粒期阶段生长天数均随温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全生育期地上干物质积累速率、产量、百粒重均表现为丹玉39>原单29>龙单13.  相似文献   

2.
选用 6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在 4个生态点进行分期播种试验, 系统分析了不同生态环境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主要气候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生态点、品种以及地点×品种互作对籽粒产量、千粒重、蛋白质、湿面筋和淀粉含量、沉降值与降落值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 ;不同播种期处理对产量与淀粉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而播种期×品种互作对千粒重、降落值、淀粉含量及沉降值的效应达到显著水平 ;地点×播种期×品种互作仅对产量、湿面筋、淀粉含量与沉降值有显著的影响。在 4个不同生态点中, 南京点的籽粒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最低, 但淀粉含量最高 ;徐州点的产量和千粒重最大 ;泰安点的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最高, 沉降值最小 ;保定点的产量、千粒重最小, 但沉降值最大。不同播种期处理下, 适播与晚播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淀粉含量、沉降值与降落值都显著高于早播, 而早播期的产量和千粒重最大。各小麦品种在不同地点与播种期下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变异中以降落值的变异系数为最大, 淀粉的变异为最小。开花至成熟期的日均温与淀粉含量呈线性负相关, 与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及降落值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 ;日温差与产量和千粒重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 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及降落值则随昼温差的增加线性递增 ;开花至成熟期降雨量与产量、千粒重都呈现先升后降的二次曲线相关关系, 而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降落值呈现线性负相关关系 ;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与降落值随开花至成熟期的累计日照时数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本站解放前遗留之水稻品种中,从已往资料了解,秈稻云南白、早禾4号、中黔2号均具有高产特性,但两者非常晚熟。为通过春化方法提早成熟,并研究春化处理的技术和方法,以便进一步掌握特性,选择杂交亲本起见,随在解放初期(1951及1952年)进行春化工作。一.1951年春化试验春化处理天数分做不处理及处理5天、10天、15天4种。播种期分做3月30日、4月5日、4月10日、4月16日4种。4月16日为当地一般正常播种期。4月以前地温平均在12℃以下(10公分深度)。当时试验另一意图,为抓住春化阶段,将完而未完时期进行早期播  相似文献   

4.
暖冬条件下播期对不同类型小麦幼穗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3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的幼穗分化进程及受冻情况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秋、冬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小麦幼穗分化进入各时期的时间早晚为强春性品种>春性品种>半冬性品种;播期对小麦幼穗分化的伸长期、单棱期和二棱期持续时间长短影响较大;在早播的情况下。春性越强的小麦品种,越冬前幼穗分化发育速度越快,达到的发育阶段越高,越冬期间越容易被冻死。据此,提出在河南气候变暖,秋、冬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首先在生产上要选用半冬性品种,适当搭配晚播早熟的春性品种;其次,无论半冬性品种或春性品种。播种期都不宜过早。  相似文献   

5.
1.播种期影响了冬小麦在秋播条件下的发育特性。播种期早,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早结束。在田间春化阶段渡过的天数早播的长而晚播的短;光照阶段则有相反趋势。 2.早播种,冬小麦的生长锥分化进程比晚播的提前。生长锥分化各时期的差异随着植株的生长而逐渐减小。 3.提早播种对冬小麦的发育阶段和生长锥分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致光照阶段结束时生长錐分化时期是在二棱后期。 4.本文对小麦生长錐分化和发育阶段的关系,播种期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所水稻阶段发育的研究工作,在白思九工程师领导之下,先后由黄得禊、周保泉两同志进行了水稻的分期播种、春化处理和短日照处理三项工作:一、分期播种:分期播种是在1952年进行的,曾以主要的秈粳品种五个,次要品种38个,自4月1日起至10月底止,每十天播种一次,各播种期之间,自播种至抽穗所需数的差异,秈稻以早中秈为最少(相差16—23日),早秈稍多(24—31日),晚秈最多(71—89日),粳稻  相似文献   

7.
播种期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夏玉米最适播种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指导夏玉米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统计模型和APSIM Maize过程模型分析了河南省夏玉米最适播种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河南省夏玉米的最适播种期为5月30日至6月13日,南早北晚,北部地区以6月4日至13日播种为宜,西部山区应在5月30日左右播种,南部地区应尽量保证在6月8日前播种.晚熟品种‘农大108’应比中熟品种‘丹玉13’至少提前播种2 d,气候变暖背景下若收获期可推迟1周,则最适播种期将至少推迟3 d.在生长季降水偏少年型下,夏玉米应较正常年型晚播7 d左右;而在生长季降水偏多年型下,夏玉米应早播7 d左右.1971—2010年,河南省夏玉米最适播种期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是由于温度变化和品种改良对冬小麦成熟期的影响,导致河南省驻马店以南地区、中部的伊川、内乡、南阳,以及北部的林州和西部的三门峡地区夏玉米可播种期提前,可播种范围扩大.统计方法和APSIM模型计算的夏玉米最适播种期在76.7%的研究站点无显著差异.结合两种方法,北部地区应保证需水关键期降水充足和灌浆期温度适宜,做到“见雨即播”.南部地区在满足上述两个指标的条件下,应在播种期降水达到一定有效值时进行播种,对于南部和偏南部地区,该有效值分别为3.9和8.3 mm.  相似文献   

8.
吉龙草的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龙草[Elscholtzia communis(Coll.et Hemsl.)Diels] 的适宜播种期、种植环境、不同生育期的精油含量及主香成分的研究表明,在常温下种子发芽力的保存期只有5—6个月,种子发芽率达55%。5—6月上旬为适宜播种期,海拔800米以上的热带山地和亚热带地区为适宜生长环境,热带低海拔地区可早播早收,也宜种于排水良好,中午后可自然遮阴的小环境。鲜枝叶的精油含量随生长发育日趋成熟而逐渐增加,为0.3—0.8%,主香成分柠檬醛的含量为92.3—95.98%,不同种植地及各生育期无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1955年1月在北京举行的植物发育生理座谈会中,几个做水稻发育生理工作的单位曾约定於年底在华南举行一次水稻阶段发育研究工作谈话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粮食增产计划中水稻的比重很大,其中牵涉到关键问题之一是由水稻階段发育研究试验工作提供基本参考资料。并着重(一)交流有关水稻阶段发育研究工作的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交换对以後试验工作的意见。(二)增加水稻复种面积(包括双季连作稻的品种,播种期等问题)及扩展水稻播种面积中有关水稻发育的一些问题的讨论。会议在广州石牌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举行,自1955年12月13日起到16日止,共进行  相似文献   

10.
播期对不同类型品种直播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具有代表性的3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播期条件下直播稻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3种类型品种水稻产量均显著下降,但变化程度不一;全生育期显著缩短;群体茎蘖消长动态逐渐趋于不平缓,此现象并随播期的推迟而加剧;叶面积指数在生长前期逐渐上升,生长中后期则相对下降;各阶段光合势呈降低的趋势;干物质累积在拔节期递增,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则递减,收获指数递减;各阶段群体生长率下降趋势显著。对直播稻安全适宜播期进行综合评价表明,该地区宜推广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可以使用早熟晚粳品种;各类品种在前茬滕茬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早播,易取得高产,但从生育安全性来考虑,中熟中粳品种最迟要在6月下旬播种,迟熟中粳品种最迟要在6月中下旬播种,早熟晚粳品种最迟要在6月中旬播种。  相似文献   

11.
一种非光敏特早熟小麦品种光温特性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强冬性小麦品种京冬8号为对照,采用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非光敏特早熟小麦新品种冬早5号的生长发育进程和光温特性,并探讨了播期对两种小麦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早5号小麦品种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早熟3~4 d,标准播期增产43.4%.冬早5号小麦品种在低温、短光照条件下也能完成正常的穗分化进程,其每经历一个穗分化期Z所用的天文日照时数、有效积温和光温积明显少于京冬8号.该品种在穗分化阶段对光照不敏感,无需经过严格的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品种类型介于冬性和春性之间,冬前适播期较广,适合秋播也可以春播,这在小麦育种领域是个突破.  相似文献   

12.
(1) 敌稗、除草醚与灭草灵显著抑制稗草的蒸騰,其中以灭草灵的抑制作用最强,除草醚次之,敌稗第三。而对水稻来說,只有灭草灵有抑制作用,除草醚不十分明显,敌稗則促进蒸騰。 (2) 喷布敌稗、除草醚与灭草灵后,水稻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較小,而稗草的酶活性則急剧上升,其中以敌稗的强度与持續时間最高。 (3) 噴布植株时以敌稗的除稗效果最高,而除草醚与灭草灵由于具有一定殘效期,故宜作为土壤处理剂应用。 (4) 水稻对敌稗无自体解毒作用。全国不同地区稻田稗草对敌稗的反应沒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冬小麦株型构建及其生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淮平原中部冬小麦区秋季旱涝频发导致小麦播种推迟的现状,设计冬小麦10月15日(适期播种)、10月30日(中晚期播种)、11月15日(晚期播种)、11月30日(超晚期播种)、2月15日(早春播种)和3月1日(春播)6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冬小麦株型构建及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冬小麦播期的推迟,其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早春播种和春播与适期播种相比生育期缩短115~130 d;10月30日(中晚期播种)之后的5个播期与适期播种相比株高降低,成穗数和有效小穗数减少;迟播小麦的叶位下移,冠层空间降低,叶面积减少;收获指数随播种期推迟由0.46(适期播种)提高到0.53(春播);冬小麦产量随播种期推迟显著下降,减产幅度最高达43.6%;冬小麦春季播种未经过冬季和早春阶段的自然低温处理,无春化过程依然可形成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粳稻品种武运粳24为材料,设置直播稻Ⅰ(6月1日播种)、直播稻Ⅱ(6月17日播种)、手栽秧和机插秧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影响显著,手栽秧生育期最长,机插秧其次,直播稻最短;机插秧水稻产量最高,直播稻产量最低;生物量上,水稻生育前期手栽秧较大,机插秧相对较小,到水稻成熟期直播稻Ⅱ的生物量最小,机插秧和手栽秧大致相当;叶面积指数上,水稻生育前期,手栽秧最大,抽穗时,不同播栽方式水稻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差异,水稻生育后期,直播稻叶面积指数下降较快,手栽秧和机插秧水稻叶面积指数较直播稻显著提高;不同生育阶段,不同播栽方式水稻光合势均是直播稻较小,手栽秧和机插秧较大;群体生长率上,水稻生育前期直播稻Ⅰ和手栽秧较大,水稻生育后期直播稻Ⅱ显著提高;水稻抽穗期单位干重根系的α-萘胺氧化量,机插秧要显著大于手栽秧和直播稻;水稻分蘖中期和拔节期手栽秧和直播稻Ⅰ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抽穗期到成熟期均是机插秧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机插秧水稻生育期天数相对较长,生育前期生长良好,中后期叶面积指数高、光合势强、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根系活力强,有利于水稻种植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5.
适应气候变化的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播种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气候发生明显变化,对该区域的玉米生产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于2008年进行了3个早播和传统播种试验,早播的玉米种子分别进行3种处理(10℃催芽、25℃催芽和干种子),考察早播不同种子处理对玉米出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比较早播与传统播期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0年,研究区玉米生长季初日提前,气温显著升高,降水呈减少趋势;目前,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播种可提前至4月11日;采用10℃水温浸种催芽播种、直接播种干种子、坐水种等方式,均有利于早播的出苗和抗寒;早播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显著高于传统播期,产量比传统播期高35% ~48%.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给陇中半干旱区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2010年在甘肃定西进行了春小麦分期播种试验,并对不同播期条件下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春小麦播种-抽穗期日数减少、全生育期明显缩短;5月下旬之前,越早播种的春小麦LAI越大,5月下旬之后,播种愈晚春小麦LAI越大。早播春小麦LAI峰值靠前,晚播峰值滞后;6月下旬之前,播期早的春小麦叶绿素含量高于播期晚的,6月下旬之后播期愈早叶绿素含量下降愈快;不同播期春小麦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在孕穗-抽穗期后差异显著,表现为3月18日播期最大,4月7日播期最小。各播期干物质累积在拔节期后表现为快速递增趋势。在拔节期前,早播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速率较慢。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提前,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推迟,千粒重表现为先升后降;灌浆3个阶段各参数受播期影响比较显著;早播春小麦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水稻化感生物测试方法的比较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用8个化感作用潜力各异的水稻品种(系):PI312777、Lemont、Moroberekan、IAC25、IACA7、IAC120、Batatais、Iguape Cateto为供试材料,以田间伴生稗草为受体材料,比较分析了目前较为通用的3种生物测试方法:琼脂迟播共培法(RSA)、石英砂迟播共培法(RSS)和根系分泌物培养法(SRE)对水稻化感潜力的测试效果.结果表明,RSA法应用于测试水稻化感作用潜力的效果最好,RSS法和SRE法的测试结果虽较为一致,但两者都存在不足.据此,运用RSA法对57个水稻材料进行了化感抗草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从中获得5个强化感作用潜力的水稻材料:Iguape Cateto、PI312777、Azucena、Taichung Native 1和IAC25.  相似文献   

18.
稗草     
水稻田里常有伴生的稗草,正好象粟地里常有狗尾草、麦地里常有野燕麦一样。水稻有早稻、早中稻、中稻和晚稻等不同类型,稗草也有着早稗、早中稗、中稗和晚稗等不同类型,各与相同类型的水稻相伴生,几乎难舍难分。而且这些不同类型的稗草,对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条件,也各与相伴生的水稻类型差不多。比如早稗和早中稗,对光照的反应与早稻、早中稻一样,不很敏感,因此也能与晚稻相伴生。而晚稗对光照的要求,就与晚稻一样严格,要渡过一段短日照的条件,才能抽穗結实,因此它就不可能与早稻或早中稻相伴生。  相似文献   

19.
化感水稻不同组织水浸提液对稗草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研究利用HG1和HG2两个化感水稻品种和稗草为材料,研究了化感水稻品种的叶、叶鞘、根组织的水浸提液对稗草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HG1不论是对稗草幼苗的株高还是对稗草幼苗的根都有极强的化感作用,而HG2只对稗草的根有极强的化感作用。在不同组织之间,叶和叶鞘的水浸提液对稗草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根的水浸提液和对照。两个化感水稻对稗草幼苗根的抑制更强于对苗高的抑制。随着稗草密度的增加,稗草受抑程度减少,这可能与单株吸收化感物质的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以中晚熟水稻品种"吉粳811"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和2014年在延吉市进行分期播种/移栽试验,分析了吉林省东部地区一季粳稻生长速度和产量对移栽期及温度变化的响应规律,确定该品种在研究地区的适宜播种期和移栽期,以减免低温冷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移栽期的推迟提升了生长季平均气温,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有效生育期缩短,主要生长季内平均气温每升高1℃,水稻生长速率提升19%,生育期缩短5 d左右;吉林省东部地区水稻的适宜移栽温度为日均气温13.0℃,移栽过早或偏晚均导致减产;中晚熟品种水稻在4月18日前后播种、5月26日前后移栽可保证在霜前成熟,且产量高;中晚熟品种水稻移栽至成熟适宜活动积温为2280℃·d左右,活动积温每减少100℃·d,水稻产量下降1095 kg·hm~(-2)(约减产13%);积温不足导致水稻冷害发生,因而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