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湖南省娄底地区调查了汉族湘语族群507例(男269例、女238例)高中学生的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类型和优势眼)。研究结果显示:1)湘语族群叠臂与起步类型L型率高于R型率, 其余5项均R型率高于L型率。2)湘语族群利手、叠臂、利足出现率存在性别间差异, 其余4项出现率均不存在性别间差异。3)在已发表的资料中, 湘语族群扣手和起步类型右型率中等偏高, 利手右型率处于中等水平, 叠臂和叠腿右型率低,利足和优势眼右型率高。4)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 汉族各族群不对称行为特征有一定的共性, 相对接近于中国北亚类型族群, 而与南亚类型族群差距较大。中国族群间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差异, 主要反映在叠臂率差异、利足率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贵州省安顺市对359例屯堡人(男145例,女214例)中学生的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类型和优势眼)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屯堡人除叠臂左型率高于右型率外,其他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均为右型率高于左型率;2)屯堡人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均无性别差异;3)与其他族群比较,屯堡人利足右型率和叠臂右型率中等,叠腿右型率和扣手右型率高;4)屯堡人两两不对称行为中,扣手与利手、扣手与叠臂、扣手与叠腿、叠腿与起步相关,利手、利足、起步三种行为彼此相关。  相似文献   

3.
兴安盟3个民族7种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于1998年9月对内蒙古兴安盟的汉、蒙古、朝鲜族调查了1852例(男875例,女977例)中学生的7种不对称行为特征(利手、扣手、叠臂、叠腿、起步类型、利足、利眼)。结果显示:(1)3个民族中多数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右型出现率过半。(2)扣手、叠壁、起步类型的出现率存在一定的民族间差异,而其它4种行征的出现率无此差异。(3)多数特征的出现率男女间差异不显著。(4)不对称行为特征间具有相关的数量较多,程序较高,所有存在相关的特征间均表现为同侧组合特征类型为其亲合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知情同意下,对河南新乡地区在校汉族大学生采用油墨拓印法,按捺男生100例、女生206例的十指指纹,于放大镜下观察分析.研究该地区汉族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指纹纹型特点,为医学、遗传学和人类肤纹学等领域提供基础皮纹学参数.结果表明,指纹纹型及频率表现为W(54.48%)>L(43.46%)>A(2.06%),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对应手指各种指纹组合格局总体表现为斗型/斗型最多见,对应手指同型组合频率为78.44%,指纹纹型分布具有对称型.说明河南新乡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指纹纹型与其他地区有共性,也有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河南汉族群体6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河南省河南籍汉族群体的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研究,得到河南汉族群体F13A1,F13B,D8S1179,CSF1PO,D5S818,TPOX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依据。EDTA抗凝血样采自河南122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个体,采用Chelex法抽提DNA,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分析,得到6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各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0.62,0.46,0.83,0.59,0.78,0.65;人体识别率分别为0.78,0.66,0.95,0.79,0.92,0.82。6个STR基因座具有较高的杂合度,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是较理想的遗传标记,可用于法医学个本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6.
遗传学性状的出现率及基因频率在不同民族中可能会有所差异,调查分析不同族群的头面部遗传学特征,有助于确定当代各族群的体质特征,也为探讨族群的起源提供生物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甘肃省汉族400例(男、女性各200例)成人9项头面部遗传学特征与基因频率进行调查,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甘肃汉族大多具有蒙古褶和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以铲型为主,鼻孔大多比较窄,鼻梁较直,头发多为直发,下颏类型凸型较多,其中上眼睑褶皱、鼻梁类型、鼻孔形状、额头发际和耳垂类型的出现率存在性别间差异(P<0.05);9项头面部指标中两两相关的较多,体现其独特的规律;与我国南方汉族和内蒙古其他族群相比,甘肃汉族头面部特征在基本符合北方汉族特征的同时又体现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宁夏回、汉族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扣手,交叉臂及惯用手等5项人类遗传学经典指标,结果显示:(1)2民族间环食指长百分率有极的差异(P<0.01),拇指类型,扣手,交叉臂及惯用手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拇指类型,扣手,交叉臂及惯用手百分率无性别间差异,男性环指长百分率高于女性,差异显著(P<0.05)。(3)惯用手与扣手,交叉臂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交叉臂与扣手之间无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利手、扣手及优势足这3对遗传性状的调查,比较这3对性状在3个民族间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显示:除了汉族和维吾尔族在优势足上存在明显差异,这3对遗传性状在3个民族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蒙古族、汉族4项人类遗传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508例蒙古族人(男223例,女285例)和461例汉族人(男233例,女228例)的蒙古褶,上眼睑皱褶,铲型门齿和耳垂的出现率。调查结果显示:1)有蒙古褶率蒙古族为97.84%,汉族为97.83%,有上眼睑皱褶率蒙古族为81.69%,汉族为85.25%, 有铲型门齿率蒙古族为91.54%,汉族为88.72%;有耳垂率蒙古族为83.86%,汉族为82.86%;2)有蒙古褶率蒙古族汉族均存在性别间的羞异,有耳垂率汉族存在性别间差异;3)4项指标间无相关关系;4)蒙古族与汉族间蒙古褶出现率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海南黎、苗、汉族扣手、交叉臂和惯用手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调查了海南居住较为集中的黎、苗、汉族(共3 207人)扣手、交叉臂、惯用手等人类左右不对称行为特征。结果显示:(1)扣手、交手臂、惯用手三型3个民族的出现率均为R>L型,惯用手的R型出现率远较其他两型高,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2)扣手、交叉臂出现率与性别无关。(3)惯用手R型出现率苗族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显著(P<0.05)。三民族总和出现率为89.06%,是国内外属最低的。(4)扣手与交叉臂、扣手与惯用手,交叉臂与惯用手之间均具有相当明显的相关性。 Abstract:It was investigated that three types of many general indexes of anthrotogical genetics,which include hand-clasping、arm-folding and handedness,just among Li,Miao and Han nationalities in Hainan.There were 3207 people investigated in total.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1)The frequency of hand?clasping,arm-folding and handedness is far higher than others(P<0.01).(2) It was prov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l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 the frequency of either hand-clasping or arm-floding.(3)It was obvious that the frequency of type R handedness in female of Miao nationality was higher than in male.And the difference was much clear(P<0.05).The total frequency of handedness was about 89.06 percent,which was the lowest rate as far as we known.(4)There was correlation among handedness and hand?clasping,handedness and arm-folding andhand-clasping and arm-folding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1.
杨东亚 《人类学学报》1989,8(3):255-260
本文对甘肃永登农村地区69个汉族家庭的父母和成年子女头面部特征进行了亲子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头颅部指数似乎儿子受父亲母亲的影响较强,测量项目似乎女儿受父亲的影响较强;脸面部测量项目的亲子相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方向性,儿子或女儿垂直方向的尺寸(高度)似乎受父亲的影响较强,横向(宽度)似乎受母亲的影响较强,从指数上来看,母亲对子女脸面部的影响似乎比父亲强一些。  相似文献   

12.
孙晓东  卫荣华  桑明 《生命科学研究》2012,16(5):417-419,427
报道了湖北医药学院1 498名(男746、女752)汉族大学生的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手的惯用、手指嵌合、交叉臂共五项人类遗传学经典指标.研究显示:1)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手指嵌合、交叉臂的分布在男女性别间有显著差异;2)手指嵌合、拇指类型、惯用手、交叉臂、环食指长等性状存在地区间差异;3)惯用手与扣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孔祥东  张思仲 《遗传学报》2004,31(11):1196-1202
为研究中国汉族群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1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基因多态性分布及相互关系,用分光光度法检测496例汉族个体血清酶活性,PCR后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启动子区A-5466C、T-3892C、A-240T及编码区T1237C、G2215A、G2350A共6个SNP位点,以及第16内含子的A/u片段插入/缺失(I/D)和3’端4656(CT)。共8个多态位点的分布,同时用最大期望值(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算法估计基因连锁不平衡状态和单倍型结构。结果发现,上述8个多态存在于常见的9个单倍型中,其中两种最常见的单倍型为A(A-T-A-T-G-I-A-3)和B(C-C-T-C-A-D-G-2),A和B在每个位点都不相同。最大简约法分析提示本群体可被分为3个进化簇,Ⅲ簇最有可能由Ⅰ簇和Ⅱ簇产生。ACE基因各位点多态性在个体中的分布与血清中ACE活性有关,组成单倍型A的各等位位点与血清中ACE低活性有关,单倍型B的各等位位点与血清中ACE高活性有关。研究结果提示,本群体中ACE基因存在连锁不平衡,有两种主要的单倍型,单倍型B可能与导致ACE升高的数量性状(QTL)关联,但确定具体的数量性状位点还需绘制精细物理图谱。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首次用等电聚焦和酶连免疫标记方法调查哈尔滨、西安、成都、贵阳、漳州等五个汉族群体的补体第七成分(C7)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C7*1基因频率最高,在0.8152至0.9144之间。C7*2频率在四个亚群中为0.0528至0.0849,但在贵阳人群中高达0.1527,是目前世界上已观察到的最高值。C7*4频率在五个亚群中无显著差异,在0.0180至0.0402之间。没有观察到C7*4有由北方人群扩散到南方的明显趋势。在南方的三个汉族亚群中观察到在高加索人和日本人群中存在的C7*3基因。  相似文献   

15.
2009年至2012年研究组调查了中国南方汉族19个群体13940例(男性为6735例,女性为7205例)头面部的22项测量指标,并计算出12项头面部指数,对华东汉族、华南汉族、华中汉族、西南汉族的头面部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南方汉族4个族群之间头面部特征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男性中,华东汉族头最高,头最宽,额最宽,容貌面高值大;华中汉族头最长,面最宽、下颌角间宽度最大;西南汉族形态面高值最大;华南汉族几乎所有的指标值在4个族群中都是最小的。2)女性中,华东汉族头最宽,容貌面高最大;华南汉族额最宽,头高值最大:华中汉族头最长,面最宽,下颌角间最宽;西南汉族面最高。3)南方汉族4个族群的男性、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华东汉族、华南汉族、华中汉族属于中面型,西南汉族为狭面型;华东汉族、华南汉族、华中汉族属于中鼻型,西南汉族为狭鼻型。对南方汉族体质的形成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9年至2012年研究组调查了中国南方汉族15154例(男性为7340例,女性为7814例)的身高、体重和16项测量指标,并计算出12项指数,将南方汉族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族群、南亚类型族群及东亚类型族群的韩国人、日本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南方汉族头面部主要指标介于北亚、南亚类型族群之间;南方汉族男性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而南方汉族女性比男性头面部特征更接近南亚类型族群。2)南方汉族男性头部的长、宽、高、围度小于东亚类型族群,面部比韩国人、日本人狭窄;南方汉族女性头的长、宽、围度、下颌角间宽值小于韩国人、日本人,头较高,面部比韩国人、日本人狭窄。南方汉族男性、女性与韩国人、日本人体质差异较大。3)聚类分析结果提示,中国南方汉族与韩国人、日本人体质差异较大。南方汉族男性体质相对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女性体质介于北亚、南亚类型族群之间。华南汉族体质在南方汉族中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汉族人群前额发际中,三角尖型与平齐型之间,其指纹分布是否存在着规律性变化。对在校汉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获取被检者前额发际资料,记录在调查表中,用油墨拓印法获取被检者指纹图样,并置于放大镜下确认,三角尖组与平齐组指纹中的弓形纹、箕形纹和斗型纹3种基本纹理图形,经χ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控制前额发际的基因与决定指纹形成的基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有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对111名长治市的汉族左利手者的指纹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与138名右利手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 发现左利手组的双箕斗纹(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  相似文献   

19.
浙江地区汉族三百例手纹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汉族正常的手纹图型。指纹的斗型、尺箕、桡箕及弓型的频率分别为51.67%、43.4%、2.83%及2.1%。t%及atd角的均值分别为17.7%及40.28°。手掌有二个掌轴三叉的占3%。ab纹嵴数均值39.03,男比女高(p<0.01)。ab间的距离为2.21cm。无a、b三叉缺失,c、d三叉缺失者10.3%。指间三叉占6.33%。A线止于鱼际的占9.33%,证明了右手掌纹比左手横向水平。鱼际区(T/I_1)及小鱼际区的真实花纹出现率分别为11.3%及20.5%。双手I_2、I_3、I_4区的花纹各为1%、4.67%及57%。正常型掌褶占88.2%。  相似文献   

20.
宁夏回、汉族指纹白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宁夏回族 390 例 (男 :189 例 ,女 :201 例) 、汉族 425 (男 :217 例 ,女 208 例) 指纹白线的分布特 征。结果表明 : 宁夏回族指纹白线出现率为 : 19103 % (男 : 17109 % ,女 : 20185 %) ; 汉族为 : 17155 % (男 : 16122 % ,女 :18194 %) 。同一民族指纹白线出现率女性高于男性 ,有显著性差异 (回 :χ2 = 81916 ,P < 0101 ; 汉 :χ2 = 51434 ,P < 0105) ;回、汉族间指纹白线出现率无显著性差异(χ2 = 21956 ,P > 010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