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密花石斛等六种兰科植物菌根的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对密花石斛等六种兰科植物根的显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它们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根,具根被和发达的皮层组织,皮层细胞内分布有针状结晶和菌根真菌形成的菌丝结,发现菌根真菌通过外皮层薄壁通道细胞或破坏根被组织和外皮层细胞侵入皮层细胞,形态内生菌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密花石斛等六种兰科植物根的显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它们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根,具根被和发达的皮层组织,皮层细胞内分布有针状结晶和菌根真菌形成的菌丝结,发现菌根真菌通过外皮层薄壁通道细胞或破坏根被组织和外皮层细胞侵入皮层细胞,形成内生菌根。  相似文献   

3.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范黎  郭顺星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4):227-230
兰科(Orehidaceae)是仅次于菊科(Composltae)的一个兴盛、复杂的植物类群,广布于全球,多数种是著名的药用植物和珍贵花卉。兰科植物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其花形状奇特,色彩艳丽,芳香宜人,授粉机制独特而复杂;第二、种子细小,仅具未分化的原胚;第三、在生活史中,与真菌共生形成内生苗根。因而,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带来了较高的商业利益,科学家,园艺工作者也从各个角度对兰科植物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兰科菌根的共生物之———菌根真菌的角度对有关其分类及与植物之间的专一性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为从…  相似文献   

4.
朱根发  郭振飞 《植物学报》2004,21(4):471-477
兰科植物是开花植物中最大的家族之一,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兰科植物的分类鉴定和品种鉴别,为兰花的分类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也为兰花保护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兰科植物表现有高度特异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是研究花着色机理和子房发育的理想对象。兰花离体培养开花系统的建立,可以用来探明兰花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机制,是研究花的分化和发育的理想材料。兰花具有特异的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FR)基因等控制花色素的合成,DOH1基因控制石斛兰花芽的形成和提早开花,PHAL.039基因和ACC合成酶基因在蝴蝶兰授粉后的子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些特异基因的分离和克隆为兰花花的分化、发育及着色机制提供了分子基础。蝴蝶兰属、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石斛兰属、文心兰属、五唇兰属和万代兰属等兰科植物都有转基因的研究报道,主要以原球茎为材料采用基因枪或农杆菌法转化,部分研究获得了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5.
四川黄龙沟草本植物群落在所调查样方中(N=662)共出现维管植物124种,分属于37科91属,有54个中国特有种:其中兰科植物多达21属33种,中国特有种有12个,新种一个。如此众多的地生兰科植物聚集在面积不到1公里的沟内,而且部分兰科植物种类在沟内形成优势草本群落,这在中国地生兰的分布区域中是不多见的。大多数物种,包括兰科植物在内,出现的频率都较小,并且分布不均匀。黄龙沟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两种生境中,即钙化滩流地和森林中。在这两种生境中微环境条件以及兰科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的差异都很大。钙化滩流地的兰科植物种类数目和每个样方中包含的兰科植物种类数目都比森林生境中的高。钙化滩流地中发现有30种兰科植物,最为常见的是无苞杓兰、黄花杓兰、西藏杓兰、广布小碟兰、二叶根茎兰和少花鹤顶兰。森林生境中有21种兰科植物分布,其中筒距兰和斑叶兰出现最多,光照强度可能对兰科植物的分布起到重要的决定作用。钙化滩流地中的溪流对建立和维持兰科植物生存所必须的稳定环境条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随意改变水流的方向或减少水流的流量,将给某些兰科植物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重要观赏兰科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兰科植物是开花植物中最大的家族之一,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兰科植物的分类鉴定和品种鉴别,为兰花的分类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也为兰花保护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兰科植物表现有高度特异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是研究花着色机理和子房发育的理想对象.兰花离体培养开花系统的建立,可以用来探明兰花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机制,是研究花的分化和发育的理想材料.兰花具有特异的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FR)基因等控制花色素的合成,DOHI基因控制石斛兰花芽的形成和提早开花,PHAL039基因和ACC合成酶基因在蝴蝶兰授粉后的子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些特异基因的分离和克隆为兰花花的分化、发育及着色机制提供了分子基础.蝴蝶兰属、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dium)、石斛兰属、文心兰属、五唇兰属和万代兰属等兰科植物都有转基因的研究报道,主要以原球茎为材料采用基因枪或农杆菌法转化,部分研究获得了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7.
我国兰科植物物种丰富, 很多具有极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随着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 兰科植物的线上交易越来越普遍。为了解国内网络平台的本土兰科植物贸易情况, 本文利用PyCharm Community软件爬取网络交易信息和人工浏览收集的方法, 分析了淘宝网、拼多多和中兰网的兰科植物贸易情况。调查发现: 网络贸易的本土兰科植物共计84属339种(含3变种), 包含45个中国特有种, 兰属(Cymbidium)和石斛属(Dendrobium)是最大的贸易对象。其中, 仅以观赏用途作为卖点的兰科植物309种(91.1%), 仅以药用价值作为卖点的兰科植物5种(1.5%), 以双用途作为卖点的兰科植物25种(7.4%)。本次调查共记录到336种(99.1%)野生兰科植物销售信息, 并发现部分销售者刻意包装野生兰科植物的现象。大部分淘宝网和拼多多的兰科植物最大销售量对应的价位为10-49元, 其中拼多多的价格更低且集中, 位于15-35元的占57.5%。商品货源地较集中, 主要包括云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福建省和四川省。进一步对本次记录的兰科植物进行濒危等级统计后发现: 受威胁兰科植物188种(55.5%), 其中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23种(6.8%), 濒危(Endangered, EN) 85种(25.1%), 易危(Vulnerable, VU) 80种(23.6%)。为加强我国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 强烈建议各网络平台依据最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制定兰科植物商品信息发布规则, 重点监督货源地集中的地区, 同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 相关部门应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兰科资源的信息交流, 共同保护野生兰科植物。  相似文献   

8.
魏佳宁 《昆虫知识》2005,42(4):470-470
在牵牛花属(Petunia)植物的进化过程中受到不同传粉昆虫的作用分化成两类植物群,一种是蜂媒(bee—visitation)的P.integrifolia spp.植物,另一种是蛾媒(hawkmoth—visitation)的P.axillaris spp.植物,它们在与传粉相关的花的特征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尽管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区重叠,但并没有发现杂合体存在。  相似文献   

9.
兰科菌根真菌研究方法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科植物资源在全球分布广泛,其中有许多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和名贵的珍稀花卉,由于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兰科植物生长习性的特殊性导致其在自然状态下繁殖率极低,因此难以满足市场的广泛需求。近年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兰科植物都能与相应的菌根真菌建立共生关系,并且必须依赖于这些内生真菌才能完成其整个生活史。因而对菌根真菌在提高兰科植物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过程中机制的研究以及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工业化育苗中将是缓解兰科植物市场供求紧张问题的关键。通过对近几年有关天麻和铁皮石斛等兰科植物的问题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加以阐述,以期对今后兰科菌根真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附生兰科植物是热带林附生植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对于维持热带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6种热带原始林类型(热带季雨林、低地雨林、热带针叶林、山地雨林、山地常绿林及山顶矮林)中的附生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带调查(每个森林类型设置12个10m×50m的样带,记录每个样带内胸径(DBH)≥5cm的树木及藤本上附生兰科植物的物种名称、株数及附生位置)分析了附生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附生位置及其在不同森林类型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3.6hm2森林调查样带内共记录到附生兰科植物9634株,分属于26属60种;2)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结果表明,6种森林类型中的附生兰科植物可分成5组(其中,山地常绿林与山顶矮林内的附生兰科植物归为一组);3)分布海拔范围相临近的森林类型的附生兰科植物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山地常绿林和山顶矮林附生兰科植物的相似性最高(88.9%);4)6种森林类型中,较高海拔的3种森林类型(山地雨林、山地常绿林和山顶矮林)中,附生兰科植物的丰富度和多度均显著高于其在较低海拔的3种森林类型(热带季雨林、低地雨林和热带针叶林),其中,附生兰科植物在山地常绿林内的丰富度和多度均最高;5)热带季雨林、低地雨林、热带针叶林及山地雨林内,宿主冠区附生兰科植物的多度均高于干区;山地常绿林内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山顶矮林干区的附生兰科植物的多度高于冠区;6)调查木上附生兰科植物的发生率在高海拔森林类型均高于其在低海拔森林类型,各森林类型内附生兰科植物的多度及物种丰富度与宿主胸径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海南主要陆域自然保护地内野生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生境因子,对该地区进行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并分析兰科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进一步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探索生境因子对兰科植物组成的影响,最后运用广义线性模型(GLM)框架下的负二项回归拟合兰科植物丰富度和多度对生境变异的响应。结果表明:(1)共发现兰科植物67属193种,为海南兰科植物分布的绝对中心。(2)水平方向上,霸王岭兰科植物丰富度高但居群相对拥挤,而五指山最大的海拔落差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小生境类型和宽阔的生存空间,孕育了种类丰富且分布均匀的兰科植物资源。(3)垂直方向上,中海拔地区兰科植物种类最为丰富且种间竞争较为激烈,高海拔地区则存在明显的优势类群。(4)海拔变化对兰科植物物种组成变异有着非常高的解释率,而喀斯特和河谷地貌的显著影响也不容忽视。(5)多因子综合作用共同影响着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其中坡度、河谷地貌、喀斯特地貌的显著正效应和枫香林的显著负效应受其他协变量的影响较小,是驱动兰科植物丰富度和多度变化的关键生境因子。综上所述,中高海拔地区以及特殊地貌(如河谷和喀斯特地貌)应作为兰科植物多样性的优先保护区域。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兰科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彭海鹏(湖南省进出口公司,长沙410001)湖南省兰科植物资源丰富,经全省中药资源普查,共有31属计68个品种。其中独花兰属国家三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兰科植物中,中药天麻、白芨已大量人工培植,并内销和出口。现介绍几种已开...  相似文献   

13.
中国1,334种兰科植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中国543个自然保护区内兰科植物数据的分析,对我国1,334种兰科植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逐一评价。我们根据有记录分布保护区的数量,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将兰科植物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保护状况不明"和"未予评价"6个等级。结果发现:有676种兰科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就地保护,占所评价兰科植物总数的51.9%;但有626种兰科植物保护状况不明,尚未受到就地保护,占总数的46.9%。另外有32种仅分布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本研究中未予评价,约占总数的2.4%。根据评价结果,就兰科植物就地保护中存在的基础调查不足、受关注程度低、受保护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5条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1)加强兰科植物的调查监测;(2)提高兰科植物的保护级别与受关注程度;(3)进一步完善兰科自然保护区建设;(4)规范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5)定期评价我国兰科植物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14.
兰科植物内生细菌物种多样性及其促生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生细菌影响兰科植物菌根形成和共生关系的稳定性,在兰科植物的生活史中起着重要作用。内生细菌通过分泌植物激素、采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或促进矿质营养的循环以及产生铁载体、合成其他活性物质等途径来促进兰科植物生长发育。综述了兰科植物内生细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其对兰科植物的促生机理,基于兰科植物与共生微生物的密切关系,认为内生细菌间、内生细菌与兰科植物菌根真菌间的互作是揭示兰科植物与内生细菌互作机理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广西雅长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的兰科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该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具有如下特点:(1)物种多样性丰富,居群数量大,共有兰科植物44属113种(含5变种);(2)分布广泛,生境复杂多样;(3)地理成分兼备热带和亚热带性质,生活类型齐全;(4)垂直分布格局呈现一定规律性。文章最后提出了该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及利用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西雅长林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丰富,约有52属156种,其中雅长保护区几乎每座山头都有兰科植物的分布,但其种类与居群基株数量等分布不均匀,且不连续,呈现出破碎化现象,其中面积较大的局部密集分布区有16处.文中根据野生兰科植物的资源现状及生物生态学特性,针对目前兰科植物保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人畜干扰及自然条件变化等不利因素,从兰科植物维持机制角度出发,提出雅长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应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育为辅的保育措施与策略:保护区应加快建设的步伐,构建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同时对密集分布区在人畜干扰大的区域,优先拉设铁丝网围护,并派专人巡护,重点保护,确保野生兰科植物及基因库安全.  相似文献   

17.
高越  郭顺星  邢晓科 《菌物学报》2019,38(11):1808-1825
自然环境下,兰科植物种子细小无胚乳,需要和适宜的真菌共生才能萌发,因而与真菌有天然的共生关系。自身繁殖率低加之近年来栖息地环境破坏导致兰科植物资源更加濒危,而通过筛选适合的真菌进行种子的共生萌发可以有效地实现兰科植物的种质保育及濒危种类野生居群的生态恢复。本文对地生型、附生型以及腐生型等兰科植物已发现的萌发真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发现担子菌门的胶膜菌科、角担菌科以及蜡壳耳目真菌为已报道共生萌发真菌的主要类群;同时对兰科植物种子的共生萌发机制,包括形态学机制、营养机制和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论述,但是当前关于兰科植物和真菌互作机制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对共生萌发真菌在兰科植物保育和繁育中的应用以及共生萌发机制的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兰科植物保育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兰科植物是植物保育中的“旗舰”类群 (flaggroup)。中国不是兰科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 ,但具有最复杂多样的地理分布类型以及众多的原始类群 ,因此 ,开展对中国兰科植物的研究和保育是世界兰科植物研究和保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目前中国兰科植物研究和保育的现状 ,分析了与国际同类工作相比存在的差距 ,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的调查,分析了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金佛山兰科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共有兰科植物48属114种;金佛山兰科植物特有现象明显,中国特有兰科植物47种,3种为金佛山特有;垂直分布格局明显;不同海拔段的兰科植物濒危程度差异较大,低海拔地区物种?受威胁程度较低,资源保存状况更好.对造成兰科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孕育了丰富的兰科植物。据调查,保护区有兰科植物43属、134种,约占云南省135属、780种的31.9%和17.2%,是保护区种子植物种类最多的科。兰科植物在保护区的各个生态类型中均有出现。保护区134种兰科植物以附生兰占优势,占67.16%(90种);其次,地生兰占31.34%(42种),腐生兰为1.50%(2种)。保护区兰科植物起源于新、旧世界的热带和温带,热带属占70.0%(28),温带属占27.5%(11)。鉴于兰科植物重要的保护价值,应加强保护区兰科植物的保护。首先应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应加强社区经济发展,加强科学研究,实施社区共管以及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