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生物磁学》2007,(9):I0011-I0011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我们大都认为长生不老只是人类的一种美好愿望,但一种简单的注射剂让长生不老的希望离我们更近了一步。科学家们已经在探索一种可以消除与年龄相关的健康问题的治疗上迈进了这一步。虽然他们的突破与两种罕见遗传病背后的受损基因,但他们采用的这种方法在将来有一天可能被用于延缓衰老的过程。甚至研制一种“长生不老”药。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基因可以编码30000种不同的蛋白,并表达于正在生长的神经元表面。而这个现象揭示了一种细胞自我识别机制,它以一种人们从未预想到的方式调控着神经元的连接。  相似文献   

3.
它是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种商品工业的象征。它也是一种寻常之物,到处都可见其踪迹,一种可谓妇孺皆知、普通之极的物品。但是它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大俗大雅,曾经为社会的变迁留下了精彩的篇章它就是烟标。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通报》2011,(1):36-36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说,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完全依靠砷来生活和生长的细菌。这些发现第1次指出,有一种微生物可以用一种毒性化学物质来支持其生长和生命。  相似文献   

5.
《昆虫知识》2009,(2):174-174
2009年2月6日的《Science》杂志刊登了美国研究人员新发现:一种新果蝇的出现伴随着一种新胡蜂的出现。研究人员表示,近400年前将苹果引进美洲可能改变了一种果蝇的行为,其自身的改变又导致寄生于该果蝇的胡蜂的行为改变。这是一种生物多样性链式反应,一个物种的改变导致依赖其生存的物种相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常用的固定化生物催化剂是将一种酶或一种微生物固定化,制成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近年来,德国、丹麦等科学家报道了一种新的联合固定化方法。该法是将一种微生物与另一种来源的酶固定在同一载体上,以形成联合固定化系统。目前已报道了两种联合固定化方法,一是将酶首先固定在载体上,再将微生物细胞包埋到固定酶中;二是将一种酶溶液与一种微生物混合,再经戊二醛或单宁等处理得到联合固定化物。丹麦Godtfzedson等人报道了将一种酶交联在葡聚糖凝胶上,再将不溶性的固定化葡聚  相似文献   

7.
《生命世界》2008,(9):8-8
科学家改造了大肠杆菌从而让它大量制造出了一种酶,这种酶可以保护小鼠免遭一种有机磷酸酯杀虫剂的毒性作用。该杀虫剂是一种有机磷酸酯,它是包括VX和沙林等神经毒气在内的一族化合物中的一员。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体系有可能让科学家去开发改进新的酶,用于治疗目的和防御神经毒剂。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通报》2009,44(5):48-48
科学家鉴别出一种基因变异减少了一种以前未知的缩氨酸的功能,从而导致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脱发症。10多年前,研究人员发现HR基因的变异是一种先天性秃发症的主要诱因,患者的头发在出生后的第1年全部脱落并永远不会再生。一种与之相关的脱发症名为遗传性稀毛症,科学家在这类患者的基因组图谱中发现了一个拥有HR基因的小区域.但一直未能鉴别出这种基因的变异.  相似文献   

9.
农业遗传工程公司(Boulder,Co)的研究人员将一种菜豆植物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向日葵和菸草组织,并诱使这两种植物的组织产生了菜豆的蛋白。这一工作首次表达了一种被移植的高等植物的基因,完成了一个比转化像细菌这种比较简单的生命形式更复杂的任务。两年前,我们提到了这一研究(BN4/15/81P.1)。那时在威斯康星大学(Madison),而现在在农业遗传工程公司的John Kemp建立了对这两种植物基因转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考虑了具有抑制剂的两种群竞争一种微生物的恒化器模型,其中吸收函数和功能反应函数都是营养的一般单调递增函数,并且一种微生物能够分泌一种对另一种微生物起致命影响的抑制剂.利用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首先得到了平衡点的存在条件和局部渐进稳定性;然后讨论了全局渐进稳定性,以及极限环和Hopf分支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1.
单纯形加速法拟合生态学中的非线性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Logistic模型,Taylor幂法则模型,Holling功能反应模型,以及种群内禀增长力Rm等模型的拟合和参数估计为例,探讨单纯形加速法在生态模型优化拟合和参数估计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单纯形加速法拟合生态学中的非线性模型不仅适用广泛,而且拟合过程是直接求原来非线性模型的最优拟合,因而优于生态学中通常使用的将原模型“线性化后再拟合”的方法,而与其它一些最优化方法,如:麦夸方法、枚举选优法等比较,由于单纯形法不需计算目标函数的偏导数,因而计算不受目标函数及其偏导函数复杂程度的限制,而且对于各种模型其求优计算过程十分相似,可以编制统一的计算程序.本研究所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于本文未提到的其它一些模型也是完全适用的,在应用时仅需修改定义目标函数的自定义函数语句即可.研究也发现,在求优过程中,只要搜索系数选择适当和实际数据合理,是可以保证寻优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用PFU法研究微型生物群集过程中数据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MacArthur-Wilson的岛屿区系平衡模型S_t=S_(eq)(1-e~(GT)),可以从野外生态效应试验和室内毒性试验中,提出3个功能参数(S_(eq)、G、t_(90%))进行比较。本文提出两种计算方法:复合梯形法和最小二乘法,后者已在计算机上实现了BASIC计算程序。从数学理论上论证,最小二乘法误差较小,但如果实验布局合理,两种计算方法能得到十分一致的结果。实验模型是否符合理论模型,可以用统计学上的拟合差异度检验法来检验。  相似文献   

13.
古北界在中国及其邻近国家的南部界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Robert S.Hoffmann 《动物学报》2001,47(2):121-131,T001
论述了一种客观地划分生物地理区域界线的方法。根据物种分布范围和系统发生或生态渊源关系等概念,在过去所提出的分界线附近选择一些地点,确定在这些地区中是否有某个物种分布,从而确定这些物种可能所隶属的生物地理区。依此方法,作者在46°N,128°E和24°N,76°E之间选择了12个地点,通过兽类的区系成份分析,并结合植被特征,探讨了中国及其邻近国家的古北界南界。结果表明,古北界和东洋界兽类区系成份在各地区的分布(百分率)分别如下:东北部的吉林省(100、0)、东部的山东省(90、10)、江苏和安徽省(59、41)、浙江(54、46,沿海分别为44、56)、南部的海南岛(19、81)、四川邛崃山(87、13)、四川大雪山(79、21)、云南云岭(90、10)、缅甸东北部(52、48)、泰国(7、93)、尼泊尔、锡金和不丹以及中国的喜马拉雅山南麓(45、55)和巴基斯坦(63、37)。作者认为古北界和东洋界之间存在过渡区,过渡区东段在中国东部地区的中心约在30°N,南缘约在28°N,北缘约在33°N;中段山地的海拔高度在1500~2500m之间,过渡区中心的海拔高度为2000m;西段的印度河区作为东洋和古北两界的过渡区比作为东洋界向西的延伸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对PFU法中MacArthur—Wilson平衡模型的修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到环境压迫的因素,对PFU法中的MacArthur-Wilson平衡模型作了修改,推导出一个更为适用的新模型,小野外生态试验和室内毒理试验中提出4个功能参数(Seq,G,H,T90%)用于环境的生物监测,使用Monte Garlo序贯随机模拟算法和Marquardt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并完成计算机程序的编制,最后还使用拟合差异法检测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5.
林区鼢鼠鼠害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态控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仁华  刘炳友 《兽类学报》1997,17(4):272-278
本文对东北鼢鼠危害特征及树木被害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杂草对鼢鼠分布的影响,明确了杂草是鼢鼠数量分布的限定性因素。利用各种方法除去林间杂草,切断鼢鼠食物来源可做为治理鼢鼠的生态措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翻耕抚林、人工锄草、化学除草、林农复合生态控制措施试验,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中对样本完整性的要求,为了在分析中不抛弃大量不完整的化石标本或者不大大减少变量,创建了一种恢复标本残缺数据的方法。本方法基于线性回归理论,假设同类标本个体之间的区别仅仅是大小的区别,形状的区别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同类标本中,可以用一件标本的已知测量数据预测另一件标本的残缺测量数据。在多件标本的情况下,对某件标本的某个残缺数据的预测结果是用其他标本分别进行预测所得值的加权平均,加权系数的选取与每件标本的保存完好程度相关。用现生马属头骨及肢骨标本做的数据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标本的种类、数量及残缺值的多少均不敏感,对于尺寸较大的标本或数值较大的数据的预测效果要比对尺寸较小的标本或数值较小的数据的预测效果要好。与传统的线性回归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方法利用的是样本(即标本)间的线性相关性,传统方法利用的是变量(即测量项)间的线性相关性。在通常情况下,样本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要优于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本方法简单实用,在对化石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非度量多维测度及其在群落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排序与聚类分析法是近代最为常用的植被数量分析方法。原理上,排序较之于聚类法,一般具有较为严格的数学基础。在植被研究的应用方面,排序比聚类法能更好反映植被的连续性。同时,在反映植被分类结果上,排序图不仅象聚类树形图一样,使全部实体之间的划分关系得以反映,而且两两实体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排序图上彼此间的距离比较而得以较好的反映。然而常规的排序方法主要适用于具有线性结构的数据分析,在2—3维排序图上常难以充分反映这些实体的生态学关系,造成大量生态学数据信息的损失。非度量多维测度(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是近期发展起来的适用于非线性数据结构分析的一种复杂的迭代排序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排序,n个实体在尽可能低维(t相似文献   

18.
A wider concept of disease is developing, which deals with the social environment, not only with the physical, chemical or ecological factors, as they affect the homeostasis of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organism. In such a concept it is the fitness of the whole personality which determines ease or dis-ease in adaptation. If the medical profession is to retain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as well as the tactical command of the battle for health, it must widen the bases of its educational program so that every physician will understand and conform to the plan of battle even though his individual role is highly restricted; so that even in the office of a technical specialist the whole personality of the patient in relation to his whole environment is dealt with.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助树木气候学,树木年代学的研究方法,经典林木研究手段和个体生态学理论相结合,对兰考泡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材积指数更能反映兰考泡桐生长和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10℃积温、土壤质地、土层深度和土壤肥力等因素对兰考泡桐生长影响较大,另外还对兰考泡桐速生条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讨论,证明兰考泡桐在黄淮海平原中部大有发展前途,农桐间作、农田林网是一种合理的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20.
A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fitting a 'fraction labelled mitoses'curve to a set of data points and for estimating the values of the best fitting parameters of the cell cycle. Estimates of the SE of the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The method depends on the fact that when gamma distribution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durations of the phases of the cell cycle, the Laplace transform of a FLM curve can be described by simple analytic functions enabling a least squares fit to be made to a set of Laplace transforms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method is easy to program and quick to execu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