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室肌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由快反应细胞转变为慢反应细胞,是研究药物对钙通道活动影响的理想模型。在此模型上,我们发现大豆总皂甙对大鼠心肌细胞有钙通道阻滞作用。为了对此作用做进一步分析,本实验在培养的心肌细胞上,以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自发性搏动为指标,对比观察大豆皂甙Ⅰ与尼莫地平的作用,以及大豆皂甙Ⅰ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尿素通道蛋白B(UT-B)基因敲除对小鼠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使用常规的心电图、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记录方法和膜片钳实验技术。结果:①UT-B基因敲除小鼠30%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而对照组的野生C57小鼠无一例发生心律失常。②基因敲除小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幅值(APA)及最大除极速度(Vmax)明显受到抑制(P<0.05),而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50%、90%时程(APD50、APD90)和正常对照组比明显延长(P<0.05)。③基因敲除小鼠心室肌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电流幅值和对照组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UT-B基因敲除可以导致小鼠心脏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镉(Cd)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及L-型钙电流(ICa-L)影响。方法:用常规微电极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ICa-L。结果:①不同浓度的CdCl2可降低大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幅值(APA),缩短复极化时程(APD)。②不同浓度的CdCl2明显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钙通道电流。结论:CdCl2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ICa-L,可能是Cd对心肌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以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观察组胺对培养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频率及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组胺0.1-10umol/L可以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增快,而且这种效应呈时间依赖性。组胺10umol/L可以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APA),最大上升速率(Vmax)及超射(OS)明显增加,动作电位持续时间(APD50和APD90)明显延长,窦性周长(SCL)明显缩短。以上结果提示,组胺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hiPSC-CMs)的电生理特性。采用时序性短暂激活/短暂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方法将未分化的IMR90-4细胞系定向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蛋白表达,计算hiPSC-CMs的分化率。用膜片钳技术记录hiPSC-CMs的动作电位,根据动作电位的表现对心肌细胞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分析电生理特征。结果显示,hiPSC-CMs的纯度大于95%。根据动作电位的表现,hiPSC-CMs可分为心房肌样细胞、心室肌样细胞和窦房结样细胞。其中,心室肌样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动作电位幅度(action potential amplitude,APA)和最大去极化速率(dV/dt_(max))均大于心房肌样细胞和窦房结样细胞,窦房结样细胞的d V/dt_(max)低于心室肌样细胞和心房肌样细胞。以上结果表明hiPSC-CMs纯度高,并且分化出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心肌细胞具有和成熟心肌细胞相似的动作电位特征。  相似文献   

6.
分离的成年豚鼠心室肌单细胞在高钾(25mmol/L)溶液中部分除极化使钠通道失活,用细胞内刺激诱发慢反应动作电位。20μmol/L 的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这种慢反应动作电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1—20μmol/L 浓度范围内,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0.28μmol/L 的异丙肾上腺素强化的慢反应动作电位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而且,随异丙肾上腺素浓度的增加(69 nmol/L—0.55μmol/L)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以上结果提示丹参酮 Ⅱ-A 磺酸钠可能是一种钙拮抗剂。50—100μmol/L 的丹参酮 Ⅱ-A 磺酸钠使分离的成年豚鼠心室肌单细胞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幅度降低,达峰值的时间延长。提示高浓度的丹参酮 Ⅱ-A 磺酸钠对钠通道也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鼠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优化操作,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0.25%胰蛋白酶对小鼠心室肌细胞进行分离,通过5-溴脱氧尿嘧啶(Brdu)处理分离到的心室肌细胞,差速离心后静止沉淀。使用观察仪器观察,实施鉴定处理。结果:心肌细胞明显同步搏动频率为50~160次,肌丝发达,鉴定结果显示为阳性。结论:在小鼠细胞分离培养的过程中使用胰蛋白酶能够加速分离效果,缩短培养周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鼠主动脉狭窄后不同时期心室肌细胞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复制小鼠主动脉狭窄模型后,取小鼠心脏,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左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早后除极(EAD)、迟后除极(DAD)和触发活动情况,以及灌流低钾或异丙肾上腺素溶液后,所诱发后除极触发活动的变化。结果:①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小鼠乳头肌动作电位APD90模型组2周和5周组保持不变,9周和13周明显延长。②在记录的30min时间内,模型组9周和13周动物出现EAD和DAD,而对照组以及模型组2周和5周动物未出现EAD和DAD。③低钾或异丙肾上腺素诱发EAD和DAD的发生率,模型组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并且模型组动物的发生率随着时间进行性增加。结论:小鼠主动脉狭窄后,心肌细胞EAD、DAD以及触发活动逐渐增多,心肌细胞的电不稳定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到37个培养大鼠搏动心肌细胞充氮前后和复氧后的电活动参数。结果提示:充氮10min后,最大舒张电位(MDP),最大除极速度(V_(max)),动作电位振幅(APA)和动作电位时程(APD)等参数明显降低;自发节律增快,并出现多种形式的节律失常。83.8%细胞在充氮后30min内停搏,16.2%在50min左右停搏。复氧后,86.5%细胞在5min内复跳,13.5%未能复跳;12.5%复跳细胞在复跳10min内再次停搏。复跳细胞的各项电活动参数在30min内未能恢复到充氮前水平(p<0.05),且呈现不同程度的各类异常电活动。本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心肌细胞缺氧和复氧损伤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培养小鼠的心肌细胞,用微电极胞内引导快反应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以五项除极化参数APA,OS,MDP,TP,Vmax和波宽参数APD50为指标,发现东亚钳蝎蝎毒三级提取物BmK-9-(3)、BmK-9-(4)、BmK-9-(5)3μg/ml使除极有关参数全部减小,而不影响动作电位波宽。表明它们可能是蝎毒中单纯阻滞钠通道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心室肌细胞慢反应动作电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Beeler等提出的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对心室肌细胞慢反应动作电位的产生进行了系统的模拟计算重现。分别模拟了在TTX作用时1)高强度刺激、2)儿茶举酚胺作用、3)高血钙浓度情况下诱发的慢反应动作电位。为研究在病理条件下(例如心肌缺血、损害等)慢反应的产生,又模拟了高血钾浓度时 1)儿茶酚胺作用。2)TEA 作用引起的慢反应动作电位。本工作还对在正常生理细胞外环境条件下由于膜遭受缓慢去极化电流而产生慢反应类型的动作电位进行了模拟。为进行模拟计算,编制了一套快速计算Hodgkin-Huxley方程的专用汇编语言软件,运算速度达0.5s/INC  相似文献   

12.
Luo HY  Tang M  Hu XW  Song MK  Liang HM  Du YM  Zhang Y 《生理学报》2004,56(5):651-655
本文旨在探索小鼠胚胎心肌细胞的分离方法并观察其电生理特性。应用胶原酶B消化法获得不同时期单个小鼠胚胎心肌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胚胎心肌细胞的超极化激活的非选择性内向阳离子电流(If)和L-钙电流(ICa-L),并用电流钳记录其自发性动作电位。胚胎心肌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依据其形态和自发性收缩进行鉴定。本法分离所获得的胚胎心肌细胞容易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可用于记录If,ICa-L.电流和自发性动作电位,己证实胚胎心肌细胞If和Ica-L的电生理特性与成年起搏细胞或心肌细胞相似。本实验建立的分离方法简单、稳定、有效、可靠,最早可获得8.5d的胚胎心肌细胞。胚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记录为探索胚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提供了一个可用的模型,并可能为某些心脏疾病产生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孕酮(pfogesterone)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引导离体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观察孕酮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的影响。结果:①较高浓度的孕酮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零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和动作电位幅度(APA)降低,使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ERP)延长;②较高浓度孕酮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20缩短;使动作电位时程APD90、APD延长。结论:孕酮具有抑制心室肌细胞Na^ 通道、K^ 通道和Ca^2 通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室在乳鼠心肌细胞培养的基础上,最近又成功地培养了人胚心肌细胞。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妊娠17及18周的胎儿,经水囊引产娩出后,立即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心室肌,剪碎,以0.06%胰蛋白酶分次消化成单细胞,用含20%小牛血清的Eagle培养基(MEM)制成10~6细胞/毫升的心肌细胞悬液,进行原代人胚心肌细胞单层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搏动及形态,拍摄照片,以及录制心肌细胞搏动的电视录像,并作扫描也子显微镜的观察。  相似文献   

15.
肌苷对缺氧心肌跨膜电位和收缩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在正常和缺氧情况下,观察肌苷对豚鼠心室乳头肌跨膜电位和收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肌苷使正常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间(APD_(10)、APD_(50)延长。在缺氧心肌,肌苷使细胞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去极化幅度增高,零期最大去极化速度加快和动作电位时间延长。肌苷增加正常心肌收缩力,使缺氧心肌收缩的衰减显著缓和,亦即使收缩功能改善,且表现剂量-依从性。肌苷对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提示它很可能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特别是在缺氧心脏。肌苷对离休乳头肌收缩的影响,证明其对心肌有直接的强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17个猪心研究了经长时(24-96小时)低温处理后,心室肌由电刺激诱发的节律性电活动。经48小时以上冷藏后,心室肌静息电位只有-20mV。单纯复温很难使静息电位增高.施与连续电刺激(1次/秒)时,心室肌标本中有些部分可发生局部反应。局部反应随时间而增大,同时静息电位也随之增高,并可出现可传播的动作电位。这种电位的特点是在复极化后有明显的超极化现象。在超极化不断加深后可产生后去极化。后去极化的不断增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突然诱发出持续性节律活动.最初呈低电位节律活动,其动作电位呈慢反应型.最大舒张期电位(E_(max))为-52±3mV,动作电位总幅度(E_t)为55±7mV,dv/dt_(max)在10v/sec以下.这种节律活动频率较快并匀齐,可持续数小时之久.低电位自发节律有向高电位节律活动转变的倾向。高电位节律活动可由低电位节律演变而来,也可在较短时冷藏(24-48小时)后,由电刺激直接诱发产生。其主要条件是静息电位较大(负于—60mV).高电位节律活动是快反应型动作电位,E_(max)为—62±19mV,E_t为81±23mV,dv/dt_(max)在40V/sec与90V/sec之间。当动作电位超过90mV以上时,节律缓慢而不匀齐。有时在动作电位超过100mV或更高时,超极化及后去极化均消失,而皇“正常”心室肌动作电位图形。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 N)在心衰心脏左室跨壁电压依赖性钾电流下调中的作用及意义。主动脉弓部分结扎法制备小鼠压力超负荷心衰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应用Ca N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 A)后,假手术或心衰小鼠心室肌内膜下(subendocardial,Endo)、外膜下(subepicardial,Epi)心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各种成分及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的变化。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左室游离壁心肌细胞的Ca N活性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Endo细胞Ca N活性均高于Epi。心衰时Endo、Epi细胞Ca N活性明显升高,而使用Cs A后Ca N活性降低。在心衰模型小鼠上,Cs A可部分逆转Ito密度的下调,完全逆转Endo和Epi细胞IK,slow密度的下调,完全逆转Endo细胞Iss密度的下调。Cs A可部分逆转心衰小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的延长,使得增高了的AP跨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TDR)明显降低,Endo、Epi细胞APD90的比值由心衰时的4.8:1恢复到2.6:1。以上结果提示,心衰时Endo、Epi细胞Ca N不同程度的激活是电压依赖性钾电流非同步下调,AP的TDR增大的重要原因,抑制Ca N可望成为防治心衰心律失常和猝死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向培养基中加入黄嘌呤和黄嘌呤氧化酶系统造成细胞的氧自由基损伤,以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膜通透性的改变为指标,从细胞水平观察了V_E对氧自由基损伤的影响。实验结果:XOD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各电参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0.001),BaCl_2引起心肌细胞停跳的阈浓度减低(P<0.05),而V_E组与XOD组比较, 动作电位各电参数增高(P<0.05—0.001),BaCl_2的阈浓度增高(P<0.05)。提示V_E对黄嘌呤和黄嘌呤氧化酶引起的培养心肌细胞氧自由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Li CZ  Wang HW  Liu JL  Liu K  Yang ZF  Liu YM 《生理学报》2001,53(2):111-116
应用膜片箝技术记录游离豚鼠心肌细胞的钠通道电流,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心室乳头肌的动作电位和心电图机记录豚鼠的心电图,使用与心肌;细胞钠通道有高度亲和力的海葵毒素(sea anemone toxin,ATXⅡ)改变钠通道开放的动力过程,从三个水平来研究钠通道,动作电位,心电图变化的关系,并试图探讨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的发病机制,结果显示,ATXⅡ使钠通道的开放频率增加,钠通道中“长时间开放模式”的开放时间常数增大,动人电位的持续时间APD50和APD50也分别增加了23%和27%,ATXⅡ使动物心电图QT间期延长18.6%,QTc(校正的QT间期)增大18.9%,这些结果提示,钠通道动力过程的变化对动作电位和心电图QT间期有重要影响,钠通道功能或结构的变异可能是临床上部分长QT综合征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Qi XY  Shi WB  Wang HH  Zhang ZX  Xu YQ 《生理学报》2000,52(5):360-364
实验用全细胞膜片箝技术,观察正常及缺血条件下,兔心内膜下心室肌细胞与心外膜下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和稳态外向钾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1)正常条件下,心外膜下心室肌细胞与心内膜下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形态有差异,心外膜下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较短,复极1期后有明显的初迹,动作电位形态是“锋和圆顶”,而心内膜下心室肌细胞APD较长,并且没有上述动作电位形态特征。这两类细胞静息电位无差异。(2)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