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互理毛行为广泛存在于社会性群居灵长类动物中,通常具有清洁卫生和社会交往功能。2012 年10 月至2013 年6 月,我们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人工辅助投食滇金丝猴群,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收集了雌性个体间相互理毛的行为数据,包括理毛的部位、理毛的姿势、理毛的时间和回合数。研究结果表明:滇金丝猴雌性个体之间每次相互理毛的平均时间为5. 7 min。相互理毛部位较多的发生在自我理毛不能进行(达到)的部位(61.1% );在不能自我理毛部位的相互理毛行为持续时间长,平均9.7 min;在个体能够进行自我理毛部位的相互理毛持续时间短,平均为3. 2 min。相互理毛的姿势以对坐为主(48. 4% ),不同理毛姿势的理毛时间差异显著。新迁入家庭单元的雌性个体为理毛的首先发起者,但其获得被理毛的时间却并不多。滇金丝猴雌性个体相互理毛部位、理毛姿势和理毛时间的差异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理毛行为符合卫生功能假说和社会功能假说。  相似文献   

2.
雌性动物生殖系统中的一氧化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属于无机自由基气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传递信号分子,日益受到生命科学各领域的普遍重视。机体内的NO是由三种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合成的。NOS在体内的分布极为广泛,几乎遍布机体的每一个系统。研究表明,生殖系统中的NO参与了卵泡的发育和成熟、胚胎的植入、妊娠的维持、分娩等许多生理过程。现就NO在雌性生殖系统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雌性动物多次交配行为的机制及进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刘晓明  李明  魏辅文 《兽类学报》2002,22(2):136-143
雌性动物的后代数量不可能超过她的卵子数。在理论上, 一个生殖季节内, 一次或几次交配就足够使雌性所有卵子受精, 最大化其生殖潜能。但与理论预测相反, 许多物种的雌性经常与同一个或多个雄性发生多次交配。交配通常要付出较高的代价, 所以很难理解为什么雌性动物要反复进行多次交配。本文综述了解释此行为的一些适应性和非适应性假说。从获得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二个角度介绍了适应性假说。直接收益主要包括求偶喂食和“彩礼”、受精保证、亲代抚育、生殖刺激和护卫交配权等5 个方面。还着重介绍了多次交配对雌性后代的间接遗传受益, 即获得优质基因、提高后代遗传多样性和遗传互补性3 个假说。非适应性假说包括了遗传相关假说和顺从雄性行为假说。  相似文献   

4.
雌性的精子储存是一类自然界广泛发生的生理现象,主要包括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暂时储存于雌性生殖道以及重新激活释放等过程.雌性精子储存是体内受精的动物异步交配与排卵的生殖基础,在不同物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影响雌性动物精子储存的因素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同物种间形态各异的精子储存结构,这是导致不同动物精子储存时间差异的直...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报道了用黄体生成素的生物测定法测定大熊猫发情期黄体生成素的生物活性与雌二醇、孕酮的关系。雌性大熊猫在发情高潮后两天,尿中黄体生成素的生物活性与雌二醇同时出现峰值,并与雄性变配。随后尿中孕酮浓度迅速增长,其浓度远远大于发情前期的水平。生殖内分泌的变化证实:雌性大熊猫在发情期中有成熟的卵子排出。  相似文献   

6.
关于雌雄动物个体大小的差异、原因以及相互之间个体大小的比值,是动物学家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之一。现综合前人、同行和自己的研究情况,简述于下:一、雌雄动物个体大小的差异在一般情况下,同一种动物在雌雄个体大小差异上并不十分显著。通常雄性的个体大于雌性。但绝大多数的蝴蝶和螳螂却是雌性大于雄性,一些鸟类,如隼、鸮和贼鸥等等也是如此。据海洋生物学家研究,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动物——蓝鲸,也是雌性大于雄性。在一些鮟鱇鱼类中,有的雌性鱼竟比雄性鱼大数百倍。生活在海洋里的一种蠕虫(Bonellia virrbis),雌性虫体的体长在10~100…  相似文献   

7.
俄亥俄大学(Athens,OH)的John Kopchick和Wen Chen试图改进牛生长激素(bGH).他们将激素分子折叠,并插入小鼠体内,然而,他们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他们所得到的与所期望的正相反,不是巨大鼠而是更小型的鼠,此鼠只有正常鼠一半大,其它特征不变.该方法适用于所有动物(包括人),是一项重大进展,为控制生长过程带来了  相似文献   

8.
检测了鲶鱼(Silurus asotus)和胡子鲶(Clarias fuscus)繁殖期18个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以及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鲶鱼和胡子鲶雌雄性别比例均符合1∶1。One-way ANOVA显示,鲶鱼雌雄个体体长差异不显著,胡子鲶雌性个体体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P0.05)。以体长为协变量的One-way ANCOVA显示,特定体长的鲶鱼雌性个体的眼间距和体高显著大于雄性个体(P0.05),两性间其它局部特征不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特定体长的胡子鲶雌性个体的体高、腹鳍基前距和腹鳍臀鳍间距显著大于雄性个体,雌性个体的臀鳍基长、尾柄高和尾鳍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P0.05),两性间其它局部特征不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Two-way ANOVA显示,胡子鲶体长显著大于鲶鱼(P0.05),性别及物种与性别两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体长影响不显著。以体长为协变量的Two-way ANCOVA显示,胡子鲶的头长、头宽、吻长、眼间距、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腹鳍臀鳍间距、体重和去内脏体重显著大于鲶鱼,头高、体高、臀鳍基长显著小于鲶鱼(P0.05),物种间的其他形态特征变量差异不显著;雌性个体的体高、背鳍基前距、腹鳍基前距、腹鳍臀鳍间距显著大于雄性个体,臀鳍基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P0.05),两性间的其他形态特征变量差异不显著;物种与性别两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体高、臀鳍基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长和腹鳍臀鳍间距影响显著,对其余的形态特征变量影响不显著。15个形态特征变量的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发现,前2个主成分共解释68.4%的变异。头宽、眼间距、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和腹鳍臀鳍间距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臀鳍基长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负负载系数(解释51.2%变异);眼后头长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负负载系数(解释17.2%变异)。胡子鲶在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分值均显著大于鲶鱼,雌雄两性的差异以及两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分值的影响均不显著。实验检测的鲶鱼、胡子鲶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One-way ANCOVA及矫正平均值Tukey's检验显示,特定体长的胡子鲶的产卵数量显著大于鲶鱼。性选择是胡子鲶大个体雄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影响与运动相关的尾部特征。生育力选择更多的影响与雌性胡子鲶较大腹腔容积相关的形态特征变异。环境因子、食物可得性和营养状况同时影响了个体大小两性异形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棒花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繁殖期形态特征包括体长、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鼻间距、背鳍基长、胸鳍长、胸鳍腹鳍间距、尾柄长、尾鳍长和体重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雄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多于雌性个体,雄性个体的体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胸鳍腹鳍间距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鼻间距、背鳍基长、胸鳍长、尾柄长和尾鳍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雌雄两性体重不存在显著差异。棒花鱼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偏相关分析显示,当控制第三者恒定时,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呈正相关但不显著。棒花鱼存在个体大小和其他局部特征显著的两性异形,雌性个体主要通过腹腔容积的增加提高个体生育力。棒花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是性选择和生育力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草麻黄雌性生殖器官的个体发生和畸形式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永 《Acta Botanica Sinica》2001,43(10):1011-1017
用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了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雌性生殖器官的个体发生及畸形式样。该种雌球花个体发生式样与麻黄属其他具双胚朱球果的类群基本一致。外珠被以一对近轴侧突起物出现以及该突起物与苞片成交互排列的发育式样支持前人关于该构造叶性本质的论述,而内珠被与珠心的发育相关,因此可能是真正的珠被,基于返祖性畸形三胚珠球花的出现及其他形态特征,认为麻黄属胚珠数目减少是该属内物种特化的一个趋势;利用雌球花发育的畸形现象及外珠被的形态学本质提出麻黄属的雌球果为复轴性构造,雌性生殖单位是由类似于科达类的次级生殖枝构造经系统发育变态,融合,简化成现存的生胚珠构造式样,每一可育苞片及其腋内雌性生殖单位共同组成了麻黄属的苞鳞-种鳞复合体。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蛇鮈雌雄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外部形态差异及雌性个体生殖力情况, 在繁殖期对嘉陵江下游(合川江段)共76尾蛇鮈样本的两性异形、性比及雌性个体生殖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嘉陵江下游蛇鮈繁殖群体的性比接近1∶1,且蛇鮈两性的体型大小相同,但局部特征(如头部和躯干部等)呈现出显著的两性异形,如成体雄性蛇鮈的头部、胸鳍和腹鳍均较雌性蛇鮈大,而躯干部的体宽、体高和躯干长则是雌性蛇鮈大于雄性蛇鮈,这可能是性选择长期作用的结果.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75.2%,但雌雄个体间形态特征相互重叠,无法将两者截然分开;利用判别函数对蛇鮈性别进行回判,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2.1%.蛇鮈雌性个体绝对生殖力在979~19979粒;且与体长和去内脏体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同历史资料相比,本研究中嘉陵江蛇鮈的生殖力增大显著,这可能是蛇鮈对种群资源量下降和水环境变化主动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有些动物 ,尽管也生活在恶劣环境中 ,且经常遭受各种细菌的侵袭 ,但它们却安然无恙 ,极少患病 ,似乎一生永远健康 ,令人折服。蚁类常年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它们却极少患病。澳大利亚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 ,原来蚁类胸部都长有能分泌某种抗菌素的腺体。经检验 ,这种抗菌素能抵御包括含黄色葡萄球菌、多种有害霉菌等细菌 ,在这种天然抗菌素的保护下 ,不管多少细菌向它发动进攻也无关痛痒。而且 ,在这种抗菌素的作用下 ,阴暗潮湿的蚁穴中贮放的粮食也不会霉变。苍蝇极为肮脏 ,一只苍蝇携菌量高达700万个 ,而且终生出没于肮脏之地 ,置身于病…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乐山棒花鱼(Abbottina kiatingensis)繁殖期形态特征包括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后头长、眼径、眼间距、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腹臀间距、体重和去内脏体重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繁殖期雄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多于雌性个体,雌雄两性个体的体长差异不显著。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后头长、尾柄高、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和去内脏体重显著小于雄性个体,其余指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回归分析表明,乐山棒花鱼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雌性通过个体大小(体长和体重)的增加来提高个体生育力。  相似文献   

14.
答:在参阅一些文章或书时,读者们有时会发现在涉及到我国鸟类种数这一内容时,常常会出现不同的统计数字,有些数字差异还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文章的作者参阅了不同时期的文献所致。郑作新先生在《中国鸟类分布名录》(第二版)(1976)中指出我国鸟类有1166种和909个亚种。在他1987年出版的(SvnonsisoftheAvifauneofChlna)(英文版)中列出了我国当时统计到的鸟类1186(或1183)种和953(或912)个亚种,鸟的种类占世界鸟类的13%。1994年,郑作新院士出版了《中国鸟类种和亚种分类名录大全),其中全面地整理出我国鸟类1244种和944…  相似文献   

15.
答:人们在吃螺蛳时都会注意到在大螺蛳体内有小螺蛳。原来是它具有一种特殊的生殖方式──卵胎生。雌性螺蛳生殖器官有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等结构,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和异性精子在输卵管内完成受精作用,开始胚胎发育并移向子宫,在子宫发育成为胚体,由于卵巢产生卵子数量较多,并且有先后,于宫是一个大腔,因此在同一时期,同一螺蜘体内,可以看到各个发育阶段的胚胎以及发育好的小螺狮。问:为什么大田螺体内有小田螺?@胡焱$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2440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动物个体近交程度所需的遗传标记数量。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动物近交系的建立过程,比较不同数量遗传标记估计的个体纯合度与相应世代近交系数的差异。结果 1000次模拟中各世代10个个体不同数量的标记组合计算的纯合度平均值与该世代个体的近交系数都存在差异,使用75个标记所获得的个体纯合度与相应近交系数差异最小的有8个世代,其他组合差异最小的世代为0~3个。随着标记数量的增加,单次模拟所获得标记基因纯合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逐渐向真实近交系数接近。结论使用少量的标记评价个体近交程度将存在较大的偏差,标记数量越少,偏差越大,当选用多态性丰富标记数接近75万个时,这种偏差会降到最低,标记数量进一步增大并不能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对发现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两个达到性成熟的热河鸟(Jeholornis sp.)和反鸟(Enantiornithes indet.)的雌性个体进行了骨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河鸟和反鸟中,个体达到性成熟的时间要早于骨骼成熟。新的骨组织切片显示出与以往报道不同的骨组织结构,表明中生代鸟类的骨组织结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比原有的认识更为复杂。与以前报道过的热河鸟的骨组织结构相比,本文研究的雌性热河鸟的骨骼切片显示出更高的血管化程度,网状和径向的管道同时存在。反鸟的骨组织结构与此前报道过的早白垩世的反鸟Concornis相似,其骨壁主要是由平行纤维板骨组成,骨骼的血管化程度要高于以往报道过的反鸟成年个体。骨组织结构显示出该反鸟个体的骨质沉积速率已明显下降,表明其已经达到了性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笼养雌性食蟹猴抱崽与否,是否对其社会行为有影响。方法从2010年5月开始,在江苏省苏州中科实验动物有限公司猴场可观察的个体中,随机抽取观察对象40个;同年10月开始正式拍摄,样本中,11个个体抱崽,29个个体未抱崽。三名观察员采用焦点观察法,使用高清摄像机,对所有个体每天跟踪拍摄7个时间片段,每个时间段为30分组,每个个体观察4 d,共计完成有效累积观察时间560 h;将每天所拍摄视频汇总而后随机分配给NOLDUS分析员分析转换成为行为数据。结果抱崽个体多数时间是怀抱住幼崽,社会友好行为较多,比如为其他个体理毛或被其他个体理毛;社会地位较高,如与猴王共坐于制高点(悬于空中的板子或链子上,依据各个猴场饲养条件而议)时间较长;通讯行为较多,即努嘴行为;运动行为和交配行为较多;而未抱崽个体聚温行为较多,即与其他个体相互怀抱聚温;两组在摄食行为、发情行为、休息行为、冲突行为、警戒行为和各种自我行为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抱崽对雌性食蟹猴的社会行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松墨天牛是否存在雌性接触信息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建庭  韦卫  孙江华 《昆虫知识》2007,44(1):125-129
将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的身体不同部位切除之后的交配试验显示,分别剪去头部、鞘翅以及前胸部后仍然可以正常交配,用雄虫的腹部代替雌虫的腹部后,仍然能够引起雄虫的交配趋势动作,但不能完成真正交配,因此推测雌性接触信息素如果存在,主要集中在雌虫身体后半部,尤其是中后胸部位。但是冻死后的雌虫不再引起雄虫的交配行为,而且冻死的雌虫与活雌虫同时放入培养皿中,雄虫喜欢与活雌虫交配,不选择冻死的雌虫,因此推测视觉在其松墨天牛的交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接触性信息素有可能并不存在。将雄虫的触角分别从第5~6节和第1节剪去的试验结果显示,雄虫仍然可以很快地找到雌虫,发生交配行为。这有2种可能的解释一是雄虫不仅仅靠触角来感受雌虫的接触信息素,头部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或者足上也有可以感受信息素的感受器;二是雌虫不存在接触信息素,雄虫通过视觉就可以找到对方,完成交配过程。浸泡致死的雌虫不再引起雄虫的交配行为,并且将正己烷和乙醚的浓缩液滴加在浸泡致死的雌虫以及玻璃棒和鹅卵石的生测试验结果显示,都没有引起雄虫的交配行为。这进一步说明,松墨天牛可能并不存在体表接触信息素。性成熟后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是靠衰弱寄主的强烈的挥发性气味聚集到寄主树干上,在树干这个较为狭小的环境里,有可能是通过视觉找到配偶,完成交配过程。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看了贵刊今年第一期的“服装来历杂谈”一文,有些不同意见。作者对人类为什么要穿衣服这个问题的解答是不科学的。作者认为衣服的发明“首先起源于寒冷地区”“后来热带地区人们也穿上了衣服”。我认为,寒带与热带的人各有自己穿衣服的理由,不能说谁先谁后。作者这样写,想必是认为穿衣服仅是起源于御寒。因为在论述到为什么热带人不御寒也穿衣服时,作者居然援引圣经上的传说,说是为了遮羞。这就把羞耻心这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