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对采自南中国海的7种海水鱼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离获得4种隶属于车轮虫属的种类,分别为浦氏车轮虫Trichodina puytoraci Lom,1962;日本车轮虫Trichodina japonica Imai,et al.,1991;直钩车轮虫Trichodina rectuncinata Raabe,1958与鲀车轮虫Trichodina fugu Imai,et al.,1997。研究发现鲀车轮虫Trichodina fugu Imai,et al.,1997为寄主鱼虫纹东方鲀Takifugu vermicularis的病原,且能在野生条件下将其致死。上述4种车轮虫的形态分类学数据均基于干银法标本获得。研究是对我国南中国海车轮虫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3):564-573
研究对采自南中国海的7种海水鱼类进行了调查研究, 并分离获得4种隶属于车轮虫属的种类,分别为浦氏车轮虫Trichodina puytoraci Lom, 1962; 日本车轮虫Trichodina japonica Imai, et al., 1991; 直钩车轮虫Trichodina rectuncinata Raabe, 1958 与鲀车轮虫Trichodina fugu Imai, et al., 1997。研究发现鲀车轮虫Trichodina fugu Imai, et al., 1997为寄主鱼虫纹东方鲀Takifugu vermicularis的病原, 且能在野生条件下将其致死。上述4种车轮虫的形态分类学数据均基于干银法标本获得。研究是对我国南中国海车轮虫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在对云南地区淡水车轮虫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在几大重要水生经济动物,即泥鳅、鲫、鲤、鳙、斑点叉尾鮰及牛蛙蝌蚪上获得8种外寄生车轮虫。其中车轮虫属4种,即虱性车轮虫Trichodina pediculus、杜氏车轮虫T.domerguei、拟黑色车轮虫T.paranigra和适度车轮虫T.modesta;拟车轮虫属1种,即圆形拟车轮虫Paratrichodina rotundiformis;小车轮虫属3种,即周丛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epizootica、卡普小车轮虫T.carpi和纤细小车轮虫T.subtilis。采用活体观察、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及干银法,并运用国际统一的特定方法及齿体定位描述法对该8种车轮虫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胡银亨  蔡礼元 《生物磁学》2011,(16):3052-3054,3116
目的:我们对泸州市鲇类寄生车轮虫进行调查,对于已经发现,但由于原来的技术水限制需要重新描述的,或缺少资料的车轮虫,给予重新描述或补充新的资料。方法:用国际间统一的千银法染色以显示车轮虫的附着盘结构和口围绕度,用Lom(1958)倡导的”统一的特定方法”(Uniform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system)进行测量,用Van&Bassion(1989)提供的方法描述车轮虫的齿体。结果:对寄生在泸州地区养殖鱼类斑点叉尾鲴(Ietalums punetaus)的鳃上的车轮虫进行了描述,该车轮虫是矩形车轮虫( Trichodina rectangli)。结论:矩形车轮虫是陈启鎏和谢杏人1964年在青鱼、草鱼等鱼身体上发现的,但是没有显微照片。国际上有许多它的同种异名的车轮虫的描述,这些文献也只有附着盘的显微照片。斑点叉尾鲡是矩形车轮虫的新寄主记录。本研究用国际统一的方法对矩形车轮虫进行描述,并绘出了矩形车轮虫的齿体定位图,提供了完整的统计数据,以及完整的显微照片,即附着盘、口围绕度和细胞核显微照片。  相似文献   

5.
采用活体观察、吉姆萨与干银法染色等技术,运用国际间统一特定方法及齿体定位描述法对采自广西地区的罗非鱼(单性鱼吉富、奥尼系列)的外寄生车轮虫进行详细的形态分类学与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共计获得车轮虫属2种,拟车轮虫属与三分虫属各1种,分别为:刺纹车轮虫Trichodina centrostrigata Basson et al.,1983、异齿车轮虫Trichodina heterodentata Duncan,1977、非洲拟车轮虫Paratrichodina africana Kazubski&El-Tantawy,1986与直齿三分虫Tripartiella orthodens Basson&Van As,1987。其中,非洲拟车轮虫为中国新纪录,刺纹车轮虫和直齿三分虫为中国广西地区新纪录。非洲拟车轮虫表现出寄主和寄生部位的专一性;进一步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非洲拟车轮虫进行了种群差异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重庆地区泥鳅体外寄生车轮虫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庆地区鱼类寄生虫的调查过程中,从淡水鱼泥鳅的鳃上获得四种外寄生车轮虫,经鉴定隶属车轮虫科(Trichodinidae)、车轮虫属(Trichodina),含1车轮虫未定种Trichodina.sp.和3已知种,即:适度车轮虫(TrichodinamodestaLom,1970),斜齿车轮虫(Trichodina lechriodentata Zhao&Tang,2007)及拟黑色车轮虫(TrichodinaparanigraTangetal,2005)。车轮虫的形态学特征统计采用Lom(1958)倡导的统一特定方法,齿体的定位描述则采用Van As&Basson(1989)和Tang,Zhao&Chen(2005)改进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7.
胡银亨  蔡礼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6):3052-3054,3116
目的:我们对泸州市鲇类寄生车轮虫进行调查,对于已经发现,但由于原来的技术水限制需要重新描述的,或缺少资料的车轮虫,给予重新描述或补充新的资料。方法:用国际间统一的干银法染色以显示车轮虫的附着盘结构和口围绕度,用Lom(1958)倡导的"统一的特定方法"(Uniform specifi characteristic system)进行测量,用Van&Bassion(1989)提供的方法描述车轮虫的齿体。结果:对寄生在泸州地区养殖鱼类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的鳃上的车轮虫进行了描述,该车轮虫是矩形车轮虫(Trichodina rectangli)。结论:矩形车轮虫是陈启鎏和谢杏人1964年在青鱼、草鱼等鱼身体上发现的,但是没有显微照片。国际上有许多它的同种异名的车轮虫的描述,这些文献也只有附着盘的显微照片。斑点叉尾鮰是矩形车轮虫的新寄主记录。本研究用国际统一的方法对矩形车轮虫进行描述,并绘出了矩形车轮虫的齿体定位图,提供了完整的统计数据,以及完整的显微照片,即附着盘、口围绕度和细胞核显微照片。  相似文献   

8.
寄生于重庆地区鲢、鳙及草鱼五种外寄生车轮虫的描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重庆地区寄生于鲢、鳙及草鱼鳃上的5种外寄生车轮虫进行了形态学及分类学研究,其分别隶属于:车轮虫属、小车轮虫属及三分虫属,其中包含1新种和中国2新纪录。即钝圆车轮虫Trichodina obtusiformis sp.nov.,急尖车轮虫T.acuta Lom,1961,显著车轮虫T.nobilis Chen,1963,周丛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epizootica(Rabbe,1950)Sramek-Husek,1953和大型三分虫Tripartiella macrosoma Basson & Van As,1987。文中对新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新种及已知种的附着盘银染标本之显微照片及齿体线条图。  相似文献   

9.
重寄生车轮虫的新分布和再描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乌鳢(Chanaa argas)鳃上获得一外寄生原动物,经鉴定为一缘毛类目纤毛虫——重寄生车轮虫(Trchodina hypervatositis Chen & Hsish,1984)。按照国际上对车轮虫形态学特征鉴定的标准,本工作用齿体定位描述对该虫进行了研究,补充并完善了重寄生车轮虫的形态描述,如缘膜宽、大核内外径、齿长及齿棘长等数据,同时提供了显微照片(图1)及齿体定位描述图(图2)。  相似文献   

10.
在对重庆地区进行鱼类寄生虫学的调查过程中,从鲫鳃表获得3种隶属于车轮虫属Trichodina Ehrenberg,1830的外寄生车轮虫,其中含一新种,短棘车轮虫Trichodina brevicirra sp.nov,其典型的鉴别性特征为其短细的齿棘。另外两种车轮虫分别为沃玛车轮虫Trichodina ngoma Van As&Basson,1992与网状车轮虫Trichodina reticulata Hirschman&Partsch,1955;沃玛车轮虫为亚洲新记录种。文章对网状车轮虫的3种群进行了详尽的比较讨论研究,尽管该三种群间存在着细微的种群内差异,但网状车轮虫的典型特征则显而易见地存在于三种群间,即为附着盘中央具有8-16个球状或卵圆形的中央颗粒。    相似文献   

11.
车轮虫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轮虫属一大类寄生性纤毛虫原生动物,可不同程度地给宿主造成危害,故对其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经济价值。文中简单回顾了车轮虫的分类研究和系统发育研究的历史。在分类学研究领域方面,全面介绍了目前车轮虫科已发现属的寄生部位和地理分布等;而系统发育研究领域方面,则介绍了车轮虫研究在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这三个时期的进展,包括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对该领域今后应进行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车轮虫属一大类寄生性纤毛虫原生动物,可不同程度地给宿主造成危害,故对其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经济价值。文中简单回顾了车轮虫的分类研究和系统发育研究的历史。在分类学研究领域方面,全面介绍了目前车轮虫科已发现属的寄生部位和地理分布等;而系统发育研究领域方面,则介绍了车轮虫研究在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这三个时期的进展,包括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对该领域今后应进行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蛋白银染色法研究了毛尾刺虫的形态及无性生殖周期中的形态发生,其过程为:(1)后仔虫口原基出现在左缘棘毛内侧深层,其内的毛基体组装成整齐排列的小膜并分化成新AZM1,AZM2和口侧膜,(2)前仔虫口原基出现在老仔虫AZM2之前方深处,其随后发育成前仔虫的AZM2口侧膜及AZM1的一部分,并更新老结构的AZM1中第7-11片小膜,(3)额腹横棘毛原基为5列,分别以3:3:2:2:3方式分化最终产出  相似文献   

14.
细菌形态学检测方法是细菌检验中极为重要的鉴定手段之一,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中最常见的一种鉴别染色法,是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标志。革兰氏染色法常因各种因素造成误差,造成反应结果的不稳定。因此,我们需要依靠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来消除影响染色结果的各种误差。本文将HACCP体系应用到革兰氏染色中,确定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规范了试验操作,以便更好地保证染色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昆虫知识》2008,45(4)
[虫脩]目昆虫(竹节虫)在全世界已知有3000余种,我国已记载有300余种。它以天然的保护色与惊人的拟态著称于世。有些种类由于形态奇特或珍稀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该书图文并茂,为我国当今[虫脩]目昆虫研究的系统总结,共记述[虫脩]目昆虫5科65属336种(其中包括5新属和76新种),系统全面地余述了[虫脩]目昆虫的分类概况、  相似文献   

16.
作者自武汉东湖采集的样本中分离出鬃棘尾虫Stylonychia pustulata,利用活体观察与蛋白银染色技术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并测定了核糖体小亚基RNA基因全序列;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和最大简约性法(Maximum Parsimony Method,MP)对该物种与GenBank中所有其它下毛目物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下毛目种类皆聚为一支,支持下毛目为单系观点;尖毛虫属和棘尾虫属物种聚类相互交错,因此结合形态学上分类标志的分析,对这两个属存在合理性提出异议,根据本文对同种不同种群的小腔游仆虫Euplotes aedicalatus、尖毛虫Oxytricha granulifera以及鬃棘尾虫Stylonychia pustulata分子进化分析。说明在研究系统问题时同时给出模式种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两方面资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在太湖北部主要河口区及敞水区域采集纤毛虫样品, 并用定量蛋白银法进行分析。河口区设10个采样点, 敞水区设14个采样点。调查中共检出3纲15目60属的105种纤毛虫, 种类最多的是钩刺目(21种), 其次是寡毛目(20种)。纤毛虫优势种及其在河口区和敞水区占总丰度比例分别为: 寡毛目的双叉弹跳虫Halteria bifurcate Tamar (12.3%、18.1%)、大弹跳虫H. grandinella Dujardin (12.3%、10.9%)、短列裂隙虫Rimostrombidium brachykinetum Krainer (8.0%、13.4%)、圆筒状似铃壳虫Tintinnopsis cylindrata Kofoid Campbell (11.8%、4.5%)、盾纤目的银灰膜袋虫Cyclidium glaucoma Mller (3.1%、10.8%)。其他常见种类还有: 前口目的趣尾毛虫Urotricha farcta Claparde Lachmann、寡毛目的杯铃壳虫Codonella cratera Leidy、小裂隙虫R. humile Penard、奇异急游虫Strombidium mirabile Penard、小筒壳虫Tintinnidium pusillum Entz、缘毛目的水生钟虫复合种Vorticella aquadulcis complex和钟形钟虫V. campanula Ehrenberg。河口区和敞水区纤毛虫平均丰度分别为31407 cells/L(范围1 600-80 900 cells/L)和18618 cells/L(范围1225 -36000 cells/L), 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322.6 g/L(范围44.6-3119.7 g/L)和543.6 g/L(范围44.0-1570.4 g/L)。两个区域的优势类群相似, 均以寡毛目、前口目、盾纤目和缘毛目为主。但河口区纤毛虫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敞水区的(P0.05)。统计分析发现, 食藻种类与叶绿素a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 而食菌种类的丰度和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由此推测, 纤毛虫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可能与水华暴发程度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水丝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志泉 《生物学通报》1995,30(3):12-13,33
水丝蚓韩志泉(首都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037)1分类地位与常见种类水丝蚓是淡水中最常见的底栖动物,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近孔寡毛目、颤蚓科(Tubi.ficidae)、水丝蚓属(Limnodrilus)。本属虫体长35~65mm,体色红褐,成熟个体...  相似文献   

19.
暗尾丝虫的形态与形态发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微波 《动物学报》1991,37(3):233-243
本工作采用Chatton-Lwoff氏银浸法及Wilbert氏蛋白银染色法研究了淡水纤毛虫暗尾丝虫Uronema nigricans(Muller,1786)的形态、核器、纤毛下器、银线系及详细的形态发生过程。结果显示其口器发生与已知的同属种类海洋尾丝虫具相似的过程及形式。其口器发生及演化的基本模式可表达成: 前仔虫:原口侧膜→口侧膜,盾片; 后仔虫:原口侧膜→口侧膜,第1小膜,第2小膜,盾片; 原盾片→第3小膜。 文中另外列表比较了本属与其它属的形态发生特征,并据此建立了一新科,拟梭虫科。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对采自重庆地区5个地理株系的网状车轮虫(Trichodina reticulata)进行了比较研究及重描述。研究结果表明,网状车轮虫不同株系表现出不同的表型分化,含形态略有不同的齿体及有或无中央颗粒,因而具有明显的种内形态多样性。不同地理株系网状车轮虫的18S rDNA序列相似度在99.0%~100%之间,遗传距离为0.000~0.008,并在三大变异区(V4、V5与V7)均具一致的二级结构,表明不同株系的18Sr DNA相似度与遗传距离均属种内水平。综合18SrDNA和ITS-5.8S rDNA的变异位点和系统发育对种内分歧的研究分析显示,来自不同地理分布和宿主的网状车轮虫株系皆因相同的变异位点而聚为一枝,以此推断网状车轮虫的种内分化主要受其基因的影响,地理分布与宿主差异等环境影响在目前的种群分化阶段暂未突显。此外,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中央颗粒不能作为网状车轮虫的主要鉴别性特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