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孢粉学是一门研究孢子和花粉的新兴学科,其中孢子和花粉形态的研究是孢粉学的基础。它为植物分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为化石孢粉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孢粉分析可以进一步探讨古地理、古气候、古植  相似文献   

2.
研究大气中孢子和花粉为对象的学科和(为大气孢粉学。包括孢子花粉在大气中的传播规律,存在条件,大气中孢粉的数量和种类调查统计,并用以探讨大气孢粉学与医学、环境科学、农业、法学等的关系及其理论和实际意义。 1.大气中的“花粉雨” 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中,空气是任何生物都离不了的,清新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因此对大气环境保护是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粪便孢粉学     
刘炳仓 《化石》1993,(4):26-26
作为孢粉学的一个分支,粪便孢粉学的任务是分析、研究粪便或粪化石中的孢子-花粉。这对了解古、今某些动物或古人类的生活食性和居住环境,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大家知道,自古以来,一般食草、半食草动物或古人类以植物为生,或以某些植物充饥。一个普通的孢粉学原理是,有什么植物,就会有什么样的孢子-花粉。因为孢粉外壁中包含一种抗酸耐碱的孢粉素高分子化合物,所以,当它们随着植物体进入动物或古人类的胃后,经过肠胃运动,随着大便排出体外时,并未因肠胃中消化食物有酸碱存在而破坏,相反仍完好无损。在实验室中,有经验的孢粉分析工作者通过对这些古代遗留排泄物和粪化石的一系列分析处理、镜检和统计,就能了解这些粪便中有些什么种类的孢子-花粉,以及反映出存在什么植物,以此判断古代动物或古人类的生活食性。  相似文献   

4.
孢粉学学报     
孢粉学学报是由法国蒙彼利埃新建立的孢粉学实验室创办的一种国际孢粉学杂志。1989年创刊,季刊。刊登内容包括化石孢粉、现代孢粉和有关利用孢粉学作为工具的所有学科。创刊号有三部分(各占1/3):化石花粉(形态、分类、演化等);现代花粉(空中漂浮孢粉、形态等);孢粉学相关学科(地质学、海洋学、气候学等)。杂志的文种是英文,偶尔也使用法文和西班牙文,但附英文题目和摘要。该刊为高价  相似文献   

5.
在决油源孢粉学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兴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是以孢粉学为基础,以油气资源的评价和预测为目的。以原油、天然气和油田水中孢子花粉和藻类等植物微化石为对象,探索油气生成和运移的机理,解  相似文献   

6.
刘炳仑 《化石》1996,(1):29-29
用孢粉分析来寻找地下水刘炳仑水,对于全人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或者说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它直接参加机体的生命大循环和生命代谢。众所周知,孢粉学是新兴边缘学科,它的主干是孢粉分析。一般说来,孢子和花粉都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孢子存在于古今...  相似文献   

7.
孢粉素(Sporopollenin)是苔藓、蕨类植物的孢子和种子植物花粉外壁的主要组成物质。它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酯的氧化多聚化的衍生物。孢粉素具有抗酸解和抗生物分解的特性,因此由外壁所决定的孢子和花粉的形态在地层中能很好地保  相似文献   

8.
孢粉学是专门研究孢子和花粉的科学。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门新兴的科学在国外已获得较快的进展。在我国,过去这门科学是个空白,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与关怀下才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这门学科的研究机构从无到有,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到目前为止,不少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都设有专门的孢粉研究实验室,尤其是在地质、石油、煤炭等工业部门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更多,更普遍。显然,它不仅在古植物学和地层学中具有愈来愈重要的意义,而且联系到古地理、古气候、考古学、古人类、植被历史、医学、养蜂业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9.
孢粉学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10月27至3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50人。大会收到论文156篇。会议采取大会报告和分组讨论形式,就代表们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大会反映了我国孢粉学的研究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建设的许多方面,如,地质、石油、煤炭、水文、海洋、考古、农业、食品、医疗、保健、化装等。研究的对象不断扩大,从研究化石孢粉、现代孢粉,到研究原油、大气、海洋中的孢粉;从研究孢粉形态、孢粉成分,到研究孢粉的光性特征、破壁技术、超薄切片技术等,且都取得进展。尤其是近几年对现代孢粉成分的研究,为食品、医疗、保健、化装等方面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优质原料;化石孢粉成分的研究,为石油形成与  相似文献   

10.
孢粉相:原理及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并评论孢粉相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孢粉相从提出至今已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现已基本成熟。尽管如此,它对大多数孢粉学家(包括中国学者)来说仍然是陌生的。文中论述了进行成功的孢粉相研究的基础:孢粉有机质分类、术语及研究方法,包括采样、实验技术、数据采集和相识别的数学方法、古环境解释及能源潜力评价等方面。与传统的只注重孢型的孢粉学相比,孢粉相强调对样品中的所有沉积有机质进行总体评价,从而可以帮助人们从沉积物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更清晰地重建和描绘盆地沉积图景并评价目的地层的能源潜力。有机地球化学和煤岩学的一些研究内容和方向与孢粉相研究非常相似,文中对它们相关的研究也作了简评。它们对孢粉相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机质分类和术语上,一些孢粉相研究者完全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或煤岩学的。但是,这些学科在研究目的、实验技术及数据采集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孢粉有机质及其分类不一定对等于特定的干酪根型或煤岩显微组分,同时一个孢粉相也不一定等同于一个干酪根组合或有机质相。因此,孢粉相应该有独立的沉积有机质分类方案和术语系统。但是,研究方法和分类等方面的不同,并不会妨碍孢粉相获得与有机地化、煤岩学研究相似的结果。如果能够将孢粉相数据与其它方法的数据结合起来解  相似文献   

11.
孢粉-植被-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第四纪孢粉学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近些年来 ,孢粉 植被 气候关系研究已成为世界孢粉学界的热点之一。空气孢粉学的研究在大气环境污染监测、花粉过敏症、农业收成预报和第四纪植被与环境重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不断发展 ;近年来 ,为开展全球范围的古环境研究 ,各大洲相继建立了孢粉数据库 ,大量开展表土孢粉研究。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的建立 ,汇集了我国近半个世纪积累的孢粉资料 ,并利用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 ,系统开展了中国现代表土孢粉、6kaBP(中全新世 )及 1 8kaBP(末次盛冰期 )的生物群区模拟及重建 ,建立了花粉 气候转换函数和响应面模型 ,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冲积物孢粉学和环境考古孢粉学研究 ,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研究还有待于深入 ;特征指示种花粉雨研究 ,对古生态环境重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孢粉形态和孢粉分析是孢粉学的两个主干分支。研究地层中的孢粉化石,可以探讨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植被,以及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从而成为找油、找气、找矿、找水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现代孢粉,不但能为孢粉微体化石的鉴定提供对比的可靠依据,而且能为植物的系统发育与演化积累丰富的资料。另外,研究现代孢粉还在养蜂学、医学、侦缉学、冶金、照明、地形学和土壤学等方面,有着多种用途。1-冶金工业方面当今之世,在盛产一种蕨类植物石松的众多国度里,已把破囊而出的石松孢子,这些看来不起眼的小家伙,广泛用于各种金属…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孢粉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今年迎来了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本文就中国孢粉学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的回顾,重点列举中国孢粉学在地层孢粉学、第四纪孢粉学、孢粉形态学和应用孢粉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研究进展,并对中国孢粉学的今后发展提出展望,呼吁中国孢粉工作者不断开拓,利用当前孢粉学良好的发展机遇,开创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丛藓科(Pottiaceae)六种孢子的形态特征。在近极薄壁区的有无及形状、外壁纹饰的细微结构及分布等方面有区别。显示了同科不同属(Genus)、种(Species)间的遗传分化。但六种孢子的形态、大小、外壁厚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从孢粉学角度证实丛藓科可能是一个自然分类群。从孢粉形态和萌发孔类型上分析,六种丛藓孢子比泥炭藓(Sphagnum)进化。从孢粉萌发孔演化方面看,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比较,苔藓的近极萌发孔是处于原始位置。  相似文献   

15.
漫话小小孢粉刘炳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花粉是裸子植物和植物界的后起之秀,当代地球绿原的主宰──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一部分,而有些较低等的植物,如菌藻、苔藓和葫类植物的孢子囊中的孢子成熟后,破囊散发出来,就是孢子。孢粉学家,把孢子和...  相似文献   

16.
水蕨孢子壁的形成和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水蕨科(Parkeriaceae)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 Brongn.)孢子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水蕨孢子呈辐射对称, 三裂缝, 表面具肋条状纹饰。孢子壁由内壁、外壁和周壁三部分构成。在四分体阶段外壁已基本形成, 其外壁显著, 表面光滑, 质地均匀, 由孢粉素形成, 外壁厚约3-5 μm, 脊高约5-7 μm。周壁由绒毡层残余物在外壁表面沉积形成, 较薄, 厚度只有0.1 μm, 表面具有杆状突起。研究结果对揭示孢子纹饰和孢子壁各层的形成过程、来源和稳定性有一定的意义, 并为蕨类植物孢粉学和系统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对四川盆地东北缘宣汉七里峡剖面须家河组进行了详细的孢粉学研究,发现丰富的孢粉化石,共计59属113种,其中包括蕨类植物孢子35属62种,裸子植物花粉22属47种,苔藓类植物孢子1属3种,以及藻类化石1属1种。据此建立一个孢粉组合,命名为Dictyophyllidites-Lunzisporites-Chasmatosporites组合(简称DLC组合),并进一步分为上、下两个亚组合。根据孢粉组合内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代延限及与国内外有关孢粉组合的对比,提出其地质时代属于晚三叠世诺利期—瑞替期(Norian—Rhaetian)。该孢粉植物群反映了一个以蕨类植物的真蕨类、石松类和裸子植物的松柏类和苏铁类群等占主导且较为繁盛的植被面貌,揭示出温暖潮湿的亚热带—热带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中国孢粉学的发展历程,认为孢粉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是与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和知识创新工程的先后实施所带来的契机紧密相联系.呼吁中国孢粉工作者能正面抉择,不断创新,共同促成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学科间的联合.简要介绍论文集内容,除本文外,含回顾性文章2篇、地层孢粉论文8篇、表土花粉的陆地植被覆盖度模拟和孢粉通量论文各1篇、现代花粉形态论文3篇.  相似文献   

19.
水蕨孢子壁的形成和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水蕨科(Parkeriaceae)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L.)Brongn.)孢子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蕨孢子呈辐射对称,三裂缝,表面具肋条状纹饰。孢子壁由内壁、外壁和周壁三部分构成。在四分体阶段外壁已基本形成,其外壁显著,表面光滑,质地均匀,由孢粉素形成,外壁厚约3—5μm,脊高约5—7μm。周壁由绒毡层残余物在外壁表面沉积形成,较薄,厚度只有0.1μm,表面具有杆状突起。研究结果对揭示孢子纹饰和孢子壁各层的形成过程、来源和稳定性有一定的意义,并为蕨类植物孢粉学和系统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试论应用孢粉学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应用孢粉学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孢粉学在油气形成原始物质,环境科学研究,植物分类,农业与养蜂业等应用方面的进展,并对孢粉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了总结,期望对我国孢粉应用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