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床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癌患者卟啉代谢异常,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荷瘤小鼠的卟啉代谢规律.以卟啉为肿瘤的分子标志物,通过血清荧光测量建立起临床肿瘤诊断方法,研究了药物对诊断符合率的影响.通过血清荧光分析开展了临床癌诊断,其诊断符合率达90%.采用光纤技术和光学多道技术,研究了人皮肤及浅表组织的光学性质,建立起无创恶性肿癌的荧光光谱诊断的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白蛋白和原卟啉的敏化荧光特性,通过这一模拟实验,探讨了癌固有荧光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简介了显微直读仪的原理和结构,并介绍了应用显微直读仪代替普通显微镜检查桑蚕微粒子孢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荧光技术对恶性肿瘤进行诊断 ,至今仍是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对肿瘤荧光诊断的现状进行了评述。肿瘤荧光诊断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恶性肿瘤患者其肿瘤组织或体液的新陈代谢将发生异常 ,通过对这些异常物质的荧光检测 ,有望诊断肿瘤。肿瘤荧光诊断现有两种观点 :1 建立在卟啉代谢异常的基础上实验依据是 ,恶性肿瘤组织或患者的体液 (如血清 ) ,除正常荧光峰外 ,在 6 30 μm或 6 70 μm附近有一附加荧光峰 ,称之为肿瘤的“特征峰”或“固有荧光”。这附加的荧光峰和卟啉的荧光类似。认为这种附加峰是患者出现卟啉代谢异常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瓦屋山异黄精(Heeropolygonatumxulw.K.BacetM.N.Tamura)属百合科异黄精属,发表在日本刊物ActaPhytotax.Geobot.49(2):143-146(199)。它的拉丁名以四川大学许介眉教授的姓氏命名,因为他在四川百合科植物种类研究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其模式标本1998年5月19日采自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在光作用下,原卟啉和白蛋白复合物的发光特性,讨论了这些特性与临床诊断中所选择的癌固有荧光峰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代中期红外辐射成象技术开始发展,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种成象技术无法在军事上运用,但却在医学领域中首获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热象仪于1957年在美国研制成功,此后各国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卵巢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易扩散,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困难,而晚期疗效较差,本文注意结合临床及超声图象特点综合分析,诊断符合率为92.5%,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本组81例为1985年6月至1990年10月均为住院手术并为病理确诊,年龄3~66岁,平均40.8岁,共有瘤体115个,使用仪器为Aloka SSD—256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适度充盈膀胱,横、纵、斜多方位探查下腹部,摄片记录。二、结果:(一)卵巢恶性肿瘤75例,符合率92.6%,肿瘤最小直径3×4×4cm,最  相似文献   

9.
10.
探索用输出波长为488,0nm的激发光作为光源,用尿液作为样品的激光光谱法诊断糖尿病的可能性。在510nm~620nm范围内采集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尿样的荧光光谱,利用求二阶导数光谱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发现健康人的二阶导数光谱都有三个极小值,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二阶导数光谱却有四个极小值,糖尿病患者的尿样在550nm~570nm区间范围内比健康人多出一个极小值。用是否在550nm~570nm区间有极小值作为判据,可以比较方便、准确的将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的尿样区分开。  相似文献   

11.
12.
13.
及时的诊断和手术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相比肿瘤活组织检查,血液样本具有相对容易获取、无创伤、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因此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的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并从DNA、RNA、表观遗传、宏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水平探讨了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Gasdermin家族蛋白介导的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当宿主细胞感应病原体感染或其他危险信号时,Gasdermin家族蛋白被切割活化并诱导细胞焦亡。细胞焦亡过程往往伴随大量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在宿主清除病原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而病原体在与宿主长期“博弈”过程中也进化出抑制细胞焦亡的策略以实现免疫逃逸。本文介绍了细胞焦亡的发现历程及其在抗感染免疫中的重要功能,并总结了病原体抑制细胞焦亡的多种新策略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深入理解细胞焦亡的发生及调控机制,可揭示相关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有助于开发有效的抗感染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橙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GFPxm的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报道了从大型多管水母中分离出新的gfp基因。经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出的绿色荧光蛋白 (GFPxm)具有 4 76nm的激发峰和 4 96nm的发射峰 ,但是只能在低温下成熟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这里进一步报道GFPxm的 12种突变型。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果表明 ,有 7种突变型在 37℃条件下产生高的荧光强度。在 2 5、32和 37℃条件下表达 6h ,GFPxm16、GFPxm18和GFPxm19的相对荧光强度均高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 ,而GFPxm16和GFPxm16 3在 4 2℃高温表达时仍能保持高的荧光强度。这 7种突变型中的 4种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已获得良好表达。此外 ,有 6种突变型的荧光光谱红移 ,目前所达到的最长激发峰为 5 14nm、最长发射峰为 5 2 5nm。另外有 3种突变型具有包括紫外在内的两个激发峰 ,1种突变型只有单一的紫外激发峰。首次报道具有橙色荧光的突变型OFPxm ,它的激发峰为 5 0 9nm、发射峰为 5 2 3nm。 5 2 3nm属于黄绿色 ,但肉眼看到的蛋白为橙色。OFPxm在高温下可得到高水平表达且很好地成熟 ,但是因为低的量子产率而荧光强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荧光定量PCR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脑脊液(CSF)结核分枝杆菌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5例CSF结核分枝杆菌并与抗酸杆菌染色。结核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核抗体ELISA,简称酶联OT)进行比较。结果 荧光定量检测CSF结核杆菌的阳性率为11.1%,酶联OT为13.3%,抗酸杆菌染色为0%。结论 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CSF结核分枝杆菌不具有灵敏度,阳性率低,对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无多少价值,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必须寻找更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回顾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地球表面以及生活其上的有机界所作的综合研究,作出了两项伟大的成就:其一是生物的进化论,再者就是新近所作出的,有关岩石圈的综合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毫无疑问,这是当代地学研究中的最高成就。展望未来,我们似乎已能从一个略具雏形的身影上看出,在不久的未来,将会出现第三个重要理论,即大气圈演变的综合理论。生物进化论的出现,驱散了弥漫于各生物种类之间的神秘阴影,正面阐述了物种起源,从而澄清了人类自己的家谱。此  相似文献   

18.
19.
最近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推出了两种新型医疗仪器。一种是不久将问世的“智能手术刀”,它能立即告诉医生切除的是癌细胞还是健康组织。另一种正在研制的“智能分光镜”,则是利用光来检测正在癌变细胞的细微变化,从而有助于癌症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从多管水母属A equoren v ictu ria 分离出的绿色荧光蛋白(GFP) , 因其特有的生物化学性质及该基因在异源细胞内的表达产物亦能产生强烈的绿色荧光, 使其在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