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为了提高全院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重点,更新护理观念,使病人得到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方法:借鉴南方一些医院的做法,根据我院的特点,制定了标准,确定了目标,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考核措施,评出一、二、三星级护士,三星级护士是优秀护士。结论:开展护士星级服务有助于推动全院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开展护士星级服务工作的体会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为了提高全院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重点,更新护理观念,使病人得到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方法:借鉴南方一些医院的做法,根据我院的特点,制定了标准,确定了目标,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考核措施,评出一、二、三星级护士,三星级护士是优秀护士。结论:开展护士星级服务有助于推动全院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其在临床医学和药学、微生物研究、化工、环境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弗兰克氏菌红外光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内生菌分离技术的进展,国内外已从好几个属、种的放线菌结瘤植物的根瘤中获得了许多弗兰克氏菌的离体培养。为了解它们的分类地位,在弗兰克氏菌的形态、生理、细胞化学、血清学和与寄主植物的关系等方面均已开展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些资料。但在弗兰克氏菌的生态学研究方面报导甚少。为适应弗兰克氏菌生态学研究的需要,快速鉴别弗兰克氏菌和非弗兰克氏菌的差别,和探讨从不同属、种寄主中分离出来的弗兰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正常人及冠心病患者两侧劳宫穴(PC8)微弱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性。方法:对47名正常人和50名冠心病患者左右侧劳宫穴红外辐射进行检测,通过光谱形态分析和点值比较的方法对两侧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人体两侧劳宫穴红外辐射光谱形态基本一致,但在辐射峰处两侧劳宫穴红外辐射强度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人两侧劳宫穴辐射强度差值和冠心病患者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劳宫穴的红外辐射不能灵敏地反应冠心病心肌缺血缺氧的病理状态,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无刺激性探测和分析为经穴特异性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综述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在生命科学中的广泛应用.阐述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在生物大分子中的吸收峰位置、振动方式以及谱带归属,介绍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目前在肿瘤方面的研究,为从分子的角度研究癌变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是一个基础服务部门,在地方院校转型发展时期,图书馆要通过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和综合素质,为读者提供优质、有特色的服务来吸引读者使用文献资源,为全校师生读者教学、科研、学习提供文献资源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氨基酸酯化方法的比较及其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合成氨基酸酯锗类化合物时,制备了八种氨基酸酯,对文献提供的六种方法进行了实验比较,选出经济简便、产率高的方法。并对氨基酸及其酯的红外光谱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11.
运用中红外光谱法鉴别黄芩配方颗粒的不同生产厂家。分析黄芩配方颗粒六个生产厂家的红外光谱图、导数光谱图。同一厂家的黄芩颗粒样品的红外光谱图相似度很大,原始红外光谱图和一阶导数光谱图的部分特征吸收峰其位置、强度、形状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不能区分不同厂家。二阶导数在2914~2900、2887、1730、1565~1537、1500、1218~1206、994、763 cm-1附近的特征吸收峰其位置、强度、形状上均存在的差异,可以把六个生产厂家同时给鉴别出来。该方法具备快速、简便、无损、准确、绿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红外光谱技术在生物过程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线监测化学组分的浓度对许多生物过程都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探头需耐高温灭菌的要求和生物体系自身的复杂性给许多分析技术的在线监测带来了困难。近几年,随仪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对生物过程的原位或在线监测日益广泛。本文对红外过程分析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介绍了红外分析的原理、进展及在生物过程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彦长  张惠纯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5):302-307,301
本文着重介绍了Naumann等自80年代以来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别和鉴定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其检测方法、实验方案、细菌的红外光谱、方法的重复性及谱图量化、微分指数及其使用分别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IR-ATR)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学领域内的广泛应用。文中列举了ATR技术对生物分子的组成、形态、表面结构以及表面吸附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荧光光谱技术和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PAMP和脂质体的相互作用。PAMP与带负电磷脂作用后,其内源性荧光光谱峰位兰移,其荧光强度更不易被碘离子猝灭,提示PAMP和脂作用后其发荧光的色氨酸可能由水相移至疏水相。我们用自旋标记磷脂的猝灭实验测量了PAMP的插膜深度。FTIR实验表明,PAMP和带负电磷脂双层作用后将诱导PAMP的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红根草为唇形科鼠尾带根全草植物,是著名的广西道地药材和常用中药,对白血病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抗癌作用,主治菌莉、腹泻、肠炎、肺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感冒等症。为快速鉴别和评价不同产地中药红根草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该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对不同产地红根草进行检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及载荷因子等方法对不同产地样本进行鉴别。结果表明:(1)在1800~600 cm-1范围内,不同产地红根草根系在1727、1635、1551、1513、1442、1373、1255、1154、1036、795、776、690 cm-1等处均有较强的振动吸收,表明不同产地红根草主要化学组分构成比较相似。(2)红外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红根草化学成分的差异与地理位置有明显对应性,产地相近的地区红根草化学成分的较似,产地较远的区域红根草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有自己的特征。(3)通过PCA载荷因子分析,可以得出比原始图谱更多的化学成分信息,对主成分聚类贡献较大的吸收峰主要表现在1670、1630、1616、1579、1473、1411、1159、1129、1082、1042、1000、972、946、913、891、806 cm-1附近,进一步揭示出不同产地红根草化学成分差异主要是红根草内酯和甾醇类成分,以及主要有效成分红根草邻醌和丹参酮类成分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为红根草的引种栽培及良种选育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畜禽粪便堆肥的理化腐熟指标及其红外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新鲜的牛粪、猪粪和鸡粪为堆肥原料,通过室内模拟直接堆肥试验,研究堆肥过程理化参数变化、种子发芽指数以及腐熟物红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 堆肥过程温度变化明显,牛粪出现一次堆肥高温阶段,鸡粪和猪粪各两次,堆肥温度超过50 ℃以上时间均大于10 d,温度可以最直观地表征堆肥的腐熟程度.堆肥过程中pH值变化幅度较大,其中猪粪的pH值从6.63上升至7.74,鸡粪从7.73上升至8.66,牛粪则先从7.86上升至8.36再下降至7.52;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牛粪、猪粪和鸡粪分别下降23.3%、28.2%和31.7%;堆肥过程中,牛粪、猪粪和鸡粪的铵态氮含量分别下降87.8%、73.6%和79.7%,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至堆肥前的56.81、6.49和4.85倍,铵态氮/硝态氮均下降至2以下.温度、pH值、有机碳含量和铵态氮/硝态氮能较好地反映3种粪便高温堆肥的腐熟程度,且与种子发芽率相关性较高(P≤0.05).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堆肥过程中,牛粪和猪粪的脂肪族、多糖类物质减少,芳香结构化增强,腐殖化程度增加;鸡粪则相反.在建立理化指标体系的同时,应兼顾物质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在固氮研究中,红外光谱测定对探索蛋白质构型变化,金属配位体特性以及~(15)N、~(18)等示踪原子标记产物的鉴定等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这些样品多为液态,而且往往需要在厌氧条件下制备,常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研究了葡萄褐斑病病叶和正常叶片。测试分析了大褐斑病叶病斑处和非病斑处、小褐斑病叶病斑处和非病斑处、未染病正常叶片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葡萄叶片光谱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吸收带组成。褐斑病叶片光谱与正常叶片红外光谱变化主要在1 800-1 500 cm-1范围脂类、蛋白质酰胺的吸收区和1 200-900 cm-1范围多糖的吸收区。用1 800-1 500 cm-1范围拟合峰的峰面积比A1657/A1517考察蛋白质相对含量变化,A1738/A11517考察脂类相对含量变化,用吸光度比I1066/I1441考察多糖相对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患褐斑病的葡萄叶中脂类、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含量降低。褐斑病和正常葡萄叶红外光谱的二阶导数光谱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利用1 800-1 500 cm-1与1 200-900 cm-1范围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将正常叶片与患褐斑病叶片准确区分开。证明褐斑病叶片红外光谱在1 800-1 500 cm-1与1 200-900 cm-1范围为敏感谱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