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叉麻蝇属(Robineauella)系麻蝇科、麻蝇亚科中一个较小的属,由Enderlein氏在1928年以巨叉麻蝇(R.scoparia Pandell?,1896)为属模而建立。1937年Rohdendorf氏将它降为亚麻蝇属(Parasarcophaga)的一个亚属,并将伪叉麻蝇(R.pseudoscoparia Kramer,1911)归在该亚属内,翌年,氏记述了产于锡霍特山区的该亚属另一个种阔叶叉麻蝇(R.grunini)。此后,到1964年范滋德氏以伪叉麻蝇为亚属模建立了腹指麻蝇亚属(Digitiventra)与Robineauella并列为亚麻蝇属的两个亚属,并描述了锚形叉麻蝇(R.anchoriformis)隶属于前者,黄山叉麻蝇(R.huangshanensis)隶属于后者。同年,Kano et Field  相似文献   

2.
报道采自中国四川西部和北部麻蝇科 Sarcophagidae 2 新种:阿坝亚麻蝇Parasarcophaga abaensis,sp.nov.;蜀西细麻蝇Pierretia shuxia,sp.nov.。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我国四川峨眉山产麻蝇一新属、新种和甘肃舟曲产一新种进行了记述。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翼麻蝇属Pterosarcophaga Ye,新属 模式种:Pterosarcophaga emeishanensis Ye et Ni,新种 属征:雄性:触角很长,末端几达口前缘处,第三节约为第二节的4.5倍长,颊高约为眼高的1/4;前胸侧板中央凹陷无毛,中鬃仅小盾前1对;背中鬃4+5。第五腹板侧叶内缘有极密集的刷状鬃毛簇。雄性尾器:肛尾叶后面观亚基部两侧向外方显著扩展呈翼状;膜状突呈薄片状,单个;侧阳体腹突较发达。 本属与亚麻蝇属(Parasarcophaga Johnston et Tiegs,1921)近缘,但本属触角很长;颊低;第五腹板有刷状鬃毛簇;肛尾叶后面观亚基部两侧向外方显著扩展呈翼状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产自湖南省、沅江县的麻蝇科的一个新种,订名为柳氏亚麻蝇Parasarcophaga liui。它的后足胫节无长缨毛;侧阳体基部腹突非常发达;侧阳体端部的侧突单纯而短小等,以上的综合特征,可与酱麻蝇亚属内所有已知种相鉴别。新种的正模和副模标本分加别保存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和湖南省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5.
薛万琦 《昆虫学报》1979,(2):192-195
在整理辽宁本溪地区麻蝇科和丽蝇科标本过程中,发现槽叶亚麻蝇 Parasarcophaga uliginosa(Kra-mer,1908)应成立一新亚属,同时发现二新种和二新亚种,一并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四川麻蝇族一新种及一新纪录种(双翅目:麻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四川省西部山区蝇类调查中,发现麻蝇族钳麻蝇属(Bellieriomima)一新种及翼突亚麻蝇,后者为国内首次发现,一并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冯炎 《昆虫学报》1989,(2):255-256
自然界亚麻蝇属(Parasarcophaga Johnston et Tiegs,1921)间性体(intersexes)的出现,国内尚未见报道。作者在川西地区蝇类生态地理区系调查中,发现该属间性体二例,经解剖,均属雌性伪雌雄同体(feminine hermaphroditism),现记述如下。 1.白头亚麻蝇P.(s.str)albiceps(Meigen, 1826)间性体 该间性体具有部分雄性外形特征:中足股节无中股器,该股节与后足股节后腹面具超过各该股横  相似文献   

8.
曲股欧麻蝇Heteronychia curvlfemoralis Li,1980 本种系中国学者李荣1980年发表的新种,模式产地为四川峨眉山;当时仅记述了雄性。1982—1985年,作者分别于广西桂林和贵州的安顺、紫云、平坝等地采获本种的雌性和雄性标本多只(内有正在交尾的标本1对)。雄性确认为本种,从而获知雌性,特记述如  相似文献   

9.
早昔,有关我国麻蝇科麻蝇亚科种类的记载,有Bottcher,1912,Baranoff,1931,Rohdendorf,1937,Seniorwhite,1924、1940,Thomas,1949,等人的记述,何琦教授在三十年代致力于麻蝇的分类研究工作,报告了产自北京、河北东陵、浙江义乌、广东海南岛等地的麻蝇新种和调查结果,为我国麻蝇分类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先有中国麻蝇亚科Sarcophaginae名录郭郛氏报告了上海的麻蝇,后范滋德、马忠余、叶宗茂等分别报导了麻蝇14个新种(亚种),1965年范滋德氏出版了《中国常见蝇类检索表》,记述麻蝇亚科种类73种,是对前一阶段调查研究工作的总…  相似文献   

10.
近脉花蝇属为典型的高原性蝇类,至今仅知分布于我国。1907年Stein氏各根据一个雄性记述了两新种并建立该属,1911年Schnabl及Dziedzicki二氏补充描述了这两种的雄性尾器并把该属降为山花蝇属(Hyporites Pokorny,1893)的一个亚属,之后仅有转述性的记载(Seguy,1937;Hennig,1966)。我们近年来在青海省采到4种近脉花蝇,包括两个新种,在西藏采到一新种,现一并记述如下。正模存上海昆虫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测序Cytb基因和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来推定15种麻蝇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在世界麻蝇名录中,本研究的15种麻蝇能够代表麻蝇属Sarcophaga的6个亚属。连接序列(972bp)被用于系统发育分析;分析方法包括了了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以及贝叶斯法。我们的结果提示了亚麻蝇亚属Parasarcophaga、别麻蝇亚属Boettcherisca以及红麻蝇亚属Liopygia的单系性,同时也表明蛇麻蝇亚属Liosarcophaga和德麻蝇亚属Pandelleisca并不是单源的。不过,目前的研究并不能分辨野德麻蝇S.(Pandelleisca)similis和峨眉叉麻蝇S.(Robineauella)coei的系统发育位置。此外,最大简约分析和似然功能分析在scopariiformis-iwuensis进化枝和polystylata-hui进化枝的关系上产生了不一致的系统发育推断。因此,后续研究不仅需要其他的分子标记,也需要更多的分类取样。  相似文献   

12.
报告了发现于云南的缨尾酱麻蝇Liosarcophaga(s.str.)fimbricauda n.sp.新种。云南酱麻蝇是该属新组合的种,在广西首次发现。噶伦堡亚麻蝇和伊萨乌拉亚麻蝇都是云南酱麻蝇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工作者于1977,1978两年曾对托木尔峰进行综合科学考察,采到一批昆虫标本,我们对其中的麻蝇科(sarcophagidae)进行了初步研究整理,共发现31种,其中麻蝇亚科Sarcophaginae有四个新种,现记述如下。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1.巨尾折麻蝇,新种Blaesoxipha(s. str. )magniforcipis sp. nov. (图1)  相似文献   

14.
折蜂麻蝇属Oebalia Robineau-Desvoidy,1863隶麻蝇科蜂麻蝇亚科,由于雄性尾器形态特殊而极易辨认;过去仅知分布于欧洲及亚洲北部。本属长期以来以Ptychoneura Brauer et Bergenstamm,1889为属名,后经(1963)订正,确认Ptychoneura仅为本属的一个亚属。本文就青海省蝇类调查中发现的一新种进行描述,这也是本属在我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1980年3月至1982年5月对太原市常见麻蝇的生态学调查研究结果,共获麻蝇科35种,其中以棕尾别麻蝇、白头亚麻蝇、红尾粪麻蝇、红尾拉蝇、黑尾黑麻蝇及酱亚麻蝇等为当地优势种群。并对优势种群的季节消长、越冬及其幼虫孳生习性分别作了介绍。太原市常见麻蝇活动期限在3月中旬至11月中旬,7、8月份多数种类出现高峰,高峰季节与当地肠道流行病的高峰有关。优势种类主要以蛹期越冬,但急钩亚麻蝇也有幼虫越冬的现象。发现幼虫孳生场所5类:人粪便类、畜粪便类、腐败动物质、腐败植物质及垃圾。文中并对防蝇灭蝇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常见麻蝇幼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麻蝇幼虫的研究,报道仅及三龄幼虫,至于一、二龄幼虫,国内尚无记载,国外文献中亦不多见。三龄幼虫的研究固然重要,对一、二龄幼虫进行研究也很需要,不仅对蝇蛆病的病原学诊断有用,而且有助于蝇类系统发生学的探索。本文对我国常见的4属7种麻蝇各龄幼虫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其中急钩亚麻蝇和结节亚麻蝇为首次描述。  相似文献   

17.
对常见麻蝇早期幼虫的形态观察研究有助于蝇类早期幼虫的分类及其所致蝇蛆病的诊断。有关蝇类早期幼虫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报道很少。菊池滋(1972,1974)及作者先后对肠胃蝇(Gasterophilus intestinalis)、牛皮蝇(Hypoderma bovis)、纹皮蝇(H.1ineatum)、羊狂蝇(Oestrus ovis)及7种丽蝇与绿蝇(景涛1985)的早期幼虫与三龄幼虫用扫描电镜作过观察研究。但对麻蝇幼虫的观察至今尚未见详细报道。为此,1981年至1983年对常见4种麻蝇早期幼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材料与方法标本来源从野外采到怀孕的雌性麻蝇,或用诱蝇笼在旁边开一12×12cm的口,缝…  相似文献   

18.
在整理1982—1983年采集的麻蝇科标本中,发现两个新种,分别隶属于伊麻蝇属(Iranihindia Rohdendorf,1961)和细麻蝇属(Pierretia Robineau-Desvoidy,1863)。现报道如下,伊麻蝇属在我国也是首次记录。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云南省卫生防疫站。 一、密刺伊麻蝇,新种 Iranihindia spinosa sp. nov. (图1—3) 鉴别特征 新种雄性肛尾叶后缘中部特别凹人,端部两侧都有复行的刺状鬃;前阳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麻蝇科麻蝇族细麻蝇属的两个新种,全部模式标本均保存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20.
阳春台南蝇Tainanina yangchunensis Fan et Yao,1984 本种系范滋德、姚爱民于1984年(动物分类学报9(2):176—178)根据广东阳春县春湾产的一只雄性标本记述,当时未获雌性。王宝林、杨祖堂1984年7月27、28日在四川渡口和9月25日在四川米易均采到雄、雌台南蝇属标本,共获108,雄蝇已确认均为阳春台南蝇,从而获得本种雌性,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