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NA依赖蛋白激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依赖蛋白激酶由Ku异二聚体和DNA-PKcs组成,结合Ku蛋白后,DNA-PK激酶活性激活,DNA依赖蛋白激酶具有多功能性,参与DNA修复、基因重组以及复制、转录等多种细胞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翟启慧 《昆虫学报》1989,32(3):365-375
重组DNA技术即基因工程,亦为人们称做基因克隆或基因操作。重组DNA技术已被应用于昆虫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本文首先对重组DNA技术及基因转移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与重组DNA技术配合应用的重要手段)作一简述,然后着重介绍这些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重组DNA技术 重组DNA技术就是将DNA从细胞中分离出来,切割成片段,与载体DNA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导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棉花曲叶病是棉花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的病毒病害,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家地区大面积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在中国广西南宁的棉花田间发现了棉花曲叶病害,在广西的黄秋葵中也发生了曲叶病,二者的病原均为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V),为了对这2个病害有更深的了解,本文对该双生病毒伴随的DNA小分子进行测序分析。【方法】分别从广西南宁地区感染CLCuMV的3棵棉花和3棵黄秋葵中提取总DNA,用CLCuMV DNAβ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将产物分离纯化并克隆测序,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从棉花曲叶病害中分离得到了1384 nt的新型重组DNA分子,以及从黄秋葵曲叶病害中分离得到了754 nt的新型缺失型DNA分子。研究结果表明1384 nt重组分子是由CLCuMV GX1的DNA-A和DNAβ重组而成。重组分子大部分来源于CLCuMV的DNA-A,包含基因间隔区,附近的部分AV2和AC1基因,以及反向互补的部分AC3基因。其余部分来源于伴随的DNAβ,包含A-rich区域。分析拼接片段的附近序列,发现接头部分含有2-3个共同碱基,推测为重组作用发生的位点。与以前报道的在实验室中产生的CLCuMV重组分子进行比较显示,DNA-A的基因间隔区和DNAβ的A-rich区在重组过程中非常保守。另外,754 nt的重组小分子是由CLCuMV Okra1 DNAβ缺失突变产生,缺失了大部分的编码C1蛋白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以及小部分的A-rich区。【结论】本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分离到了来源于CLCuMV和卫星DNAβ的重组分子,以及DNAβ缺陷型分子。这2种重组小分子以前未见报道,这也是在中国发现的棉花曲叶病毒中首次发现重组分子。这种基因组变异现象在棉花曲叶病毒的进化和寄主适应过程中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细胞DNA复制、修复和重组途径的衔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肠杆菌为例围绕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进行分析和总结.DNA复制、损伤修复和重组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分子水平上,DNA复制、损伤修复和重组过程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上述途径可以通过许多关键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以协调和整合,并籍此使遗传物质DNA得到有效的维护和忠实的传递.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许多细胞内关键蛋白及其功能在生物界中普遍保守性的事实,相信来自大肠杆菌有关DNA复制、修复和重组之间的研究成果也会对相关真核生物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DNA复制是由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需要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和引物-模板;在引物的3′-羟基上,按模板的指令逐个添加脱氧核苷酸,生成碱基序列与模板互补的新DNA。复制时,DNA双链先打开,形成复制叉,随着复制叉的移动完成复制过程。双链DNA的复制是半不连续的,即先导链是连续合成滞后链则为不连续合成;后者先生成若干短片段(冈崎片段),再连在一起。 DNA复制在基因组的加倍、DNA重组以及修复DNA所受损伤等方面都对生命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纤毛虫大核分化过程中DNA的重组,包括小核染色体的断裂、间隙片段的删除、大核特定序列的扩增以及在大核基因的两端加上端粒。本文重点介绍和讨论了DNA片段删除与重排的类型、间隙DNA片段的序列特点,以及DNA删除与重排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程序性和非程序性DNA双链断裂起始于生理条件下的需求(如减数分裂重组)和外界的刺激(如离子辐射等).DNA的双链断裂会严重影响基因组的稳定性,因而需要恰当的处理并以一种可调控的方式加以修复.近期研究表明,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在DNA损伤反应以及减数分裂重组修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综述参与在同源重组依赖的DNA双链断裂修复过程中与泛素化相关的蛋白质以及一些蛋白质复合体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及功能.  相似文献   

8.
对生物大分子形状的正确了解有助于对其功能的解析。事实上,借助于电子显微镜观察法,使我们在对构成细胞各组分功能的探讨和研究方面收益匪浅。自从生物学家们认识到DNA在细胞行使其功能中的重要性以来,电子显微镜便成为一种最重要的技术手段而被用于分析DNA的结构,研究DNA的复制、重组和转录机制。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技术又有了非常大的改进,使人们已经能够借助于电子显微镜,观察介入DNA复制、重组和转录等过程中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的活体状态。今后,在对生物大分子的活体行为进行探讨时,电子显微镜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书是知名度很高、不断更新的《最新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编》(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系列的精编版本。新版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修订和更新,包括: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DNA的制备和分析,DNA和RNA的酶学操作,RNA的制备和分析,重组DNA文库的构建,重组DNA文库的筛选,DNA序列测定,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最近的20~30年间,是现代生物科学迅速发展的年代,随着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的涌现,生物学家已经做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开拓了不少新的研究领域,从而全面革新了生物科学的研究现状。其中,最引人注目并被公认的是以DNA重组为中心的基因工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