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7年78年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二室豫西队在河南西部潭头盆地、卢氏盆地、灵宝盆地和济源盆地下第三系中采到一批哺乳类化石。豫西地区早第三纪哺乳类化石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已有发现,但五十余年来,除1956年周明镇教授等在卢氏盆地卢氏组中采集了大批哺乳类化石外,进展不大,况且化石层仅限于上始新统。而豫西队发现的新材料表明,豫西地区存在古新  相似文献   

2.
始新世晚期的哺乳类化石层位是我国发现化石种类最丰富、研究工作做得最多的早第三纪脊椎动物化石层位之一,而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产晚始新世哺乳类化石的地层,是我国除内蒙二连地区外在这方面研究最早和发现化石最多的一个地区。但是,有关这一地区主要含化石的地层和化石地点的资料,大多比较零散,而且有一些错漏之处,需要补充、修订和从地层及生物群方面进行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1)河南卢氏盆地始新统卢氏组剖面的描述、化石地点与发现的脊椎动物属、种名单及其动物群性质的讨论。(2)关于河南、山西间黄河岸边“垣曲盆地”始新世、渐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的分布、层位和时代方面的修订和补充资料。(3)河南济源的晚始新世哺乳类化石地点述要。  相似文献   

3.
河南潭头、卢氏和灵宝盆地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的划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这篇短文中,根据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进一步叙述和讨论了豫西潭头、灵宝和卢氏三个盆地的中、新生代地层的划分问题。在这三个盆地的中、新生代堆积物中,属于晚白垩世的有潭头盆地秋扒组和灵宝盆地的南朝组,后一个盆地还可能存在着时代更早的白垩纪地层。在潭头盆地的高峪沟组和大章组中分别找到中古新世的阶齿兽、中兽科和晚古新世的牧兽科、假古猬科化石;在潭头组中发现原恐角兽类和古脊齿兽类化石,时代为早始新世。在灵宝盆地的项城群中尚未找到哺乳类化石,可能包括古新世和始新世早中期的堆积。卢氏盆地的卢氏组和锄钩峪组以及灵宝盆地的川口组和浑水河组的时代为晚始新世。卢氏组下部和川口组或许可延至中始新世。  相似文献   

4.
<正> 南宁盆地脊椎动物化石地点目前所知不下七处。本文着重记述了1974和1979年笔者采自邕宁县五塘公社莲塘村的石炭兽化石,并对盆地东部下第三系作一初步划分。本文首次报道南宁盆地发现脊椎动物化石,对研究石炭兽的演化、发展和分布,对盆地第三系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一、化石地点及地层概况莲塘村位于南宁市东北约32公里、五塘圩东5公里、邕宾(南宁—宾阳)公路南侧。石炭兽化石产于莲塘村东约300米远的小煤窑、距地表8.3米深的褐煤层顶板(灰色泥质粉砂岩)中。  相似文献   

5.
河南卢氏上始新统卢氏组下部含脊椎动物化石层中,曾发现过好几种在第三纪早期哺乳类进化上很有意义的化石,例如:古齿兽科的副等尖齿兽(Paratriisodon),古剑齿虎(Eusmilus),始犬(Miacis),双锥兽(Dichobune)等。最近,在同一批材料中,又发现了一种新的跗猴类的灵长类化石,虽然只有一个不太完整的标本,但因我国已知的古老灵长类化石的材料很少,所以还是一个较有意义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化石》1992,(2)
禄丰是一个小的红色盆地,在昆明市两北102公里处。盆地中发育着的中生代陆相地层中含有丰富的恐龙化石。1938年,古生物学家卞美年和王存义在禄丰盆地首次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批化石经畅钟健教授研究后开始享誉世界。禄丰被人们称为恐龙之乡。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古生物学家络绎不绝地相继来到禄丰盆地进行恐龙化石考察。目前禄丰恐龙动物除了恐龙化石外还有两栖类,龟鳖类、觚类,似哺乳爬行类和原始的哺乳类,共有6目30余种。  相似文献   

7.
河南卢氏盆地的中兽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了河南卢氏盆地的中兽科化石材料,命名了强中兽属一新种———李氏强中兽(Harpagolestesleeisp.nov.)。该种P4后附尖非常发育、向颊侧突出;M2的原尖长,前端偏于舌侧、后端偏于颊侧,冠面轮廓近于长方形。报道了东方强中兽(Harpagolestesorientalis)的第一件下颌标本,并对该种的特征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描述的一个厚中兽未定种(Pachyaenasp.)可能是该属已知最晚的代表。还鉴定出两件Mongolestes属的标本及一件属种未定的中兽科化石。  相似文献   

8.
山西东南部榆社盆地乳齿象类化石的新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本文是关于山西东南部榆社盆地的两种乳齿象类化石新材料的研究。榆社盆地上新统全部地层从下到上均甚发育,并合有极为丰富的象类化石。化石保存情况比较完美。该地所产的象类化石曾经杨锺健(1935)、德日进、汤道平(1937)作了详细的研究,种类很多。胡步伍(1935)所著的中国象类化石一书中,仅有 Anancus sinensis(Hopwood)一  相似文献   

9.
西藏林芝盆地新生代晚期的自然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地质概况林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东经94°20′;北纬29°30′,海拔高程为2950—3080米。林芝盆地为一狭长条状的山间盆地,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尼洋河自西北向东南纵贯盆地。另一条林芝河由东而西流入盆地。两条河流流经盆地破坏了原来的湖相沉积物,都汇集到雅鲁藏布江中(图1)。1975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林芝盆地东南县城建筑公司砖瓦厂,发现了古湖相沉积物和尼洋河阶地堆积物。残存的古湖相沉积物面积不大,但含有哺乳类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在林芝尼洋河右岸一  相似文献   

10.
李凯清  岳峰 《化石》2022,(1):13-16
披毛犀是泥河湾动物群的重要成员,也是泥河湾盆地(桑干河盆地)常见的化石种类.化石发现表明,披毛犀是泥河湾盆地远古人类长期形影相随的亲密伴侣.  相似文献   

11.
斋桑盆地自晚白垩世以来即为淡水湖泊环境,其始新世至中新世湖相及湖边缘相沉积物产有丰富的轮藻化石。文中建立三个轮藻化石组合:(1)Harrisichara mitella—Peckisphaera zajsanica组合(中始新世早期);(2)Lychnothamnus formosus—Peckichara组合(中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3)Gyrogona aralica—sphaerochara clearus组合(中--晚渐新世)。斋桑盆地轮藻化石出现的最高层位为下中新统且化石稀少,推测系盆地环境日益干旱所致。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本文所描述的珊瑚化石,系卢衍豪教授于1942—1943年在陕西南部汉中梁山上二叠纪地层中采得。梁山区的上二叠纪,根据卢氏最近发表的论文,可以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石灰岩夹层燧石,厚约400余米,下部为页岩,厚仅2米,卢氏分別名其为吴家坪石灰岩和王坡页岩,相當于中国南方的乐平统。页岩中未曾发现动物化石,只有不能鉴定的植物化石碎片,而珊瑚化石则全部产在吴家坪灰岩中,它们和(?)科Codono-fusiella,Reichelina 及绿藻共生。吴家坪灰岩中的珊瑚化石,根据已知材料,包括下列种属:(其中最后三种,已为曾鼎乾先生描述。)  相似文献   

13.
湖南洞庭盆地西部的恐龙蛋化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九七六年一月,湖南省石油地质普查勘探大队胡济民等同志在测制洞庭盆地西部桃源县宝塔湾—常德县岩码头白垩—第三纪地层剖面时,于岩码头北约二公里的彭穴坡渡口附近采到一窝蛋化石。同年九月又在该地离蛋化石地点不远处,采到另一窝长形的恐龙蛋和一些碎蛋片(图1)。这些标本保存较完好,而且蛋壳结构特殊,对地层划分与  相似文献   

14.
山旺生物群     
《生命世界》2006,(4):55-55
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22公里的山旺是我国著名的中新世纪石点,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我国古生物化石重点保护区。山旺古生物化石保护区为一天然盆地,内部地层由灰白平整、层叠如纸的硅藻土贡岩组成,硅藻土沉积厚度约为20余米。  相似文献   

15.
<正> 197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00273部队叶常辉等,在广东三水盆地东北缘,南海官窑镇南南东8公里的新村小水库西侧,采获两枚哺乳动物骨骼与牙齿化石。经南颐同志带往古脊椎所,鉴定为:Bemalambdidae(张玉萍鉴定),这是广东珠江三角洲首次发现的阶齿兽类化石点。 1979年8月,笔者与饶均文同志,寻踪往南海新村进行化石采集及剖面测制,该点大致层序如下: 新村羊子岗水库(山塘)剖面: ……覆盖…… (土布)心群一组(E_(1-2)bx~1) 3.紫红色含铁灰质石英粉砂岩夹含钙粉砂质泥岩,常见钙质结核,大小不等。见哺乳类:Bemalambdidae,颌骨、椎骨、肢骨、牙齿化石,顺层分散埋藏。5.10米 2.浅黄色、灰绿色含泥灰质石英粉-细砂岩及紫红色含铁泥质石英粉砂岩,具灰绿色钙质斑点及钙质结  相似文献   

16.
豫西灵宝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介形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五十年代起,李传夔就对豫西的小型盆地进行了研究。随后,童永生和王景文(1980)又对这些盆地的白垩系一下第三系的划分对比做了工作。但这些盆地所含的微体古生物化石未见报道。笔者于1978、1979年两次到灵宝川口河、项城、枣窳和反坡等地观察地层剖面,采集了微体古生物化石样品,在白垩系和下第三系项城组中获得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本文描述了灵宝盆地的介形类化石11属22种,其中8新种,2未定种。  相似文献   

17.
安徽潜山盆地古新世地层和脊椎动物概述(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山盆地中、新生代红层由一套单斜的碎屑岩组成,划分为上白垩统高河埠组、古新统望虎墩组(分为上、中、下三段)和痘姆组(分上、下两段)。1970年以来,在潜山盆地的持续调查发现了大量脊椎动物化石。迄今为止,潜山盆地古新统共报道了45属61种(含9个未命名的种)脊椎动物,包括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中哺乳动物最为丰富,共有33属46种(含7个未命名种),分属10个目16个科。根据化石产出的层位,可以在潜山古新统中识别出7个化石层位。基于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学证据,望虎墩组下段至上段下部可以大致与广东南雄盆地上湖组和江西池江盆地狮子口组对比,对应于亚洲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上湖期;望虎墩组上段上部和痘姆组可以与南雄盆地浓山组以及池江盆地的池江组对比,与浓山期相对应。综合我国几个古新世盆地的古地磁研究结果显示,上湖期可以大致与北美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Puercan和Torreionian对比,浓山期则与Tiffanian早中期(Ti1-Ti4a)相当。上湖期和浓山期还可以进一步与国际地质年表中的丹尼期(Danian)和塞兰特期(Selandian)对比。因此,潜山盆地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的时代属于早、中古新世。  相似文献   

18.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出露有大面积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其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从1930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在此发现奇台龙化石(Tianshansarus Chitaicnsis)以后,先后有许多中外地质、地理学家和工作者前往科学考察和地质调查,并发现了以卡拉麦里龙为代表的一批恐龙化石和多处硅化木化石点。笔者以开发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旅游资源的角度对这个地区进行了考察,四天中观察了两个主要的硅化木点、两个恐龙发掘点及著名的五彩城、火烧山。我们认为,这里的地质旅游资源很丰富,如绚丽多彩的侏罗纪地层、干旱区特有的风成地貌,尤其是壮观的化石森林景观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既有科学性,又有观赏性,应建立保护区,尽快开发成重要的古植物化石旅游景点。硅化木在准噶尔东部分布范围很广,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中记载,  相似文献   

19.
秦岭山中有许多小型断陷红色盆地,其中堆积了厚度及成岩作用不完全相同的、以河湖相为主的沉积。长期来,地质工作者除在少数盆地中(如卢氏盆地等)作过一些古生物地层工作外,对大多数盆地的地质研究都不够。在陕西境内的秦岭,这样的红色小盆地很多,研究程度都很差。从可以搜集到的资料看,几乎所有的分层都是岩性分段,确定和划分地层时代的依据极其不足。  相似文献   

20.
一.绪言同善镇盆地是位於山西省南部垣曲县北部的一个小盆地,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南面与垣曲盆地相接,照一般地图,以北正是太行山脉与中条山山脉相连接的地方。垣曲盆地的新生代地质,过去曾经安特生、李悦言等作相当详细的调查,但同善镇盆地则仅知有周口店期的红色土层分布。1953年秋,著者曾与王择义、胡长康等同志去该区作短时观察,除对盆地中部的一般地质情形得一初步认识外,并在同善镇村西约2公里的郭家漥发现合泥河湾期哺乳动物化石的地层,在地层及古生物上都有相当意义,故作简单报道。本文著者承惁种钟健教授在标本鉴定及有关地层问题的讨论上给予指道,谨致谢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