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真菌蚊属一新种记述(双翅目:菌蚊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鸿  杨集昆 《昆虫学报》1996,39(3):310-311
北京真菌蚊属一新种记述(双翅目:菌蚊科)吴鸿,杨集昆(浙江农业大学杭州310029)(北京农业大学北京100094)真菌蚊属MycomyaRondani我国目前已知28种,分布较广。本文记述采自北京门头沟小龙门林场的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2.
异镂舟蛾Loudonta dispar (Kiriakoff)又名竹蚕、竹苞虫,属鳞翅目舟蛾科。是我省楠竹的主要害虫。我们于1974—1975年对此虫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 形态简述(图1) 成虫 雌蛾体长2.0—2.2厘米,翅展4.5—4.6厘米,触角双栉形,栉齿较雄蛾短,前翅黄色,近前缘与基角深黄色,近臀角与顶角处为淡黄色;后翅淡黄或白色。腹部盖有较深的黄白毛。雄蛾体长1.6~1.8厘米,翅展3.6—3.8厘米,触角栉齿较长,羽毛状,前翅黄褐色,后翅茶褐色,翅缘披有黄褐色短毛,腹部茶褐色。  相似文献   

3.
黄皮 Clausena lansium是我国南方原产、特产的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 ,近年来发现咖啡豹蠹蛾 Zeuzera coffeae Nietner[1~ 4 ]严重为害该果树 ,作者 1 995~ 1 998年在粤西地区对该虫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现将结果整理于下。1 形态特征 (图 1 )1 .1 成虫雌蛾体长 1 6~ 2 3 mm,翅展 3 7~ 5 4mm,触角丝状。雄蛾体长 1 1~ 1 8mm,翅展 1 2~1 5 mm,触角基半部双栉状 ,端半部丝状。前足胫节内侧有一个比胫节稍短的前胫突。全体灰白色。前翅密布大小不等的蓝色短斜斑点 ,后翅上的斑点较淡 ,中部有一较大的蓝黑斑。前后翅外缘各有 8个色深而…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周尧教授指导下,在从事中国木蠹蛾科分类研究过程中,出现2个中国新纪录种,现纪录如下:黑袖木蠹蛾 Cossus acronyctoides(Moore) :翅展40—43mm,触角单栉状,伸达前翅前缘中央,头、胸、腹均为暗灰色。前翅较阔。基部1/3 褐灰色无条纹,端部2/3暗黑色。布满模糊细纹,无亚外缘线。后翅暗灰色,端部翅脉间有5条明显的暗色条纹。后足爪间中垫发达。  相似文献   

5.
一种漆黑污灯蛾的雌雄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树椿 《昆虫学报》1988,(3):340-340
1987年7月2日笔者在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水溪边的灌木上采到一头漆黑污灯蛾Spilarctia infe-rnalis(Burler)雌雄嵌体的个体(见图)。该蛾左翅长18.8mm,右翅长15.5mm。左翅全为赭白色与雌蛾的翅色相同,右翅全为黑色与雄蛾的翅色相同。头部一些构造,如一对触角为发达的栉齿状,下唇须背面黑色,腹面红色(雌蛾触角为不发达的短栉状,下唇须背面黑色,腹面淡黄色),均表现为雄蛾特征;腹部端部三节背面为棕黄色(雄蛾腹部端部三节为黑色),表现为雌性特征。腹端外生殖器表现为与正常型有差异的雄性构造。据文献报道,雌雄嵌体虽属罕见,但多见于鳞翅目昆虫,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特别是性染色体的不等分布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蔡荣权 《昆虫学报》1984,(2):211-214
本文发表刺蛾科一新属和两个新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副纹刺蛾属Paroxyplax新属 下唇须中等大小,稍向上弯伸不过额;雄蛾触角长双栉形,触角干末端1/4生有一簇长的鳞毛,乍看似变粗大,雌蛾触角丝形;胸腹部粗壮,披毛浓厚,翅基片基部有一竖起成角形的毛簇,后胸背中央和腹背基部中央具毛簇,足披浓密长毛,后足胫节有两对距;前翅前缘内半部直,外半部微拱,翅尖尖,外缘与后缘分界处不明显,呈弧形曲,脉序与斜纹刺  相似文献   

7.
<正> 枣刺蛾Iragoides conjuncta(Walker)是一种食叶性害虫。在阜平县等枣产区发现为害。在平山县、北戴河、迁西县、玉田县等地也有此虫发生。现将1972年在阜平县北水峪大队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一、形态概述 成虫 雄蛾翅展28—31.5毫米,触角短双栉状;雌蛾翅展29—33毫米,触角丝状。全体棕褐色。头小,复眼一对,灰褐色。胸背上部鳞毛稍长,中间微显棕红色,两边为褐色。腹部背面各节有似“人”字形的棕红色鳞毛。前翅基部  相似文献   

8.
中国栉蝠蛾属一新种(鳞翅目:蝙蝠蛾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了采自浙江省安吉县刚竹林中的中国栉蝠蛾属Bipectilus一新种,定名为浙江栉蝠蛾Bipectilus zhejiangensis Wang, sp. nov.。该新种与中国栉蝠蛾属其它种的不同点在于:前翅Cu2脉不与A1脉相连接;外生殖器上的背兜向两侧分开,钩形突呈角质状。  相似文献   

9.
从1979年我们从事本蠹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以来,得到西北农业大学周尧教授的亲切关怀及热情的教诲。该新种以他的姓氏命名,以表达我们的衷心谢忱。本新种记述如下。周氏木蠹蛾Parahypopta choui,sp.nov. :虫体中等大小,翅展36毫米,体长19毫米。触角单栉齿状,较细长,伸达前翅前缘1/2处,鞭节60节;端部五节明显细小,但端节相对较细长;中部栉齿长相当于触角杆粗。栉齿端部与基部宽度略等,末端园钝;栉齿末端及两侧密生白色绒毛,触角杆背  相似文献   

10.
陈一心 《昆虫学报》1986,(3):312-313
本文记述图夜蛾属一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隐图夜蛾Eugraphe obsoleta新种(图1) 翅展29毫米。头部淡褐色,下唇须第1、2节外侧大部褐黑色,第3节淡黄色,头顶褐色,雄蛾触角双栉形,栉齿短,有纤毛,颈板与翅基片淡褐色,胸部背面黑褐色,足暗灰褐色;腹部暗褐色,节间赭黄色;前翅淡赭黄色,中室色较暗,各横线不明显,环纹大,近圆形,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水蜡蛾属一新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吉林水蜡蛾Brahmaea jilinensis Zhang,新种(图1—5) 雄虫体长35mm,前翅长58mm。触角黄褐色,双栉状。体背、腹黑色,头顶在触角间有黄褐色纹,前胸的前缘、肩片具黄褐色边。腹部两侧有黄褐色波形纵纹,纹内有黑边椭圆形斑。前翅外缘为灰褐色边,内侧有一列半圆形斑带,顶角者具黑斑,翅中部由10个不整齐的脉间长黑斑组成中横带,黑斑中间为黄褐和黑褐色,中横带的内外两侧各有5  相似文献   

12.
陈一心 《昆虫学报》1984,(3):326-329
冥夜蛾属Erebophasma Boursin隶属夜蛾科切根虫亚科,模式种:Erebophasma haematina Bisn,主要特征为:雄蛾触角双栉形,栉齿长,端1/5无栉齿,呈线形,喙发达,下唇须短,多数不超过头顶,第1、2节有前伸的毛,第3节短,复眼表面有短纤毛,边缘有长睫毛,额光滑无突起;胸部被毛,后胸有毛簇,前足、中足及后足的胫节均具刺;腹基节有毛簇;前翅有一副室;钩形突短宽,端部较平,抱器瓣端半部渐窄,端部分叉,抱钩不显,瓣背缘近端部内侧或有一丘形突起,阳茎细,多呈拱曲。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整理木蠹蛾科标本时,发现木蠹蛾亚科Cossinae一新属新种,兹记述如下: 叉钩木蠹蛾属Bifiduncus, gen.nov. 触角双栉状,直到端节均具栉齿,无单眼;下唇须较短,后足胫节2对距。 前翅副室很小;小中间室更小,仅为Cula—Culb的1/2;后翅Sc游离,小中间室发达,为Cula—Culb的2倍以上,Culb从中室3/4处分出。 钩形突末端分文,凹入很深。颚泡极大,抱器基部宽、末端尖;基刺突极为发达,末端伸达抱器3/4处,长于抱器长度的1/2。阳茎无角状突。  相似文献   

14.
青海云毛虫 Hoenimnema chinghaiensis Hsu, 本种是作者于1980年据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麦秀林场张中隆采得的7定名的,当时蛾不明。 蛾:翅展75毫米,体长24毫米,触角羽状,主干浅褐色,羽枝发达,黑褐色,密着纤毛,胸部背面被污褐色浓毛,毛端灰白色,腹部背面鳞毛浅红褐色,尾端具长毛束,前翅淡赭色,亚外缘线的紫褐色斑列与蛾一致,但中、外横线均很模糊,中室端的毛点小,灰白色,也不够显现,后翅浅褐色。 生殖器:背兜侧突指状,中部略窄,底部呈三角形,角端刺状,大抱针端部稍向下方钝园,小抱针甚骨化,生长毛,弯三角形,外底角短截,外侧边缘的上部有3—5枚的1列钉状小距,肘很长,抱足骨化,下缘有黑色锯  相似文献   

15.
单羽蛾科是鳞翅目中非常小的科,目前已记录的昆虫仅有3种,分布于中国(台湾),日本,斯里兰卡,斐济和马达加斯加。首次记述了该科在我国大陆的分布,并首次对东方单羽蛾Agdistopis sinhala (Fletcher, 1909) 的雌性进行了描述。东方单羽蛾Agdistopis sinhala (Fletcher, 1909) 翅展31.0 mm。触角背面灰黄色,少毛,腹面灰色,密被短而细的纤毛;下唇须长于复眼直径的2倍;前翅外缘线白色,近前缘4/5处具1不规则的黑灰色斑;翅面具1从顶角延伸至翅面2/3处的白色窄带。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宽大;抱器瓣对称,腹基角具1小钩状突;抱器端部二分叶,形成二棒状突;基腹弧延伸成1近三角形的大突起。雌性外生殖器交配孔大而不规则;导管端片不规则球形,基部的右侧弧形内凹;交配囊卵形;具1对小型囊突。  相似文献   

16.
陈一心 《昆虫学报》1985,(3):317-318
本文记述茹夜蛾属Estimata Kozhanchikov一新种。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毛茹夜蛾Estimata hirsuta新种 翅展28—30毫米。头部与胸部褐色,额与颈板基部赭黄色,雄蛾触角双栉形,栉齿中长,端部1/3微锯齿形,复眼边缘有睫毛;腹部黄褐色;前翅淡赭黄色带黑棕色,但前缘区色浅,剑纹长,淡赭黄色,边缘黑色,环纹淡赭黄色,中部带褐色,前端开放,呈V形,肾纹赭黄  相似文献   

17.
1.多毛癞叶蝉Moonia hirsuta,新种(图1) 体长(包括翅长):雄虫5.5毫米;雌虫6.0毫米。虫体背面包括前翅及颜面密生粗大刻点,体表凹凸不平致有癞皮感。头冠宽短,尤以中央处最短,约为近复眼处长的2/3,比前胸背板宽,端缘平切,冠面自两侧基缘到中央各有1明显的拱突横脊,前缘亦  相似文献   

18.
记述中国短头飞虱属Epeurysa Matsumura1新种:叉突短头飞虱E.divaricata sp.nov.,编制了中国短头飞虱属分种检索表,还提供了成虫外形照片及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图。研究标本均分别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AFU)及德国洪堡大学自然博物馆(MNHB)。叉突短头飞虱,新种E.divaricatasp.nov.(图1~15)新种因其头部(包括复眼)宽于前胸背板而与E.straminea(Muir,1919)近似,区别在于新种体呈褐色(后者为蒿黄色);雌虫体长2.29~2.46mm,翅长2.50~2.65mm(后者分别为2.7mm和2.8mm)。由于E.straminea仅根据1头雌虫而建立,因此,新种与E.straminea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正模♂(长翅型),海南坝王岭,2008-05-15,海拔126m,灯诱,门秋雷采(NWAFU)。副模:1♂(长翅型),采集信息同正模(MNHB);1♀(长翅型),2008-05-12,其它信息同正模(MNHB);1♀(长翅型),2008-04-30,1♀(长翅型),2008-05-02,海南七仙岭,灯诱,门秋雷采(NWAFU);1♂(长翅型),海南坝王岭,1983-05-25,灯诱,张雅林采(NWAFU)。词源:新种种名因其阳基侧突向两侧强烈叉开而定名。  相似文献   

19.
北京顶祝蛾属一新种记述(鳞翅目:祝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北京顶祝蛾属1新种:刘氏顶祝蛾Carodista liui sp. nov. (图1~3).该种与阿富汗产的C. gracilis (Gozmàny)近缘,但本种抱器瓣末端宽圆, 阳茎端基环的尾角短小,可与后者相区别.此外,本种前翅暗褐色的鳞片不形成明显花斑,而C. gracilis (Gozmàny)则有明显的中室端斑.正模♂,北京门头沟区小龙门森林生态定位站,2000 08 03,武春生采,玻片号ZW2001, ZW2002.副模1♂,2♀♀,同正模.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中国伊菌蚊属5新种和1新纪录种,绘制了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该属为中国新纪录属。 缺凹伊菌蚊,新种Exechia accisa sp. nov. (图1~2)   雄 翅长2.3?mm。新种与广布于欧洲的E. maculipennis (Stannius, 1831)相似,但后者的尾须和生殖刺腹突的构造明显不同。正模♂,甘肃宕昌,1980-08-11, 杨集昆采。 长白伊菌蚊,新种Exechia changbaiensis sp. nov. (图3~4)   雄 翅长3.2?mm。新种与欧洲广布的E.cincta Winnertz, 1863相近似,但后者的生殖刺突构造不同。正模♂,吉林长白山岳桦林,1985-08-24,杨集昆采。 国后伊菌蚊Exechia kunashirensis Zaitzev, 1996   中国新纪录。   标本记录:1♂,山西文水关帝山,1981-08-02,杨集昆采;1♂,贵州贵阳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所,1987-08-29,杨集昆采。分布:山西,贵州;千岛群岛。 黑色伊菌蚊,新种Exechia melasa sp. nov. (图5~6)   雄 翅长2.6?mm。新种与广布于欧洲的E.pseudocincta Strobl, 1910相似,但后者的生殖刺突末端无黑褐色粗齿。正模♂,浙江德清莫干山,1992-04-18,吴鸿采。 四枝伊菌蚊,新种Exechia quadriclema sp. nov. (图7~9)   雄 翅长1.9~2.5?mm。新种与分布于加那利群岛的E.fulva Santos Abreu, 1920 相似,但后者个体较大(翅长2.9?mm以上),触角鞭节长为宽的1.5倍,生殖刺突各分支末端无粗黑鬃或刺。正模♂,浙江开化古田山,1992-07-17, 陈学新采。副模5♂♂:4♂♂, 浙江开化古田山,1992-07-17~25,吴鸿采; 1♂,浙江庆元百山祖,1993-10-23, 吴鸿采。 薄片伊菌蚊,新种Exechia tomosa sp. nov. (图10~11)   雄 翅长3.9?mm。新种与分布于美国的E. pollex Shaw, 1935相似,但后者的生殖刺背突端部渐尖,末端双尖形。正模♂,浙江安吉龙王山,1996-05-13,吴鸿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