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天然C_(19)-二萜生物碱的核磁共振谱(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迄今为止已发表的230余个天然C_(19)-二萜生物碱按其结构和核磁共振波谱特征分为8个类型,着重叙述了每个类型的结构和核磁共振波谱,并对某些立体构型与~(13)C-NMR化学位移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最后以表格的形式报导了每个天然C_(19)-二萜生物碱的结构及其主要的植物来源,并将其中170余个生物碱的~(13)C-NMR化学位移数据分门别类,整理成表,以便于对相似化合物的~(13)C-NMR进行比较,这样对于分析鉴定C_(19)-二萜生物碱将大有帮助。第一部分包含两个主要的类型——乌头碱型和牛扁碱型,其它类型待第二部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丽江乌头中的一个新二萜生物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丽江乌头根中分离、鉴定了三个二萜生物碱成分,其中碱Ⅰ、碱Ⅱ分别为已知成分阿克诺辛(aconosine)和嘟拉碱(dolaconine);碱Ⅲ为一新的C_(18)-型二萜生物碱,从MS、IR、~1H NMR、~(13)C NMR等光谱数据推定了其结构,并命名为丽日碱甲(liconosine A)。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C_(20)。二萜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类型,在植物界的分布和它们的光谱特征,并将迄今已知的这类生物碱及其植物来源列表于后。  相似文献   

4.
在编写“天然产贝壳杉烯型二萜成分”一书的过程中,作者对不同结构类型的贝壳杉烯型二萜,各种官能团在不同位置的取代,所引起的~1H和~(13)C化学位移的变化,仔细认真地进行了系列对照研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性(另报)。 本文根据上述规律性,简要阐明苍山香茶菜素的结构更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一种民间药物宽叶蔓乌头 Aconitum sczukinii Turcz.的基本成分,分离出三种新的 C_(20)-二萜生物碱:宽乌宁(sczukinine),宽乌定(sczu-kidine),宽乌享(sczukititie).经分析各种谱图(IR,MS,~1H和~(13)C-NMR,2D-NMR,CD 或 NOE)实验及化学反应,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6.
从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黄草乌中分离出二个微量生物碱,经波谱和 X-衍射分析,确证其结构为含有三个羰基的新 C_(20)-二萜生物碱,命名为黄乌酮.  相似文献   

7.
从工布乌头 (Aconitumkongboense)根中分出 17个去甲二萜生物碱 ,其中一种为大渡乌碱型C19 二萜生物碱新生物碱工布乌碱 (kongboendine) 1。由光谱法 (1H 和13 C NMR、2D NMR和MS)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8.
一些天然产齐墩果烷型三萜化合物的~(13)C核磁共振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齐墩果烷型三萜是一类比较广布的化学成分,常以配糖体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中,有的并已证明具有种种的生理活性。近年,~(13)C核磁共振谱已逐渐成为这类化合物结构测定的重要手段。本文报告用26.23兆赫WH-90FT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12个天然产齐墩果烷型三萜化合物的~(13)C核磁共振谱,对各碳的化学位移进行了指定,并试图讨论这些化合物的共振讯号与化学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编写“天然产贝壳杉烯型二萜万分”一书的过程中,作者对不同结构类型的贝壳杉突然袭击型二萜,各种官能团在不同位置的取代,所引起的1H和13C化学位移的变化,仔细认真地进行了毓对照研究从中九现了一些规律性(另报).  相似文献   

10.
从大理翠雀根中分到五个二萜生物碱成分,其中两个成分分别鉴定为methylly-caconitine(3)和delsemine(4)。另三个成分为新二萜生物碱,命名为大理翠雀碱甲(talitine A)、大理翠雀碱乙(talitine B)及大理翠雀碱丙(talitine C)。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等解析,碱乙和碱丙的化学结构分别为(1)和(2),碱甲的结构另文报告。  相似文献   

11.
从峨眉紫堇(Corydalis omeienensis)的根茎中分得十二种生物碱、经UV,IR,[α]_D,CD,~1H-NMR,~(13)C-NMR,MS及物理性质鉴定了它的结构。其中,(-)-tetrahydrocorysamine,为(-)-13-methylprotoberbrine类生物碱,为第二次从植物中获得,至今报导过的该类生物碱从天然得到的也仅此一个。  相似文献   

12.
云南翠雀碱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茛科翠雀属植物小草乌(Delphinium yunnanense(Fr.)Fr.)在云南、四川、贵州皆有分布。民间常以水煮或酒泡后内服治疗跌打损伤,有止痛及补虚、止咳作用。在研究它的有效成份时,我们得到一个新的牛扁碱型二萜生物碱,定名云南翠雀碱yunnadel-phininc. 云南翠雀碱C_(24)H_(35)O_6N,熔点217—219℃。由核磁共振谱δ3.37,3.31(各3H,s)示有两个甲氧基;δ5.60,5.15(各1H,s)示有一个次甲二氧基;δ1.06(3H,t,J=7Hz)示有氮乙基。红外光谱1750cm~(-1)和3475cm~(-1)示有羰基和羟基。由此,分子式展开符合C_(19)二萜生物碱骨架,且知羰基及δ0.95(3H,s)所示的叔甲基皆在骨架上。  相似文献   

13.
从拟螺距翠雀花的根中分离、鉴定了六个二萜生物碱成分,其中三个为已知成分,分别为methyllycaconitine(1)、ajacine(2)和delsemine(3);另三个为新二萜生物碱,分别命名为螺翠碱甲(bulleyanitine A)、螺翠碱乙(bulleyanitine B)和螺翠碱丙(bulleyanitine C),纤MS、IR、~1H NMR、~(13)C NMR及DEPT等光谱的解析证明其化学结构分别为(4)、(5)、(6)。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阴地翠雀花(Delphinium umbrosum Hand.-Mazz.)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从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HR-ESI-MS、1D和2D 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包括13个牛扁碱型C19-二萜生物碱:牛扁碱(1)、氨茴酰牛扁碱(2)、majusine A(3)、14-deacetylajadine(4)、ajacine(5)、14-deacetylnudicauline(6)、甲基牛扁碱(7)、德尔色明A和B(8)、delavaine A free acid和delavaine B free acid(9)、德拉瓦印A和B(10)、拉翠碱A和B(11)、umbrosumine C(12)、umbrosumines A和B(13),以及1个异喹啉类生物碱:S-glaucine(14)。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测试了化合物(3~8、10~13)对脂多糖诱导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产生NO的抑制作用,以及化合物1~14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所有测试化合物均无明显抗炎及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东北的民间草药两色乌头(Aconitum albo-violaceumKom.)分得四种新的C_(1(?))二萜生物碱:两色乌碱甲(alboviolaconitine A),两色乌碱乙(alboviolaconitine B),两色乌碱丙(alboviolaconitine C)和两色乌碱丁(alboviolaconitine D)。在分析各自的IR,MS,~1H和~(13)CNMR数据的基础上,又分别用化学方法转为已知衍生物确定它们的结构为1,2,3和4。  相似文献   

16.
从蕨类植物里白( Hicriopteris glauca) 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 个化合物, 包括一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 其化学结构通过各种波谱学方法鉴定为ent-2-β-hydroxyl-16-ene-kauran-19-oic acid(1)。  相似文献   

17.
从大理翠雀Delphynium taliense Franch根中分得五个二萜生物碱,其中四个已有报告,分别鉴定为methyllycaconitine,delsemine、大理翠雀碱乙(talitine B)、大理翠雀碱丙(talitine C)。本文主要通过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其碳谱对大理翠雀碱甲的化学结构所进行的推导。  相似文献   

18.
常用中药川乌、附子为毛莨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母根和子根.从附子的加工炮制品黑顺片中分离鉴定了5种C19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和1个C20纳哌啉型二萜生物碱.通过MS、NMR、IR等波谱分析和已知化合物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次乌头碱(1)、尼奥宁(2)、塔拉地萨敏(3)、多根乌头碱(4)、异塔拉萨定(5)和去氢松果灵(6).  相似文献   

19.
采用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紫金龙Aconitum vilmorinianum var.altifidum W.T.Wang低极性部位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依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鉴定了7个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和1个二萜生物碱类复合物,分别为:黄草乌碱丁(1)、hemsleyaconitine G(2)、hemsleyaconitine F(3)、hemsleyaconitine A(4)、14-O-veratroylneoline(5)、塔拉胺(6)、lipoyunaconitine(7)和hemsleyadine(8)。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胡椒酰胺类生物碱是胡椒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构类型多样,活性显著。自1939年首次报道以来,胡椒酰胺类生物碱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迄今为止,已经从胡椒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胡椒酰胺类化合物200多个,主要涉及异丙基类、哌啶类、吡咯类等化学结构类型,且具有抗虫、抗菌、抗抑郁等生物活性。本文以胡椒属植物黄花胡椒(Piper flaviflorum)中分离得到的酰胺生物碱为例,探讨胡椒酰胺类生物碱在应用核磁共振波谱进行结构鉴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